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小兴安岭上的乡土情 >

第1章

小兴安岭上的乡土情-第1章

小说: 小兴安岭上的乡土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兴安岭上的乡土情》
作者:土仑土奂
    '小兴安岭上的乡土情 / 土仑土奂 著 '
     ;:/
    书籍介绍:
                   谁说草根文化不是文化?平淡生活同样精彩!
    谁说乡土就是种田,谁说草根上不了大台面,谁说山旮旯的生活不能感天动地!小兴安岭,为你讲述不一样的乡土情!
    洪小牛头顶大红布,身穿旗袍,脚下踩着一双棉布鞋,挥舞着菜刀。仰天长笑:“你们到底要什么?来吧,我全包了!”
    精彩不精彩,看了内容才知道!
 ………………章节内容开始…………………
    第一卷 岁月如诗 第一章 洪小牛
     更新时间:2009…11…13 19:26:03 本章字数:3872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速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九沟镇上的前进中学,拥有一座全镇子的最高楼,显示出了文学殿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每天清晨,孩子们读书的声音都能从这座楼里传出!为这清晨带来勃勃生机。小镇上的人们也会伴着这三层楼上的读书声,开始了自己一天的生活。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这个时候,初二一班的讲堂里,传来了一道极为不和谐的声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讲台上的年轻女教师杏眼圆睁,大声喊道:“洪小牛,你给我站起来。”
    “站起来就站起来,有什么了不起!”洪小牛嘟囔着嘴,慢慢的从座位上晃悠起来,与其说站在那,不如说是趴在那!
    “洪小牛,你给我站直了!”女教师拍着教鞭,怒斥道。
    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洪小牛身上。
    洪小牛倒好像没有任何觉悟,挺直了腰杆,一张白皙的脸上笑得那叫一个灿烂。
    “不许笑,给我老老实实站好了,犯了错还不知悔改,罚站。”女教师没有再管洪小牛,反正他坐最后一排,站这也不妨碍其他同学。
    老老实实站好了,还给你站,我给你站好了,你能叫我摸下小手不。望着讲台上正在讲课的年轻语文老师,看过两张黄色小说纸页的洪小牛露出了坏坏的笑容。
    “下面,请一位同学,来给这一段落做一个一句话的总结,哪位同学来回答?”女教师抬眼向下望去。
    ‘唰’好几个同学都同时举起了手。
    洪小牛是站在那的,人高马大,目标明显。他倒是没举手,不过他前面的一位女同学举了手。叫这个女孩回答吧,也正好叫洪小牛听听,别人是怎么学习的。
    “刘秀秀,你来回答!”
    女孩听到老师的声音,急忙起身。
    “哎呦”刘秀秀的刚刚起身,就感觉一股大力拉扯着自己的头发,一屁股又坐回了椅子上。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全班同学都看着刘秀秀,坐在最后排位置上的几个男孩都哈哈大笑。
    女老师顿时一愣,发觉刘秀秀正侧着身子,低低呜咽。
    “这是怎么回事?”女老师指着刘秀秀绑在椅子上麻花辫子,怒气冲冲,神色具厉。
    几个男孩子从没见过这个文质彬彬的年轻女教师发这么大的火,笑声嘎然而止。纷纷偷眼瞄着洪小牛。那眼神已经出卖了这个破坏男女和谐的主角。
    “洪二愣子!你,你给我出去,出去!到门口站着去!”女教师俏脸通红,声音已经有些歇斯底里。
    刚刚从学院毕业的女教师并没有多少对付这类调皮学生的经验,愤怒充斥了全身,已经叫这位年轻女教师失去理智,洪小牛的外号也从她嘴中脱口而出。
    洪小牛垂着头,摇摇晃晃的走出了教室。
    ……
    农村孩子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像洪小牛这种白脸娃娃不多,镇子里的人都说,洪小牛要是带个眼镜,那就跟县长秘书一个样。这孩子有福,将来能有大出息。
    洪小牛对此是嗤之以鼻,他外号叫二愣子,听起来傻傻的,可是人却精明的要紧。他深知这些人都是因为爷爷和爸爸的缘故才这么夸赞自己的!人们都不会吝啬于语言上的赞美来博得别人的赞同,城市人,农村人都一样。
    所谓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现在的洪小牛还处于看父敬子的时期,这有出息一说,自然来自于他的父亲和爷爷。
    他的爷爷外号叫洪四秧子。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二世祖。祖上是经商出身,据说为了躲避打土豪分田地才跑进了这山沟沟里,倒还真躲避了那场灭顶之灾!他们家在这九沟镇置下了几亩田地。留下了一大堆家财叫这位洪四秧子败坏。
    这位老爷子年轻时没事就在这九沟镇的大街小巷上逛游。
    已经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这位老爷子现在已经年过五旬,但是在这附近还是蛮有威望的!谁家的锅碗瓢盆,铲子,铁锨之类的丢在地里,街头的,他都帮着经管。多多少少也算做了不少好事。
    农村人记情,这针头把脑的东西在农村人眼里已经很是了不得,丢了都要心疼好几天,有人帮着找回来,自然十分感激。
    洪小牛的爹叫洪承。从前在镇子上第二高的楼里工作,是镇子上唯一一所招待所食堂的厨师。整个镇子里除了那三层楼高的前进中学,就是这家两层楼高的招待所最高。
    这家招待所,在城里与各大宾馆相比那绝对是寒屋漏舍,但是在这九沟镇那可是最好的待遇,那里面进进出出可都是大人物和有钱人。县城里视察工作的大官下来都住在这九沟镇招待所,一些来九沟镇收购土特产的小商小贩也都住在这招待所里。
    洪承的厨艺很好,据说县长在酒桌上,对着一桌子的外来收购商,夸奖洪承做的卤汁鱼是天下美味。但是洪承十分谦虚的说:“九沟镇山清水秀,出产的土特产都是做菜的好料子。也只有九沟镇的鱼才能做出如此美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九沟镇的村民们夏天放山,冬天打猎,家家都有菜园子,人人都有几分地。这吃喝上倒也能自给自足,但是这东西多了,总是要卖掉换些钱来买别的东西,有了洪承这一句话,在场的收购商俱是眼睛一亮,纷纷收购此地的土特产,这一下,可给九沟镇的村民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不少村民因此也盖上了砖瓦房。
    这件事传出以后,洪承的好名远扬,镇子里大大小小,老老少少无不对这洪承存着一份感激之情。洪承也因为厨艺精良,被县长调进了县城。
    这两辈子积德行善的,到了洪小牛这里,镇子里的人自然对他多加照顾。
    洪小牛今年十六岁,在镇子里跟他爷爷住在一起,平时山头田间,房里屋外的,各种农活干起来,那也是十分的拿手。尤其这厨艺,那也是独树一帜,算得上第二个洪承,可是就是对这上学不感兴趣。
    洪小牛没妈,据说他妈生他时难产,生下来一看,竟然是双胞胎,但是大的生下来就死了,他妈妈把俩孩子生下后也跟着去了!洪承哭的是死去活来,心说自己也没干什么缺德事,怎么就这么命苦。
    洪四秧子倒是面不改色,八风不动,摸着胡子说道:“命,这都是命,本该两条命的福,合该都是此子一个人享,就叫他洪福吧!”
    洪福,这是洪小牛的第一个名字。
    为什么改名呢?因为农村人认辈分,他父亲叫洪承,是两个字,到他这也是两个字,就乱了辈分,所以他父亲说,这洪福就是家里名吧,看着这小子壮的跟小牛犊子似的,就叫洪小牛吧!
    洪小牛,是他的第二个名字!
    洪小牛胆子大,淘气,十二岁那年自己跑山上去玩去,结果迷了路,找了个地就睡了一晚上。
    洪小牛一失踪,可急坏了洪四秧子,连夜叫人进城找到了洪承。
    第二天洪承领着一帮子猎人找到洪小牛的时候,这家伙正在狼窝里跟两只没开眼的狼崽子睡的口水直流,洪承等人均是吓的冷汗直冒。直说这孩子命大。
    从那以后,洪小牛就被叫做了二愣子。
    洪二愣子,这是他的外号!
    洪小牛刚上初中,别看学问不大,这肚子里的墨水可不少!这九沟镇,说是镇子,其实也就是一山屯。可是没有幼儿园。
    三,四岁,洪四秧子就天天抱着他讲三国演义,讲水浒传,讲山里山外的奇人怪事。五六岁时,洪四秧子扔给他一本字典,和一本自家编写的手抄本书,洪小牛就一个字一个字的抠下去,整三年,这小子就把那手抄本全部抠完了!
    那本手抄本,就是洪家祖传厨艺的精华所在。
    这一认识字了,洪小牛就开始翻看家里的一些藏书,要说这藏书,就是一口破旧的大箱子,洪小牛每天翻上几翻,日久天长的,箱子底里藏着的几本讲着男男女女事,还画着画的小人书倒叫他最为熟悉。
    这都不知道是哪年的书,估计咱们的四秧子爷爷也都不记得了。
    岁数渐渐大了,这孩子也越来越淘气,也就不喜欢读书了。
    穷养猪,富读书。洪家怎么说在这九沟镇也算是名门大户,自然要送他上学。学校里的课本对于洪小牛来说可没有小人书看得舒服。听课听不下去,自然要搞些事情出来。
    这不,又被罚站,还是在教室外边站。
    洪小牛站在教室外边,背靠着墙,看着一轮旭日缓缓升起,心说这要是日头张起来,还不晒死了,不行,你叫我站我就老老实实站着啊!那多没趣。洪小牛蹑手蹑脚走向了楼梯。
    一路小跑着下了教学楼,穿过操场,洪小牛轻车熟路的从两根弯曲的栏杆之中钻了过去。
    干点什么去呢!东北山里冷,都说开春化雪,其实在小兴安岭这里,初春这个季节,雪还没有开化,洪小牛手拿着一截大约有三十公分长的铁丝,望着白皑皑的山峰,坏坏的笑容又浮现在了嘴角。
    第一卷 岁月如诗 第二章 打兔子
     更新时间:2009…11…13 19:26:04 本章字数:3332
    这截钢丝绳是洪小牛在街边停着的一辆‘爬山虎’(一种农村的拖拉机,大头小尾,适于爬山,背木头。)上找到的捆木头用的废弃牵引绳。
    这种钢丝绳是由十几根一分米粗细的钢丝拧成的一股粗绳。
    洪小牛将这截钢丝绳破开后,三根一股,三根一股的又拧成了几股稍微细一些的钢丝绳。
    抽出其中的一根,在一头上拿打火机烤一会,围一个两三分米大的小圈。(冬天冷,不用火烤,根本围不动)。这个小圈是很有门道的,将另一头从小圈中穿过去,就形成了一个活动的套子。
    这种套子弹性十足,那个圈子可大可小,小的可以套野兔,大的可以套鹿,套袍子!洪小牛这种明显就是套兔子的。其实他倒想套大家伙,但是这外山靠近人家,稍微大点都在深山里,洪小牛怕迷路,也就在这外山逛游逛游。
    做好了套子,洪小牛开始找地方下套。
    这下套可是一门学问,冬天下套是最好下的,因为小动物经常走的路上雪都被踩实了,形成了一条若隐若现的路,仔细观察是很容易发现的。夏天一般不好下套,能在夏天下套的都是有经验,眼力极好的老猎人。
    洪小牛这种淘气小子跟老猎人不能比,但是他多少知道一些门道。在山里逛游来,逛游去的,终于发现了一处两排只有一指宽的‘小路’。
    这是野兔的专用道路。估计这小东西就在这附近躲避着。
    洪小牛将套子一头绑在了碗口粗的小树上,延伸下来,套子正好立在雪地中那野兔的专用道路上。
    野兔和家兔不一样,它们没有洞。一些草壳子,小土坑就是他们的窝。套子下好了,洪小牛就开始哄兔子了。
    顺着兔子留下的踪迹搜索过去,在十几米远的一处雪地上,有着明显的圆圈脚印。
    就是这附近了,洪小牛心中窃喜,索性抽出一根树枝,胡乱抽打着地上的雪,一边跑着,一边啊啊的乱喊。
    果然,在一处突出的石头后,一只野兔蹭的一下,窜了出来。
    “哈哈,就知道你在这呢!快跑啊,快跑啊!”洪小牛蹦跳着,拿着树枝去抽打野兔。
    果不其然,野兔正朝它的专用道路方向蹿了出去。
    野兔的速度是极快的,洪小牛自然追不上去。不过就因为速度快,才一头扎进了早已经设好的圈套中。
    扑棱一声响,洪小牛嬉笑着追上去,这只野兔果然被洪小牛下的套子套住了脑袋,挣扎了几下,一蹬腿,就不动了。
    洪小牛捡起兔子,看了看,暗道这兔子速度果然够快,脖子都被勒出血了,这得多大劲。
    大功告成,忙活完这一切,洪小牛已经是满头大汗。零下二十多度,他一点都不感觉冷。
    “老汉我心里,真高兴呐,那个一忽嗨忽嗨哟!”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