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金品典当师 >

第8章

金品典当师-第8章

小说: 金品典当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务员,你记好了,给我来一课黑椒牛扒,要七分熟的,一份松茸,我就先来这些吧!”苏晚亭非常优雅地说道,显然她经常出入这里,对这里的两道招牌菜品并不陌生。
  “好的,这位先生你来点什么?”侍者彬彬有礼地问道。
  这可让季凡犯难了,季凡大致翻了下菜谱,发现里面最便宜的蔬菜色拉标价280元,这地方的菜可不是一般的贵呀!
  “算了,就按我刚才点的再来一份好了。”苏晚亭看见他犹豫不决地样子替他作主道。
  “两位喝点什么?”
  “给我来杯橙汁,记住不要加糖。”苏晚亭说道。
  “现榨橙汁一杯,不加糖,先生您喝点什么?”
  “给我来杯矿泉水。”阵阵冷气拂过,季凡心里渐渐平静下来,借着上菜的间隙仔细地打量着这餐厅。
  餐厅的设计采用典型的欧式风格,高高的窿顶上悬挂着巨大的施华洛奇水晶吊灯发出的璀灿光芒与点点烛光交相辉映,餐桌上摆放着带着露珠的鲜花沁人心脾。就餐的客人皆衣冠楚楚,低声交谈着,你绝听不见高声叫喊的喧闹声,只有吧台里不时传来阵阵轻松舒缓的乐曲声,这里的一切充满了温馨浪漫而又不失情调。
  侍者彬彬有礼地推着锃亮的餐车上菜,面对着美味可口的精致菜肴,想到不知拿什么来结帐呢,季凡立刻食欲大减,胃口全无。
  “季凡,你怎么不吃啊?是不是我点的东西不合你的味口,要不给你换道别的。”苏晚亭瞧见季凡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关切地问道。
  “不用了,谢谢你晚亭,我今天早上吃多了,到现在还不怎么饿呢,一点也吃不下。”季凡编了个连他自己都觉得不贴谱的理由。
  “真的?”苏晚亭放下手中的刀叉紧盯着季凡问道。
  “当然是真的,我为什么要骗你。”季凡有意回避苏晚亭有些咄咄逼人的目光心虚地回答道。
  “你这个人表面上挺老实,其实也这么虚伪。”苏晚亭不无失望地说道,很快她把对季凡的不满彻底发泄到面前那道黑椒牛扒上,熟练地运用着手中的刀叉,非常优雅地品尝着那道在季凡看来半生不熟的牛扒。
  “服务员,埋单!”季凡向站在不远处的服务员招手道。
  “先生您好,一共是4640元。”侍者微笑着把帐单递给季凡。
  4640元,这么多!饶是季凡早有思想准备,还是被服务员报出的这个数字吓了一跳,兜里的钱全算上也不到1000块,这可怎么办呢!
  “服务员,拿这张卡去刷一下吧!”苏晚亭知道季凡的底细,及时从黑色的LV手包中抽出张信用卡替他解了围。
幽悠書萌 UuTXt。CoM 铨汶字版阅镀

纸上得来终觉浅 第十三章 真假难辨的玉壶春瓶 字数:2673
  “晚亭,今天说好了我请客,却让你破费,真让我过意不去。”季凡有些尴尬地说道。
  “没关系,只是一顿饭而已,咱们谁花不一样啊!不过,季凡你可要记住,欠我一顿饭,哪天你可得补上。”苏晚亭脸上挂着胜利者灿烂的笑容说道。
  “这没问题,别说一顿饭,二顿都可以。不过我得事先声明,这样的大饭店我可请不起,只能在小馆子让你屈尊了。”季凡如释重负地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两人在饭店门口分手,约好下午一点半在产权处汇合,季凡见时间尚早,坐公交车来到了文帝庙街。
  此时的古玩一条街,行人稀少,冷冷清清,全然没有昨日热闹繁忙的络绎景象。陈子奇正一个人端坐在店里吃午饭,看见季凡高兴地直招手,“老弟,你来的正好,一块吃点。”
  季凡刚才在红格子根本没吃什么东西,此时腹中正有些饥饿,也不客气上前拿起包子两口一个,包子入口满口清爽、香醇、鲜嫩的感觉。
  “嗯,这包子真香。”季凡嘴里塞满了包子含糊不清地说道。
  “那是自然,这一品香的素包在龙江市可是一绝,许多人大老远慕名而来就是为了吃这口,算你小子运气好有口福。”陈子奇得意洋洋地吹嘘道,“你今天来得正好,我昨天到老营沟铲了件宝贝,一会儿让你也开开眼,记住把你那爪子洗干净了,小心手滑别摔坏了我的宝贝。”
  “好的!”季凡兴奋地回答道,这机会可难得,正好可以借此检验一下最近所学进境如何。
  此时陈子奇起身来到里屋套间,屋里陈设非常简单。一桌一椅一张床,墙上挂着幅傲啸山林图古画。画工一般,一只下山猛虎徙有其形,毫无声势,显见是近代的仿品。
  陈子奇卷起古画,里面是个用厚厚的钢板制成的类似银行保险柜之类的保险箱,他插入钥匙,调好密码,只听“啪”的一声,箱子应声而开,陈子奇从里面捧出个锦盒放在桌子上。锦盒里放着一只瓷瓶,陈子奇非常小心地把瓷瓶放在桌子上。
  “玉壶春瓶!真的!假的?”季凡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
  “这件宝贝是一个朋友刚从墓中倒斗倒出的明器,我花了20万元从他手中均来的,怎么样还不错吧!”陈子奇有意压低了嗓音神秘兮兮地说道。
  “20万!如果是真品的话,大哥你可捡大漏了。”季凡带着羡慕的眼神同时仔细地打量着。
  这件玉壶春瓶高约七寸,瓶口沿外撇,细长颈,溜肩,硕腹下垂,圈足宽矮,底施白釉,无款识,外撇的口沿上绘卷枝纹饰,颈上半部绘六片细瘦的蕉叶,下半部有回纹和水纹装饰带,腹绘缠枝山菊花,花朵呈椭圆形状,花叶茂盛饱满如螺丝状,圈足边有卷叶纹边饰,通体绘纹饰七层。
  “真正的元末明初的景德镇官窑玉壶春瓶,它的造型恰如它的名字一样优美,形制敦实厚重,又不失灵秀,造型曲线由口至底顺畅自然,一气呵成。玉壶春瓶的撇口、细颈、垂腹是在手工拉坏的瞬间靠工匠的感觉来完成的,要在快速旋转的陶轮上,将未干的泥胎拉坏成型,完全凭借匠师的精湛技艺,制出的成品,大同小异,就玉壶春瓶来说,有的高大些,有的矮小些,有的肥阔些,有的瘦细些,但总体造型一致,是同一种模式,同一种风格,没有太多的差别,这就是时代的造型风格。这件玉壶春瓶从造型上看,具备最基本的三要素。”季凡根据所学娓娓道来,说得陈子奇眉开眼笑不住点头。
  “行啊,没看出来你小子深藏不露还是个行家呀!昨天是有意在我面前玩深沉吧!”陈子奇用力拍着季凡的肩膀自以为是地说道。
  “只是有点奇怪,不应该这样啊?”季凡专注地凝视着瓷瓶自言自语道。
  “老弟,哪里不对头啊?”陈子奇神色紧张地问道。
  “我也说不准,陈哥你刚才说这件东西是从墓中倒出来的吧?”
  “对呀,据我朋友王三讲,这是从一个明代将军墓中倒出的东西,这有什么问题吗?”陈子奇不解地问道。
  “问题就出在这里,你看它在如此厚重的‘土锈’包围下,居然找不到半点浸蚀痕就是大破锭。出土古瓷虽也有新貌宛然的,但按通常规律,既然出土前地下环境优越,就不会粘上这么多泥痕;如有泥痕,则说明在地下时已受泥土包围多时,六百年前之物,必有不规则的浸蚀痕迹。”
  季凡的一席话如当头棒喝,让陈子奇立刻如梦方醒,他一把夺过瓷瓶仔细端详了半天,见确如季凡所说,“唉!都怪我当时太心急了,我怎么就没想到这点呢!”他懊恼地用力拍了下大腿,“不行,我得找王三这小子理论理论。”说着他马上拿起手机打了过去。
  “太晚了。”季凡有些无奈而又略带同情地摇了摇头。
  果不其然,从陈子奇的手机里清楚地传来提醒音:“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请您稍候再拨。”
  “完了,这下全完了,这20万就这么打水漂了。”陈子奇面如死灰瘫坐在椅子上,双眼无神地冲着天花板直发呆。
  “陈大哥,你把事情的经过说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季凡关切地问道,虽然认识时日不多,但陈子奇毕竟是季凡在龙江市为数不多的几个能谈得来的朋友之一,季凡真心想帮帮他,看是否有补救的办法。
  “昨天下午大约二点钟左右我接到个电话,是王三打来的。这个王三是我们这行里的掮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介人,通过牵线搭桥赚点中介钱。以前我经他帮着介绍联系做成过几笔生意,也小赚了几笔,他给我的印象还不坏。”陈子奇叹了口气接着说道,“他在电话里说有几个道上的朋友从一个明代将军的古墓里倒出几件明器,问我有没有兴趣。我看窗外雨下大的正大,就说今天这天气不好,要不你跟你朋友说一声改天再约个时间吧!
  王三说,人家这东西放在手里怕夜长梦多,着急出手。既然你不方便,那就算了,我再约别人吧!我一听这话当时急了,这生意恐怕要泡汤。于是连忙说道,那你等着我,我开车马上就到。
  我顶着大雨来到事先约好的交易地点——老营沟的一户农家屋内。王三与他的朋友两个倒斗的早已等候在那里。见面后相互介绍一阵寒喧,我们直奔主题。其中一人从床底扯出一个蛇皮袋,将袋里几件兵器和瓷器一一取出,放在桌子上,这件玉壶春瓶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对方开价五十万,我还价五万,经过一阵讨价还价,最后以二十万元成交。”
滺悠書萌 UUtXt。cOm 铨汶子扳粤渎

纸上得来终觉浅 第十四章 苏州面馆的宣德盘 字数:2546
  “你当时怎么没上手好好瞧瞧?”季凡插话道。
  “当时屋里灯光昏暗,我心里光想着转手以后能大赚一笔,却没想到着了人家的道。唉,我在这行摸爬滚这么些年,打眼吃苦胆的事不是没碰过,但这次摔得狠,这颗雷埋的好啊!够深,够狠。”陈子奇自责地说道,话语中充满了沮丧和懊悔。
  难怪连陈子奇这样的老江湖都不免中招了眼前这件玉壶春瓶近乎完美,仿制地的确是太逼真了。这种将作伪的仿品事先放到农村,从农民手里出手的方式大概就是行里人常说的“埋地雷”吧!以前只是听别人谈论过,想不到今天真真切切地见识了一回。
  整件事明显是精心策划好的,首先由你熟悉的行里人介绍,让你从一开始就放松警惕;其次故意将东西的出处说成是来历不明,弄得神神秘秘,让你觉得这里面有机可趁有利可图;第三灯光昏暗,在你上手仔细观察时,旁边的人有意同你交谈,转移你的注意力。极短的时间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下根本无暇看出破绽,面对这样环环相扣计划周密的诈骗,想不上当都难。季凡虚劝了陈子奇几句,神情黯然地离开了天星阁。
  下午季凡两人赶在下班前终于将最后一个部门跑完,周颖提供的房屋相关手续和个人资料毫无问题。季凡婉言谢绝了苏晚亭提出的送他回家建议,独自一人向家走去。走不多时,腹中饥饿的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家面馆,直接拐了过去。
  “哎,四号桌老主顾一位,三两蟮丝面,要龙须细面,宽汤、重青、重浇、过桥……”,一进面馆就听见老板熟练地吆喝道。面馆不大,七、八张桌子几乎坐满了人,只有靠近柜台的四号桌还有空位。
  “老爷子,不介意我坐这吧!”季凡挤过埋头吃面的食客向独占四号桌的头发有些花白的老者打招呼道。
  “小伙子,请随便,这里就我一个人。”慈祥的老者带着笑容回答道
  “请问您吃点什么?”肩膀上搭着白毛巾的老板热情地问道。
  “给我来四两面。”
  “您的汤面有什么要求?”老板接着问道。
  “有什么要求?”季凡当时被问住了,“小伙子是第一次来这里吃面吧?”同桌的老者见季凡满脸的疑问在旁插话道,看到季凡点头他接着说道,“这苏州的汤面讲究精细到极点:宽汤,指要汤多面少,紧汤则反之;重青,指多放蒜味,免青则免之;重面轻浇,要面多浇少,重浇轻面则亦反之;过桥,就是浇头用另外的盘子盛放,不浸于面中,分开享用的意思。怎么样,小伙子你这下明白了吧!”
  “多谢您老指点,那好给我来碗龙须面,宽汤、重青、重浇、过桥。”季凡有板有眼地现学现卖道。
  不一会儿功夫面上桌了,只见红油汤中雪白的龙须面整齐地摆放其间,中间耸起,视之如鲫鱼之背,翡绿色的蒜叶或散落于面条上,或飘浮于汤水中,这一青一白的色泽,光看便会让人垂涎三尺,面条入口,无比的软滑,轻呷一口面汤,咸淡适宜,鲜美无比,令人回味无穷。
  “嗯,这汤味道真是不错。”季凡忍不住赞道。
  “那是自然,,你可不要小看这汤,它是用肘子加以爆蟮余下的蟮骨,以及各种自制秘方的调料,以文火慢熬而成,配上焖肉的原汁,再铺以煮猪油,汤色透明确如琥珀,喷香扑鼻,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老者非常地品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