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金品典当师 >

第33章

金品典当师-第33章

小说: 金品典当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憂u书擝 uUtXt.Com 诠纹自板越渎

金鳞岂是池中物 第六十三章 神仙难断寸玉 字数:2325
  那块水牛石雕年代有点摸不准,拿给程汉章一鉴定,居然是3000多年前商代罕见的物件,又是让季凡一阵心喜,他把石雕连同那件从西郊淘来的清仿宣德炉直接交给了马超群的拍卖行。
  令典当行众人期待已久的云南旅游活动终于尘埃落定了,季凡有幸成为了头批出行的人员之一,人员除了营业大厅的苏晚亭、杜英杰,还有人力资源部的两位美女,以及保安部的四位同仁,这批共计十人的旅游团队,由吴文远亲自带领浩浩荡荡地开赴云南。
  坐在飞机上,望着窗外近在咫尺的朵朵白云,头一次乘机的季凡心里兴奋之余,又不禁浮想连连,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在昆明下了飞机,早已等候在机场的当地导游带领大家乘坐一辆依维柯直奔市区。接下来里几天,大家在体态娇小却很健谈的年轻女导游的带领下,游遍了云南的各地名胜古迹,不但领略了风花雪月的美丽风光景色,同时也深深品味到来自当地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当然大家此行也收获非浅,大包小包装得满满当当,季凡为喜欢品茶的程汉章精心挑选了上好的茶叶。
  这天导游带领大家到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腾冲县,从宾馆出发后,女导游笑着给大家提了个问题:“我这两天领着大家走了不少地方,相信大家对云南也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想给大家提个问题,都说云南有三宝,除了普洱、云烟,谁知道第三宝是什么?”
  “当然是翡翠了,这谁还不知道。”杜英杰白了她一眼说道。
  “这位先生回答得非常正确,今天我们要到的地方就是以翡翠闻名的腾冲县。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下腾冲的发展历史,腾冲是个与缅甸毗邻的边陲县城,虽然县城不大,但这里自古以来玉业发达,千余年来跟这有‘玉石之王’之称的翡翠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汉代开始,这里便成为我国与缅甸进行贸易交往的重镇。当时,从四川成都出发,经腾冲入缅甸密支那可直抵中西亚,形成了一条丝绸之路,沿着这条路,马帮、象队络绎不绝,贩运大量的玉石毛料。这些珍奇绿色石头,使中国那些王公贵族视为异宝,竞相佩戴装饰,成为时尚,甚至以玉佩区分官阶。到了清代,从缅甸运入的玉石汇集腾冲后,一部分就地加工,一部分向东经大理运至昆明加工,再远销内地和海外,当时这里盛极一时。
  翡翠这种玉石的构造非常有趣,几千年来围绕它产生了一种赌石文化。翡翠在开采出来时,原石外面都有一层风化皮包裹着,据说到目前为止,还没能发现一种仪器能够完全照出原石里的颜色,只能照到一定的深度,这样一来就根本无法判断里面翡翠颗粒的粗细,因此只有切割后才能知道其内部的好坏,而赌石赌的就是在切割前对原石的预判。一块原石无论切多少刀,只要剩下的原石足够大,还有变化的空间,其赌性就依然存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神仙难断寸玉。”
  “神仙难断寸玉,嗯!有点意思。”吴文远笑着说道。
  “吴经理你也是有钱的大老板了,一会儿到了地方可要赌一赌才不虚此行啊!”女导游适时吹风道。
  “到时候看看再说吧!”吴文远淡淡地回答道。
  “在腾冲通过赌石一夜之间暴富那是常有的事。”女导游望了一眼满脸之色的众人接着说道:“保山县有个姓余的,他十四岁时就被爷爷带到缅甸西北的玉石场挖玉石,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八年,回家前老板分给他十九块玉石毛料作为工钱,他带着毛料来到腾冲去解剖,谁知解开头一块看,大失所望,里面根本没见到玉,接着他连解十七块,全都不值钱,他浑身一软,瘫倒在地上,解玉师傅见他可怜,于是买下他最后的一块,给了他一些路费和零用钱。但最后一块玉解开后,竟是上等翡翠,那个解玉师傅顿成巨富,而余某只好一步一叹地返回玉石场,重操旧业去了。
  更为离奇的是腾冲人官某,他从20岁挖到70岁,居然连一块真正的玉石也未挖到过。一天,他坐在山头遥望家乡,不禁伤心落泪,大哭了一场,在下山前他撒了一泡尿,突然发现被尿液冲出一块带绿色的石头,他仔细一看,竟然是整块的‘淡水绿’大玉石。古稀之年,发了大财,衣锦还乡,成了当地的一大美谈。
  当然在我们腾冲最富传奇色彩的还要数‘绮罗玉’和‘段家玉’的故事,现在还是赌石者津津乐道的道题。清朝嘉庆年间,绮罗乡玉商尹文达,其祖上从玉石场驮回一块毛料,通身深黑,其貌不扬,许多行家看后都认为是块最差的料,祖上便将它当块石头镶在马厩里,天长日久,这石头被马蹄蹬踏掉部分外皮。一天,尹文达出行来牵马时,恰好从瓦缝中射进的阳光照在石料上,反射出几点美丽的绿光。于是,他便将石块抱去解磨,这才发现这居然是一块上等的翡翠料。他用此料,制作了一只宫灯,于赛会之夜挂在水映寺中,整个寺院都被宫灯映绿了,观者无不称奇,轰动一时。;这个尹文达携灯到昆明献给了云南巡抚,巡抚当即给了他一个土千总的官职。后来,他又把做灯剩下来的碎片,加工成上百副耳片,带在耳上,能把耳根映绿,这就是被称为绮罗玉的翡翠的来历。
  民国年间,绮罗乡段家巷有个玉商段盛才,他从玉石场买回来一块300多斤的大玉石毛料,其外表是白元砂,许多行家看后都直摇头,没有人肯同价。他泄了气,便把这块石料随意丢在院子门口,来客在那拴马,时间长了,被马蹄蹬掉一块皮,显出晶莹的小绿点,引起了段盛才的注意,于是他拿去解磨,做成手镯,仔细看去,就象在清澈透明的水中,绿色的小草在随波轻轻飘动,从此段家玉名扬天下。”妇导游指着窗外说道:“前面就是被称为百宝街的小月城,这里面有各色玉石以及翡翠挂件,大家即使不赌石,买几件漂亮的饰品带回去也不错的。”
u悠书盟 uUtXt.cOM 铨纹字版粤读

金鳞岂是池中物 第六十四章 这边风景赌好 字数:2473
  季凡坐在车内,耳边听着女导游非常敬业的介绍,想到自己马上就要置身于这被赌石者称作“穿越地狱的天堂”的腾冲城时,禁不住会心地笑了。
  在中国,玉器所承载的文明延续了8000年,在神秘的史前社会,它是沟通上天的神器;在神圣的王权时代,人们通过它来体现一种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自唐代以后,玉更多代表着一种财富,人们用“黄金有价玉无价”来形容玉的价值。
  在众多玉石当中,一直以产自新疆的和田玉最为珍贵,但到了清朝,玉器的风尚为之一变,一种在玉文化史上默默无闻的玉料突然之间身价倍增,它的声望几乎超过了传统的和田玉,而这一变化竟然缘于一个女人的特殊喜好。清末,实际意义上的掌权者慈禧控制着整个清朝,她主政期间,清澈透亮的翡翠成为她的最爱,而后宫的嫔妃至民间的百姓也纷纷效仿。如此上行下效,至清代末期,翡翠的身价一跃而起,超过了传统的和田玉。
  据说慈禧当政时,有个大臣得到一只翡翠扳指,扳指这种东西本来是满人射箭时为防止手被弓弦划破而佩戴的,后来就成了一种装饰品。这只扳指颜色绿得象葱心般,正是上等的高翠玻璃种。他爱不释手,就连上朝时都戴着。这天退朝时,他恰巧碰到了大太监李莲英,李莲英见之心喜,当场就向他索取,这个大臣怎么舍得送给他,于是满口回绝。李莲英笑了笑说道散家相中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过了几天,此大臣下朝时再次被李莲英拦住了,李莲英拇指上戴着那只翡翠扳指在他面前得意地炫耀着。
  慈禧生前非常喜爱两只翡翠西瓜,西瓜皮是绿色的“翠”,瓜瓤是红色的“翡”,其中还有几粒黑色的瓜子。西瓜是巧妙地利用一整块翡翠的天然色彩雕琢而成,当时就价值500万两白银,这两只西瓜随之入土后,只可惜的是被东陵大盗军阀孙殿英盗走,后来卖给了美国的费城博物馆,不幸流落到异国他乡。
  翡翠号称玉石之王,它的质量和价值主要从其颜色、质地、透明度、纯净度等方面来衡量,其颜色以翠绿色为最佳,以质地细腻致密者为上品,以透过可见光的程度越清晰越好。由于与字画、古籍相比,翡翠更便于保存,且得到世界公认;与房子、汽车和红木家具相比,它易于转移;与其它收藏品种相比,翡翠的价格稳定且升值明显,又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
  翡翠的珍稀性决定了它特有的收藏和投资价值,翡翠主要产于缅甸及附近地区,作为宝石矿藏具有不可再生性,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过度开采导致其资源日益枯竭,供需的失衡使翡翠的投资价值日益显露出来。
  上世纪三十年代有名的翡翠大王钱宝亭在高价收购到了几块上好的翡翠后,既不加工也不转手,而是用布袋收藏,随时拿出来观赏。
  以前东南亚地区一些有远见的老人,有了积蓄,就去买A货翡翠,他们喜欢买上等的翡翠,去找可靠熟悉的老字号买,不会随便去找要价低的地摊,也从不买翠色少、杂质多的低档玉。
  现在看来,他们的投资眼光的确独到。近30年来,翡翠的价格上涨何止千倍,越是高档的A货翡翠,上涨的幅度就越大,中低档翡翠的升值速度与之相比倒是慢了许多。仅在1996年初,缅甸产的翡翠原料价格就翻了一倍,但依然难觅高档翡翠的踪影。
  40多年前花100港元就可飞买到一块品质上佳的“老坑玻璃种”,现在动辄10多万港元。而对于特级翡翠,其价格更是涨势惊人,且在香港、台湾等地还有很大市场,不愁没有买家光顾。1992年,佳士德拍卖公司在香港以100多万港元拍出了一串有27粒翡翠珠的项链,仅仅时隔5年,同件项链再次上拍,价格却已经升到了3200万港元,5年之间涨幅居然达到32倍,这犹如火箭般的窜升速度得确是令人逞目结舌。
  季凡等人下车后,迎面在市场的最耀眼处醒目地挂着一个“这边风景赌好”的条幅映入大家的眼帘。
  “主席的诗词‘这边风景独好’居然别出心裁改成了这副样子,我倒是第一次见到。”吴文远望着条幅感慨地说道。
  “是啊,看样子这里的人赌性不浅啊!”季凡笑着说道。
  “今天这里倒真热闹啊!哪来这么多人啊!”苏晚亭望着络绎不绝的人群不无惊讶地问道,
  “这要算你们来的巧,今天在这里召开赌石文化节,一会儿我们到现场可以近距离感受一下这里赌石所特有的令人激动不已却又紧张刺激的气氛。”女导游说着带领大家走向街边的店铺,此时正巧有一位来自广东揭阳李阳的客商在赌石。
  说起赌石,在中国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战国时代,就开起赌石的先河。当时有一个楚国人叫卞,他得到了一块宝玉的原石欣喜万分,于是决定献给楚国的二位国君,二位国君左看右看,看不出什么名堂,认为自己受骗了,就砍去了卞的左右脚。卞伤心不已,就抱着宝玉原石到楚山上哭了三天三夜。后来楚文王得知了此事,他请玉工切开原石,原来竟是一块美仑美焕的宝玉,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和氏壁。
  身材瘦小的李阳满脸凝重之色盯着这块他刚刚花了七十万买下的原石,他赌的这块原石足有50多斤,而且竟然还是切过一刀的,导游看大家一脸疑惑的样子忙介绍说这是切这一刀是为了更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既然已经切过一刀了,怎么还会是风险呢?这是因为翡翠有绿、紫、黄、红、蓝、白、黑7种颜色,其中以绿色最为珍贵,而绿色的多少有时也决定着翡翠的价格。翡翠一般说来由三种矿物组成,属于多晶集合体。翡翠矿石的这一特性使得其内部结构不稳定,容易产生裂隙和空洞,这就是为绿色的形成提供了空间。而矿物中的元素又可以相互取代,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当铬取代了铝,翡翠原石就有了绿色。但这种元素间的取代和矿石的生成并不是同时完成的,正因为绿色是二次形成,人们就无法根据矿脉的走势来判断绿色的分布。并且,元素间是否完成了取代,在什么区域取代,取代多少,都是没有规律可循的,这就是翡翠原石具备极强赌性的原因。
滺U书盟 UutXT.cOm 荃文子扳月渎

金鳞岂是池中物 第六十五章 疯狂的赌石 字数:2231
  季凡注意到李阳此时手里拿着一种强光手电,这是赌石的行家在赌石时使用的专业工具。在日光条件下,矿石表面的绿色已经清晰可辨,根本没有使用手电的必要。看来他们一定是在找一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