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金品典当师 >

第165章

金品典当师-第165章

小说: 金品典当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意做为象征吉祥的传统工艺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所见的材质大多为瓷、象牙和木、珊瑚、玉、石等,象这种嵌珐琅彩的材质倒是并不多见。
  在中国清代,皇帝们常常在自已喜爱的宫廷收藏器物上铭刻上一些款识,诸如康熙御赏、乾隆御玩、乾隆仿古、嘉庆仿古等,用这些款识来表明制造时间,更表明器物为宫廷所用。
  眼前这件如意上嵌有乾隆御玩四个金色大字,它是以阴刻的雕刻技法而成的隶书,精致美观。”说到这儿,季凡指着如意上的款识微笑着说道,“杜总,你可别小看这四个金字,有了这四个字顿时让这件如意身价倍增啊!”
  “季总果然好眼力!这件如意的确是非常引人注目,每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都引起不小的震动,自从五年前在香港佳士得再次再身后如昙花一现,仿佛从世上消失啦,直到几天前才有人带着它出现在我们公司。”杜长河说道。
  “有了这么一件重量级拍品,相信贵公司今年的春拍又能再创新高啦!”季凡淡然一笑说道。“唉,只是这件如意虽好,却极有可能是造假高手精心仿制出来的赝品。”杜长河不无失落地说道。
  “杜总你不会弄错了吧!这么一件大开门的东西怎么可能会是赝品呢?”季凡疑惑不解地问道。
  “是啊,当初看到它第一眼起,我也认为它是真的,可是你看看上面的金字就明白啦!”杜长河指着如意上清晰的金字说道,“这金字是这件如意最出彩之处,但是毛病同样出在这里。
  现在一些制假高手专门在款识上做文章,他们在古董上添加一些相同款识来冒充皇家御用之物,以此来提高藏品的价格。
  而你看这金字款识看上去太新,此物历经过二百多年的历史,色泽光亮如新,如此光亮实在令人生疑,难逃为现代人后填的嫌疑。
  其次这如意款识的位置也实在令人疑惑不解,通常我们所见的古玩的款识都在不起眼的位置,比如器物的底部,而这件如意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如此明显注目的如意头部实在可疑。”
  “杜总你的不无道理,我却认为它是不折不扣的真品,首先你看这如意上的飘带,即使过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掉色和脱落,这绝不是寻常人就可以做到的。第二上面所嵌的珐琅彩,也绝不是民间随便能制出的,第三,我想如果它真的是仿品的话,不可能只有这么一件,早已泛滥成灾啦!可是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听到有第二件与之类型似的如意出现在市面上。”季凡说道。
u优书萌 UUtXt。cOM 荃纹吇板阅牍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一百五十七章 书院门寻宝 字数:3487
  “瓷器是中国的名片和代名词,曾几何时,提起中国的的瓷器,令无数外国人为之倾倒痴迷。可如今却是风光不再,中国瓷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渐式微,瓷都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更是以粗制滥造而成为外国瓷业同行的笑柄。对于象征景德镇制瓷最高水平的龙珠阁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外,季老板如果你真能制作出堪与过去龙珠阁御窑厂的瓷器相媲美的精品,那可是我们景德镇瓷业一大幸事啊!”唐俊兴奋地说道。
  “长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愿这个美好的愿望能够早日到来吧!”季凡淡淡一笑说道。
  想到刘丽雅办理各种手续,要跑不少部门,季凡干脆把汽车钥匙扔给了无所事事的黄欣怡,让她开车陪着刘丽雅跑手续。而他则和唐俊出门打了个出租车,去找易明俊。
  两千多年的瓷器文化,构成景德镇地区主流的文化氛围。景德镇地区的孩子们,也许在其他方面,与别处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但在绘画上,却可以独领风骚,而且尤其擅长工笔。当季凡在小巷里看到一个庸俗的妈妈,一面着急地教她慧质灵性的孩子作画,一面气得用手指敲打孩子的脑壳骂笨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他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
  在一家小型瓷器作坊的画坊里,季凡终于见到了易明俊。此时。他面前是一字排开地十几个瓷坯和画笔,他正脸色凝重地在瓷坯上提笔作画。只是令季凡颇感迷惘的是易明俊在瓷坯上画地居然只有一种图案——牡丹花。
  易明俊抬头望见季凡带着歉意微微一笑。停下手中的画笔说道,“季先生,请你稍等片刻。”然后,他向旁边一位四十多岁头发有些秃顶的中年男人请假道,“师傅,我有点急事,要出去一下。”
  中年男人狐疑瞧了季凡一眼,点了点头说道,“好,你去吧!记得早点回来。”易明俊听到师傅准假后。高兴地哼着小曲换下工作服,随季凡两人走出瓷器作坊。
  “明俊,你每天在画坊里就画这个啊?”季凡有些疑惑不解地问道。
  “是啊,我在这家作坊也有段日子了,可师傅叫我临摹得最多的就是牡丹,对其它的东西涉猎得少之又少。天天这么枯燥乏味地画牡丹,真是单调得要命。”易明俊牢骚满腹地说道。
  “那你师傅他平时都画什么呀?”季凡接着问道。
  “他不是把画册上的图案搬到瓷坯上,就是临摹一些名气更大的高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易明俊不屑一顾地说道。
  “这种小作坊由于规模小,投入的资金有限,因此它生产的多是粗制滥造地仿制品。像他师傅这种水平的人为了生存,除了临摹、抄袭别人的作制品,自身已根本无法顾及创新。”唐俊耐心解释道。
  “我在这瓷器作坊累死累活得干上一个月,赚的那点工资少得可怜,都不够我塞牙疑缝的。听说这几年广东、福建那边瓷厂搞得挺红火,这些日子我和几个同学正琢磨着到那边去闯荡闯荡呢!”易明俊说道。
  怪不得景德镇满大街遍地都是这种低劣的地摊货,原来背后有这些数不胜数的瓷器作坊给他们源源不断地提供货源啊!千年瓷都向来以生产精美瓷器而著称的景德镇竟然沦落到这种境地,实在是让人痛心不已呀!季凡无比郁闷地叹了口气。走出了这家作坊。
  他手指着前面不远处的那间咖啡厅说道,“明俊,咱们到咖啡厅坐一会儿吧!”来到咖啡厅,每人点了一杯蓝山咖啡。
  季凡轻呷了一口咖啡,不禁微微邹了下眉头。他发现这里的咖啡根本有名无实,味道与自己在嘉德公司杜长河处品尝地咖啡差了许多。
  “明俊,上次我跟你提起的找你外公出山烧窑那件事,你最近联系得怎么样了?”季凡开门见山地问道。
  “唉。别提了,你上次离开我家后,当天晚上我就往舅舅家通了电话,可不凑巧的是外公出去旅游,已经有些日子没在家了。对你托付的事我可是非常上心。我这几天几乎是每天最少一遍电话。可是外公一直没回来,我也是没辙呀!”易明俊冲着季凡无奈地说道。
  如今兴建瓷窑在即。聘请把桩师傅出山这件事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拖了。想到这儿季凡说道,“明俊,谢谢你为我做了许多,不过还有件事我想麻烦你一下。”
  “季先生,你有什么事但说无妨?只要是我能帮上忙的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易明俊信誉旦旦地说道。
  “其实很简单,我只想让你陪我到你舅舅家走一趟,我想见见你外公,和他当面详谈。”季凡平静地说道。
  “这一来一回怎么也得七八天,看来这个月的工资又得少开不少了!”易明俊有些遗憾地说道。
  季凡淡然一笑,“明俊你放心,耽误你这几天上班的收入,我会给予你适当补偿的。”
  易明俊闻听此言,如释重负地说道,“有季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说什么时候动身吧?”
  “事不宜迟,当然是越快越好。我地意思是咱们直接坐飞机走,这样可以能快点到达。”
  “坐飞机,真是太好了。”易明俊高兴地喊道,“我长这么大,还没尝过坐飞机是什么滋味呢!”
  “既然如此,我看咱们现在就去机场去订一下机票吧!”
  景德镇的客流量比较少,季凡三人来到机场顺利地买到了三张明天直飞西安的机票。回到家里,季凡告诉刘丽雅自己要出趟远门,可能要几天后才能回来,叮嘱二人这些天接着跑手续。
  第二天,黄欣怡亲自开车把季凡等人送上飞机。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飞机拔地而起,易明俊坐在飞机上好奇地望着下面渐渐变小的建筑兴奋不已。几小时后,飞机平稳地降低在西安机场。
  下了飞机,易明俊往舅舅家打电话,家里没人接听。于是他又给舅舅手机打电话,得知外公出门游玩还没回来。
  易明俊摞下电话带着歉意说道,“我外公至今未归,舅舅舅母正在上班,要下班后才能回来。”
  “现在离下班还有段时间,那咱们随便逛逛吧!”季凡看了下时间提议道,他招手叫了辆出租车。
  “季老板,西安这么大,咱们到哪里去逛啊?”唐俊开口问道。
  西安作为一座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城,自秦代起就在此建都,散落在民间的文玩不胜枚举。难得来一趟西安,自然是到古玩市场转转了,想起自已这阵子光顾着瓷厂的事,已经有些日子没到古玩市场里淘宝,眼前这么好地机会怎能轻易错过,想到这儿,季凡向身旁正专心致志开车的司机问道,“大哥,你知道哪有古玩旧物市场啊?”
  “嘻嘻,这你可问对人了,紧挨着南大街附近的书院门就是我们西安著名的仿古一条街,那里面专门出售各种古玩字画之类的东西。”司机得意地吹嘘道。
  “那大哥麻烦你,给我们拉到书院门。”季凡淡淡一笑说道,“这书院门不会是和大名鼎鼎地关中书院有关系吧?”
  “这你可猜到了,这书院门地名称确实来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司机回答道。
  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地最高学府,也是西北四大书院之首,季凡对此并不陌生。说起这关中学院的创办者是明代的陕西“大儒”冯从吾,此人本是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先后任御史和工部尚书等要职。后来他因为上书劝谏神宗皇帝少酗酒勤政事,结果激怒了神宗皇帝,皇帝大怒之下,罢了他的官。回乡后,冯从吾闭门谢客,潜心于学术研究,为了宣传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他借用西安城南门里的宝庆寺作为讲学场所。因为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听众也越来越多,有时竟达几千人。宝庆寺地方小,难以做长久之地。于是万历三十七年,冯从吾干脆在宝庆寺东侧小悉园筹建关中书院。经过后世不断修葺扩建,关中书院到晚清时已具相当规模,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座高等学府。
  书院门地处西安城墙的南大门——永宁门内,依着古老的城墙。可能是要下雨的缘故,此时天气有些阴沉,潮湿的空气让城墙上的青砖灰瓦显得更加凝重,脚下的石板仿佛都能渗出水来,触摸上去冰凉润滑。暗沉的天色更显街道两边古木苍翠欲滴,树下的围栏边还靠着几幅装裱好的字画,街道两边的门口挂着一人多高的巨大毛笔,这里的一切蕴藏着深厚文化气息的氛围,来到这里,俗世的繁华喧嚣立刻都烟消云散,心像是经过千年的沉淀,变得透彻、空灵起来。而脚步也渐渐舒缓而轻盈,似乎只有慢慢地踱着步子,才合得上这条古老街道的节拍。
优优書盟 uutXt.CoM 荃纹子坂阅渎

淘尽黄沙始见金 第二百三十九章 锈迹斑斑的彩绘花卉镜 字数:3483
  “你这人不识货就算了,何必说得如此难听。”男青年使劲瞪着店主,包起铜镜准备离开古玩店。
  “这位先生,我可以看一下你的这件铜镜吗?”季凡微笑着问道。
  “当然,为什么不呢?”男青年说道。
  季凡细品此镜,圆润自然的镜形不失粗犷豪放气息,铜镜很薄,镜缘有一圈极为罕见的连珠纹,形态美观,图纹华丽,至于店主所垢病的锈色太重的问题,季凡仔细审视之下,不禁哑然失笑,这哪里是什么锈色,分明是涂漆的彩绘啊!
  此时,季凡对于此镜究竟孰优孰劣,已经了然在胸,他平静地从包里掏出一叠钞票,对男青年说道,镜子我要了,这是五千块钱,你点点。”
  “多谢你帮忙。”男青年接过钱数了数,确认钱数无误,转身离开了古玩店。
  “两位先生请留步。”季凡和厉振海正迈步向门外走去时,被店主叫住了。
  “不知老板有何见教?”季凡神态自若地问道。
  “请教我可不敢当,我观这位先生胸有成竹的样子,想必精于金石鉴赏之道啦!恕我眼拙,你能否将此镜究竟有何精妙之处说给在下听听。”店主疑惑不解地问道。
  “说出来你会懊悔不已的,我看还是不说为妙吧?”季凡淡然一笑说道,
  “你还是当面说出来,要不然我真的会寝食不安的。”店主心里隐约产生了一丝不安,这次自己不会是真的看走眼了吧!
  “老板,你认为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