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大唐后裔 >

第237章

大唐后裔-第237章

小说: 大唐后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五角大楼将继续采购3种极其昂贵的战斗机——F/A…22“猛禽”隐形战斗机、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和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尽管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制空权。用于语言和文化培训方面的全部预算却只有1。81亿美元,还不到一架F一22战斗机的成本。如此不算什么,可惜没过几天,五角大楼就开始预备拨款购置“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防务评估报告呼吁最终将增加采购这种核潜艇的数量,从每年购置一艘增加到每年购置两艘。这种潜艇每艘需24亿美元,是目前搜集情报、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并向敌军水域投送特种部队的重要武器。但是,这种潜艇的设计目的是与苏联潜艇及海面舰只作战,并且,这仍然是它们最适合承担的任务。    
另外两种武器更不适合非常规战争的作战需求,那就是下一代航空母舰CVN一21和驱逐舰DD(x)。巨额研制费用的具体数字目前尚不得而知。    
攻击型核潜艇、航空母舰和战斗机也许很有吸引力,但它们对于目前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这样的地方面临的挑战而言几乎毫无用武之地。那里的战斗是由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执行的,而且人员不够。    
究竟怎么了?五角大楼为何仍把钱扔在用途可疑的高技术武器装备上,而忽视扩充地面部队这个引人注目的紧急任务。部分答案可能与政治有关。昂贵武器在国会上的捍卫者多于普通步兵的捍卫者。不过,在这个问题上,战略失算看来占很大比重。    
史密斯希望的是实战,对于陆军人员的装备,可惜现在把金钱大都消耗在高科技上面了,很少有人把重点放在士兵身上,只是不断的抛出高昂的科技产品来吸引人,威慑人,难道军部里面没有人知道,打仗靠得还是士兵么?瞧瞧Z国,士兵的武装都快接近牙齿了,现在M国的很多士兵都开始呼吁换用Z国的武器防备,反而那些家伙只知道乱投钱,防务预算并未拨款用于扩充陆军力量,它实际上还呼吁未来五年略微缩小陆军规模,到2011年将从今天的49。1万名现役军人规模缩至48。24万人。而1991年,陆军现役军人达71万人,越来越多的军官担心:如果目前的行动速度继续下去,那么陆军将成为一支“精疲力尽”的部队。    
这些方面虽然不好实地的进行考察,但是一场伊拉克战争就可以说明,M国的陆军还很差,打入伊拉克确实简单,炮弹就可以解决,可是看看现在,M国的士兵还是不断的伤亡,迟迟没有实际的进展,只是控制了一个傀儡政府而已。    
由此可见,史密斯坐上这最高位置也不是侥幸的,有两把刷子。但是M国牛人那么多,真正听他话的没有几个,只好“孤芳自赏”起来。    
【新世纪的存在中,有一个非常特殊,但是影响力日益增加的事业,那就是金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小看这个,在这个已经号称经济决定一切的现实之中,资本发挥了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力量,钱已经成了万能的代名词,虽然这个话有些不完全,但万能只是在很多方面,世间的事情不止万件,所以万能并非无所不能。    
而在金融这个纯粹的经济活动中,另类的一面同样在向我们展示其无所不在的魅力,那就是投机。也许国内不允许投机的存在,可惜与之相差不大的投资之中又有多少人可以避免得了投机的诱惑呢?大家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国内不允许存在,可惜在国外他又实际的存在着,在那个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投机市场中,存在一个非常厉害的一个组织,那就是LCTM,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其总部设在离纽约市不远的格林威治,是一家主要从事定息债务工具套利活动的对冲基金。创立于1994年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主要活跃于国际债券和外汇市场,利用私人客户的巨额投资和金融机构的大量贷款,专门从事金融市场炒作。它与量子基金、老虎基金、欧米伽基金一起被称为国际四大“对冲基金”。当然,这四大基金也被人们称之为“四大天王”。    
LCTM创建后,拥有者一套梦欢组合。他们的掌门人是梅里韦瑟(Meriwehter),被誉为能“点石成金”的华尔街债务套利之父。他聚集了华尔街一批证券交易的精英加盟: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Robert    
Merton)和舒尔茨(MyronSchols),他们因期权定价公式荣获桂冠;前财政部副部长及联储副主席莫里斯(David    
Mullis);前所罗门兄弟债券交易部主管罗森菲尔德(Rosenfeld)。这个精英团队内荟萃职业巨星、公关明星、学术巨人,真可称之为“梦幻组合”。    
在1994——1997年间,LTCM业绩辉煌骄人。成立之初,资产净值为12。5亿美元,到1997年末,上升为48亿美元,净增长2。84倍。而他们的致富秘笈就是以“不同市场证券间不合理价差生灭自然性”为基础,制定了“通过电脑精密计算,发现不正常市场价格差,资金杠杆放大,入市图利”的投资策略。舒尔茨和默顿将金融市场历史交易资料,已有的市场理论、学术研究报告和市场信息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电脑数学自动投资模型。他们利用计算机处理大量历史数据,通过连续而精密的计算得到两种不同金融工具间的正常历史价格差,然后结合市场信息分析它们之间的最新价格差。如果两者出现偏差,并且该偏差正在放大,电脑立即建立起庞大的债券和衍生工具组合,大举套利入市投资;经过市场一段时间调节,放大的偏差会自动恢复到正常轨迹上,此时电脑指令平仓离场,获取偏差的差值。    
说起来难以理解,就是通过计算机进行高密度计算,低买高卖而已。但是不能忽视的是,这套电脑数学自动投资模型中也有一些致命之处:首先,模型假设前提和计算结果都是在历史统计基础上得出的,但历史统计永不可能完全涵盖未来现象。其次,投资策略是建立在投资组合中两种证券的价格波动的正相关的基础上。尽管它所持核心资产德国债券与意大利债券正相关性为大量历史统计数据所证明,但是历史数据的统计过程往往会忽略一些小概率事件,亦即上述两种债券的负相关性。    
但是另LTCM没有想到的是,俄罗斯金融风暴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动荡,结果它所沽空的德国债券价格上涨,它所做多的意大利债券等证券价格下跌,它所期望的正相关变为负相关,结果两头亏损。它的电脑自动投资系统面对这种原本忽略不计的小概率事件,错误地不断放大金融衍生产品的运作规模。LTCM利用投资者那儿筹来的22亿美元作资本抵押,买入价值3250亿美元的证券,杠杆比率高达60倍。由此造成该公司的巨额亏损。    
它从5月俄罗斯金融风暴到9月全面溃败,短短的150天资产净值下降90%,出现43亿美元巨额亏损,仅余5亿美元,已走到破产边缘。9月23日,美联储出面组织安排,以美林、摩根为首的15家国际性金融机构注资37。25亿美元购买了LTCM的90%股权,共同接管了该公司,从而免了它倒闭的厄运。】(理论属实)    
LTCM衰败了,留下了各种版本的启示。李易也曾有过关注,但是并未细细研究,现在准备全力迸发的他,是不可能错过金融这个机会的,但是留在他脑海的,是一些不可避免的选择问题。    
因为投机市场中不存在致胜法宝,任何分析方法与操作系统都有缺陷与误区。LTCM曾经以为自己掌握了致富秘笈,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连连得手,自信满满。可是偏偏出现了他们所忽视的小概率事件,使其造成巨额亏损已近破产。在投机市场上生存与发展,控制风险是永恒的主题。正因为在证券市场上任何人任何方法都可能出错,所以控制风险是我们股民应终生牢记在心的铁律。如果你所依赖的方法或工具,在出错时仅使你错失一些赚钱的机会,这并不要紧。如果它们出错时,有可能会令你伤筋动骨、全军覆没甚至负债累累,这样的风险就必须严格控制了。    
相信A——LAIKE,不相信A——LAIKE。这两个问题一直残留在李易的脑海中,另他这几天不得睡眠,从开始至今,A——LAIKE没有出现任何失误,可以说是李易成功的最大保证。可惜现在不比过去,成功了则一本万利,失败了则很可能功亏一篑。    
过程虽然很是复杂,但是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抉择而已。      
~第一百四十二章抉择(二)~    
最终,李易还是选择了A——LAIKE,原因很简单,电脑不比人脑,在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意识以前,一切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上,要想等电脑发展出自己的意识,恐怕是N年以后的事情了吧?至于“N”是多少,那就不是自己所能够理解的。    
LTCM的计算公式基本上已经很完善了,但是在这个金融社会的大潮流下,任何细小的变化都可能产生蝴蝶效应。所以,相对的关注程度一定要高,任何细微之处都不能错过。A——LAIKE的高速运算能力,加上无孔不入的入侵方式,虽然有些不正当的手法在里面,可是哪个成功人士没有打过擦边球呢?李易这点只不过是放大化罢了。    
对于金融各类的交易,说起来困难,其实不就是个低买高卖么!只要A——LAIKE全足开动,察漏补缺,不放过任何的细微之处,虽说有些困难,可也不是干不了的事情,成功的把握比起LTCM来,还是要高上许多,如此,效率定然不低。    
李易首先用A——LAIKE做了些较小的期货交易作为试验,转眼之间就出手,中间只不过几天的功夫,利润就此增加了数成,不禁暗叹道,“无本买卖”怪不得这么吸引人,只要成功了,那可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呀!    
一想到量子基金在索罗斯的控制下,支持一些国外的反动势力,李易就暗自得意,很多人都对索罗斯有些嫉恨。这家伙既然有此手笔,就应当明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此时正是李易对其下手的好时机,毕竟他在明,我在暗么!    
暗地里对于量子基金的收购是李易的近期愿望,不为别的,就是害怕这个金融大鳄在发飙的时候有所控制,这招按照我们的古话来说就是围魏救赵,釜底抽薪。对方在外面闹的再欢,家里一着火,那可不是开玩笑的,特别是这些号称世界级别的金融机构组织,往往外部的困难不易打倒,内部的问题倒是最大隐患,李易知道自己这招没有走错。    
量子基金的检测员这些天也觉得有些奇怪,自己公司的价值现已激增到六十亿M,表面上看跟其他的产业相比并不多多少,但是其在需要时可通过杠杆融资等手段取得相当于几百亿甚至上千亿资金的投资效应,因而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力量元。而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一来,可以说是基金中的王者了,已经发展到头,按照以往的规律,现在只需要维持此等运作就可以,老板(索罗斯)为何还要继续出击呢?难道这个老家伙还没有赚够么?不过这样也好,看看自己公司的资金现在杂有增加了不少,也不知道是哪个富豪想再发一笔,对方的眼光还行,看中了这条肥美的鱼儿,可惜这和自己没有关系。    
很简单的一条消息,李易通过A——LAIKE获悉,量子基金在索罗斯的操控之下,准备对俄罗斯债务危机及对日元汇率走势进行下手,可惜李易对于索罗斯在此刻的判断产生了怀疑。根据A——LAIKE的全面解析,此次索罗斯的做法是一个完全失误的决定,预测中的结果已经不言而喻,失败已成定式。虽然李易对此研究不太多,但是A——LAIKE尽职尽责的传回来的内容他还是能够看得懂的,这些资料都表明一个信息,索罗斯将要失败。    
前面的问题李易要是有些不明白的话,那么索罗斯的下一个动作他绝对清楚,那就是投资于M国股市网络股。这笔资金在平时看起来不算什么,但是在这个即将发生的大失败环境下,要是再有什么意外,这些就是雪上加霜的元素,绝对是致命的,即使索罗斯能力再大,想要短时间恢复,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既然是网络,李易就有能力在网络上让他产生溃败,李易现在可算网络上的无冕之王。    
就此,李易开始对其注入资金,也许有人疑问,那等索罗斯失败的时候再投资不是很好么?那是不行的。索罗斯混迹金融业对冲基金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事情没有见过,敢以一己之力跟一个国家对抗,其大气的做法可见多不一般。李易即使再厉害,金融业上还是要甘拜下风。只有在人家势大的时候进行投资,这才符合人之常情。至于在人家发生大灾难后再进行投资,那是对人家的一种信任,也是雪中送炭的举动,是上上之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