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与美女杀手同居 >

第125章

与美女杀手同居-第125章

小说: 与美女杀手同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吗?明知道是国家在对付他们,可还偏偏要继续往夜报增加广告。你给分析分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真想不出来,这些企业真会为了广告的利益而与国家的政策分道扬镳?”

张泽牧也是摇了摇头:“这种情况曾经在西欧出现过,当时在意大利,一直由官方控制的媒体突然出现了异常现象,有些媒体经过股权的买卖由公转私,成为私营媒体,后来这些私营媒体又公开与国有传媒叫板,撰文抨击意大利的社会制度。”

“这不是和今夜时报的情况一样么,你的意思是?”刘玉寒问道。

张泽牧点了点头:“没错,两者的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意大利的私人报刊也是摆脱了政府的一切经济束缚,另辟蹊径,我想你们肯定也都知道意大利一个最有名的黑社会组织吧。”

“黑手党。”谭政林说。

“很对,就是黑手党。”张泽牧说:“原来这些与政府唱反调的媒体的后台经营者就是黑手党,他们的经费也全部都是由黑手党一手提供,所以才会肆无忌惮的抨击社会。”

“这样说来,今夜时报的背后也有一个类似黑手党的组织?”女记者刘玉寒有些惊讶。

“这倒不是肯肯定,黑社会这种事在我们国家可是被查禁的很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严打,端掉多少黑社会,枪毙多少头脑人物这你们也都是知道的,黑社会应该没这么大的胆子敢往国家神经最敏感的传媒地带跑。依我分析,这么多的公司都支持夜报,想必这些公司的背后应该是被一支无形的手在控制。”张泽牧神色有些严峻。

崔圣斌看着张泽牧的表情,有种不好的预感:“与国家作对的手?”

张泽牧很郑重的点头:“如果单说夜报的广告位置吸引人,倒不如说这些公司的背后有着什么共同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看来这潭水不浅啊。”谭政林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小刘,你干什么?”崔圣斌见刘玉寒朝外面走去,奇怪的问道。

“我给社里发个传真,要他们查查这些公司的底细。”说着,刘玉寒走出了房间。

“问题越分析越严重了。”崔圣斌笑了起来,想缓和一下气氛:“我们也别老在别人身上挑毛病了,舆论大战的失败,我看滨海的传媒界要副不可推卸的责任,”说着,拿起一份报纸:“我仔细的看了看,舆论大战的失败,归根结底是我们这边传播技巧上的不对。你们看看,全部都是清一色的反驳夜报言论,难道他们就不知道我们新闻界一贯的方针技巧么?”

“寓观点与事实。”张泽牧点头说。“还有,他们犯了传媒界一个致命的技巧性错误,那就是只看见了一面传播,而忽视了两面传播。受众的观点不是那么容易被轻易挪动的,他们居然犯这样的技巧性错误,晕。”

☆、无冕之王 第27章

“你说的很在理,其实滨海传媒界在理论上的见解并不亚于夜报的,为什么会惨败?关键就在于没有掌握好好的传播技巧,为了达到预期的传播目的,必须要控制好传播的节奏,双方的论点既然是水火不容,对方的写作班子也是处在暗处,那么我们就只能靠具体的安排材料,恰当从形式上来进行一番工作了。”崔圣斌说道。

当晚四人便议定好一切事项,明天由宣传部召集滨海各大媒体部门,将拟定好的计划铜川他们。

上午十点,滨海市委宣传部

滨海日报、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各大传媒机构的主要人员几基本上都到齐了,宣传部大礼堂里,人声鼎沸,在场的地方级媒体都在议论纷纷,不知道这次中央媒体会有什么新招。日报总编辑张俐锐和几个部门主任都坐在前排的座位,都在等待着中央来的记者。

很快,四名记者在市委干部的陪同下大步走向主席台上的座位,找准自己名字的位置坐下。宣传部干事拿起话筒:“大家安静下,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来欢迎几位中央的记者。”

一阵鼓掌声……

“下面请本次会议的组织者,市委委员,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铁生同志致辞。”

宣传部里,任志高是一把手,刘铁生是二把手,但虽然是排名第二,但刘铁生的实权比起任志高来,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了,说的不好听点,就像是个位高权轻的打杂人员,专门负责开会的。

“春风和睦,万象更新……今天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拉滨海进行工作知指导,我代表市委全体人员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以下减去三千字。

“喂,别打盹了,像个什么话。”张俐锐轻轻碰了碰坐在一旁的冯刚。

“哈……”冯刚打了个哈欠,懒懒的说道:“锐子,我昨晚工作太久了,受不了这篇大论啊。”

“找贫嘴,你的工作需要工作到半夜吗?注意点形象,你可是我们滨海日报的体育部主任,在这么多媒体面前别给报社丢脸了。”张俐锐靠近他,轻声道。

“真是越来越受不了现在的迂腐制度了,开会不不就是要说个事吗,况且今天又是有重要的事要宣布,何必这么磨蹭呢?真不知道这些官员都想些什么?”冯刚发牢骚。

“你活的不赖烦了,说这样的话?”张俐锐回头望了望,还好,几乎都在各干各的事,没人注意他们俩。“注意点,别被别人抓住小辫子。”

“哎。”冯刚摇了摇脑袋,“有时真想脱离传媒这一行啊,不过话又说回来,只要在事业单位,几乎都是如此。”

就在二人说话的同时,台上的刘铁生已经发言,现在是由正主,正部长讲话了。

……

十点四十,所有的讲话都结束,会议的进程终于迈入主题。

“各位同行,在这段时间与今夜时报的论战中,想必你们也都是绞尽脑汁,废寝忘食,投入了全身心的精力去进行这场伟大的战斗,可是令你们失望的是,你们所做的传播在与夜报的争锋中处于不利地位,也可以说,在群众中间没有站住脚跟,对此,你们一定感觉异常的郁闷吧。”说话的是人民日报社记者谭政林。

下面鸦雀无声,众人都安静洗耳恭听。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随便说,现在言者无罪,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也好让我们集思广益。”

“谭记者,我觉得是夜报的写作班子太厉害了。”滨海日报的社会新闻部主任喻树声说。”

“这是其中一种观点。”谭政林笑道,“还有其他的观点吗?”

“他们写的东西对老百姓的胃口。”另外一个新闻工作者说。

“嗯,这也是其中一种观点。”谭政林继续微笑:“还有吗?”

“他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冯刚笑道。

下面又有几个人谈了各自的意见,基本都是强调夜报如何如何的厉害。

谭政林同旁边几个同志互视一眼,又看向下面:“嗯,很好,各位都谈了各自对夜报的看法,对此我们可以将全部的观点综合出来形成一点,那就是夜报比我们的单位都强,没错吧。”见下面都没人说话,张泽牧开口了:“各位,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不要光从别人身上找缺点,主要是要看看自己,从自己身上寻找破绽,各位都是学习过马列主义的,接受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不论是思想作风还是实践能力,那都绝对是百里挑一的,可是为什么集全市媒体的力量和批不过一家民营的夜报呢?你们想过其中的原因吗?难道真是因为夜报的能力太强了吗?”

下面的各媒体都沉默了。

“同志们,其实我们的作品都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的观点都是可以经受实践检验的,我们为什么会败给一个刚崛起不久的夜报?你们也许都忘了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四个人也是昨天刚发现的。”刘玉寒说。

“四个字:传播技巧。”崔圣斌微笑道。“我们的评论写的很好,可是却忽略了5W中最后的一环,效果,传播的终极目的就是效果,可是效果居然被忽视了,很意外。对此,我们四个人不才的家伙专门拟定出一个新的传播计划,你们各位都看看,有什么缺陷。”说着,按下遥控器。

大型幻灯机打开了,一共出现了五种传播效果的示意图。

一:“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

二:“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

三:“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与事实之中”

四:“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

五:“警钟效果”

☆、无冕之王 第28章

“都是些什么意思啊?”一名中文老编辑抚了抚眼镜,愣是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说实在的,除了新闻专业的人才之外,很少有其他人能知道这些看起来非常浅显的道理。

“针对夜报的猖狂攻势,我们四个商议了一宿,拟定出了这五项效果指标,现在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崔圣斌拿笔指着身前桌面上的微型显示器。“首先是提示,我们仔细研究了在座各位的评论文章,不管是社论还是短评,你们都只是向说服对象提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一面提示;而两面提示呢,就是在提示自己观点的同时,将对方的观点也亮出来,这是两面提示,可是我们却没在你们的文章中见到这一点。根据我们多年的新闻从业经验来看,觉得两面提示比起一面,我们在传播新闻的同时向受众提出有利和不利的论据和事实,通过驳斥不利的弱点和漏洞,从而证明我们的论点好于对方的,而且经过两面提示的受众,他们会对一种对观点的免疫效果,能够在遇到对立观点的同时具有较强的免疫力。”

“从现在开始,我们在与今夜时报的论战中,首先应当重视两面提示的效果,报刊上不能光只出现我们的言论,而且还要出现他们的观点,两方面进行比较后,再通过详细的事实来对后者进行有利的辩驳,这样,读者才能放开眼界,仔细的对比分析。如果再看夜报的文章,他们的心中必定会有一层我们的观点所笼罩,对夜报的论点不会再如以往那样的相信了。”

“中央的记者说出的话就是不同凡响啊,每句都是至理名言啊,实在是我等的楷模。”任志高带头鼓掌。

一阵热烈的掌声……

待下面的掌声逐渐低下来,崔圣斌又道:“另外就是关于我们做出的结论到底应该明示呢,还是应该寓于事实之中,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其实老百姓都有自己的思想,人都是具有叛逆性的,就像小孩子,父母越不让他接触什么,他反而更想接触。”说到这,他看了看身旁的刘玉寒,“小刘是专门写消息和通讯的,是新华社亚洲部的资深记者,她对这方面最有发言权。”

刘玉寒清了清嗓子:“最有发言权我可不敢当,不过说到经验嘛,经过这么些年的积累,我还是有一些的。”说到这,顿了顿,好像是在想什么。“给大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当年法新社驻我国首席记者比昂尼克的《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就是最经典的一篇范例,具体内容我就不用介绍了,想必大伙肯定也都知道这在当时的西方世界造成了多大的轰动,这篇新闻好就好在没有发表任何的评论,完全以细节描写获胜。没有任何的评论,但是同样博得了西方政客和老百姓的伤感。”说到这,话头一转:“在与今夜时报的多次交锋中,我们的同志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被夜报带着绕圈子,每次的评论文章总是在夜报发表新闻之后才跟着发表的,就像跟屁虫,使读者生厌,读者已经看了夜报的文章,他们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等你再去批斗,就已经晚了。所以,在此我要提醒诸位,我们的新闻要有时新性,要把观点放在事实之中,有时直接描述事实比直接发表意见要好上一百倍,让读者从事实当中去领会,效果会更佳。”

“我也来说说吧。”中央广播台的张泽牧说:“前面已经谈了几点了,现在我来说说感性和理性。实话说,我是搞经济新闻的,对政治新闻不是很在行,只能给各位提供一些我自己的经验。在展开说服性传播的同时,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打动受众也是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这方面,媒体肯定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冷静的摆事实,讲道理的逻辑力量来说明问题;另外一种则是通过营造某种气氛,使用强烈的感情色彩言辞来感染对方。我认为,用感情的效果比用理性来的好。”说到这,他看了一眼刘玉寒:“大家别误会了,以为我在拆她的台面,其实遇观点于事实与感情色彩的言辞在方法是是可以统一的。就像比昂尼克的那篇新闻一样,虽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可是却融入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在里面,读者只要看过,就绝对会引起共鸣的心理。”

刘玉寒点了点头:“不错,小张说的很对,事实与感情统一是很妙的谋篇布局方法,会进一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