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迟迟迎春暖 >

第25章

红楼之迟迟迎春暖-第25章

小说: 红楼之迟迟迎春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迎春心知薛宝钗绝不会真的想把两个丫鬟的品性捧高,这番话倒更像是在劝她看开一点,凡事不要强求,不过要她看开什么咧?她一缺吃二不少穿的…这位宝姑娘到底是听到什么谣言了?!

    薛宝钗到底也没有多留,她与贾迎春闲叨几句之后,就说不打扰贾迎春休息,起身准备作别,却在离去之时,眼角瞥见多宝格里一架玉雕的花开富贵插屏,她好奇地正眼一瞧,心中大讶!这样少见的精致画屏,便是连宝兄弟那里也没有,却叫她在这里见着了,随即又匆匆环顾屋内一圈,这才发现贾迎春屋里的摆件虽不多,却件件精巧少见,与她上次去林黛玉那里看到的实在不相上下。

    薛宝钗略一回神,低头随着绣橘出去的同时,心里不断地想道,林姑老爷没回京之前,林妹妹与迎丫头就住在一个院子里,却没听说她们的交情好到什么程度,如今看来,林妹妹对迎丫头倒不比对旁人那样淡薄无情,迎丫头屋子里的东西,怕多是林妹妹当初回家时留下来送她的吧?要不她一个庶出的姑娘,哪来那么多好东西?

    薛宝钗万万也想不到贾迎春屋里的那些东西可都是贾迎春自己赚钱添置的,反正有潘又安这样的经商天才,好东西也不必非花大价才能得到,不少偏僻地方多的是不识货的乡下人,不过多费点腿力而已,只是薛宝钗到底从小娇养长大的姑娘,哪怕她多少比薛蟠懂得些经商之道,却也未必会细想到那里去。

    薛宝钗前腿一离开贾赦院,贾迎春便叫司棋偷偷地去二房和梨香院两处打听近两日有什么新的情况是她不知道的,司棋也不负所望,不过半天功夫就打听了好些消息回来。

    “我今日去梨香院,悄悄找了个粗使丫鬟问话,才知道昨儿个薛大爷又不知道去哪里玩乐,喝了一身酒气回来,正巧遇上出门散心的宝姑娘,猜想是看着自己妹妹脸色不好,以为她为了没能进宫采选的事伤心,便说了好些话安慰宝姑娘,谁知说着说着就说到姑娘身上,说什么好歹宝姑娘的名字还在掖庭丞那里过过眼,可是姑娘却连名字都没入册,到底她比姑娘有福气多了。”司棋半坐在贾迎春的床边,平心静气、抑扬顿挫地说道。

    “啊?!我的名字有没有上采选名册,和宝姐姐又有什么关系?怎地就牵到我身上?”贾迎春一时不及细想,迷迷糊糊地问道。

    “大约是宝姑娘心里还在伤心不能进宫的事,所以推己及人地以为姑娘生病也是为了那件事吧。”一旁的周嬷嬷倒是看明白了薛宝钗的心思。

    “可是那初选不是结束好几天了嘛?而且我记得前两天,嬷嬷您还告诉我,这次被留在宫中的良家女不过六七百人,后头尚不知道又要刷下来多少人呢。”贾迎春还是有些想不透地看着周嬷嬷。

    “姑娘胡涂了,素日里,谁不知宝姑娘心底是盼着入宫当贵人的,如今她连初选都未过的事,虽不曾在府里传扬开来,但有些眼见的人难道就看不出来,如今过了初选的姑娘们可都已在宫里住下来,只等着皇后娘娘察看她们的品性规矩,满意了的才算过复选,复选合格的人就能留在宫中当差,然后再渐次选出最为拔尖的,由皇上视喜好赐给皇子们或旁支宗室为妻妾。”周嬷嬷笑了笑,细细地解释道。

    “所以…所以…她算是来安慰我的?!可是我又没那个念头,她是不是想太多了?”贾迎春倒没想到薛宝钗的心眼那么多,连这点小事都要拿来做人情。

    “宝姑娘有没有多想,我是没看得出来,不过却曾听小丫鬟们说,姨太太最近这些日子一直在宝姑娘面前夸赞宝二爷有多优秀、多体贴,瞧着姨太太那态势,似乎打算让宝姑娘和宝二爷亲上加亲了。”司棋却是摇几下头,又接着说起另一桩消息。

    “这宝二爷虽不是香饽饽,不过凭着他那身皮囊,倒是能叫不少小姑娘动心,以前我看着老太太常巴不得宝二爷和林姑娘能多亲近些,可惜林姑娘一直很听姑娘的话,都不怎么理会宝二爷,等到后来林姑娘同林姑老爷回家了,她又时常接史姑娘进府作客,如今若再加上二太太中意的宝姑娘……看来日后咱们府里又有得热闹了。”周嬷嬷微皱一下眉头后,语气有些冷淡地道。

    “嫂嫂也不止一次说过啦,单单宝玉身边伺候的丫鬟婆子就是我们几个女孩儿的两倍有余,那些人难道都不花钱的?哥哥嫂嫂在他们那里虽说有个自己的地方,可也远不如宝玉住的地方,罢了!这些琐琐碎碎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我就怕这还不算到顶,万一哪天大姐姐真的在宫里翻身了,二太太又不知怎么得瑟呢。”贾迎春无奈地轻叹一声。

    贾迎春回想着红楼梦的情节,如今不过刚到开端,秦可卿已经死了,不久之后,贾元春封妃的消息应该也会传来,只是谁又能料想到这是贾家走向灭亡的必经之路呢?

    “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琏二爷在林姑老爷的引荐下,如今已算有了出路,只要脚踏实地,日后的前途不在话下,更进一步说,假使老爷太太肯多费心一些,早个几年分家也不是做不到的事,何况大姑娘在宫里想有什么造化,若宫外的家人不替她着想,难道她就真能得个好吗?姑娘可别小看这宫里的事,皇后娘娘的位置坐得稳,除去她是皇上的妻室之外,更因为她的父亲建安侯在边关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有吴贵妃、甄淑妃几位娘娘,她们又有谁的娘家人在朝廷里没有几分语话权的?”周嬷嬷低声说道。

    贾迎春听着周嬷嬷的话,只是低头沉默不言,她哪里不知道对出嫁女儿来说,娘家给力也是很重要的事,不过周嬷嬷却更言明一个重点,如今贾赦这一房虽然没问题了,但是贾政那房却依旧问题多多啊~她估测了一下,日后发生的那些祸事,还真没有一件不是贾政和王夫人他们引起的,可惜贾母还在,他们想要分家…没那么容易,尤其等到贾元春封妃之后,更是难上加难,依着王夫人那个贪婪性子,怕是恨不得借着这个由头把荣国公府完全据为己有,至于其他的,呵呵!!贾政那个伪君子都不放在心上了,更何况一个短视浅见的王夫人?

    不过无论如何,贾迎春都是愿意把让贾赦贾政分家当成眼下最首要的事情,她觉得总会有个能提出分家的机会,哪怕叫贾赦暂时吃点亏也无所谓,她深信‘天长地久胜过曾经拥有’…呃,好吧!其实这句话原本不该这么用法,可是放在这里好像也挺合适的,不是吗?

 第三十三章 善后

    秦可卿殡仪过后的某日,司棋从一个碎嘴的婆子那里知道王夫人不知从哪里得三千两银子,还藏着掩着以为没人知道,司棋心想不知道又是什么来路不正的钱财,便回来偷偷说给贾迎春知晓。

    贾迎春听过之后,她想了想,又让司棋去请王熙凤过来,待王熙凤过来后,她方低声问道:“嫂嫂,前阵子你们送蓉大奶奶去铁槛寺的时候,可曾遇上什么奇怪的事?”

    “奇怪的事?没有啊,倒是那两晚借住在馒头庵时,庵里的老尼姑原要求我一件事,我觉得不妥,所以给回绝了,怎么?该不会又有谁到妳跟前碎嘴了?”王熙凤皱着眉头,反问道。

    王熙凤心知妹妹总不愿见她沾上那些腌脏事,她自己也知道那些事许多都是人命关天的,自然更不敢沾惹半点,那日馒头庵的老尼姑跑来跟她说一件官司,求她帮忙,不过她只略问了问,并没有应下,没想到这样也能传到妹妹耳边。

    “我听府里的婆子传说二太太前几日从铁槛寺回来后,就平白得了一笔银子,便担心妳会不会又傻乎乎地被人给利用,才会急着找妳来问问嘛。”贾迎春一脸关切地解释道。

    “不会吧?难道二太太她接了那桩官司?不好!我得让二爷去打听一下,要是没事就罢了,万一出什么事就不好收拾了。”王熙凤心头一惊,她那时听着老尼姑话里的意思,对方那个姑娘家是个坚贞的,她真怕对方想不开的话,不晓得会做出什么傻事呢。

    王熙凤一想到这里,便也顾不得与贾迎春作别,匆匆地起身出去,贾迎春看着那模样,便晓得王熙凤肯定知道那老尼姑要求的是什么事,却不晓得这会儿是要去收尾呢?还是去做啥的。

    又过了半个月,王熙凤愁眉苦脸地来找贾迎春说话,一见了贾迎春便叹道:“那日的官司果真出了人命了,好好一桩姻缘却让二太太给坏了。”

    “怎地个说法,嫂嫂不如说来叫我听听。”贾迎春其实也不太记得那件诉讼官司的前因后果,故而想趁机问个仔细。

    于是王熙凤就把那张家女儿如何惹上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又对方如何逼迫张家嫁女,偏偏张家女儿已有了婚约,一女二嫁惹了口舌官司,后来王夫人叫人插手,让已订了亲的两家退亲,原本要合婚的张李两家,却因为张家女儿与前未婚夫一自缢一投河的双亡结局而两头落空。

    “要我说吧,这两人听着多情,其实最是无情,心里只想到对方,眼底只看到对方,倒把亲人都抛到一旁了?从两家长辈吵起来的那刻开始,他们就注定要成怨偶了,偏偏两人都还要一意孤行,非赔上性命才肯罢休,若是旁的官司倒还有个是非对错,可这件事真要论出对错,却是谁都有错,若非死者为大,我还想痛骂那两人几句呢。”贾迎春听过之后,自是什么都不对味了。

    不是说古代人都讲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吗?可是看看张金哥和李守备之子都做了什么事?只因为婚事不成了,就一个要死一个要随的,说的好听呢,是多情重义,说的难听呢,是枉顾亲情。

    “哎?!这我怎么没想到?唉唷!我光顾着替那两个短命的伤心,却是没曾想到更细一层去,这倒也是…小两口还没正式拜堂,两家人就已经闹成这等局面,要真嫁过去的话,那位张家姑娘的日子怕更不好过,至少在公婆面前是里子面子都没了,而且她怎么没替自己父母想想往后?父母爱势贪财固然有错,可是她也没资格看轻自己的命啊。”王熙凤恍然地双手一拍,转而一脸不屑地道。

    “其实嘛,这种事端看各人心里怎么评论,我的想法也未必就没错,左不过一点自我安慰的私心罢了,只是嫂嫂既没沾上这事,日后自不必放在心上。”贾迎春有些不好意思地苦笑一声。

    “我当然不会放在心上,那个守备家的又不止那一个儿子,伤心自然是有的,但怎么也比不上儿子为了一个女人就不要老子老娘的心痛,所以二爷着人去安慰几句后,这事就算暂时揭过了。”王熙凤点头应道。

    贾迎春前一日才听了王熙凤的一番苦水,没想到隔日又迎来绷着一张小脸进门的林黛玉…。

    “二姐姐,我那天听府里来吊唁的管家伯伯说妳生病了,怎么样?可是好多了?为何没派人去告诉我一声呢?!”林黛玉一进门就先拉着贾迎春双手,很是认真地把贾迎春全身上下、前后左右看了好几眼,确认贾迎春已经没事后,她才松一口气,软声地埋怨道。

    “妳都瞧那么久了,我好不好还看不出来吗?”贾迎春失笑地回道。

    “我又不是大夫,哪里能看得出什么门道?何况脸色好的也未必就真的身子骨好,自然还得多问一句哪。”林黛玉嘟着嘴,不依不挠地嗔了一句。

    “我的身子自然是好了,又不是什么精贵的人物,偏偏太太放心不下,还要拘着我几日才肯让我出去。”贾迎春一脸无奈又憋屈地道。

    “反正见二姐姐没事,我也放心了。”林黛玉嘴上虽这么说着,可是脸上却分明写着她有心事,神色看起来也有些怏怏的。

    “怎么了?我刚见妳进来时,似乎有些怒气冲冲的样子,妳是在家里受了气?还是路上发生什么意外了?”贾迎春捏捏林黛玉嫩嫩的脸蛋,看似随意地问道。

    “还不是二表哥惹的,我刚刚去老太太那里请安,结果他一见到我,就莫名其妙地拿出一串念珠要塞给我,还说是蓉大奶奶送殡那日北静郡王送他的东西,我那时一时,心里顿时气极了,他也不想想,既是郡王爷送的礼物,必定也是极贵重的,他居然那样轻慢,说送人就送人,平白贱踏人家的心意不说,我一个姑娘家,他居然拿那种臭男人用过的东西给我,我又不缺那一两件首饰,有必要这么羞辱我吗?真真是气死人了!”林黛玉听得贾迎春问起,随即又露出一脸愤愤不平的神色,气呼呼地说道。

    “宝玉那个脑子向来不太灵光,妳又不是不知道,一向见了漂亮的人就挪不动脚,我听说那个北静郡王未及弱冠,生得才貌双全,风流潇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