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综]杯具女配修仙路(原名渣男终结者) >

第19章

[综]杯具女配修仙路(原名渣男终结者)-第19章

小说: [综]杯具女配修仙路(原名渣男终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止把杨延辉近况全都掀了个底儿掉,以后都是铁镜打进杨延辉身边势力两颗钉子了。铁镜自然不会对杨延辉有什么不利,毕竟不算‘同乡’之谊,也要顾及他是自己腹中阿哥父亲。但是不盯着他,他惹出什么自己都收拾不了大乱子来,可要怎么收场呢?自己虽然没有弄清楚自己这一次要救是谁。但是时逢乱世,多救点人性命也是好。不止佛家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道家也是有这个道理。自己还想借铁镜公主这个身份多多做善事积福泽,要是有个什么事儿,自己跑是跑得了,但是身份不够,做事就会束手束脚了。难道真要自己那个小旗子,摇个小铃铛到处赠医施药吗?那救得了多少人?有说去传染瘟疫地方救人,但是哪里去找那么多有瘟疫地方呢?

现疾病并不是第一杀手,甚至连战争都不是第一杀手,贫困和饥饿才是!

铁镜当年出生相府,那时候大宋虽然也有征战,但是毕竟已经签订了澶渊之盟,大宋缓过气儿来了,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全都很富裕。并且铁镜是长汴梁,就算是有灾民,也是进不了都城。汴梁顶多有一些乞丐,但是因着市井繁华,讨要饭食也容易,是以就连京都乞丐,都没有皮包骨头。而那些易子而食、卖儿卖女惨事,她压根就没有见识过。所以当时看到上京穷苦人惨状,就已经是很惊讶了,接到南京来报时候,就是吃惊不已了。就算是想象也都想不到,就算是做恶梦也不会做这种梦。

上京倒还好,虽然上层贵族有欺压百姓事情发生,但是好,被欺压老百姓大多是契丹人,他们也不敢做得太过火,虽然穷,但是还有点活路。但是南京就不一样了,作为燕云十六州之一,它毗邻着宋辽边境。这里汉人可是不少,但是上层官员又都是契丹人,是

以本来就受歧视。再加上连年征战,边境不稳定,契丹人和汉人矛盾也就越来越深。况且,燕云十六州这里,本来就不是靠以前契丹放马牧羊老办法为生。但是比起种田来,契丹人又怎么是种了几千年汉人对手呢?

于是,汉人田里都是被养很肥沃,旱涝保收。而契丹人田里就……你说能没有矛盾吗?所以,就有契丹大贵族,想方设法谋夺汉人手里本来就不多田地。汉人没有了生存依赖,就有很多给契丹人打工,或是直接卖身为奴,地位是一跌到底。受欺压久了,汉人也有办法。经过了那么多朝代变迁,汉人都没有灭亡。除了本身人口众多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兼容性强。

你们契丹人不是瞧不起汉人吗?那我们也就都做契丹人好了!杂居一处,当然会慢慢通婚。于是,幽州此处,就出现了民族,混合型民族。很多人身上都带有了多民族血统,这些人现是幽州人口中生力军,数量已然超过了纯粹汉人或是契丹人。本来,这样民族和谐也不错吧?但是没想到,他们,居然两面不是人,不被契丹人看得起,也不被汉人看得起!实是何其无辜!

第二十六章

契丹人嫌他们混有汉人血统,不够‘高贵’,汉人则嫌弃他们有契丹人血统,不够‘纯粹’。两边都不讨好,两边都受排挤。民族大混合,有之间还有深仇大恨,是以幽州等地也就越来越乱乎。上层官商勾结,下层案件频发。反正是坏一点,机灵全都发了家,只是苦了下层老实百姓,不但要受官员们盘剥,还要受奸商豪绅欺侮,要受到一些强盗山贼什么生命威胁。你说,能不乱吗?

但是反正无论是酷吏奸商还是强盗,他们也不敢也不能去威胁到上层契丹贵族安稳生活。有甚者,就是有契丹贵族站他们身后作为支持保护伞。他们享受着百姓血汗,躺民脂民膏上醉生梦死,并且对下层呼声充耳不闻。你说叛乱?开玩笑,这燕云十六州,从隋朝开始,就没有消停过,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造反?你想打就打吧~大军就那里,直接就送你们回老家~

你说逃?先不说路过战场和边境会不会被军人一刀斩死,就说大宋边境城市,你以为就能够好到哪里去吗?上层官员嘴脸,无论是契丹人还是汉人,还不是都一样?!

这几天说是太后娘娘要来南京城了,为了不路途上惊扰圣驾。本来平时都城墙根儿倒着乞丐和饿殍,一下子都被衙役们清理了出去。没死活蹦乱跳都驱赶得离城池远远,有官军看守,每天能够就和着吃个半饱;病怏怏也都被拖进了监狱,总算是有口饭吃了;至于死了,都被人用两米长两米宽囚车运走了,拉到城外一把火解决了。城里城外,顿时就干净了,粉饰太平,这还是契丹人从汉人大官那里学来呢!

得里底是铁镜来了之后,自己提拔起来奴才。人不但忠心而且还挺机灵,他早大队伍到达幽州之前,就已经先一步来了这里。无论是公主府布置,还是粥棚什么前期工作,都是他来安排。

原本是比较低等奴隶,承蒙公主赏识,得了这么大脸面和前程,又怎能不让得里底想方设法努力去完成公主命令呢于是第二天,铁镜和杨延辉从宮中搬到公主府时候,就惊讶地发现,此处公主府,要比京还要好得多。不光从外面看上去华贵大方却不奢靡,里面亭台楼阁、花园回廊,也是雅致非常。屋子里面陈设布置,也是素雅大方,价值连城却又不显山露水。此情此境,甚得铁镜心意,就连杨延辉也是甚为满意,这里弄得和汴梁柴王府都不遑多让,很有几分南方风韵。

但是,问题也就这里。得里底被公主重用之前,也不过公主陪嫁奴隶中一个。父母不是契丹人,就是草原其他部族人。估计他这一辈孑也没有去过南边,怎么布置得出这样院子来呢?

领赏时候,得里底可是满脸得意,“回公主与驸马话,奴才自己大老粗一个肯定是弄不好,但是这幽州城里,别不多,但就是汉人多。奴才想着公主娘娘吩咐,只雅致就好。但是想来想去,也就是南人房子弄得雅。什么之乎者也字,山水花鸟画,花花绿绿瓶子罐子,奴才都叫他们捡好拿,顺便收了几个汉人奴仆来布置。他们中,还有曾经给汉人大官当下人呢!他们对这些花儿啊、月儿啊是行了,奴才就交给他们办,也就算上是那个什么‘因才用人‘了。”

得里底一番话,说得铁镜和杨延辉都绷不住乐了。这家伙虽然看着五大三粗满脸胡碴很凶样子,不知道还以为是沙场上军人呢。但是实际上他却是非常胆小,嘴皮子还有几分油滑,和外表形成了强烈反差。

“得了,得了,就别这儿讨好卖乖了。”铁镜笑道:“这府邸装饰不错,但我吩咐你另一件比这要紧百倍事情,你又做得怎么样呢?”

“回公主娘娘,奴才知道那件事为要紧。娘娘慈悲心肠,深知小老百姓疾苦,奴才虽然不才,但是也要向公主娘娘学习呀!是以奴才已然把粥场什么安排妥当,农庄也已经加紧建设。迟不过两个月即可完工。现已然开始雇佣那些也无地也无房穷人来帮工建房或是开地了。还有那些穷人家妇女和姑娘,已经聘来不少去煮饭或是做工人衣服了。奴才见从上京各地来粮食还没有到,让您一来就开粥场恐怕是来不及了,就城外左近大户手中买了不少粮食。”

得里底说着又给铁镜鞠了一躬,“全靠公主娘娘名头,那些贪婪家伙一听,就不敢肆意加价了,全都想要献上粮食分文不取。但是奴才一想,怎么能够因为这点小利就让这帮家伙靠上,所以奴才斗胆做主,都以比市价低上一成价格收购。一是咱们所购量大,怎么着也得算是一个批发价。二是,公主娘娘自掏钱包做善事,这些富得流油家伙怎么也得意思意思,也算是给他们子孙积点儿德了。”

铁镜听到此处,是乐喜不自胜,“你这猴儿做得好,这些家伙,平日里欺压百姓,现还要粉饰太平来蒙骗我额娘。我就不相信,本地官员这么做,这些豪门大户不知道。说不得,就是他们出主意!好好教训他们一下,也不错!”

杨延辉听铁镜话却是十分对胃口,直说道他心坎儿里去了。无论是哪里贪官污吏,都是祸害百姓罪人!其实刚才,杨延辉听说布置公主府是买来汉人‘奴隶‘,他火儿就不打一处来。这就是被占领燕云十六州百姓生活吗?!沦落为奴隶,这是受多大得罪啊!自己一定要把他们从这‘水深火热‘中解救出去!但是他并没有想想,做奴隶还是做签死契下人,其实压根没有区别。都是生死由他人,子子孙孙全都是奴才了。辽国做,还是宋国做,对于只为求温饱活命百姓来说,又有什么不同呢?!不过苟活而已。

话说杨延辉看这公主怀孕之后,倒是改变了很多。人也变得开朗,不那么阴郁了。以前虽然人也比较软和和善,但是也从来没有提出要付危机困什么。过去也像一般契丹贵族一样过得比较奢靡,喜欢金器金饰,满身满头都恨不得恍瞎人眼。但是现,却开始偏爱玉石,头上手上,也不是花团锦簇,倒是雅致起来了。这一次居然还动用自己嫁妆来置办粮食等物,振济得也大多是汉人。这让他实摸不着头脑,怎么怀个孕还有这种效果呢?虽然有过一个儿子,但是罗氏孕产期也一直战场上杨延辉,实是没有任何经验。

要说以前,杨延辉还算是心智坚定,但是现,看着铁镜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他却是越来越受到骨肉亲情羁绊。看着铁镜充满慈母光辉脸庞,他有点不知所措。本来,他已经决定了,这一次大战中,如果辽军真如他们所号称那样已经找到了致胜法宝。他是一定会此时叛辽回宋!还要找准机会趁机回击辽国一把,里应外合,好把燕云十六州连锅端了!要不然,看韩得让那满面红光,恐怕大宋这一次危矣!

那时候自己计划是拍拍屁够走人,但是现,自己真放下自己孩子,放下自己孩子母亲铁镜吗?一日夫妻百日恩,十五年夫妻,又有了一个共同孩子,她平时还待自己那么好。孩子,自己是一定要带走。哎,如果到时候她不介意自己所作所为话,就带她一起回去吧?隐姓埋名,估计也不会有人知道她身份。要不然剩她一个人辽国,自己又做了那么大事情,她母亲就算再疼她,也难免要受连累。索性天波府家人都很好,罗氏也不是容不下人人,大哥他们也都是有从妻。从此以后,全家骨肉一起生活,那有多么美好?

杨延辉躺床上,就想这件事。而另一间屋子里铁镜,对他想法毫不知情。本来嘛,她就连他身世都还不知道呢!八卦易算之术,她火候还差远,又兼成仙不久,压根就想不到还有这样方便手段。她现还盘算着后续物资有多久才会到事情。

铁镜所图可是大了,不但想要幽州城里接济百姓,还想要趁此机会,这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燕云十六州传下道统来。怎么说,她现也算是小仙一枚,有间小庙受受香火供奉,可不过分吧?再说,东华帝君也算她半个师傅,对她恩重如山,无以为敬。自己此给他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也算是一点回报了。

第二十七章

真是没有想到,后续压粮运输队还真不错,没过两天就陆陆续续地抵达了南京城。这一下,铁镜可算是放下心来了。之前她看了得里底采买来粮食,又看了看粥棚和工地上盛况,实是担心坚持不了多久。现好了,所有事情都走上正轨了。那一天她农庄看依附于她失地农民们开荒地时候样子,有锄地、有赶牛、有播种,还有来来去去农妇小孩儿端茶送水做大锅饭,一派热火朝天场面。

当一得知,来人是那位给了他们生活希望公主来了时候,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活计来跪拜感谢铁镜。这场面把铁镜吓了一大跳,这么一大群人向她涌来,手里还拿着各种农具,她还以为他们要打她呢!听明白一个领头老大爷话,她才知道,自己这一举是救了他们这些人一命呢!

原来他们大多是幽州城外汉人农户,失去土地已经有了好几个月了。农民嘛,就是靠土地产出过活,原本赋税虽然重,但是粮食也能剩下将将够口粮。但是现,失去了土地,他们为了活命,也只好来到了城里面求生。有机灵,城里摆个小摊子糊口,但是其他人,只有给作坊打工或是干脆给有土地大地主做工。这还是好,他们看到那些老早就来到城里很多人,都已经倒城墙根儿那里乞讨了。

若不是他们手中还剩下一些粮食,恐怕就要和他们一样了。但是那个冬天,他们日子还是艰难极了。好不容易撑过去,可开春儿了之后,他们手里食物也吃光用了。若是没有铁镜收留,他们恐怕就会像之前他们看到那些饿死人一样,倒街上,然后让衙役们拖走烧掉了。

活命之恩,你叫他们怎能不激动呢?特别是契丹上层,总是不拿他们燕云汉人当人看,现来了这么一个真正按照他们所号称那样,真爱民如子,拿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