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红楼之凤栖梧 >

第142章

红楼之凤栖梧-第142章

小说: 红楼之凤栖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王大姑娘,如今人家的身份可是正正经经的皇商小姐。将来又是要做王妃的人,总比某些人要说的上话不是?”宝钗气的脸色大变,呆怔了半日只扯着薛姨妈的袖子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娘,你听听嫂子说的是什么话?我是哥的亲妹子,我能不想把他救出来?偏偏在嫂子嘴里我就成了那十恶不赦的人了。”

薛姨妈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只得先哄着宝钗。英莲那里她也不好训斥什么。人家一门心思的想要将薛蟠救出大狱,而宝钗刚才的话确实难听了些,从心里就认为薛蟠是真的害了人命,而不是被冤枉的。话里行间的意思是让薛姨妈量力而行,不要倾家荡产到时候人财两空。不让薛姨妈她们去求熙凤自然也有她的私心在。原来熙凤只不过是金陵一富户的女儿,而她是身份尊贵的官家千金,及时熙凤再出色她也感觉人家不如自己。但现在的状况恰恰相反,她们家的皇商之位已经没了,若不是自己早已嫁入贾家,恐怕自己以后便是个普通人家的姑娘,跟“小姐”这个身份没了半分瓜葛。自持才能美貌不亚于宫中的元妃,却不得不沦落到嫁给本无大志,现在又疯疯呆呆的宝玉为妻,而人家王熙凤不久却要嫁到北静王府做王妃,这偌大的差距让宝钗心里极为不平衡,只想着一辈子不见那王熙凤才好,哪能再低了一个头去求她。英莲早已看破了自家小姑的心思,怒其不顾亲兄性命,这才出言怒斥。到了下午,果然打点了礼品,带着哥儿亲自去了雨花巷子拜访熙凤。

那日戚蕊娇在猎场被查出有暗害熙凤性命的举动,戚阁老人老奸猾,想让戚蕊娇给熙凤下跪请罪将此事化小,却不想水溶此时进来,又请出证人、证据指认戚蕊娇雇买杀手行凶一事。戚阁老看着这个孙女的眼神又是憎恶又是担忧,憎恶这个孙女做事不谨慎让人抓了把柄,担忧的是皇上就此会对戚家失去信任。这时戚佑鸣站出来回禀,说是这戚蕊娇自小心智不全,因她母亲疼惜太过,所以导致了今日的行为。求皇上看在她心智不全、半疯半傻的份儿上饶了她一命,往后戚家一定对戚蕊娇严加管教,定不让她再犯“疯病”。此言一出,戚大老爷看着这个庶子惊讶的瞪圆了眼睛,却非常识时务的低头不再说话,而戚阁老则是十分赞赏的瞥了戚佑鸣一眼,长叹一声,证实了此种说法。而戚蕊娇当时便暴躁起来,立起身子就要往戚佑鸣那里扑去,咬牙切齿的厉声怒骂着,戚佑鸣像拎住一只小鸡子似的将戚蕊娇拎住,没半点怜香惜玉之情将戚蕊娇一个手刀打晕,并及时向皇上请罪道:“家妹受了刺激就是如此状态,没想到今日更加严重了些,还望皇上恕罪。”在场之人谁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是水曜仍要给戚家留些脸面,毕竟戚家这个三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领之才,遂大手一挥,让戚家人赶紧把戚蕊娇带回去。戚家人又得了戚阁老的命令,牢牢的把戚蕊娇禁锢起来,再也不能迈出她的屋子半步。此令一出,戚家不知多少人在暗地里称愿。戚家父子回去后,那戚夫人也受了不少训斥,并被夺了管家的权力,终日在佛堂里吃斋念佛,此是后话。

这边英莲带着哥儿去了雨花巷,王忠夫妇连同王仁夫妇也得了消息赶了过来,没有什么比熙凤出嫁更大的喜事了,所以这一家七口全都来了京城,刘夫人和英娘每日更是给熙凤张罗嫁妆,王忠王仁则去搜罗些奇珍异宝给熙凤添在嫁妆里,连王傕和焕哥儿也喜的跟什么似的,每日下学必要和熙凤顽上一阵子。熙凤也被刘夫人拘在了府里绣嫁衣,水溶则欢欢喜喜的准备着聘礼,只等皇上赐婚旨意一发,便派人来送聘礼,老太妃也乐的合不拢嘴。听说英莲带着孩子过来,熙凤略一想便想到了,不成想薛蟠此次真的是被冤枉了,流水儿般的拿出银子去打点,结果还是被判了个流放之罪,看来古代这冤假错案更是没处说理去。那些上头的人想必也是被买通或是得了什么命令,非要至薛蟠于死地。原来元妃在世受宠,想必这些人还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下手,如今元妃与王子腾双双暴毙,这起子小人哪还不趁机教训教训四大家族的这些人。熙凤安抚了英莲一番,拿出当日自己留下的凭证,道:“好嫂子,你别哭。当日断案的时候我便留了心,找了那些证人和仵作,特意留了这些证词手印,就怕到时候有人使坏。薛大哥哥是什么样的人,我还能不知道嘛?自从娶了你生了哥儿之后,他就一门心思的给家里挣钱,那些违法犯罪的事他是一点不沾的。只是他为人豪爽些,说不定就得罪了什么人了,往后等他出来嫂子定要好好劝他,那些酒肉朋友不交也罢。”英莲见熙凤为自己男人如此费心,自是感动的直掉眼泪。走后,水溶便派人带了证据过堂,那些官员惯会见风使舵的,见薛家又攀上了北静王这门亲,哪还敢胡乱判案,将原案重判之后薛蟠就被放了出来。薛蟠在狱里足足待了三四个月,虽家里人使钱进来,狱卒们并没让薛蟠吃亏,可到底是伤了身子,回来之后便大病了一场。熙凤这边又送去不少补品,薛姨妈看着瘦了一大圈的儿子,止不住抹泪道:“多亏了媳妇儿出去为你张罗,若不是媳妇儿去求了那王家大姑娘,北静王爷念着未来王妃的情使了力气,想必我就见不着我的儿了。”薛蟠、英莲又宽慰了薛姨妈好一阵,方才慢慢缓过来。

ps:

明天去shopping,啦啦啦!!

正文、第十八回 探春议亲

贾府里也得了消息,只不过派人送了份礼过来,宝钗过来瞅了几眼便过去了。薛姨妈每每想到如此,心里便不是滋味。当日她第一个便去求了王夫人,王夫人嘴里说着让贾政出面,薛蟠定不会有事,但办出的事还不如薛蝌一个孩子。没办法,她又拿出几万两银子出来给了王夫人,谁知,这钱就好似掉进了无底洞,连个响都没听着,贾政那边只是推说这事不好办。后来贾政便出京办差了,薛蟠被判了死罪的时候贾家居然无一人出面帮忙。想着嘴甜心苦的王夫人,薛姨妈也不知自己心里是何种滋味,毕竟王夫人是她嫡亲的胞姐。原来尚在闺中的时候,薛父年岁比贾政大了一些,王家适龄的女儿便只有王夫人,薛老爷第一次求娶的便是王夫人,只是王夫人想必看不上薛家的门第,说什么也不肯嫁。后来干脆传出风声,说是自己的小妹子喜欢上了薛父。王家为了压下丑事,便真把当时不过十三四的薛姨妈订给了年已弱冠的薛父。而王夫人则等到了贾家的另一门亲事,欢欢喜喜的嫁给了比她还小一个月的贾政。姊妹俩嫁人之后,薛姨妈才恍惚听见这样的风声,说是贾家当时看中的是薛姨妈,因薛姨妈长着一张讨喜的圆脸,性格又温柔可爱,年纪上正好比贾政小上三两岁,是顶顶好的亲事。只是薛姨妈先订给了薛家,最后只得把王夫人这个嫡女娶回了贾家。多说一句的是,王夫人当年的长相还算可以,只是下巴长了些,带着一些刻薄相,性格也没有薛姨妈讨喜,沉闷的很。所以,贾政也不十分喜欢这个妻子,若是当年嫁过去的是薛姨妈,想必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这边。宝钗在贾母屋里听得王夫人告诉老太太有人要聘探春一事。贾母说道:“既是同乡的人,很好。只是听见那孩子到过我们家里,怎么你老爷没有提起?”王夫人道:“连我们也不知道。”贾母道:“好便好,但是道儿太远。虽然老爷在那里。倘或将来老爷调任,可不是我们孩子太单了吗。”王夫人道:“两家都是做官的,也是拿不定。或者那边还调进来;即不然,终有个叶落归根。况且老爷既在那里做官,上司已经说了,好意思不给么?想来老爷的主意定了,只是不做主,故遣人来回老太太的。”贾母道:“你们愿意更好。只是三丫头这一去了,不知三年两年那边可能回家?若再迟了,恐怕我赶不上再见她一面了。”说着。掉下泪来。王夫人道:“孩子们大了,少不得总要给人家的。就是本乡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还使得,若是做官的,谁保得住总在一处。只要孩子们有造化就好。譬如迎姑娘倒配得近呢。偏是时常听见她被女婿打闹,甚至不给饭吃。就是我们送了东西去,她也摸不着。近来听见益发不好了,说是怀了身孕也不放她回来。两口子拌起来就说咱们使了他家的银钱。可怜这孩子总不得个出头的日子。前儿我惦记她,打发人去瞧她,迎丫头藏在耳房里不肯出来。老婆子们必要进去,看见我们姑娘这样冷天挺着个肚子。身上还穿着几件旧衣裳。她一包眼泪的告诉婆子们说:‘回去别说我这么苦,这也是命里所招,也不用送什么衣服东西来,不但摸不着,反要添一顿打。说是我告诉的。’老太太想想,这倒是近处眼见的。若不好更难受。倒亏了大太太也不理会她,大老爷也不出个头!如今迎姑娘实在比我们三等使唤的丫头还不如。我想探丫头虽不是我养的,老爷既看见过女婿,定然是好才许的。只请老太太示下,择个好日子。多派几个人送到他老爷任上。该怎么着,老爷也不肯将就。”贾母道:“有她老子作主,你就料理妥当,拣个长行的日子送去,也就定了一件事。”王夫人答应着“是”。宝钗听得明白,也不敢则声,只是心里叫苦:“我们家里姑娘们就算他是个尖儿,如今又要远嫁,眼看着这里的人一天少似一天了。”见王夫人起身告辞出去,她也送了出来,一径回到自己房中,并不与宝玉说话。

却说贾环听见探春要嫁去粤海将军邬家,心里便难过起来,只想道:“如今家族势力凋零,这些父兄叔侄儿不说为自家女儿挡风遮雨,倒让这些女儿家给他们谋取高官厚禄,真真不知廉耻。我虽中了个举人,可父亲对我横拦竖挡,生怕我阻了他嫡子的路,谋去他的家产,竟然连我的前程也不顾了。如今姐姐要被她们嫁到那么个劳什子地方去,我竟然也没办法阻止,往后一隔数千里,能见几次面还不知呢!”想着便不住的落泪。粤海那里就是现代的广东,而此时广东虽不算是茺野之地;但也是人口稀少,天佑初年实行“迁海”,当朝皇帝用军事手段将东南沿海数省的居民赶到山区,多年以后沿海百姓才获许回迁原居地。此后,广东的局面颇为动荡,南海戡乱不断。所以此时将探春嫁过去,定然不是件好事,只是贾家从中得到的利益却是更多的。王夫人这么上杆子给庶女准备亲事,面甜心苦,还得卖个好出来,贾环心里恨的她不行。

赵姨娘却是个缺心眼儿的,知道探春即将远嫁,她倒比谁都欢喜,心想:“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从还是个娘,比她的丫头还不济。如今老爷接了去,我倒干净。想要她孝敬我,不能够了。只愿意她像迎丫头似的,我也称称愿。”一面想着,一面跑到探春那边与她道喜说:“姑娘,你是要高飞的人了,到了姑爷那边自然比家里还好。想来你也是愿意的。便是养了你一场,并没有借你的光儿。就是我有七分不好,也有三分的好,总不要一去了把我搁在脑杓子后头。”探春听着毫无道理,只低头作活,一句也不言语。赵姨娘见她不理,气忿忿的自己去了。这里探春又气又笑,又伤心,也不过自己掉泪而已。坐了一回,闷闷的走到贾环那里。见贾环坐在桌案前握着笔,呆愣愣的不知在想些什么,正想出声吓唬他一下,却不防看见他脸上挂着几串泪珠,倒是一怔。贾环突见探春过来,忙抹去了脸上的泪痕,笑道:“姐姐怎么来了?看兄弟这几个字写的如何?”探春知他为自己着想,不提那伤心事,便也笑着坐下来跟他探讨写字之事。

这边麝月和宝钗那里讲究探春出嫁之事,宝玉听了,啊呀的一声,哭倒在炕上。唬得宝钗麝月都来扶起说:“怎么了?”宝玉早哭的说不出来,定了一回子神,说道:“这日子过不得了!我姊妹们都一个一个的散了!林妹妹是做王妃去了。大姐姐呢已经死了,这也罢了,没天天在一块。二姐姐呢,碰着了一个混帐不堪的东西。三妹妹又要远嫁,总不得见的了。史妹妹又不知要到那里去。薛妹妹是有了人家的。这些姐姐妹妹,难道一个都不留在家里,单留我做什么!”麝月忙又拿话解劝。宝钗摆着手说:“你不用劝他,让我来问他。”因问着宝玉道:“据你的心里,要这些姐妹都在家里陪到你老了,都不要为终身的事吗?若说别人,或者还有别的想头。你自己的姐姐妹妹,不用说没有远嫁的;就是有,老爷作主,你有什么法儿!打量天下独是你一个人爱姐姐妹妹呢,若是都像你,就连我也不能陪你了。大凡人念书,原为的是明理,怎么你益发糊涂了。这么说起来,我同麝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