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决战1984 >

第108章

决战1984-第108章

小说: 决战198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那些枯燥的理论和一次又一次百折不挠的反复试验与艾林奇的关系并不大。时光巧妙的把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在葫芦岛变成了一个必须为自己将来负责的成年人。作为一个“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的中国军工家庭的后继者,艾林奇可以选择的人生道路并不多,要么和父亲一样成为一名科研人员,要么就走入军营去操作或者保卫自己父亲的产品。在这两个选项之中,艾林奇选择了后者,他光荣的加入了人民海军,而又在冥冥之中被送回了葫芦岛。

而让艾林奇没想到的是,他心中这个的那个不解之谜,竟在军营之中找到了答案。那是一个春节的前夕,试验区要搞一个迎春晚会,宣传科长算是曾经看着艾林奇长大的长辈,于是就塞给了他几张好票,说,高兴,就去看看吧。艾林奇开始觉得自己已经是一名军人了,对那些唱呀、跳呀,应该避而远之了。但是这次却是个例外,一是长辈的盛情,却之不恭;二也是因为他也从来还没看过自己身边的那些熟人上了台会是个什么样子。

幕启。掌声。台上台下一片火热。几个节目下来,不知不觉竟把艾林奇也溶了进去了。“下面请听,女声独唱。”报幕员圆润的嗓音。“演唱者,刘敏。”一个熟悉的名字顿时引起了艾林奇格外的关注。显然他还记得那个曾经一直跟着他奔跑的女孩。他下意识的使劲着鼓掌。

“第一支歌,’龙湾的传说’。”一时间艾林奇好像有些反映不过来了。难道说,还有别人也像我这样在探索“龙湾”这个谜?难道说,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音乐已经响起来了,艾林奇顾不上多想,集中精力听着歌词。“海风轻轻告诉我一个传说,青龙曾在这里住过。它吸足了清清的山泉,化为满山松柏,遍地花果。”美丽的歌喉和那动人的歌词使得艾林奇完全陶醉期间。

“哦,龙湾,古老的传说,哦,龙湾,美丽的传说。伴着松涛的琴声,唱起一支绿色的歌。”歌声的间奏,台下的掌声、喝彩声响成一片。只有艾林奇没有鼓掌,也没有喝彩,眼睛盯着台上那盛装下几乎陌生的俏丽声音,心中期待着第二段歌词会是什么样的。

“今天,白云悄悄告诉我,龙湾只是一个传说。青山不是青龙所化,是战士们的辛勤开拓。”后面的词艾林奇没有听进去。因为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高喊:我找到答案了,我找到答案了!实际上,艾林奇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其实也根本用不着再去找什么答案了。龙湾的传说,不仅古老、美丽,而且更动人。

这是因为所有在基地呆过的人都会知道,那怕是刚刚入伍的新兵,老班长也会告诉他这一点──我们的基地之所以会这样美丽,是在我们老司令员的带领下,几十年如一日,一代一代的官兵,一支手创建了一个现代化的试验靶场,另一支手建设了自己美丽的家园;一方面,圆满地完成了多少试验任务,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以军营为家的战士。

总有一些新兵会傻傻地问,老司令为什么那么爱种树?老兵们总是会做出一副不屑的样子,那意思是说,这还叫问题吗!你会这样问自己吗:你为什么会爱自己的家?你为什么爱把自己的家收拾得那么利索?你不愿意让自己最喜欢的人打扮得漂漂亮亮吗?这一点,从每一个为基地建设出过力,从每一个以基地为自豪,从每一个陶醉在绿色海洋中的龙湾人的眼神中,都可以看出来,他们对基地,对龙湾,都有着极其深厚的、无可比拟的、难以言传的情感。'''CP|W:450|H:337|A:L'''(美丽的龙湾;希望我们笔下的故事永远不会发生)

但是此刻那个曾经美丽的家园却在熊熊的燃烧着,在艾林奇的注视之下逐渐的化为一片废墟。而他这个龙湾的保卫者此刻却只能无力的坐在海岸边默默垂泪。事实上葫芦岛和龙湾的整体防御体系曾经是那么的完美,完美到艾林奇曾天真的以为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摧毁它。

从60年代起,北海舰队的潜艇支队是中国潜艇部队之中最强的一支,而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水下封锁渤海湾;而水面之上,中国从苏联进口的4艘驱逐舰,一落户便全部集中在北海舰队,而随后陆续建造的国产舰艇也优先配备于北海舰队之中。而该海区的大小岛屿,重兵驻守,无一例外。

而不为人知的是该海区还用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水声监听器、和最原始的防潜网将全区严密封锁,别说敌人的潜艇,就是中国海军的潜艇不事先打开通道,一样不得其门而入。最后整个龙湾军港事实上是建造在一座群山之中,临海部分几乎全部都是人工和非人工打造悬崖峭壁,几天前艾林奇还亲眼看到自己父亲参与研制的战略核潜艇从大海里直接潜进依托山体建造的洞库基地之中,那洞库基地全部具有三防系统。除非是被大当量的核武器直接命中,此外其他常规的攻击手段都无法伤及其筋骨。

而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这个敏感区域中国军队始终保持着枕戈待旦的高度警惕。加入海军后不久艾林奇便曾经听到过一个故事。60年代有一年的大过节,突然北舰驱支全体出动,四艘驱逐舰以反潜队型对进入渤海湾的水域反复搜索,原来,接上级指令,疑有不明物准备潜入渤海海区,令驱支队反潜作业,驱支队后又接指令,该物水声反映消失,支队领导认为,该物为潜艇坐底,利用潜艇停车,呆在海底的山地区域,以躲避水面的搜寻。于是决定不间断搜寻。

三天之后,发现异物快速逃脱,于是担任舰队值班首长的下令,反潜作业,于是各舰先后按反潜标准,投放深水炸弹,异物水声特征消失,等了一天一夜,仍无漂浮物出现,亦无异常水声出现,上报后,返航回基地。后来,烟台水警区上报,发现一巨大鲸鱼尸体,经打捞验证,为被深水炸弹炸身亡。值班首长被处分一次。60年代一条误入近海向渤海湾挺进的鲸鱼,都不放过,如果真的敌方的潜艇想进来,门也没有啊。

但是此刻艾林奇连作梦也无法想象的恐怖画面却真实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整个龙湾基地的绝大多数地面建筑都在刚才密集的空中打击之中和那片郁郁葱葱的丛林一起燃烧着,而隐蔽的洞库基地的入口也在不断的内部爆炸之中喷吐出可怕的火光和各种钢铁和血肉的碎片。



第六章:长空死线(一)

“小伙子们!脚下是苏维埃大地,我们一往直前,步伐更坚定。空降兵生来自由不羁,这里的战士个个是雄鹰。伞兵翱翔在晴朗天空,年轻人壮志在心胸,我们奉劝那挑衅者:小心点,玩火者必自焚!”曾经孕育俄罗斯人一生敬畏的死敌―成吉思汗麾下蒙古铁骑的草原之上,一队队苏联第76空降师的官兵们正在放声高歌着。

“不错,不错!我们的小伙子们就是要有这样的士气才行。”坐着1981年参加巴黎国际航展时才改名为米―17的米―8MT型多用途直升机的瓦西里。菲利波维奇。马尔格洛夫大将看着低空掠过的一个又一个野战机场,面对着自己一手调教出来的“双翼步兵”,他那由于苍老而松弛的面部神经又重新跃动起来,似乎从那盖过了直升机螺旋桨振动的雄壮歌声之中又回复了青春。

“是啊!再过几个小时,这样的歌声便将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唱响!”站在马尔格洛夫大将的身旁现任苏联空降兵司令苏霍鲁科夫面对自己的前任恭敬的宛如一个列兵。尽管对方在5年前已经退休,而苏霍鲁科夫也于1982。12。16晋升为了大将。但是两人之间在阅历上的差异却是无法用军衔来衡量的。

马尔格洛夫大将在苏联空降兵中权威并非单纯是由于他是已故国家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同乡,更在于1928年他加入苏联红军之时,苏霍鲁科夫等一批后起之秀还在哑哑学语呢!1931到1940年间,从白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联合军事学校毕业的马尔格洛夫几乎参加了斯大林扩张苏联势力范围的所有战争―从白俄罗斯解放进军到苏联和芬兰之间的雪原鏖战。

而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马尔格洛夫大将更以独立步兵团团长的身份直接参加了艰苦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接近地进行防御作战中用“莫托洛夫鸡尾酒瓶”迟滞了保卢斯麾下精锐第6集团军的履带。并在战役后期成功完成突破了罗马利亚第4集团军在德军侧翼的防线,将5个军22个师的德国法西斯包围在了以领袖之名命名的城市之内。

而从1944年到战争结束,马尔格洛夫在乌克兰第4方面军和第3方面军编成内任近卫步兵第49师师长,指挥该师胜利强渡第涅伯河和德涅斯特河,纵横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和奥地利的辽阔战场而。由于强渡第涅伯河时的英勇顽强,马尔格洛夫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同时也让他的师获得少有的荣誉称号:赫尔松师。而这个时候苏霍鲁科夫刚刚得以加入苏联共产党。

马尔格洛夫大将一身除了“苏联英雄”的称号之外,还获得过列宁勋章3枚,红旗勋章2枚,二级苏沃洛夫勋章、一级卫国战争勋章,红星勋章和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务”勋章各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奖章多枚。可以说正是他们那一个时代的苏联军人用生命书写了“把法西斯侵略者全部赶出苏联国土”的壮丽史诗。

而在空降兵领域,马尔格洛夫大将更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他曾于1954年到1959年和1961年到1979年两度担任苏联空降兵司令。苏联空降兵在其领导下,无论是空降运输工具、军事组织、装备组织和使用方面均获得了巨大发展。而他将自己的儿子―儿子亚历山大。马尔格洛夫上尉送上仍在实验阶段的伞兵战车,进行苏联首次载人战车实战空投演习的事迹至今仍在苏联空降部队之中家喻户晓。

“经过考验的可靠的空降兵军官,我的儿子是第一个!”马尔格洛夫大将昔日的豪言壮语至今仍在每一名苏联空降兵的耳旁回荡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都是马尔格洛夫大将之子。“参军当兵它并不轻松,可是当伞兵何等荣光!他象天使翩飞在云霄,转眼又似魔鬼从天而降。伞兵翱翔在晴朗天空,年轻人壮志在心胸,我们奉劝那挑衅者:小心点,玩火者必自焚!”雄浑的歌声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草原之上显得尤其的壮烈。

“集团军司令员同志!首批抵达北京的伞兵部队情况怎么样了?”看着自己的机窗外那一队队在歌声中整齐的迈向停放在野战机场之上的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的战士。马尔格洛夫大将突然关切的向身边的大将询问道。苏联或许是世界最为重视空降部队的国家了。虽然苏联空降部队空降兵不是武装力量的1个军种,而是1个兵种。然而它是1个独立的兵种,不属于武装力量中的任何1个军种。平时,它直接隶属于国防部长,战时则隶属于最高统帅。

在80年代全世界可以真正用于环球范围兵力投送的师级空降部队只有13个。而其中的8个便属于莫斯科统治之下的红色帝国。每支苏维埃帝国的长臂―空降师在行政上和作战上统由1名司令官负责。这个职位在苏联武装力量的序列之中显得非常重要,虽然他指挥的部队只有8个师,但其军衔却是大将。要知道苏联陆军总司令的军衔也不过是大将而已,但在他指挥下的部队则有近200个师。

这或许是因为在苏联陆军部队之中有许多是只拥有30%~50%兵员的B类师,所有的空降兵师在平时即达到战时的满员编制,士兵都是精心挑选的。空降兵部队在人员选择方面享有优先权,甚至可以排在自认为最受宠的战略火箭军和海军潜艇部队的前面。

在以往苏联方面的军事行动之中,空降兵部队大多数时候以1一3个师组成的战术集群配合地面部队投入战场。作战时可由战略方向的总司令控制,他们也可实施独立作战。但是如果1―3个师的兵力集中在某一特定地区实施伞降。那么由临时成立的空降兵军指挥机构负责协调他们的作战活动。新组建空降兵军由苏联空降兵的一名副总司令指挥。

如果使用的兵力达到4―5个空降兵师时,则要临时成立1个空降集团军指挥机构,空降兵集团军可能由空降兵总司令本人负责指挥,或由1名副总司令负责。此时苏联空军军事运输航空兵的全部兵力,在实施空降突击作战时。也将统一由空降兵司令官控制。尽管这一预案早在70年代便由马尔格洛夫大将提出,但是真正变成现实却是在他卸任之后的今天。

这是苏联军队拒绝变革的又一个最好体现。苏军总参谋部和苏共中央对于将空降兵改变成苏联武装部队的1个独立军种,即第六军种的问题,已作过相当长时间的讨论。他们设想这个独立的军种辖有:4或5个伞兵师,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