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羽翼华夏 >

第226章

羽翼华夏-第226章

小说: 羽翼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老吴的这个假设也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先把这东西买回来,就是拿3000万欧元去买一个涂层配方也是好的,至少我们也可以暂时放弃这方面的攻关去集中火力研究剩下的图纸,我不相信我们中国的技术人员就不能突破这个瓶颈”,总参谋长王方卓上将的建议得到了在场诸位的集体赞同。
103突袭
    和多数军事评论员的预测一样,所谓的“北海大战”并没有获得欧洲人所吹嘘的那样“辉煌的战果”,有消息显示,欧洲人强大的北海舰队在东经4度线上遭到了美军战斗机的攻击,如果不是俄罗斯人的帮助可能将出现重大损失。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美国人的说法,五角大楼在7月18日的晚间宣称,在两天的海空军战斗中美第2舰队会同第4舰队给了试图挑战“伟大美利坚海军”的德国人一个“迎头痛击”,击沉敌军11艘水面舰支和大约120架欧洲人最先进的现役战斗机,而自己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美国人这话里面也有水分,据全程观察了战斗的俄罗斯海军代表私下说,整个北海战斗应该分成三个阶段。
7月17日凌晨6点到13点的时候是德法舰队对美第2舰队发动进攻的时期,欧洲人出动了大约430架各类飞机和部分潜艇对美国人进行袭击,在这一阶段上,德国人的作战异常凶猛,美第2舰队被迫后退了大约100公里进入陆基战斗机的绝对保护圈(500公里)以抵挡欧洲空军的凌厉攻势,据评估,美国人在这一阶段上可能损失了三艘辅助舰艇和大约19架战斗机。从17日14点开始,一直到7月18日的下午15点,得到第4舰队支援的美国人依靠英国机场上的陆基战斗机和德国人进入相持阶段,相互之间的空军战斗绝对很激烈。保守的估计,美国人至少派遣了大约3个海军舰载机联队和4个陆基战斗机联队出来与欧洲人争夺战场制空权,欧洲人则在德挪丹荷四国空军的帮助下也针锋相对地派遣了大约7个团级战斗机部队参加空战,大约1300架的战斗机厮杀了一整天,在这个阶段上,双方互有损伤,但德法舰队遭到了美军的潜艇突袭,损失了4艘水面舰艇。到7月18日下午,由于美第1舰队已经全速向北海包抄过来,其前锋舰载战斗机甚至对挪威进行了远程攻击,这让德法舰队被迫决定撤退,美国借此发动反击。美国人不仅出动了半个联队的全电动战斗机,还可能最少还派遣出了一个中队的最新型“等离子技术”战斗机,这让遭到袭击的欧洲人被迫向驻挪威的俄罗斯人请求帮助。俄罗斯人则派遣了整整两个战斗机团出来帮助拦截北海美军并以一个团对第1舰队进行了试探攻击,从而延缓了美国人的攻击行动给德法舰队的后退创造了充分的时间,欧洲人苦战了两个小时击退美军,到18日17点30分,整个北海战斗实际结束。按照俄罗斯人的估测,欧洲人的确可能损失了7艘水面舰艇和大约50架战斗机,美国人可能的损失应该是5艘水面舰艇和大约60架战斗机,双方损失应该相差不是很大。
从战术上讲,美国人的有形损失甚至还更大一些,毕竟是敌人在进攻,处于防御态势下的美军仅仅是依靠自己的海军和空军力量“击退了”发动攻击的敌人而已,而且自己的损失还比敌人大。
不过,美国人看中不是这个,五角大楼认为,即便是这样但美军还是牢固地占据了海军的优势,继续控制着欧洲人赖以生存的海上通道。只要继续投入空军力量维持下去就可以了,而已经习惯了奢侈生活的法德等国老百姓必然会出来反对战争的,到哪个时候,不用浪费宝贵美军士兵的生命就可以重新得到已经富得流油的欧洲。
从战略层面上说,也的确是这样的,这也是欧洲统帅部急切想击败美国人打通海上道路的原因,可惜,1+1有时候绝对不一定大于2,看起来,在海军战斗能力上,欧俄(包括华军)都还急需战争的考验才能真正成熟起来。
其实,欧美正在大力宣传的“北海大战”也掩盖了世人的眼睛,另外,在遥远的太平洋战场上,俄华海军也几乎就在同时对当面美第8舰队发动了一次被参联会评价为“一场旱龙与笨熊联合起来,试图在北太平洋上挑战美军海上霸主地位的可笑演习”
17日凌晨的战斗发起后,俄率先对阿留申群岛上的美空基地进行压制性的中程导弹袭击,400余枚导弹冲破美军防御系统对荷兰港等海军基地进行了打击,空军则以5个团约470架战斗机从科里亚克地区出击拦截美军,俄华舰队四航母舰载机全面出动准备与第8舰队决战。
美军快速地从阿拉斯加出动,加美两国紧急派遣约7个联队的战斗机在第8舰队的帮助下与华俄战斗3个小时,双方互有损伤。至17日傍晚,面对蜂拥而来的美军战斗机联军判断已经没有决战和获胜的机会,遂主动撤退结束第一次白令海战。但这场战斗的后续战斗实际上并没有停下来,俄军一个航母战斗群乘机越过白令海峡进入楚科奇海并沿着海岸线一路向西,在躲避过美国潜艇和空军的骚扰后汇合北冰洋舰队于9月底到达了摩尔曼斯克,最终在10月初加入北欧战场,从而达到了预定支援欧洲海军的部分目的。
7月18日拂晓,华俄方面还倾力派遣550架战斗机掩护四个攻击机团从日本本州岛出发准备袭击第5舰队和突击中途岛上的美军基地,交火双方并没有发生空战,都仅仅进行了远程袭击,因进展不利,华俄主动撤退。
当然,老百姓不关心或者是没有注意到这三场海战特别是后两场战斗并不意味着各国的军事专家不会去分析,美国人在评估过后就心有余悸,欧华俄三方明显是准备用自己的常规力量数量上的优势来弥补地理位置上和海空军质量上的劣势,而且由于俄方新战斗机的出现,美国在空军方面上的优势有逆转的可能,这样下去有可能导致美军整体上穷于应付三方的四处出击,五角大楼因此急切地希望在背后开始第二战场拖住正在加速进入战时状态的中国,自然,这个事情也就落到了国务院的身上。
太平洋战区总部已经按照参联会的要求悄悄从南方司令部转移了一部分战斗机和地面部队来,准备随时帮助印度人开始战争,美国务卿S。奥克亚夫传递给新德里的消息是,“美利坚需要最真诚的盟友立即启动战役计划”,必须在7月底发动正式进攻。国防部长爱尔逊表示,只要阿三宣战并开始攻击,美军将在一个月内完成最少两个标准步兵师的增援任务,三个月内保证将达到20万的地面部队。
奥克亚夫还威胁说,如果在7月底以前(印度)不能按时履行秘密协定的盟友任务,美国将彻底断绝与印度的全部合作关系。
其实,美国人就算不用狠话来威胁新德里,阿三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可以摆脱目前的困境,国内军官团持续地向政府施加压力表示不能坐视盟友的战争,政府也应该立即履行自己的同盟义务(参加战争)。
目前,美军顾问控制着印军参谋部的运转,在其他诸如宪兵和各军种司令部中也有十分的影响力,这还不算完,美军技术人员在海军核潜艇,航空母舰及多数空军基地上充当着重要角色,也就是说,一旦离开了美军“顾问”,阿三的160万正规军将全部瘫痪。
而阿三国内的媒体现在正在大肆渲染所谓的“中欧俄秘密协定”,有传言说,中欧俄已经达成了划分世界的卑鄙协定,中国将在战争结束以后统治印度,克什米尔与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将被割让给巴孟两国,而印度的其他部分将被肢解为7块,分别成立4个印度教、2个伊斯兰教和一个锡克教国家。这可能是美国人故意散布出来的消息,目的当然是继续影响现在印度国内已经费尽心机才挑动起来的对华恶感。不管怎么说,20年前的短暂冲突让已经阿三颜面大失,花费了七八十年时间好不容易才在巴孟两国身上积累起来的信心一旦遭到打击,国内必然出现对华异常强硬态度的政党以迎合选民,这也是美国人多年来对印人民党大力进行培养的原因(因为国大党的历史包袱过重,本身也是一个比较保守和缺乏进取心的政治团体)。
当然,中俄欧三方驻印的外交机构都立即出面来辟谣,特别是俄罗斯人在电视新闻上表示,“俄罗斯对印度没有任何的领土要求,也不会背着印度人民作出背弃传统友谊的事情来”,但是,这些声音在印度国内的影响毕竟没有政府和财团的控制声音大,鼓噪下来,印国内出现了不少对华俄欧三方的敌视态度。
别的不说,现在就是在各级政府和关键部门里面,目前至少还有大约3000名各类美国“顾问和专家”在服务,他们的深远影响力甚至还比现在的印中央政府都要还大一些。
实际上,印度人民党政权早在6月底就已经定下了基调,准备在8月初完成对美国人的初步承诺,只不过需要等待一下再观察一下时机。但是现在,东非战局的变化让美国人等不及了,不断地逼迫新德里立即开始发动,而三场海战的结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阿三的最后决定。三军总参谋长安比加布尔上将认为,三方海空军的实际战斗能力与美国人还有一点程度上的差距,印度总理德穆。斯加利最后下定了决心,战争,将在2043年7月27日19点正式开始。

应该这么说,阿三的实际战争准备还是不错的。
面对自己被东方同盟三面包围的局面,新德里做了最大程度上的隐蔽和防范,首先,在媒体上继续进行煽动,不断调动国民的仇华情绪,在国内充分推动战争气氛,同时,国防部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连续放出狠话,总参谋长明确表示,“军方部分高级将领已经对政府提出动议,要求(政府)对美军给予支援。。。”
其次,阿三在国会中也开始了新一轮论战,议员们针对是否应该参加战争(以履行自己的义务)展开了激烈交锋,各类媒体也铺天盖地地对此进行关注,把议会内的国大党议员与人民党议员相互争论的局面惟妙惟肖地传达給国民,然后由国会议长出面宣称,“国会正在就是否参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评估”,但私下又估计说,“可能在短期内是不可能达成任何决议的” 
印度军方则继续在煽风点火,按照媒体转述的安比加布尔上将在军校对一批少壮派军官们私下说法是,经过20多年的现代化建设,“我们目前不仅有160万常备军,还有300万的预备役部队,他们完全可以也完全能够在盟友到来之前挡住敌人的进攻”。他认为,为了给婆罗大神的子孙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不应该拘泥于目前那一点点的“坛坛罐罐”,“即便打烂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要我们能够最后获胜,那末,我们就算是付出了1000万人的代价都是值得的,因为那时整个亚洲都将是我们的”。
他还给中下级军官描绘道,“。。。从西藏,到中南半岛,再到整个南亚的广阔区域。。。都将是属于我们的,都将照耀在印度大神的光辉下”
沸沸扬扬的讨论,一如阿三以前表现出来的“地球上最大民主国家中的民主气氛”一样甚霄尘上,反对派毫不示弱,在电视上露面讲话,在报纸上发表评论,动员自己的力量激烈地反对参加战争,他们的观点是,“我们不应该用士兵的鲜血和整个国家的危险来参与美欧争霸的进程。对于印度来说,东方同盟是很危险的敌人这不假,但是现在先天性地就处于华巴缅三方的包围之中,这本身就是很危险的一件事,一旦参战中国人就必然会透过这三个方向来进攻印度本土,这与美国人不用担心战火延伸到自己家是绝对不同的事情,即便最终美国人获胜又怎么样,难道我们需要剩下一个已经被战火彻底摧毁了的印度吗?
潜台词就是,我们能够击败中国人吗,或者说我们能够在美国人到来之前挡住中国人的进攻吗?
但是阿三人的策略还是取得了一点效果,这个情况給联军三方都带来了疑惑,这样纷乱的政治局面应该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就结束的。欧洲军情局的分析说,新德里如果要想获得国会的战争授权(因为这是关系到印度国家的重大事件,估计到时候缺席议员不会很多),按照阿三习惯做法就必须得到现有673个议席中的401席也就是超过60%同意票,而目前在国会中人民党虽然是最大的政党,但和执政小盟友(锡克教徒组成的)的神圣锡克同盟加在一起也不过才拥有57%席位,就算10名独立议员也投票同意也还差大约10席才能获得战争授权,而只要主要反对党~拥有30%席位的国大党和75名穆斯林代表集体反对参战也就足够了。
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欧洲人迫切地希望华军能够继续抽掉常规力量来支援欧非战场,当然不愿意中国在这个时候与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