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羽翼华夏 >

第212章

羽翼华夏-第212章

小说: 羽翼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请不要忘记,在我们的北面还有3个半的中国师在不断地窥视我们的动静,而这里哪怕就是一个团的坦克出击都是异常危险的事情。。。哎,不对,你~~先等等。沃尔参谋长,我记得,最开始的时候在我们的北面是四个华军师番号,那末,他们还有半个师上哪里去了?”
参谋长沃尔准将苦笑了一下拿起报告,“报告将军,昨天我们就已经给您上报过了,瓦吉埃地区本来是中国第37机械化步兵师担任防守的地方,但是两三天前有大约一个坦克团20辆坦克和一个装甲步兵团约4000人从防守阵地消失了,到现在都还没有出现过”
“哦,这些个该死的中国人!我当时。。。肯定是觉得他们属于正常调防了”,普林斯中将快步走到桌子边上一把刨开参谋处的一个少校,自己趴在地图上仔细地观察,几个高阶军官也围了上来都在紧张地关注这个情况。
要是在平时也就还罢了,可现在正是最关键的时刻,谁敢掉以轻心?
中国人消失的这个两个团在哪里呢?
阿伊科塔,比沙,阿科达特,克伦,这是铁路线上的四个要点,最西面的阿伊科塔是第2师,东北的比沙是加拿大师,南面的巴轮图是墨西哥师,北面的威胁基本上可以排除,那就只能是西北的克鲁方向或者。。。
中国人要么就是想从克鲁出发攻击加拿大人截断铁路,对阿伊科塔的第2师进行包围;要么就想逼迫美加军转道东南顺着公路向墨西哥师靠近,以获得退回阿科达特的地面道路,(他们)从而可以轻松地占领整个巴轮图地区以避免与克伦的美军重兵集团决战就可以威胁首都阿斯马拉,还可以绕道南面直接出兵攻击厄南部地区(正如美国人没有选择一样,联军也不会直接向南通过埃塞俄比亚进攻肯尼亚的美军基地,不仅是因为他属于中立国,而且埃塞俄比亚是1000多米的高原地区,多河多谷,非常不适合大规模装甲部队的运动)。
真要是这样的话,第一军在克伦的存在将丧失全部的意义,阿斯马拉没有大规模的地面部队,法俄华三个师只要留下一个师遏住巴轮图要地,那末,整个厄利特里亚南部的沙漠平原地区都将无险可守,可以想象,那些老爷兵如何是两个精锐师的敌手。等空海基地全部被占领,第一军就只能在马萨瓦港上船撤回索马里,何况,多礁的红海口还不知道要损失多少。
还没等第一军正式做出反应,凌晨3点,涩卜德拉特的意大利师就正式开始发动进攻,从西北方向对美第2师所在的阿伊科塔包围过来,同时,瓦吉埃地区的华军第37师(欠一个坦克团和一个装甲步兵团)顺凯干河直接向南突击,目标就是位于比沙的加拿大师,现在正是旱季,没有水的河床正是装甲部队的最爱。。。
还有半个师的中国人在哪里?
这是整个东非司令部最关心的事情,在命令澳大利亚旅和巴西旅立即顺伴铁路的公路向西支援加拿大师的同时,优里卡。莫兰上将还急令战斗机全面出击,试图先击败联军空中力量再帮助地面部队拦截四面八方出现的联军。
98暗渡1
    克鲁。
比沙镇西北方向60公里。
一支轻装甲部队正埋伏在城市30公里外一个裂谷的小树林里面,这正是美国人四处寻找的的华军37师那已经消失了30个小时的两个团。
按照比勒将军的命令,第37师将坦克团和299装甲步兵团分出来临时组建第371机动旅,交由副师长袁京上校统一指挥,前天晚上就在向导的带领下秘密移动到克鲁的这个小树林里,为了不泄露行踪,这两天把白天路过三批行人都给扣押在这里,也为了不落人把柄,还看在向导的份上包他们的吃喝。
也够倒霉的了,4000多人的部队全都躲在树林里面吃罐头饼干喝瓶装水,白天只能睡觉,晚上。。。还是只能睡觉。两天下来,面对44度的高温每人每天半公斤的定量水供应一点都不够,嗓子都象要冒烟一样的,还算好,勉强依靠树林下面挖出来的几个坑收集一点水来用,让士兵们稍微可以用这水来洗下脸。
凌晨1点就开始全面戒备,士兵们都被动员起来收拾东西,启动武器装备。说是说,笑是笑,别看平时有牢骚,真到了临战士兵们还是知道自己的任务的,都趴在地上。袁京上校坐在指挥车上默默地看着地图,他在盘算,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士兵和装备的损失。
“旅长~~,你在想什么呢?”,第173坦克团团长,临时担任旅参谋长的王标问自己的上司。
“我在想,我们如何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冲过这40公里的火网。。。”
战斗一发起,敌人反应过来以后就肯定将以各种武器来对付自己,这也是一直都在困扰袁京的问题,40多公里的开阔地要是就这么直接冲上去,肯定伤亡不小。
想起临行前师党委的叮嘱,哎。。。
“旅长,我们不是还顶着。。。意大利第12装甲旅的名义吗?”
“哼~~”,出了一口长气,那到也是。。。“可现在的问题是,当战斗真正发起后,难道加拿大人还会继续当傻瓜吗?
“旅长,这两天我一直都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分成两部分,也就是以两个营的装甲步兵为前导,战斗一打响立即以最大速度向前发动冲击,等加拿大人一开炮,就让假装坚持不住。。。转向西北方向溃败,同时,让我们的欧盟联络官以意大利语向比勒少将呼救,要求我们的师主力向我们这个意大利第12装甲旅靠近,当然,我们不是要他们真的来救。反正师主力也要从我们的北面顺着凯干河在这里。。。转向东南朝阿科达特进攻,我们就用剩下这两个营的装甲步兵从河床上出击吸引加拿大人的注意力,再把坦克团和左边的这两个装甲步兵营猛插上去。。。好好地給他个出奇不意!”,王标给了旅长一个比较新颖的建议,还是很兴奋的。
“从战术上说,这是可行的,但是右翼这两个营的压力就有点大了”,他们没有坦克,全是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火力偏弱一点,损失肯定有点大,“好的,也只能这样了,命令,221团2营、3营由李团长亲自指挥,配属8门突击炮立即转移到河床上埋伏好,等我的命令就立即从东北方向冒充旅主力向比沙镇攻击前进,告诉李团长,一定打得狠,拖住加拿大人的注意力,要打得真象个主力才行,但是还是需要注意保存自己”。
接到命令以后,第221团两个步兵营在团长的带领下悄悄向北前进,稍后又向东进入凯干河床上,等待战斗发起。
凌晨3点,意大利师从涩卜德拉特向阿依科塔发动进攻,与此同时,华军第371旅两个装甲步兵营2000人从埋伏地出发,故意闹轰轰异常张扬地向比沙攻击前进,一路上都以意大利师第12装甲旅为自己的翻号。反正在目前的情况下也不能保持秘密,临时联络官~意大利人海普兰少校也就按照袁京上校的要求不断地以意大利语向师部报告自己的位置,虚张声势地说全旅正在快速向比沙推进。
“什么前面没有阻挡?这些可笑的意大利人,难道自以为派了个什么第12装甲旅出来,躲在树林后面就可以从北面攻击我们伟大的加拿大军队吗?”,加拿大陆军第3步兵师少将师长内格默特耻笑着意大利人,“科马上校,命令北翼炮群的所有大炮立即启动,全面攻击这些不知死活的意大利人,一定要给我狠狠地打!要让这些罗马人都知道什么是皇家军队的优秀战士!”
自丛英国人宣布国王退位以后,整个英联邦在形式上也于2040年宣布解散了,不过,多年来的传统让加拿大人觉得自己很不爽,虽然也把总督改成总统由议会来选,但还是有不少人顽固地坚持对英王的恋眷,特别是部分高级军官,或多或少地都还在以“皇家军队”来称呼自己。
还是需要感谢美国人的提醒,加拿大师的北翼炮群一直都没有在前期的炮战中露面,到现在也没有受到什么战斗损耗,一个重炮群(155毫米的重榴炮6门),一个步兵支援炮营(12门105毫米榴弹炮)对准正在逼近的“意大利第12装甲旅”进行集中轰炸。本队的M3B1坦克也前出列阵进行拦阻射击,6辆“贝杰卡”主战坦克轰鸣着从既设阵地上窜出,张扬着144毫米电磁炮自动计算以后将大约50公斤重的炮弹砸向意大利人。
“轰~~隆”,几发炮弹准确地在西北面20公里处的装甲群中炸响,一辆华军的32式步兵战车和一辆27式装甲输送车被掀翻无奈地倒在地上,十多个士兵从损坏的车上跳了下来,狼狈不堪地抛弃自己的步枪向后面跑去,而附近的战车还在无力地使用机关炮对远处进行漫无边际的射击。旋即加拿大人的第二波炮弹呼啸而至,火光四射中,又有两辆装甲车被击中,立刻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意大利人”似乎对这个局面没有预期,慌乱地掉转车头杂乱无章地向后撤退,临走时还“忙乱”地使用无线电用很简单的密码向后方呼叫,“。。。第37师,我的中国盟友们,我们是意大利第12装甲旅,我们遭到了位于比沙镇的敌人的攻击,敌人的火力很猛,我们需要支援,需要支援。。。”
“哈哈,这些没有用的意大利人,逃跑可真比进攻的时候要快得多”,内格默特少将独自狂笑着,要是他们的进攻速度也有这么快的话,现在就应该在5公里内进行装甲近战了,“好了,通知小伙子们可以停止射击了,我们的任务是坚持守备这里而不是为了歼灭这些可笑的意大利人”
5分钟不到,东北方向30公里处突然出现一支快速突破而来的部队,收集到的电磁信号显示这是已经埋伏了一段时间的装甲部队,加拿大人的心猛烈跳动着,“立即发动攻击,不要管他们是谁,马上发动攻击!”
加拿大人急忙调转炮口,但还没有发炮就遭到了打击,装甲输送车上临时加装的8门150毫米强击炮开始怒吼,第221装甲步兵团团长李树森上校亲率两个营从干涸的河床上对已经暴露出来的加拿大人炮群发动突袭,虽然不是弹道弯曲的榴弹,64公斤的ZF…3电热化学炮还是被善于最大限度利用装备特性的华军士兵放在前舱口上略微抬高射角,再辅助以NP…2040C车载火控系统弹道计算机的帮助也把152毫米的自行火炮模仿得惟妙惟肖。
攻击的突然性,装备的欺骗性,凶猛而又快速的火力,都让加拿大人以为这是一支真正的华军主力装甲部队,两个营2300人,80辆战车和装甲车伴随着故意发送模拟电子信号的小卡车,整个比沙镇北面沙尘飞扬,信号不断,大口径炮弹也在不断地轰击着加拿大人的神经中枢。
华军第一波炮弹就把北翼炮群中的两门105毫米轻榴炮炸翻,第二波炮弹也还在不断袭来,炮群指挥官加富尔中校急忙命令重炮群反击,轻榴炮营停止射击向东转移阵位(估计他已经测算出对方的炮弹口径在145毫米以上,这是重装甲部队的装备,而105毫米的轻榴弹可没有一点把握把他们击毁)。
加拿大人的6门重榴炮采取偏转炮口在阵位上来回移动的方式和和华军的“自行”火炮进行对射。
毕竟是轻装甲伪装而成的,华军输送车上单薄的装甲肯定不能抵挡对方的轰击,即便没有被直接击中也是一样,美国人生产的155毫米M2023“圣骑士”重榴炮的火力异常凶猛,采用第4代车载火力控制系统的履带自行方式,而72磅炮弹的装药量只能用变态来形容,要是点射成功的话一枚就可以击穿所有现役的主战坦克,爆炸后将产生900多枚弹片,可有效地击穿50平方米内的轻装甲目标。
第一轮的对射下来就有三辆华军输送车被击伤,幸好还没有被直接命中,但前进速度和攻击效率也明显降低下来,剩下的5门电热化学炮立即修正射击诸元,利用射速比对方快一倍的优势对敌炮阵进行反压制。
这一轮的炮击就很有效果,华军苦练出来的射击技能充分发挥十分的优势出来,两辆“圣骑士”重榴炮被近炸击穿,履带从引导轮上掉下来但还是在坚持进行反击,不过已经完全丧失行动能力的重炮将只能是华军的美餐而已。受伤的电热化学炮立即击中火力对两辆已经失去行动能力的“圣骑士”进行重点照顾,一分钟时间,12发炮弹就把它们全部彻底送上天,但是三辆输送车也有一辆被直接击中发生了响彻云霄的爆炸。
双方重炮的力量对比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7比4的差距明显不是加拿大人可以支持下来的,何况还有比加拿大人几乎快上一倍的射速。同样,加拿大人可不愿意把自己花了1600万美元买来的M3B1“贝杰卡”坦克和中国人的自行火炮进行“无聊而没有任何意义的对射”。
加拿大人立即开始漫无边际的呼叫支援,“呼叫~我们需要支援,我们遭到了不明军籍装甲部队的突然袭击,再说一遍,呼叫第一军普林斯中将,我是加拿大陆军第3步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