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决战成吉思汗 >

第26章

决战成吉思汗-第26章

小说: 决战成吉思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宁宗迟疑地道,“现在百一十万士卒尚不足以守疆土,若是只有四十万,那大宋岂不危险?”
这个宁宗怎么这么愚呢。
“父皇,当年女真人建国兵力不过六万,不是照样把拥兵百万的辽国打败了吗?当年太祖时,我大宋所有的兵加起来也不超过二十万,不是照样灭掉周围各国,北伐辽国吗?父皇,兵再多是绵羊也斗不过狼。您前几天看到了儿臣手下的骑兵如何?我敢保证我用这样的五千骑兵,在城外野战可以打败二万侍卫马军司!”
“父皇相信你。”宁宗站起来,叹了口气,“可是我大宋的祖制可不是那么好改啊,当年王安石变法又怎么样?不就是热了一阵子吗。兵者,国之大事。哪里说改就能改的?等父皇拿去和朝廷重臣议一议再说吧。九郎啊,那兵饷的事情,你看?”
又是议议议,赵一帆一听这个几个字就来气,难道堂堂大宋皇帝自己一点主意都没有?真的甘当任人摆布的大佛?那些人能议出什么来,还不是不了了之。赵一帆算是彻底失望了,“兵饷的事情儿臣自己解决,就不劳父皇费心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多出的兵饷儿臣自己拿,我决不会失信于手下的士兵。”
“五千士兵,这个一个月就多出一万贯啊。九郎哪里去弄这么多钱?还是朕先用内帑库替你垫上吧,不过这样却不是长久之计啊。”
什么才是长久之计?让我把辛辛苦苦募集的士兵解散吗?赵一帆冷冷一笑,“不劳烦父皇了,这点钱儿臣还拿得出来。就是砸锅卖铁,我也不会亏待手下的将士。儿臣告辞!”
赵一帆不理会一副愕然无奈的宁宗,怒气冲冲地离开了皇宫。
吴王府。
华岳皱着眉头,轻轻说道:“王爷的威信绝不可失,您是堂堂的大宋王爷。我看这可能是史弥远的阴谋啊。他想陷王爷与不义,凭着王爷的数千贯的俸禄恐怕不够。不过,王爷也莫急,您背后可是有一颗大树。”
“大树,什么大树?”
魏三娘事情他并没有告诉华岳,他应该还不清楚,这颗大树自然不是她。那华岳说的是谁呢?
华岳笑道:“王爷,您怎么忘了,您的岳父可是泉州一带有名的大商人啊,多了不说,数十万贯总拿得出来的。”
“哦。”赵一帆一拍脑袋,他还真是把这个岳父忘记了。
“我这个岳父啊,嘿嘿,可是难见很啊……”赵一帆想想就笑了,杨志明、杨铭举这对父子都是很有趣的人。
“我父亲怎么了?”杨蔓儿提着壶茶,走了进来,恰好听到个尾巴,笑着问道。
“没什么,只是说他仙踪难觅。”赵一帆去过茶杯笑道。
杨蔓儿眼睛一眨,“是不是遇到缺钱的事儿了?我前些可看到了,朝廷给了你部下的军饷可比你承诺的少了二贯啊。”
赵一帆点点头,“大丈夫怎可失信于人,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会把军饷给他们凑齐。”
“那你可让我们母女俩怎么过啊?”杨蔓儿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说着自己忍不住噗哧一笑,“幸好我这两年开了几个铺子,还有七八万的积蓄。”
“哦,看不出我夫人还是个女强人啊,经营有方啊。哈哈………”赵一帆笑道。
杨蔓儿道:“说来也巧,我中午收到父亲的书信,他过两天就来临安,看看我。其实我父亲来过一次,那时斌儿刚刚出生,你不在,他陪了我一个多月才走。他是生你的气啊,夫人生孩子你居然也不闻不问。”
赵一帆连忙打个哈哈,“那不是不得已吗?战场上哪里敢分心啊。”
“你紧张什么,我又不是怪我。”杨蔓儿白了他一眼,“不过,大丈夫不可一日无财。我们成亲的时候,我父亲没有给我什么嫁妆。儿子出世的时候他给了我二百万贯,那时候你正在兴元府练兵,我父亲说你是个干大事的人,练兵需要钱,做事情也需要钱。可惜我家船队前几年守田力洗劫,这几年才慢慢恢复元气,他最多也只能拿出这么多钱了。”
华岳大喜,说道:“王爷,有了这笔钱,在许多方面就可以不用受制于人,可以做许多事情了。”
赵一帆点点头,“我这岳父是有心人啊,不过,这些钱不急用,我另有大用。至于军饷吗,你们不用操心,我另有办法。”
华岳没有问他所说的大用是什么,而是问道:“难道王爷还另有钱财来源?”
“还记得前些日子我连夜出城吗?那就是有人送钱来了,是源源不断啊的钱啊,每年二十万贯!”
“就是那个依翠楼的老鸨魏三娘?”杨蔓儿又是不满,又是不信,“她每年可以赚这么多钱?”
“怎么不信?你太先看魏三娘了,也太小看依翠楼了。实际上依翠楼的产业远不止这一处,在泉州、广州、建康各处发达的地方都有,只不过临安的这个最大,盈利也最多,每年有七八万贯吧。你们不要瞧不起卖艺的女人,她们也是人,都是父母养的,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又愿意做这种营生?”
“魏三娘了不起啊,短短的五年就把依翠楼弄成了这般规模。蔓儿,你虽然也很有经商头脑,但是毕竟年轻识浅,应该多学学。”
华岳道:“王爷,虽然我朝经商的官员家属不少,可是您让王妃经商是不是有些不妥?这让是让皇上知道了,恐怕会责怪王爷。”
“呵呵,华兄不必担心。蔓儿喜欢经商,她喜欢就让她去做吧。在王府里整天没事可做也无聊。女人啊,不仅仅是相夫教子,她们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喜好,而不仅仅是男人的附庸。算了,不说这个了。扯远了。华兄,还要劳烦你再帮我写封信给兴元府的将士们,告诉他们吴王的承诺不会改变,就是砸锅卖铁吴王也要凑足他们的军饷,让他们放心,军饷过几天就到。”
华岳笑道:“我这就去写,一定让兴元府的将士知道王爷的心意。”
两人相视一笑。
………………………
八月,金国使者完颜匡再次来到临安,他带来的议和条款有所放宽:宋金以战前界限为界,各自退回所有兵马;金宋为伯侄之国,依然是增岁币至三十万,犒军银从三百万减少到二百万。另外,韩侂胄既然已死,金国给大宋一个面子,不再要他的人头了。
如此条款,比上次的好不了多少,让大宋君臣欣喜若狂,急不可待的就要答应。赵一帆自然不会让这伙没有脊梁骨的人如愿,他冷冷地站在大殿上,看着窃窃私语,面露微笑大臣们,当着金国使者完颜匡的面,大声道:“绝不能接受金人的条件!临洮路的宋军也决不会撤回!”
完颜匡威胁道:“吴王殿下不怕我大金国数十万大军渡过淮水南下牧马吗?”
赵一帆冷笑道:“这是金国的威胁吗?金国内忧外患,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还敢来威胁我?我给你一句话完颜匡——你要战,那便战!如此议和条件绝不可答应。”
他冷冷地道看着朝堂上大臣,“本王倒要看看谁敢答应这样的条件,谁敢当这个卖国贼,那就让他试试本王这口刀利不利!”
他说完,也不管后面的反应,不管目瞪口呆的完颜匡,走出了朝堂。
“真是太嚣张了……。”
“吴王太无礼了,藐视朝堂,陛下应该制他的罪………”
………………。。
只有史弥远等少数几个人没有说话,他们太了解这个宁宗了,完全是毫无主见的一尊大佛,无论大臣说什么他也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不过议和最后没有成功,吴王殿下从无虚言,大臣们嘴里嚷嚷的厉害,却无一人想试试吴王的刀锋,自然也无人出头答应这些条约。没有大臣们,宁宗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三十六 强大海军构想
    史弥远虽然早朝堂上一手遮天,对吴王赵一帆却有些无可奈何,他是宁宗唯一的亲子,行事又不拘常理,最重要的是他手里有兵,一个弄不好他和你拼命。
既然自己奈何不了他,那就找能奈何他的人,这是史弥远做事的一贯原则。自己力量不够,那就要找帮手。济王赵弘和杨皇后自然是他最好的帮手。赵弘这阵子病了,才刚刚好,所以一直没有上朝。
能言善辩的史弥远很快说动了对赵一帆身怀不满的赵弘,又和赵弘一起说服了杨皇后。于是,杨皇后和赵弘在宁宗面前哭诉,说吴王要害死两淮数百万百姓,他想利用战争增加自己的威望,置陛下安危于不顾,居心叵测啊。
宁宗虽然不信,还是同意了他们意见,尽快与金国议和。在史弥远的建议下决定还是派王枘出使金国,其理由很可笑,王枘是王伦的孙子,必定能不辱使命,带回一个满意的结果。
建炎元年(1127),徽宗、钦宗二帝被金兵掳去后,高宗即位。王伦以朝奉郎代刑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被扣留。后来,金国大将完颜宗翰派乌陵思谋见王伦,王伦从宋、金两国先主订立的万世不变的联合攻辽盟约谈起,希望金主从长远考虑,把徽、钦二帝和后妃放回,归还宋朝疆土,使南北百姓都不受战争之苦,完颜宗翰无言以对。
王伦五次出使金国。最后一次,绍兴九年(1139)五月,王伦又出使金国议事。不久金国发生内讧,拘宋使王伦。6年后,金国企图逼王伦投降,王伦不从。金国君主要勒死王伦,王伦面南而拜,痛哭道:“我有辱朝廷使命,又不能屈身事敌,只有一死以表寸心!”说毕,被勒死。南宋追封他为通议大夫,谥号“愍节”。
可惜爹是英雄儿子未必是好汉。王枘就是赵一帆千里追人头追回的那个使者王枘,懦弱无能,贪生怕死。
直到王枘出了城,赵一帆才接到皇宫侍卫统领卫萌锦的消息,率兵在临安城北五十里外赶上了王枘。这个王枘见到吴王赵一帆一身甲胄,以为要来杀自己,竟然吓得从马上掉了下来,昏死过去。一时间传为笑柄,让史弥远颜面大失,不得已,在赵一帆的强硬坚持下启用被韩侂胄连夺三官的方信孺出使金国。赵一帆把知道金国的信息统统告诉了他,让他能拖就拖,直到条件和赵一帆拟定相差不远方可答应。
方信孺走后,临安开始风平浪静,史弥远的地位愈发巩固,陈自强终于被他罢了相,不久又贬到雷州安置,家产籍没。
…………………………………。
九月中旬,华亭忽然来了消息,金海天的商船被海盗袭击,本人深受重伤,危在旦夕。赵一帆得到消息后,立刻马不停蹄赶往华亭探望。当天夜里他就到了华亭家中。
“大哥,你……你怎么样了?”
赵一帆推开家门闯了进去,看到床上依旧昏迷不醒的金海天,扑倒床前,忍不住留下泪来。
嫂子王丹正在床前低声垂泣,看到忽然闯进来的赵一帆,急忙站了起来,“九郎,你……你回来了?”
“我大哥他怎么样了?”
“你大哥他……。。他……。。”王丹说着又哭了起来,泣不成声。
站在旁边的王大夫轻轻地道:“草民拜见王爷!殿下,金海天的伤势严重,腹部中了三刀,背上中了一箭,流血过多,能不能活下来就看这几天能不能醒过来了。”
赵一帆点点头,紧紧握着金海天冰冷的手。他看着两眼红肿的王丹,说道:“嫂子为大哥之事辛苦了,您先去休息一下吧,今夜就让我来守着大哥吧。”
“哎,你大哥还没醒过来,我怎么能休息?只有在这里陪着他,我才能安心。”王丹轻轻抚摸着金海天的头发,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赵一帆知道劝她不住,只好点点头,由她了。
王大夫道:“那这里就交给你们了,老朽还要准备一些药材以备他醒来用。”
赵一帆道:“需要什么药材王大夫尽管说,一定要把我大哥治好,不管花费多大的代价。缺什么要求您尽管开口,这里没有我让人去临安皇宫里取。”
王大夫道:“这里已经足够了,老朽准备一下就行了。最关键的是看他能不能醒过来,如果他醒了过来,老朽可担保他复原如初。如果醒不过来,那再好的医生恐怕也无力回天了。”
“我大哥一定会醒过来的,一定会!”
“希望如此,老朽先下去了,一有情况马上告诉我。”
或许是金海天的生命力顽强,或许是王丹和赵一帆心诚所致金石为开,在第三天黎明时候,金海天终于醒了过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修养,金海天已经慢慢可以下地走路了。
“王爷啊,两年了,我们兄弟两年多没见了,你长高了,黑了,也壮了。听说你在西边打了几个胜仗,我听了不知有多高兴。这么多年了,我大宋和金人打仗就没胜过几回。”
金海天笑呵呵地道。
“大哥,都说了多少遍了,不要叫我什么王爷,还是想以前一样叫我九郎吧,我听着顺耳。”赵一帆不满地道,这么多天了他说了多少回了。
“嗳,这怎么行,礼不可废啊。”
赵一帆摇摇头,他真的没辙了,“大哥,这个仇我一定要替你报,这个田力真是可恶,我绝对不会放过他的。”
“仇是一定要报,不过我要自己动手,指挥战舰曾经是我的梦想,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