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末明天下 >

第12章

末明天下-第12章

小说: 末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登城车和云车却不给城楼上的火炮第二次发射的机会,转瞬间,已靠近了城墙。
第十八章 攻城武器
    今日第三更晚上若有时间,便再加一更
-------------
眼见登城车靠近,城头上众人却无计可施,只得眼睁睁看着车上的跳板搭上城头,转眼间,已有数人抢上了城墙。那些跟在后面的士兵蚁附一般也顺着车上的梯子往上爬到顶部,在顺跳板跳上城头。
城下的叛军看见自己部队抢上城头,皆是齐声欢呼,城上的守军却是面如土色。慌乱了起来。
罗汝才看见登城成功,那还忍耐得住,手一挥,便令全军压上,一时间,众人皆是气势如虹。
李世彦见敌军上楼,额上青筋暴起,脸色铁青,拔出武器便欲上前厮杀。身边的孙显祖等人那里肯放,死活拉住了他。
李世彦便厉声喝道:“众军给我死守住,但有退后者,杀无赦。”
侍卫统领杨大彪听得李世彦命令,拔出钢刀,上前斩杀了两个往后退却的士兵,复往叛军杀去。当头迎上的看样子是个小头目,杨大彪奋起全身之力,肌肉条条隆起,全力向对方头上劈去。那小头目伸手也颇为灵活,腰身一扭,闪开了这一刀,脚步一措,手中的刀便斜斜的向杨大彪的颈子削去。杨大彪见对方刀来,不慌不忙,前劈的刀顺势一抹,正中那小头目的左肩,一条膀子立时软绵绵的垂了下来。同时脚下微微一侧,闪过向着颈子而来的一刀。那小头目虽身负重伤,却是悍不畏死,手中刀反手一抹,砍向杨大彪的腰身。那杨大彪夷然不惧,抢前一步闪进那小头目的怀里,一记手肘正中那小头目的胸口。只听得一声惨叫,那小头目给撞得向后飞去,跌下了城墙。杨大彪斩杀了对手,脚下不停,又杀向旁边的叛军。
城头守军初时虽然慌乱,但城上钦差兀自在哪,现在听得严令,哪里还敢往后退却。待看见杨大彪的悍勇,立时鼓起勇气,发一声喊,也向敌军杀去。一时‘叮叮当当’的刀剑相交之声不绝于耳。
李世彦的亲军侍卫皆是从京营之中挑选出来的,乃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见敌人逼近城墙时,放了最后一枪后便拔刀严阵以待。叛军从登城车上下来时,原来的守城官军心下慌乱,这一千多虎狼之师却是奋勇上前,待李世彦下了严令,亲自督阵。那些慌乱的官军镇定下来后,虽然爬上城墙的叛军为数不少,相比守城官军却是大大不如,官军多是数人甚至十几二十人对付一个,却是大占上风。
眼见官兵的士气已调动起来,城头已经稳住,李世彦松了口气。但形势却仍十分不妙,登上来的叛军虽说是不多,但却牵制住了守城士兵,城下沿云梯而上的叛军的压制力量大为减少。虽然还勉强支撑得住,但有好几处都差点被突破。全仗孙显祖和王泽明死战才把叛军重又压制了下去。
看到这里,李世彦焦急的看向城头的两尊大炮,现在希望全系在这两尊炮能轰掉敌军的登城车,否则时间一长,城头难免失守。那时,凭城内三万多官军要想战胜这杀红了眼的六万叛军,只怕是难上加难。除非出现什么奇迹。
正在这时,那两尊炮已经清理干净,炮手看见眼前情形,也知道甚是不秒,急忙操作大炮向登城车轰去。此时登城车已经靠近城墙。离大炮不过数十米远,以这两个炮手的经验,便闭上眼睛,也是必中无疑。只听得‘轰、轰’两声,接着便是‘咔啦’的一声,待硝烟散去。众人看见眼前情形,均是目瞪口呆。原来这两炮分别击左右两架登城车后,自是立即被打烂,倒地。却没曾想无巧不巧的倒下之后却正好砸在中间的那辆登城车上。那登城车晃悠了几下,终于发出了‘咔啦’一声,终于倒在了地上。
城上众人呆了一呆后均是欢呼一声,士气大振,向着城头上残余的叛军亮起手中的武器,那城头上的叛军眼见后援已断,均是心灰意冷。手中刀剑纵使还能勉强举起,也是软弱无力,那是气势如虹的官兵的对手。不一时,便被官军杀了个干净。
那罗汝才远远地望见攻城武器尽皆毁损,知道今日势必不能攻破城墙,再继续下去,却是徒增伤亡,送死的居多,也传令全军暂缓攻城。这攻城车本是他昨日使日赶制而成,见今日只是四架登城车,二架云车便让官军手忙脚乱。是以虽然攻城受挫,却不气馁,只待退回营寨,命令士卒多多赶制几架,明日一战,获胜把握自是大增。
双方均是各有所思,也不多作纠缠,各回各位。只待来日再战。
却说城中众人初见叛军攻上城墙时,只道城池必然难守,谁知给那看上去文弱之极的钦差斩杀几人后,眼看就要溃败的官兵竟然稳住阵脚,反败为胜。虽然这关键乃是那炮手功劳居多,但众人都视而不见,均道钦差大人胆色过人,镇定自若,指挥有方方是此次敌军退去的关键。
那安嘉胤安排下人整治酒菜,和孙显祖、王泽明及一干有资格拜见钦差大人的将领、官儿前往钦差行辕庆功。李世彦也不便拂了众人面子,当下众人觥筹交错,一时间谀词如潮。李世彦干笑几声,也不谦虚。待众人皆重新落座后,方道:“各位,今日敌军虽暂时退去,但今日想必大家也看见了敌军攻城武器的威力。我军虽胜,却甚是侥幸,倘若明日叛军在携此利器而来,不知各位有何计策可以对付?”
众人一听,都安静了下来,细细筹思这破敌之策。一时间,满脑子都是那云车和登城车的厉害,倘若自己以之攻城,自觉无往不利,但敌人以此利器来攻,细思之下却是无法应付。全都无语。
原来那时攻城一方工具自是甚多,像冲撞车、云车、登城车、棚车、钩车、虾蟆车等,守城一方限于地势影响。大型的工具便不多。所依仗的,就是城高池深,居高临下。若然罗汝才用这工具去攻打洛阳、开封、甚至北京、南京,没什么作用。但这安邑县城,虽屡经加固,然那城墙固称不上高,池自然也是不深的。是以众人千思百想,若那罗汝才当真以大量的登城车和云车来攻,却是无计可施。
半晌,孙显祖道:“大人,这若然敌军果然如此来攻,我军就很被动了。末将想来,既是不能守,我们不妨主动进攻。”
其余人等听了,皆是眼前一亮,先前众人均只想到如何去守,却是走入了死胡同。现在均觉得此计大有可为。皆望着李世彦看他态度如何。
李世彦心下盘算多时,也觉得只有这样,方是对付对方之法,这时见孙显祖提出主动迎击敌人。甚合心意,点了点头道:“也只有如此了,只是其中关节须得仔细斟酌,做到万无一失才好。”
众人计议以定,便各各依计而行。
第十九章 二面埋伏
    今日最后一更,明日咱们换个战场继续厮杀
------------------
军队缓缓前进至安邑县城前,却见城内官军也陈队在城门口,左右两翼横放着拒马,只在中间空出了一块地方。想必是昨日看见了我军云车和登城车的厉害,不敢再龟缩在城里了。
罗汝才哼了一声,“难道就凭眼前的这点部队也想阻拦住我的数万大军?”轻蔑的看了一眼眼前的军队。他自起事以来,所遇见的官兵坚守城池不出的话,那自己也无可奈何,但敢与自己的部队正面接战的,无不如土鸡瓦狗,手下没有一合之将。昨日虽见这安邑城内守军相比其他的要好一些,但想必也好不到到哪里去。是以看着面前官兵的神色甚是倨傲。
回头看着昨晚新造出的十二架登城车,罗汝才仿佛已看见自己坐在安邑县县衙,手下纷纷来给自己报告获得了多少物资给养的样子。
手慢慢的举起来,挥下之时,大军前进,敌军必然不堪一击,罗汝才想到。
敌军此次必然不堪一击,李世彦也想到。此时他正站在城楼上望着前面缓缓行来的罗汝才军,不过再他看来,敌人已经是一群死尸了。
双方的首领皆是自信满满,但双方交战必然只有一个胜利者,只不知最后鹿死谁手。
罗汝才军迈着整齐的步子慢慢的向城墙靠近着,一步一步,慢慢的靠近着。双方军士的心也慢慢的沉重起来。
五百步、三百步,二百步。王泽明算着彼此的距离,只见他手一挥,道:“发射”。顿时箭如飞蝗,向罗汝才军射去。
战阵之上射箭,非常讲究配合,并非是手中拿着弓箭向前面射出便是。若是平射能射出一百步的话,那么仰射便可以射出一百二十步以上。还要根据对方的行进估算提前量,尽可能在双方短兵相接之前多射几轮。一个合格的将领,这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本领。王泽明现在所领的这三千兵丁,乃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人人皆使得硬弓,跨得烈马。弓箭射程较之普通的弓箭兵的百二十步,能射出百八十步。仰射之时便能够够到叛军的前锋。
只见叛军前面一排便如草垛子般纷纷栽倒在地,后面的发一声喊,加快速度向明军冲来。明军也加速射击,期望在交锋前能多射伤敌人。但二百步对于双方来说,不过数息之路。明军方射出五轮,叛军便冲到了前面,明军士兵便扔下弓箭,拔出武器迎向前去。
那王泽明跨下一匹黑马,手提一支亮银枪。带头扑向前去,顷刻之间,双方士兵便如犬牙交错,混杂在了一起。王泽明枪挑剑剁,带着身边的数十亲兵,虽在乱军之中,却是当者毙命,甚是威风。正冲杀间,前面一员大将向他迎来,却是罗汝才手下头名猛将雷冬。此人身长八尺,长得面如锅底,善使一口泼风刀。见王泽明在自己部下中冲杀来去,如入无人之地,不由怒从心底起,恶向胆边生。提刀跃马,向王泽明冲来,泼风刀一抡,两马交接之时,便向王泽明斩去。那王泽明见他来的凶猛,不敢大意,见大刀斩来,便轻磕马腹。那马跳向一边,避让开了这一刀。
雷冬天生神力,性如烈火。见一刀不中,不由大怒,拨转马头,复一刀当头劈来。这一下却是避无可避,只得举枪招架。刀枪相交,王泽明力气较小,当下便觉膀子发麻,不敢再和雷冬硬拼,便仗着小巧功夫和雷冬斗了起来,一个力大,一个身巧,一时间谁也奈何不得谁,斗了个旗鼓相当。
这时,叛军已经将三千明军分割包围,战场上不时传出明军被突破防守圈后受伤士卒的惨叫声。
罗汝才见大势已定,便带着中军的登城车向前方移动。不免暗笑对方指挥之人,竟敢以三千士兵和自己的数万大军相抗,看来今日这安邑已是自己囊中之物。想到得意之处,不由哈哈大笑。笑声未停,却给两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安邑城中的两门大炮发射的响声,不由啐了一口,道:“吓了老子一跳,待老子攻下这城,不把你砸得粉碎老子就不姓罗。”转念又一想,这大炮威力不错,要是攻进去,拆了倒是非常的可惜,带着取攻其他地方的话,就不用像今天这般行辛苦的现造攻城器械了,想着那大炮攻城的好处,不觉心痒难挠。正开心间,忽然又是一阵巨响,向城楼上看去,那两个炮手还在清理大炮的炮管。不时大炮发出的声音,那这声音却是从何而来?
正寻思间,两翼忽然一阵骚动,两队明军从两边的矮山上冲杀而来,全是骑兵,一路烟尘滚滚,也不知道有多少。那巨响声,却不是一声,而是李世彦手下那一千多亲兵,人人皆佩有火铳,在杨大彪的率领下,埋伏在城右的山后,冲杀出来齐齐射击之下,声威竟自不下于那大炮的轰击。
叛军眼见明军有埋伏,不由一阵慌乱。李世彦见敌军阵势混乱,亲率一军从城内冲杀而出,直取这时已经接近了城墙的罗汝才的中军。这时左翼的孙显祖,右翼的杨大彪已经冲进了敌阵,待李世彦率军从城内冲杀出来时,叛军依然溃不成军,纷纷向后方退去。
雷冬见中了敌人之计,心生怯意,虚晃一刀。勒马向后便走,顷刻便卷入了乱军之中,不知去向。王泽明便想追赶也是来不及,只得回过头来聚集本部人马,复向溃军冲去。
此次叛军但觉处处皆是明军,流寇军本就靠四处劫掠,打其顺风仗来那是威风百倍,只要遭到挫折,不免作鸟兽散。罗汝才虽对部下管理甚严,但新招了不少的流民进来,初次作战,此时已是惊弓之鸟,不仅没在喝令之下站稳阵脚,反把罗汝才本部人马冲了个七零八落。面对这种情况,便是诸葛再生,那也是无法可施。只得叹一口气,尽力收束本部,落荒而去。
这一场战斗,一直持续到天快黑才结束。各部人马打扫战场,清理了战利品后纷纷聚集李世彦的钦差行辕。此次战斗,虽走了贼首罗汝才,但共计斩首八千余,俘虏一万四千余人,足以使这支叛军短时间内失去战力。当下各人纷纷报上战功,李世彦使人一一记下,准备上奏朝廷。
等到把这些事情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