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东北虎"传奇 作者:陈晓东 >

第8章

"东北虎"传奇 作者:陈晓东-第8章

小说: "东北虎"传奇 作者:陈晓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查,才知道原来是一起伤害案件的被害人托人送来的。被害人的脾、胃被人刺破,肋骨被打断了三根。受害人家人说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打官司。可被告仗着有权有势放风说:“咱们有的是后台,公检法都有人,你喊冤叫屈也白搭!”受害人信以为真,担心加害方逍遥法外,又得不到经济赔偿;想到王立军是个好人,买台相机送给他联络感情,他至少会同情被害人一方吧?搞清了事情的原委,王立军的心情难以平静。他想,这是受害人花1000元在买正义啊!

他找来了被害人的家属,对他们说:“你们的亲人被打伤,已经够不幸了,秉公办案是我们的职责,我怎么能忍心收你们的东西呢?请你们相信警察。再说,正义、公道是花钱也买不来的。”

受害人家属收回了相机,但他们临走时仍流露出半信半疑的目光。王立军和在场的干警都明白他们的心思。

几天以后,案件终结,罪犯被处罚,被害方得到了5000元的赔偿。

受害人年迈的老父亲来到派出所一定要见见王立军,他见到王立军后,双手抱拳说:“还是共产党的警察好哇!我活了80多岁还没见过这么好的警察。伪满时期,就是拉洋车的还得给警察进贡呢,可现在,送上门的东西都不要,真是清官啊!”说着,他弯下腰就要行鞠躬礼,王立军赶紧扶着他,说:“老人家,不用谢,这是我们警察应该做的。”老人在孙子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了。

王立军望着他们的背影,他鼻子一阵发酸。心想:人民群众对警察要求并不高,只要你给他们办点实事,他们就对你感恩戴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尽职尽责呢?

这件事发生不久,又发生了一件送礼的事。

妻子中午打电话给王立军:“立军,有人给送来一辆自行车,挺漂亮的,说是你买的。”

王立军心想,真是活见鬼了,我什么时候又叫人买自行车了呢?

他在电话里说:“买自行车我也得给你商量啊,这车肯定又是人送的,送车的人是个啥模样?”

“我也没见到,他送到我的办公室来就走了,是别人告诉我的,说他姓王。” 

“噢,知道了,我马上去。”

王立军放下电话,他马上想到了姓王的人肯定就是他。这是一个有劣迹的青年。他弄买卖破了产,孩子想吃根冰棍都买不起,于是就去招摇撞骗,后被人抓住又放了出来。他绝望了,不知道生活的出路在哪里。

正在这时,一家商店的一楼改成了台球室要出租,这家商店的负责人给王立军讲好了说:“你们派出所了解情况,帮我们把把关,看租给谁最合适……”

谁都想变着法赚钱,有这等好事,那自然是打破头也要把王立军这一关攻下来。就在那天,上门说情的、送钱送烟的、熟人捎条子的,五花八门的人都来了。只有姓王的青年两手空空来找王立军说:“王所长,你也知道我的情况,我犯过事,没给你好印象,现在我走投无路,全家要活命啊!能不能把台球室租给我,我保证不违法,我要是不给你争脸,我他妈的去自杀!”

王立军有些为难了,本来商店叫自己把关,就是要叫派出所介绍遵纪守法的人去经营,可现在倒好,来了这么一个人,又如何是好呢?姓王的青年看王立军迟迟没有表态,他的眼泪流出来了:“王所长,就不能给我一个出路吗?要不然我给你磕头。”说着,他就要下跪。

“别、别、别!”王立军一把拉着他,“行,我同意租给你,咱们来个君子协定,你要是再搞歪门邪道,我可要加倍地惩治你。”

姓王的青年简直受宠若惊,他冲天发誓:“我不听你的话我就不是人!”

果然,姓王的青年说到做到,他经营台球室既守法又红火,一年后发了,不仅开了一家饭店还买了一台出租车。这期间他只要是见了王立军,就一个劲地叫“大恩人”。为了报答王立军他曾给王立军送了一条金项链,被退还了。

现在,王立军把那辆自行车放在他面前,说:“我猜想就是你干的,怎么我说话你不听呢?”

他慌不迭地解释说:“王所长,我没别的意思,我总感到不对你表示一下我于心不安。”

王立军拍拍他的肩:“情意我领了,只要你安安分分做人,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

王立军要走了,他拉着王立军的手说:“王所长,我掏句心里话给你,说实在的,我过去很恨警察,嘴上说警察好都是假的,那是我怕警察。有你这样的警察,我服了。”



4。开顶风船的角色


别看警察威风神气,其实要当一个好警察并非那么容易。有多少人了解他们内心的苦衷呢?像王立军这样扮演开顶风船的角色,他有时连普通老百姓过的日子也不如。好人是要遭磨难的。

王立军在晓南工作时,曾一度就陷入了困境,他甚至洒下了男儿的眼泪。

那是破获一起特大传播淫秽录像制品案引发的故事。

这起案件涉及30多人,其中多为当地的“干部子弟”。王立军毫不客气地将他们全抓了,并把他们关进了拘留所。

那天他把他们集中在一个大屋子开始审讯:“是工人子弟的,给我站出来。”有七八个人从人群里走了出来,他们乖乖地站到了一边。接着他又说,“是领导干部的孩子都举手,报报你们爸爸的姓名和职务。”

剩下的那些人齐刷刷地举起了手臂,并且争相报出自己的爸爸是什么矿长、处长、科长、主任、经理等等,这些人嘻嘻哈哈,吊儿郎当,以为报出自己是谁谁的孩子就万事大吉,可以回家了。连在场的干警也以为王立军要照顾这些“干部子弟”。

哪知王立军却对他们大发雷霆:“你们这些人别以为要占便宜,告诉你们,你们的爸爸算个屁!他们不教育你们,我来收拾你们,一个个不学好,我要把你们关起来!”

那一伙人顿时傻眼了,刚才还吵吵嚷嚷的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王立军又训道:“干部子弟又怎么样?全国就一部《刑法》,明白不?不让你们服法,我就不是王立军。把腰带解下来!把鞋带也给我解下来!老老实实地呆着,谁也别想溜走!”

他又转身呵斥起工人子弟:

“你们这些人,也跟着瞎折腾,你们的老爹下井挖煤养活你们容易吗?我这次不关你们,回去给我写检讨,每人拿500元罚款交上来。”

王立军真有绝招,他会这样来对待这两种不同的人。

消息一传出,晓南镇就炸了锅,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物岂能让王立军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他们亲自登场了。有的送来了礼品和钞票,有的在派出所泡蘑菇不走,有的许愿放了孩子要重谢等等。王立军尽可能地表现出客气和尊重,但在讲述这些人的犯罪性质时,却不给对方一点可乘之机。他的强硬执法态度又使对方感到万般失望。

一个头面人物恼了:“你警察有什么了不起!你不就是一个芝麻大的官吗?我那里也有保卫处,我根本不把它当回事儿!”

另一个头面人物也吼了起来:“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打狗还要看主子呢!你这个派出所所长还想干不想干了?!”

“找他的上司去,把他罢了?!”

“不识抬举的东西,叫他滚蛋!”

……

蔑视和谩骂,威胁和恫吓,一下子激怒了王立军,他厉声说:“警察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不是哪个老爷恩赐的!别欺人太甚,只要我今天还是所长,我就依法办事,绝不放人!”说着,他命令身边的干警,“把他们轰出去!谁闹事我就把他扣起来!”

硬碰硬的较量,换来的当然是王立军自己酿成的一杯苦酒。那些日子派出所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困难。

派出所被停水、停电,加油站拒绝供应汽油,已决定分给派出所的住房被砍掉了,协助工作的治安人员被撤走了……

事情闹大了。王立军被叫到了局长孙佩才的办公室。他去之前作好了多种思想准备,大不了被罢职,无官一身轻,当个小警察也痛快。

没有想到的是,孙局长却对他满脸笑容,他从抽屉里拿出一袋饼干,对王立军说:“咱们中午别出去吃饭了,好好谈谈,讲吧,有什么苦水都倒出来。”

局长的话就像一股暖流,一下子冲开了王立军感情的闸门。这个铁骨铮铮的强硬汉子,喉咙哽咽了,眼圈一红,滚下两行热泪:“局长,什么事你都知道了,我个人算不了什么,只是弟兄们跟着我受苦了,我害了大家!”

“怎么这么说?”孙局长给王立军倒了一杯水,“你有什么错?无非是坚持真理。有时警察的牺牲是别人看不到的,好人难当也要当下去。你受到的压力我都知道,你要顶住,挺过去就是胜利,别失去信心!只要我当这个局长就支持你。”

王立军抹去泪花,动情地说:“局长,谢谢你!你是我的前辈,这么理解我,我宁可受再大的折磨,也决不会垮下,我这个人只有事业心,没有野心。”

孙局长欣慰地笑了:“小伙子,好好干,不要听那些没用的话,你大胆干,干对了算你的,干错了算我的。”

当王立军在我的采访中谈起这件事时,他仍然十分动情。是啊!人往往会忘记和自己一起笑过的人,却永远不会忘记和自己一起哭过的人。

这件事还有一个小插曲:王立军当时把那些工人子弟放了,却把干部子弟关了起来。一时间在晓南镇成了特大新闻。有一天,一位老工人在路上碰见了王立军,他把王立军拉到路边十分激动地说:“王所长,你是好人呢!我儿子不争气,也犯了事,你把他给放了。冲你这样办事,就是把我儿子枪毙了我也服了。” 



5。恨铁不成钢


谁在生活中没有几个亲朋好友,一旦他们犯了法,“恰好撞在了枪口上”,你又是一个执法者,你该怎么办?

命运偏爱捉弄人,王立军就遇到了这样棘手的事。

那是一个春天的晚上,王立军接到报案,说一个刚下火车的姑娘,被一个男人弄到了离火车站不远的麦地里,姑娘大声呼救,被过路人发现了,那男人匆匆逃离现场,开着一辆东风车跑了。

根据目击者和受害人提供的情况,王立军顺藤摸瓜,很快在铁法市的一个工程处,查到了那辆东风车。检查这辆车时,发现驾驶室里有一条绸纱巾,经受害人辨认确认是她的。

人证物证俱在,王立军对破案有了把握。但当他把工程处的调度员找来询问这辆车是谁开的,调度员说出司机是陈某时,王立军如同当头挨了重重一棒!

这个陈某,王立军太熟悉了,两个人关系情同手足。既是蒙古族同胞,又是同年入伍同时复员的战友。他们在部队时,就是“哥俩好”,曾在一个饭盒里抢饭吃,有时还钻一个被窝。到地方后,两人照样你来我往,如同走亲戚。几个月前,陈某因交通事故无钱赔偿,还是王立军替他支付了300元钱……就是这种关系,王立军怎么处理他啊?!

王立军在那辆东风车前踌躇了好一阵子,和他同去的办案人员也不知王立军怎么了,他们不明白他今天为什么这么反常,大家只好静静地候着他。王立军平时不怎么抽烟,可这会儿他连续抽了几支,最后他狠狠地甩下烟蒂,又猛地往车的轮胎上踢了一脚,吼道:“你们都大眼小眼瞪着我干什么?还不赶快抓人!”

去抓人的警察扑了个空。王立军说:“你们就在这蹲守,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他在铁法没有家,天亮前他肯定回来。”

同去办案的警察觉得事情真有点蹊跷,王立军为什么对案犯的情况那么清楚?于是便问:“你认识他?”

“不认识。”王立军气鼓鼓地走了。

果不其然,陈某在天亮前被抓获。王立军没有去看陈某,他只是给部下交待把他看管好。

没有不透风的墙。第二天,王立军的另一名老战友闻讯赶来了,说:“立军,咱们是一个战壕滚过来的,你手下留情,谅他是初犯,饶了他。”

“他犯法,我不心痛吗?假如我是公事私办,你叫我怎么做人?”

“他毕竟还是你的好朋友嘛!”

“正因为是我的好朋友,所以我恨铁不成钢,我见都不想见他!”

老战友走了,带走了王立军一颗破碎的心。

几天以后,陈某的哥哥从内蒙赶来了,他一下火车就直奔王立军家。他曾经是王立军的老师,王立军把他安排在自己家中住下。

他和老师推心置腹地交谈了一夜。他们回顾往事,又叙聊乡情,最后讲到了陈某的失足。老师说:“这案子归你管,就没有别的法子解脱他吗?”

王立军说:“想救他也没辙呀!我能做徇私枉法的事吗?再说,你从前教我们做人要走正道……”

老师:“……”

一夜的灵魂厮杀,直到迎来黎明的晨曦。王立军看到老师睡眼惺忪,但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