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凤开新元之孟丽君传奇 >

第11章

凤开新元之孟丽君传奇-第11章

小说: 凤开新元之孟丽君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竟然还懂得炼铁?”
“是的,学生曾经在海外见过一种炼铁炼钢的法子。学生也曾经亲手去做过。这几年学生又想了一些小的法子。给学生十余个熟练工匠,一两年时间,必定能够将钢铁的生产成本降到很低。有了钢铁,就可以发展工业,解决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了。”
“解决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说话的是铁穆。
“是的。殿下以为,如今湖广一地的农民,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是土地问题。土地兼并,已经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殿下应该有数。学生敢说,湖广这一地,如果没有天灾还好,如果小有天灾,那么很快又会出现大批流民。这里会成为最不安定的地方。但是,土地私有,已经成为了国法。而这里的大家族,力量又太强大了。如果殿下动作太猛,只怕引发变故——殿下只有五千御林军。所以学生想,如果要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最好的方法还是工业化。可是这样也需要时间的。”
“你所说的工业化,到底还是靠不住的。”铁穆脸上闪过一层青气,“你们想个办法,动动这里的土地!我就不相信,这里,到底是大元的天下,还是他们刘家温家的天下!”
一刹那之间,房间里寂静无声。
孟丽君轻咳了一声,说道:“殿下,学生还想到了一种记帐法子,叫做‘复式帐’,可以有效地减少贪污。等会我说给您的人听吧。分派粮食的时候,还是管用的。我要给您的第三策,是驱狼逼虎。利用这里吹台山草寇的力量,利用他们的骚扰,逼迫大户与朝廷合作。当然,合作的前提是,他们必须拿出粮食。”
“如何利用吹台草寇的力量?这就是你原先说的胁之以威?”刘真皱眉说道。
孟丽君道:“君玉以为,赈灾与禁盗,看似乎的两件事情,其实是一件事情。君玉调查,吹台盗匪,多是良民。不过是饥寒所迫耳。就是那红狐王,也不见得是天生为盗之人。如果朝廷一心赈灾,而这吹台草寇,也未必是不能够合作的。不知唯实以为然否?”
刘真眉毛一扬,说道:“真未曾亲历调查,不过那红狐王,却未必如明堂所言。此人据说并非为生计所迫为盗,而是自己去做盗匪之首领的。”
孟丽君轻轻叹了口气,要说清这个问题实在不容易,而且为了这一件事情与刘真一结识就失了和气的确不值得。但是此事非说清楚不可。当下说道:“如唯实先生所说,此人的确难以判断。君玉数日调查,却发觉此人向来只扰官府大户,却从不扰民,亦可称奇。或者是阴谋之辈,或者是忠义之人,二者必居其一。不过君玉调查中得知一事,却使君玉对之疑惑之极。”
“什么事情?”李玉飞有些急不可耐。
“大半年前,押送逆贼皇甫家眷的队伍经过吹台山下之时,皇甫的夫人与女儿都被红狐王抢上了山。但是,据说红狐王并没有如下属所请,纳那皇甫家的女儿为妻室,而是与她结义做了兄妹!将她母女供养起来,据说是言听计从!还让其妹独领一军,军队人数,与自己直接领袖的,几乎不相上下!”
见众人都是一脸震惊,孟丽君知道他们都还不知道这个事情。“此事君玉思量,十分不解。如果那红狐王心有异志的话,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娶了皇甫家的女儿!皇甫家虽然已经败落,但是皇甫一姓,在军伍之中,还应该有些影响力。而且,据说皇甫家那个女儿,是很有些军略的,皇甫将军出征之前,就曾经对父亲有过几条可行的建议。现在将她认了妹妹,并且交给了妹妹几乎与自己相同的权力。他不担心妹妹吗?”
说到这里,铁穆望了李玉飞一眼。李玉飞点点头,道:“确实如此。”
“君玉曾经思量,此人或者是只有武力却无谋略之徒。但是从收集到的一些资料看,他的山寨,人数虽然骤然增加,良莠未免不齐,但是他却依然能够做到赏罚分明,纪律严整!这样的人怎么会亲手给自己制造一个心腹之患?两个解释:一是他无意真正造反,二是他对这个妹妹已经十二万分放心!”
说到这里,众人都笑了起来。铁穆说道:“其实,你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刘真,皇甫将军你是认识的,你怎么看这件事情?皇甫将军倒不见得就是叛国之人,他女儿却真正落草为寇了!”
刘真笑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下官不敢妄断。殿下,皇甫将军的事情还是慎口的好。”这意思大家都明白,铁穆是皇孙的身份,随便议论朝廷大案还持反对意见,传了出去,不免要落人口实。
孟丽君笑道:“学生倒是想亲自去那吹台山去看看,那首领到底如何了得。”
铁穆道:“那怎么可行?”
孟丽君道:“君玉倒不是说笑话。君玉想去吹台山看看,如果有可能,就替皇孙殿下收服了他们,也是一大助力。我不过是一个游学学生的身份,如果那红狐王要仁义的名声,我就没有危险。”
铁穆沉吟道:“再说吧。你还有什么法子?”
孟丽君道:“这里的大户,主要有三家:刘、温、陈。由于土地问题,这陈家与刘家有不小的矛盾。而刘家,却抱住了平章政事黄得功的粗腿,所以,陈家屡屡吃亏。君玉想,我们可以利用。”
“如何利用?”
孟丽君将目光转向刘真:“这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小计谋。我听说,陈家苦于黄得功为刘家撑腰,曾经多次派人上京师去寻找后门,花了不少钱财,却依旧没有着落。我们可以利用陈家的这一心理,先将他家的粮食诓骗出来再说。比如说,让唯实兄露一点口风给他,说如果先行将粮食拿出来交给殿下赈灾,朝廷将给予一个地位极高的虚衔,盖地过黄得功的品级……将他家的粮食诓骗出来后,我们再请朝廷给他一个表彰,也就是了。”
“这不是卖官么?此风一开……”铁穆沉吟道。
“所以此事不能够公开,殿下也不能够自己去做。最好……”孟丽君将目光转向刘真。刘真缓慢地点点头。
铁穆对刘真说道:“唯实辛苦一些,就刚才明堂说的那几条,拟个奏章吧。吹台盗贼的事情先别提。今天用八百里加急送到临安去,由朝廷决断。明堂你先休息。玉飞,你陪我去见见那几条蛀虫……哼!”
(只改了几个错别字。)
暗潮初起
    温明珏的心情很不爽快。皇孙殿下前来剿匪,何等大事?温家也不想摊上什么接迎钦差的光彩,但是黄得功也得早一点与自己打一声招呼不是?可是,直到皇孙殿下到了刘家镇,他才被告知!而且,殿下居然住进刘家花园!
“以前喂的那么多银钱,全都喂狗了。”说起黄得功,温明珏一肚子气打不过来。说起来还是亲戚呢——温明珏可将自己的亲侄女嫁给他黄得功的小舅子呀,而且送嫁的时候,黄家可是下足了本钱的。也没有别的指望,只指望这黄得功有什么消息都预先通知一声,自己预先也好有些准备就行。但是,这黄得功,根本没有将自己家放在心上!
这殿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自己能不能在他那里钻上门路?温明珏心里打开了小九九。这皇孙殿下可不是普通皇室子弟,他可是当今太子长子、当今皇帝长孙!如果没有意外,这位殿下将来就是大元的皇帝。如果能够让这位殿下留一个好印象,可比到黄得功地方钻多少门路都强。
这位殿下行年不过二十有一,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会喜欢什么呢?这对白玉马价值不菲,殿下是不是会喜欢?拿起玉马,眼睛却落在玉马腹部的一丝淡淡的黑纹上。想了想,又放回原来地方。
这位殿下据说之前是很喜欢花街柳巷的,不过据说前几年大婚之后,就唯妻命是从,对那位郡王妃宠爱得紧。从郡王妃身上下手?他的目光掠过一对紫金凤钗,这倒是价值连城的,会有用吗?
正思考着,门口传来了急冲冲的脚步声。是温明珏的儿子温磬。温明珏转过身子,不等儿子请安问好,先开口询问了:“打听到什么消息?”
“多了。”温磬说话声音里有一丝得意,“我花了四十两银子,从刘家花园的看门人刘四嘴巴里知道了不少消息。”
“没有问你从哪里知道消息。”对这个喜欢夸功的儿子,温明珏有些不耐烦。这个儿子是个实打实的草包,“说,他们到底送了些什么东西?”
“黄得功送的是黄金,看箱子,实在有一千多两。刘焘兄弟送的是一对翡翠玉马与一轴古画,据说是吴道子的仕女图。另外刘焘还将自己的女儿打包送上,却被呵斥了回来。那刘明霞回家狠狠闹了一场,闹了一镇子笑话。”说起这个,温磬声音里有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味道,“看那野丫头以后将脸往哪里搁?”
温明珏忍不住冷笑:“少幸灾乐祸。她脸往哪里搁,不关你的事。你今后在家老实一点,少去招惹那个野丫头。你要姑娘,我们花钱买就是。那野丫头,你不许去想,我也不会作成你这个事。”
温磬嘴巴撅了起来,央求道:“老爹,你说话不要这么决绝好不好?这野丫头的性子这么一磨砺,说不定就好了呢?将他娶回家,咱们与刘家联姻,不是很有好处?”
温明珏拍拍儿子脊背,安慰道:“你要什么事情,老爹不依从你?不过你也该长进了,别老想着人家姑娘。那刘家不是好东西,那野丫头更有心计。你不是对手。娶了她,她迟早会将你的家私都搬运到刘家去。再说,那野丫头看不上你,你已经碰过一鼻子灰了,再去碰一次,这笑话就无法收拾了。”转过话题,道:“其他东西,殿下都收下了?”
温磬见老爹如此说话,没奈何只好回禀道:“殿下没有亲自收东西。东西都是他的门客侍卫收了的。也不知殿下到底喜欢什么。”
“傻瓜,殿下哪里能够亲自收东西呢?”他的侍卫门客将东西都收下了,就说明这殿下的确是个好货的。只要愿意收东西就好。笑着吩咐儿子:“将这紫金凤钗子收拾了,另外再加一千两金子,咱们趁夜求见去。这一次的事情,已经落刘家后头了,可不能够再落陈家后头。”
“这紫金钗子……爹,凤儿很喜欢呢……再说,这钗子也还罢了,上面的猫儿眼,价值……”
“凤儿凤儿,你迟早要将家当都搬运给你那些女人是正经。少疼惜这些不值钱的东西。打点好了,以后什么东西不能够挣回来?”这个儿子,确实草包!
这父子俩正在盘算不能够落陈家后头呢,却不知道离此地几十里远的刘家小镇上,陈家的一处农庄里,陈洛已经在喜滋滋地盘算今日的收获了。
陈洛的确高兴。很简单,方才从刘家花园里出来的时候,那皇孙殿下的门客刘真,含糊地告诉了他一个消息——朝廷即日要运送几十万担粮食过来赈灾!
这消息里包含着两个讯息。第一是黄得功终于没有将消息摁住,皇孙殿下还是查访到了实情,黄得功的倒霉时候就要到了!第二的关系就更加重大了——赈灾粮食来了,这湖广一地的粮食铁定要跌了!手头有粮食,还是要趁早抛出!
自己手头的粮食,如果能够在十日之内抛出……陈洛是会算帐的,他知道这么一个消息,就至少为自己挽回了几千两黄金的损失!送给殿下门客的那一对翡翠玉马,又算得了什么?
是的,陈洛父子是很有心计的。知道自己家与刘家素来不对眼,求见皇孙殿下多半要受到刘家奴才阻挠;于是退而求其次,没有去求见皇孙殿下,却去求见皇孙殿下最得力的门客。果然,那穷酸模样的门客不像皇孙殿下那样见多了好东西,才一对玉马就轻轻搞定!
更何况,那门客不仅仅向自己泄露了这么一个消息。还泄露了另外一个消息,让陈洛认定——今年老天爷要旺陈家!
消息很简单,也很含糊。刘真说,朝廷将对于先行奉献粮食交于皇孙殿下赈灾的世家大户,授予爵位予以赏赐!奉献最多的,朝廷甚至将授予六部尚书的虚衔!
六部尚书!尽管只是一个虚衔,却也足够诱人了。那刘家不是因为自己与黄得功沾亲带故而耀武扬威么?但是假如自己有了这么一个虚衔,在官位上就不会低于黄德功,不必再看黄得功脸色行事,那刘家,就不敢再与自己争田地了——至少,要争田地之前,得先想一想了。
可是,到底拿出多少捐献才合适?
陈洛自认为不是守财奴,但是这事情关系实在太大。拿少了,官位不见得能够拿到;拿多了——到底是一个大数目啊。
儿子陈奋站在身边,沉吟着开了口:“爹爹,孩儿总以为,这事情还需要慎重才好。六部尚书的头衔,何等重大,会这么草率地授予?”
陈洛一笑,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小心。有时候不免要错失良机。笑着解释:“第一,那刘真得了我们的好处,不告诉一些有用的消息,不怕我们去告发了他?此消息的可靠程度,不需要考虑。第二,此时灾荒已经到了紧要关头,而朝廷的赈济到位还需要时间。朝廷也是病急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