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腊月 >

第20章

腊月-第20章

小说: 腊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腊月二十九我才回到乡下的家里和家人团聚。外人的恭贺声,声声入耳。母亲没有多少高兴也没有半点反对。不高兴,是因为文革的阴影在她的心里仍然没有散去;不反对,是因为知子莫如母。妻子禁不住脸上洋溢着浅薄的陶醉,尤其是当有人叫她校长夫人时更是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光辉。放假没有按时回家她们都没有着急,都觉得我是在干大事。要办的年货我把工资早就托人带回家了,回家后谁也没有责怪。两个才三岁多的双胞胎儿女扑上前来,脸上绽放着甜蜜的笑容,从那稚嫩的小嘴里蹦出一声声甜得叫人心醉的喊声:“爸爸!爸爸!……”这时我才想到我还有一个家,我才想到儿女亲情。
妻子见我只顾和孩子们亲热逗乐,完全没有把她放在心上,满怀醋意的亮起了高嗓门:“不是说你当上校长了吗,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这有什么好说的,还不是和当老师一样。”
“别人都说当校长很风光,很实惠,你当校长家里也能沾点光呀?”
“妇人之见,你就知道沾光。”
“不沾光,谁当那个校长呀?”她继续着她的谬论,完全没有顾及我的感受。我知道和这种庸人是没有必要理论的。我没有再说什么了,继续和孩子们戏耍。妻子见我不再理她,转身就走了。
一直站在一旁没有做声的母亲见妻子走了,终于语重心长的说话了:“儿子呀,当不当校长没什么,重要的是你自己要站稳脚跟,千万不能犯错误,这一家老小都指望你呀!千万不能给后生栽个坏根呀!”
“妈,你放心,爸爸的遭遇,我们一家受的罪,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除夕的鞭炮此起彼伏,古老的农村处处洋溢着新春佳节的气氛。劳累了一年的农民,尽情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借着团年饭的机会,一边品尝着醇香老酒,一边掰着指头盘算当年的收成,一边构想着新一年的蓝图。我没有心思去关心我家来年的运势,耳畔是孩子的欢笑,心里是那新一年校长工作的情节。脑海里不住的翻腾着教师们那一句句推心置腹的话语,那一双双期待观望的眼睛。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开始伏案激书,用笔理清了近半个月走访的所闻所思,直到东方露出新一年的第一道隐隐约约的晨曦,我才抬起头,直起腰,呼了一口长气,一股大功告成的轻松释放到全身,一个比较系统的施政方案的新年工作计划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钟声出笼了。方案充分体现了三大特色:一是饱含人文情怀,首当其冲地解决广大教师关心的热点,把改善教师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从调动教师积极性入手;二是革故鼎新、建章立制,立规矩,画方圆,从规范学校所有人尤其是干部行为着眼;三是提出目标,规划长远,谋划当前,从一步一个脚印做起。
我首先想到的是离休教师郑经,我清楚地记得,我当教师时曾和他在学校的梧桐树下侃大山的情景。三七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郑经蹲过国民党的监狱,参加过解放战争,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反右时因敢于仗义执言又戴过极右的镣铐。这人一向为人正派,自始至终都保留着一个老革命的优秀本色,我十分敬重他的人品。上班的当天下午我就找到他:“郑老师,你是革命的老前辈,经的风雨多,见的世面广,大家选我当校长,我怕我干不好,我是来找你讨真经来的,我衷心希望你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我,能给我教真招,我会一辈子都记得你的大恩大德的。”
“你知道人们为什么事先不知道信息,没有商量不约而同地都选你当校长吗?”郑老先生似乎在考我。
“不知道,真的不知道。”我十分虔诚地瞪大眼睛望着他,想从他那里找到答案。
“其实这很简单,就是你正派诚实,聪明能干大家信得过。”
“郑老师,你过奖了,是老师们过高的估计了我,我觉得我没有什么别的地方。”我说的是心里话。
“你自己不觉得,但老师们心里有杆称。大家都信任你这是干好工作的保证。我送你三句话,如果你能做到你的校长就一定能当好。”
“哪三句话,我洗耳恭听。”
“一,作事先作人,二,谋权先谋民,三,办学想长远。”
“郑老师:什么叫作事先作人呀?”
“就是想把事业干好就必须先把人作好,做人要正派,做事要诚实,为政要清廉,群众最不喜欢的是贪官、滑官、邪官。”郑老先生严肃认真地解释着。
“那什么是谋权先谋民呢?”
“这个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你在利用手中权力作出决策时,要时刻想到这个决策是不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大多数老师是不是会答应。至于办学想长远就是当校长心里要有个目标,想把学校办成什么样,要有长远目标,不要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郑老师索性一口气讲清了他的后两句话。
“郑老师,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你放心我会记住你的话的,以后我会经常找你的。”我十分诚心的谢了又谢。
从郑老师那里出来,又用了将近十天的时间,我走访了几乎所有的教职工。年前的寒假我忙碌地穿梭于教职工之间,漫步于校园每一个角落,跋涉于教育理论法规的书山文海之中,我要听到所有人的呼声,我要盘清学校的家底,我要为我的决策找到理论根据,我要寻求未来工作的契入口,我要构想学校发展的长远蓝图。
直到腊月二十九我才回到乡下的家里和家人团聚。外人的恭贺声,声声入耳。母亲没有多少高兴也没有半点反对。不高兴,是因为文革的阴影在她的心里仍然没有散去;不反对,是因为知子莫如母。妻子禁不住脸上洋溢着浅薄的陶醉,尤其是当有人叫她校长夫人时更是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光辉。放假没有按时回家她们都没有着急,都觉得我是在干大事。要办的年货我把工资早就托人带回家了,回家后谁也没有责怪。两个才三岁多的双胞胎儿女扑上前来,脸上绽放着甜蜜的笑容,从那稚嫩的小嘴里蹦出一声声甜得叫人心醉的喊声:“爸爸!爸爸!……”这时我才想到我还有一个家,我才想到儿女亲情。
妻子见我只顾和孩子们亲热逗乐,完全没有把她放在心上,满怀醋意的亮起了高嗓门:“不是说你当上校长了吗,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这有什么好说的,还不是和当老师一样。”
“别人都说当校长很风光,很实惠,你当校长家里也能沾点光呀?”
“妇人之见,你就知道沾光。”
“不沾光,谁当那个校长呀?”她继续着她的谬论,完全没有顾及我的感受。我知道和这种庸人是没有必要理论的。我没有再说什么了,继续和孩子们戏耍。妻子见我不再理她,转身就走了。
一直站在一旁没有做声的母亲见妻子走了,终于语重心长的说话了:“儿子呀,当不当校长没什么,重要的是你自己要站稳脚跟,千万不能犯错误,这一家老小都指望你呀!千万不能给后生栽个坏根呀!”
“妈,你放心,爸爸的遭遇,我们一家受的罪,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除夕的鞭炮此起彼伏,古老的农村处处洋溢着新春佳节的气氛。劳累了一年的农民,尽情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借着团年饭的机会,一边品尝着醇香老酒,一边掰着指头盘算当年的收成,一边构想着新一年的蓝图。我没有心思去关心我家来年的运势,耳畔是孩子的欢笑,心里是那新一年校长工作的情节。脑海里不住的翻腾着教师们那一句句推心置腹的话语,那一双双期待观望的眼睛。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开始伏案激书,用笔理清了近半个月走访的所闻所思,直到东方露出新一年的第一道隐隐约约的晨曦,我才抬起头,直起腰,呼了一口长气,一股大功告成的轻松释放到全身,一个比较系统的施政方案的新年工作计划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钟声出笼了。方案充分体现了三大特色:一是饱含人文情怀,首当其冲地解决广大教师关心的热点,把改善教师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从调动教师积极性入手;二是革故鼎新、建章立制,立规矩,画方圆,从规范学校所有人尤其是干部行为着眼;三是提出目标,规划长远,谋划当前,从一步一个脚印做起。
拜新年是人们联络感情重温亲情的习俗,平时的忙碌使人们顾不得许许多多的人情旧故,带着满脸的微笑和一声声甜蜜的客套,走东家串西家。即或是虚情假意的一声问候,也无不渗透着节日特有的气息,也只有在这时才有了人与人之间形式上的近距离交流,这也正是我同广大教师加深感情的大好时机。大年初一的早晨,刚放完喜迎新春佳节的鞭炮,我就带上施政方案骑上自行车赶往学校,借给教师拜年之机征询意见。那一天我马不停蹄,只要是在学校居住的教职工,无论是教师,还是工人;无论是前勤,还是后勤;无论是干部,还是一般群众;无论是知心朋友,还是曾经有过不快,我都一一走到,用心给带去我的诚意,带去我的问候。每到一家我都简要地宣传一下我的构想,虚心听取大家的高见。由于我的真诚,不少的人都谈出了各自的见地,同时也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无私的支持。我的施政方案随着我的深入和教师们的理解日臻完善。
正月初十开学在安排好学生报名,教师上课等常规性工作之后,我就把我的施政方案和当年工作计划(讨论稿)印发到给每个教职工,然后着手筹备清水镇小学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
大家一听说要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重大的事情让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这在清水镇小学的历史上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人们由衷地感到自己真正成了学校的主人,真正看到了学校的希望。一个个都十分认真地推荐代表候选人,十分认真地思索着自己该对大会交一份什么样的提案。
经过充分地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地反复酝酿,正式代表候选人产生了。正月十八的晚上由全体教职工投票选举产生了清水镇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正月二十,清水镇小学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序幕。大会上我作了就任校长以来第一个学校工作报告。我把那来自于群众之中,集大家智慧于一体的施政方略和新一年的工作计划真心真意的抛出来了,并向大会报告了新一年学校财政预算。出台了强化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郑重向全体教职工承诺一年内为大家办十件好事实事。
报告结束了,会场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入会的人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心声。过去学校干什么,从来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学校的钱怎么用,从来不让群众知道,教职工的疾苦从来无人问津。只有今天我们才是学校的主人,我们一定要当好这个主人。经过热烈而又认真的讨论,大会表决通过了我的工作报告和学校财政预算报告。通过了学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我今后工作能迈开坚实的步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春天的光阴是那么的宝贵,对于一个初涉政治的新手,更是显得时不待我,方案一经表决通过。首先是逐一落实对教师承诺的十件好事实事:改建教职工住房,给有家在校的教师每户盖一间厨房;重新打一口深井,提高师生饮用水质量;购买自备电源,解决照明生活用电;把教职工厨房一分为二,在竞争中提高服务质量;改集体办公为分散办公,取消晚办公,让教师有更多的自主活动空间;清除教职工床上的稻草,学校统一提供棕垫,改善睡眠条件;安排特困教师家属从事学校服务行业,解决教师后顾之忧;整治周边环境,树立学校威信;处理过去殴打教师的积案,为教师伸张正义,让教师扬眉吐气;争取社会支持,解决教师子女就业难。其次分解学校奋斗目标,把长远目标分解成中期、近期目标;把总体目标分解成各职能部门目标;在此基础上让每个教职工制定自己的目标。由于我的务实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有良心的教职工,赢得了人心,赢得了民意,教职工的积极性空间高涨,理解、支持、团结、奋斗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强大合力,学校到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一个学期过去了,学校的面貌和教师的精神风貌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不知是哪个教师在清水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豆腐块文章,透露了学校变化的一鳞半爪,引起了清水日报的注意。那时的记者还不象现在有偿新闻趋之若鹜,报社派了两名记者专程赶到学校采访。记者找到我说明了来意,我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没什么好说的,我觉得我没有惊天动地之举,所干的都是一个校长应该干的。”
记者见从我这里没得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干脆扎到师生中调查走访,刨根问底。他们亲自目睹了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