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逆天神棍 >

第49章

三国之逆天神棍-第49章

小说: 三国之逆天神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有了一些基础的于禁,学习起来比军卒要快了很多。只有简雍还浑然不知自己的马脚,在不停装傻的问东问西。
一个下午过去了,一群人都没有盘点只是在不停的学习中。好在,丁浩然自己懂的也不多,只是不停的反复强调重点,如何盘点,如何记账这些。
等快到晚饭了,这些人都懂了。就是简雍也不敢再装了,毕竟,其他小校都已经会了。这个时候要是自己再装不懂,估计就不是让别人鄙视的事情了。
晚饭后,只是一个多时辰,这些东西就都盘点完毕了。丁浩然在大帐中点着火把,开始自己写自己的投资计划了。
只写了一会儿,丁浩然就受不了。眼睛有些闪金星,没办法,只是火把和一点儿动物油的油灯,光亮再怎么着也不行。这还是丁浩然已经逐渐适应了东汉年间的生活条件,要是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真的是可以要命了。那些蜡烛的光亮都是要命的,根本连人多看不清。
想想看,貌似玻璃的东西其实中国早就有,就是都是被人当做宝贝一样供着的。比如我们知道殷商时期就有了琉璃盏和琉璃珠了。所谓的琉璃:琉璃,亦作“瑠璃”,是指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脱蜡而成的水晶作品。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轮美焕;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
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
琉璃的工艺大致上分为6部。
1、制作工序冗长:从构思、设计、雕塑、烧制、细修、打磨至作品完成,需经过四十七道精致烦琐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
2、手工制作:工人必须掌握精湛技术方能操作,每道工艺均有各自不定的变化因素,且在工艺过程中需经反复实验,作品色彩无一雷同,制作难度极高。
3、一模一品:一只模具只能烧制一件作品,无法二次使用,大型复杂作品甚至需要多次开模、烧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作品更为可贵可珍。
4、高温烧制:将精选原料以1400℃以上高温熔制成各种彩色水晶玻璃,并经过多次精选清洗后,按作品用料比例置于模具中,并设定严格的升、降温曲线,炉温必须控制在1000℃±5℃以内。烧制过程长达15天以上,使水晶原料,精确到每个细微处。方可确保作品精细奇巧、立体、真实、流线飘逸、清晰。
5、琉璃内的颜色都是由各种金属氧化物高温烧结而成的,不会有褪色、氧化等老化现象的出现。
6、琉璃的气泡:琉璃作品应具有艺术生命力,存在于作品中的气泡,更具想象空间,更具灵气。气泡是琉璃的呼吸,这是琉璃艺术领域的共识。
也就是说琉璃虽然是人造水晶玻璃,但已经可以把炉温达到1400°,那么要是再加上司马徽发现的煤矿,用煤石来烧制的话,烧制玻璃应该不是问题。
嗯,需要召集会制作琉璃的工匠。这样,离制造玻璃应该不是大问题了。貌似玻璃就是沙子提炼石英之类的,再什么加上什么东西才烧制出来。
想到这里,丁浩然有些豁然开朗。既然可以制作琉璃或者玻璃,那么现在可以搞铸造啊。自己可是木型专业人士,只要再找些小木匠,就可以开始了。
大炮不会造,就造手雷啊!想想就让丁浩然热血沸腾,手雷就是炸药包一层铁而已。只要把铁皮搞的薄一些,然后里面放上炸药。嗯,在三国这个时候炸药的威力不大。但是,要是里面装上铁屑之类的,在这个医药不发达的时代,连周瑜都是死在伤口感染上,更何况那些普通士兵。这个貌似有搞头。
还有什么是可以自己能搞的了的?丁浩然再次陷入了深思。对,攻城时需要超级的手雷,那么用什么发射呢?想到这些就想到了那些十字连环弩。用弩带是肯定不行的了,不过,可以自己制作一个代替的东西,比如听说喀秋莎大炮就是两根铁轨。当然,说这话一定是忽悠人的,不过,在三国时期却完全可以用这个办法来攻城。只不过,不会是用两根铁轨,丁浩然想到了不止一种办法。
首先就是东汉使用的抛投车,又叫吊斗车。


第087章投石机与弩炮【第3/3更】
更新时间2011…5…18 7:30:55  字数:2149

 抛投车又叫吊斗车,但更多的官方叫法是:投石机,这个东西在所有古代战争中大概是最最常见的。不论中外,只要是历史悠久一点儿的战役,那种冷兵器的战役都有投石机的存在。现在的东汉末年也有这种东西,不过都是一些简单的。大多数都是军卒就地取材制作,原因就是太过笨重,所以不便于携带。
不过,丁浩然不打算做木质的那种笨重不易携带的一次性投石机。简单的画了一张图纸,这是一个熔炉的构造图。然后就叫人找来了吕虔,写了一封信交给吕虔,让他马上去找司马徽等人,吕虔接到命令连夜就启程了。
接着丁浩然又画了一张图纸,这张话的是设想中的投石机。其实投石机并不难制造,只是丁浩然想到了用钢铁打造。那么,就需要一些设想了。首先就是方便拆装,接着就是投掷的距离,最后是操作性。
中国古代,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投石机,不过一直都是一种大规模作战时才会使用的武器,原因简单---笨重。而且,投出去的石头射程不远,一般在三百步到四百步之间。这个距离,对于投石机的操作人员来说就是致命点。大多数使用投石机都是在攻城战中,而守城一方只要有二十个能射三石弓的,就完全可以将投石机毁掉。火箭,射人都是投石机难以靠近的不二法宝。甚至,有些时候,城内的守军还会杀出来,毁掉投石机再回去。
所以,一般来说投石机都是辅助型的,杀伤力这个时候还不是很够。直到蒙古统一北方的时候,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都将投石机发挥到淋漓尽致。欧洲那时候流行的是弩炮,最高可达500步,依旧被蒙古军打的找不到北。
蒙古军使用的投石机是5发制的,和西方的连环弩炮一样有着连发功能。但是,弩炮的架设就需要大量的人手,而投石机不需要。
蒙古军的投石机很简单,简单到让人无法想象。五根四丈长短的白蜡杆,牛皮投袋。这就是蒙古必须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的投石机了。当然,组装的时候,是需要就地取材。用六更木头搭建两个三脚架,再用六根木头做成底座,一根横杆左右架臂。最后用牛筋将五根白蜡杆固定好,短的一面留一丈,长的一端留三丈。在长的一端系上投袋,装好石头。利用马的跑动带动拉臂,一颗足足有50斤左右的大石头就飞出去500步了。
蒙古军显然知道了投石机的要点----投臂。然后又知道,再加上牛筋的反作用力和较长投臂的柔韧性配合。白蜡杆在这个时代多的数不清,四丈以上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牛筋更是所有军队都必备的东西,因为古代用的弓箭,绝大多数都是牛筋做弦的。而生牛筋最怕水,一旦遇到水几乎就不能使用了,需要重新烘干。那么,在烘干的过程中就是需要短期的更换了。
可是,丁浩然不需要。他的军队都是用的纯钢的连环十字弩,就算是坏了,让敌军拣去了,没有钢丝依旧是用不上。
简单的画了一个配重支架的图纸,丁浩然又拿出一个连环十字弩来。慢慢的拆开,这样就开始一个部件一个部件的画下来。放大三十倍的连坏十字弩就是弩炮了,而且,丁浩然知道这种东西以后就是自己攻城的主要器械了。
与投石车不同,弩炮可是有了绝对技术含量的东西了。弩炮需要加扭力,不加扭力的弩炮就是一个呆鸟,比起最差劲儿的投石机都不如。但是,要是给弩炮加上足够的扭力。那么,丁浩然相信,一个可以连续射出十几二十发炮弹的弩炮就是对手的噩梦。
研究了大半夜,丁浩然总算是都搞明白,这才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丁浩然就叫凌操出去满世界的找匠人。尤其是木工和铁匠,工钱加倍,只要愿意来的不在乎手艺好坏。不过才过了几个时辰,凌操就带来一大批的匠人。
这些匠人中有很多人都是带着工具来的,其中有一个老匠人居然有七个徒弟,由此可见,这个老匠人的手艺还应该算是不错的。一问之下,丁浩然就有点儿感谢老天爷了。
原来,这个老匠人复兴公输,单名一个元,字表显先。是木工鼻祖鲁班的嫡传后人。别看历朝历代对匠人都不重视,但是鲁班以前可以说是真正的发明家。
历史上,鲁班是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春秋和战国之交,社会变动使工匠获得某些自由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此情况下,鲁班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方面有所发明。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国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但被墨子制止。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鲁班接受了这种思想。鲁班一声发明的东西很多,善于动脑,在建筑、机械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他能建造“宫室台榭”;曾制作出攻城用的“云梯”,舟战用的“勾强”;创制了“机关备制”的木马车;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凿子等各种木工工具,还发明了磨、碾、锁等。由于成就突出,建筑工匠一直把他尊为“祖师”。
就说尺子,鲁班制作的尺子就有数种:长尺、曲尺、方尺又称拐尺、当然还有现在我们用的卷尺。
鲁班还是最早发明机关机械的人,他发明了飞鹞、木马和木人。飞鹞可在天空御风飞行三日,木人可驾驭木马自行走动。
所以,丁浩然一听这些工匠里面居然有鲁班的后人,那可当真是欢喜的不得了。马上引为上宾,兵立刻就给了官职--衍造使。老头也很高兴,就推荐了下自己的几个徒弟,老大是老头的儿子公输强字太白。老二叫李成字临福、老三叫张淼字洛水,老四叫胡旭字甘阳,老五叫薛家字幸礼,老六叫杨伟字孔鹏,老七叫马钧字德衡。
PS:推荐小女人写的书
《末世之米沫》书号:1916836
《死神实纪》书号:1959398


第088章攻城略寨【第1/3更】
更新时间2011…5…18 16:28:55  字数:2106

 一听到马钧的名字丁浩然的眼睛就亮了,不过这不能表露出来他知道马钧。历史上马钧是一个牛人,发明的东西很多,有改良了很冻猪妖的发明。在农业上最有名的灌溉工具龙骨水车就是这厮发明的,在战争方面,正是马钧发明了连环火弩打败了猪妖的连环弩,后来有了轮式投石机的发明。而且,马钧还发明了指南车和梭式织绫机。可以说这是一个很牛叉的发明家,没想到居然这么一点点就拜得名师有了字表。实际上马钧现在的年纪只有十岁左右,但是,就是这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在丁浩然面前依旧坦然自若。
穷人家的娃娃早当家,莫非马钧就是这种人?不过历史上也说过,马钧为人低调不善言谈交际。丁浩然只是看看这个少年,没有继续在意。但是心中已经开始琢磨着,应该可以为这师徒八人大开方便之门。
拿出自己画的简单图纸,丁浩然好不避讳的和师徒八人加上外面的木匠一起讨论如何造投石机,如何找弩炮。木型工艺实际上页是木匠的一种,不过是由于铸造业的需要,木型工艺的要求比较严苛。所以,丁浩然也算是一个小木匠。几十个木匠一起研究这张图纸,进度和各种奇思妙想不断刷新着。
尤其是公输元和自己的徒弟们,等到了三天之后,这张图纸已经变成了轮式扭力投石机。而另一张图纸上的弩炮,也是成为了轮式扭力弩炮。可以发射九种常规炮弹,其中就有丁浩然另一项发明手雷。不过协助丁浩然成功发明手雷的却是公输元的二弟子李成,李成不单是喜欢木匠,还是一个烟花的狂热迷。对于火药的性能,配比的方案了如指掌。一听丁浩然的设想,马上就推出了自己的想法,很快三国第一批半自动化的热武器就可以投入使用了。丁浩然在高兴之余,马上就又给李成提出了要求。研制撞针!当然,丁浩然不会傻俾俾的直接说,只是一点道:你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不需要人工点燃,但是必须可以控制的爆炸方式?
十日之后,木质可拆装的投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