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情感释放 >

第3章

情感释放-第3章

小说: 情感释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我再也没有打算交女朋友。心理上在做着恢复阶段,因为还有很多问题我没有想明白,对于这个话题则是我的事情了。

    选好了一套古色古香的信纸,就准备用废话填充了。那天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就只是饶有兴致的给小雪写了封信。写完信,天色也不晚了。除了看看书,听听音乐就是又呼呼去了。

    6号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起个大早买了张邮票,在第一时间里将信发往内蒙古。其他时间则还是看看书、听听音乐、做些想做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书都不是课本,而是从省图书馆借来的书籍。看书是那段时间里培养的最好习惯,到现在对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喜欢什么就借什么,想了解什么就借什么,不懂什么就借什么,对什么感性趣就借什么,没有人会限制你要学的东西。虽然内容不太系统,方向不太明确,但后来证明我是对的。杂,不要紧,重要的是坚持,总会在某一天发现你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并且完善你的兴趣以及需要。最终也将为我所用,消化吸收。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有人在我们耳边说这样一句话:从量到质的变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走完这个过程。现在我终于可以说我明白了。

    第一次发信的内容有些记不清了,我没告诉小雪我不在学校念书了,当然也没告诉她我不上班。因为我怕这唯一的新朋友会离开我,因为我怕孤单。所以很长时间我都没提过,自己跟“学校”有关的话题。即便有也是以前的。我唯一的新朋友,我唯一的牵挂,在那个时候她是我唯一保持联络的异性。我害怕接触异性,因为我怕自己会不自觉的喜欢上谁,又再次面临选择。最可怕的就是喜欢上的人,说不上讨厌你,但很可能也不太愿意接纳你的客观存在。

    接到信的第2天,也就是3月20日,沈阳下起了大雪。在我看来那是小雪的问候和礼物,我又再次及时的回了信件,虽然迟了一天寄出。但提到那件事,我说我很高兴,不仅仅是收到她的第一封回信,而且还有她让天空带来的礼物——千万朵洁白的雪花。信出的那天是一年中的春分,长辈们常说:从那天起春天就要来了。

    春天应该是万物复苏的时刻;也应该是心灵复苏的时候。我想。
第3节《No。2小雪的秘密花园》
    第3节《No。2小雪的秘密花园》

    等信的过程是漫长的,但那种等待的滋味又是很特别的。一旦收到信件,拿“欣喜若狂”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心情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特别是你在乎对方的时候。

    小雪还是会经常上网,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回我Q上的留言。即便我不是在线状态,她也会留言给我。我去上网的频率也明显增多,原因不外乎N个:1,我的时间很充裕,闲置阶段;2,留言给她,是我和外界沟通的唯一方式;3,我需要她的存在。因为我有可能在她的身上找到我的剩余价值。如果我有的话,如果她在乎的话。显然任谁都看得出来,我缺少了一种品质——自信。

    在离校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的确是那个样子的。直到有一天我找回我的自信和勇气。

    和小雪在网上相遇,只是偶然会发生的事情,多半的时间里,还是以留言的形式开展我们的沟通。也有一部分时间我会打电话给她,通常是在晚上她上完课,约好的固定时间里。而她接我的电话时,也会很高兴。有时候会聊上好一会儿,大多都是她在学校的事情。

    有天她感冒了,是在我们通电话的时候发觉的。我问她声音怎么变了,她就如实的对我说不小心被风吹到了,有些感冒,还说头也晕晕的。我在电话里和信里都叮嘱她要按时吃药,要好好照顾自己,别老是大大咧咧的。她在电话那头,也回应着说:“好。知道了……”

    后来她回信的时候,还夸张的说到:“……我感动得都飞上天去了,轻飘飘的。……”容易满足的孩子真是幸福啊,一句简单的问候和关心的话语就让她幸福的那样。她真的挺可爱的。看信的时候,我偷笑着。

    关于第二次的来信,小雪有提出一个“抗议”,内容是这样的:“……我要提醒你一下,以后给我写信时不要标拼音了,英文也不要注解释或翻译了。这些我还是能看懂的。知道我看到这些提示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吗?四个字:面红耳赤。你大概认为我们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是文盲吗?!……”

    读到这里,我注意到信纸的左侧,有一只眼神中流露着百般无奈的恶狗,就是出现在流氓兔Flash动画中的那只。而信纸的右下角,则是另一只痞性十足的流氓兔,手里拎着个酒瓶子,恶狠狠的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很卡通,很Q版的曰曰着什么。仿佛恶狗的无奈和流氓图的愤怒,就来自天边小雪的感受——散发着“同出一辙”的味道。

    小雪的质问开始让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什么拼音标注英文翻译的?后来回忆一下,是我的习惯导至了一切误会。每次写信的时候,遇到多音字或英文的部分,总是习惯的标明了读音,和中文部分的解释,以便让读信的人看到的时候更能身临其境,就好象我在说给她听一样:没有误差,更加准确真实。显然我那样做的后果,在小雪看来是画蛇添足的。后来回信的时候我也做了解释,深刻的反省和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得到了小雪的“原谅”。其实说些到家的话,那跟本不是我的问题,道歉之类的话,更是迫于女权主义的威慑才不得已而言之。想想做男人也挺不容易的。(这回公开的言论,我是要付出代价地。还不知道会不会被‘半边天’的女英雄们视为公敌呢。言论上的证据是一定要留下的了,没办法,谁让我总说实话。惨啦。惨啦。)

    小雪说收到我的信时,感冒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叫我不要担心她。特别强调这次没有骗我。我想,她指的应该是网络真实姓名的那件事。原来她还介意那次的善意欺骗,我早就不介怀了,看我多没心没肺。她同时在信中表示,觉得我是个快乐的人,就好像我觉得她是快乐的人一样。我们一开始都只看到了表像,而没有深入到内心的真实世界。于是她讲了一个,藏在她心里很久了的故事,给我这个“快乐着”的人来听。

    她,倾诉着那份伤感;我,聆听着那份伤感——用我心。在某种情感上,我们是没有距离的。因为她也有过曾经。当她描述着过去的时候,仿佛那个模糊着的故事中的人物,似曾相识……

    信中说,她上初中的时候,她的同班同学里有一个非常出众的男孩儿。那时她在班级中的学习成绩总是徘徊在10名之内,那个男孩则保持在前3名的位子上。由于地理上的优势,男孩就坐在她的前桌,学习上有了困难的时候,小雪也总是很自然的要问问他。那个男孩也总是很热心的帮助她解答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有时候,小雪会不经意的抬头,看到那男孩儿总是在傻傻的盯着她,她也总是回以善意的微笑。

    日子久了,那个男孩难免会对她产生好感。终于有一天,男孩放学的时候,回头放在她桌子上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还神秘的嘱咐她回家后才可以打开。小雪还没来得及问他那里面是什么的时候,男孩已经闪出了空空的教室。就这样小雪收下了男孩的第一份礼物,但也是她收到的最后一份礼物——如果说男孩的眼泪不算做青春的礼物的话。

    小雪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她要去赶着坐公交车。手中的盒子让她觉得好奇,于是她在没有到家的情况下,就打开了那个神秘的盒子。然而,从那一刻起却改变了她和男孩之间,原本单纯的关系。本来故事应该向好的方向发展才对,那才是人们所期待的,但事实并不是那样。她和男孩的关系从此如两条平行线一样,永不相交。原因就在于那个盒子里放着3只蜗牛,而且每只蜗牛的背上都刻有一组英文单词“I——Love——You”。这可吓坏了小雪,她人生里第一次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情。她呆呆的看着那上面的字母,足足有5分钟之多。她夸张的描述着当时的情景和状况。后边的信中说,当时下车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了那3只小家伙。她把它们丢弃在路边的草坪里,任它们回到它们的世界,慢慢的消失在草地里。至于盒子扔在哪儿,她都不记得了。或许下车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带下来也是说不准的。只觉得脑子里乱糟糟的:一塌糊涂。

    她还说自己最糗的一件事就是下错了车站,害得自己走了好远的路。她忘不了那个黄昏……

    后来,在学校的时候每每见到他,她总是不由自主的低着头不言语,而他却对她更加关心倍至起来。小雪说,她从来没有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她没有意识到爱是什么,她只是把他当成很好的朋友,可现在性质上全变了。她很迷茫,不知道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校园里是个很小的空间,班级里更是很小很小的空间,又是前后桌……她试图以某种方式来逃避眼前的事态发展,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报考一所艺术学校。(就是她现在的舞蹈学校)更没想到的是她居然一标中第,考进了包头市女子艺术学校。就在全班同学都知道她要走的那一天,那个男孩放学的时候提前在她回家的路上,等到了她。两人相见无语,沉默了良久。男孩挡在她的前面,夕阳的光辉从他的背后打在沉甸甸的背包上。“别走……行吗……?”男孩带着恳求的语气问到。他虽然知道小雪不太可能改变主意,但为了那一丝最后的希望,他宁愿尝试。“不。”小雪平静的发出了回应,简洁而明了。仿佛一泼冷水洒在了男孩的心里,希望的火种并没有因此熄灭。男孩的内心挣扎着剩余的力量,执着的又问:“那……你什么时候回来?”小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只想逃离那儿,因为她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只觉得心里乱乱的跳个不停,她有些紧张。然而,又不能丢下他一个人,她不忍心那么对他。

    终于在又是一阵子沉默后,男孩试图伸出手来牵她的手,想从她那里得到一点点安慰时。小雪敏感的撤回双手,下意识的收到背后,同时丢下一句她现在连自己都有些不太相信的话:“永远都不会回来了……”。小雪从他肩膀的一侧溜走了。那一刻,小雪说她用余光看到了那个男孩的眼泪,并且也听到了他心碎的声音。可她没停下脚步,还是倔强的逃离了那里。

    她说,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那么说。没有理由,也想不出来理由。就是觉得那时候交往是不对的。回家的一路上,她都有听到他心碎的声音。她迷惑的问自己,为什么来到这个学校后心情还是好不起来。人也变得沉默了许多,有时会责怪自己,是不是当初太过固执了。或许应该有更好的方式来解决当时的问题,或许婉言拒绝他的好意才是最恰当的。而当时为什么就那般冷漠的一口回绝了他,还泼冷水般的浇熄他最后的希望。哪怕当时只是圆个小小的善意谎言也好,总比冷冷的伤他的心要好一些啊。为什么自己那么笨!

    雪在信中很矛盾,对自己的做法也产生了怀疑,显然她觉得当初那么做是欠妥当的,但毕竟事过境迁,斗转星移,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无法挽回更无法弥补。留下的也仅仅是一丝回忆和少许的愧疚。对那个男孩现在的状况虽有担心种种:是不是还难过,是不是还伤心,是不是还痛苦,是不是还无助……对立的情绪,有时候让雪感到内心的少许不安。

    雪总是问自己,那么做……是对?是错?……

    随着时间的推移,雪的记忆里总是会浮出那个忧郁的男孩,时常也会在梦里见到他那双真诚的大眼睛。雪最后还是不能完全释怀发生的一切,在对我倾诉了她的“往事”之后。以一句“算了”,就将所有的不解与迷惑暂时丢到九霄云外去了。然后草草的问候我是不是读信的时候已经烦了,来掩饰她内心的不快乐和一点点忧伤。我真想当时就告诉她,根本不会觉得她的描述会枯燥、无味。因为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只不过我扮演的角色是那个男孩,而那个女孩则是另一个不再与我的世界有任何瓜葛的人。并不是我们无情,而是我们在成长。成长就意味着很多发生的事情,将会有新的看法和角度。比如说:原谅。

    我也本想告诉小雪,自己同样经历了她讲的故事:同样的在一个车水马龙的路口,同样带走了一份伤感,留下了一份遗憾,同样被拒之门外,同样离开了学校……只不过离开的人是我,而不是那个女孩。不过开始我并没有那么草率的告诉她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