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浙残明梦 >

第86章

江浙残明梦-第86章

小说: 江浙残明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对派中有的是忠于鲁王,如熊汝霖、陈函辉;有的则为自己身家考虑,国舅张国俊便是其中之一。他生恐鲁王退居藩位,自己将失国舅之位。便暗中煽风点火,在鲁王面前百般挑唆。

鲁王监国被激怒了,宣布退归藩位,于九月十三日返回台州。

如此一来,鲁王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同情。虽然赞成派诸臣于十月初一日在府堂开读唐王诏书,但转而反对奉诏闽中的朝臣越来越多,双方阵营人数开始持平。

正作没理会处时,大学士督师张国维在江上星夜驰至绍兴,道:“唐、鲁同宗,向无亲疏之别;义兵同举,更无先后之分,惟有成功者居帝位。若一旦称臣,则江上诸将,必须听命于闽,我主如何号令诸军进取?”

此言一出,反对派官员尽皆响应。熊汝霖也道:“主上原无利天下之意,唐藩也无坐登大宝之理。有功者王,此为定论。假若我兵能收复杭城,便是大明中兴一半根脚。此时主上早正大号,已是有名。千秋万世,公道犹存。假如我等不能,而唐王能遣兵克复杭州,直趋金陵。功之所在,谁敢与争?到时再议迎诏,也为时未晚。”

张国维又致书唐王道:

国当大变,凡为高皇帝子孙,咸当协心并力,誓图中兴。成功之后,入关者王。监国退居藩服,礼制昭然。若以伦序,叔侄定分,在今日原未假易。且监国当人心溃散之日,鸠集为难,一旦退就藩服,人无所依。闽中长鞭莫及,猝然有变,唇亡齿寒,悔将何及?臣老矣,岂若朝秦暮楚者举足左右,为功名计哉?

于是越中诸臣最终统一意见,前往台州迎回鲁王。

刘中藻入朝见驾,慷慨陈词。分析四镇无同心之旅,吴、浙少牵合之师,以致弘光朝一朝瓦解,劝浙闽共奉隆武,一致抗清。

鲁王闻言,似有所动。然而反对派诸臣态度甚为坚决。

张国维愤然仗剑伏阙,奏道:

臣得以义责诸臣。夫鲁以数郡起,凭匹夫之怒,当全盛之敌,破矢折戈,劳苦江上者累数月,而闽以回远,奄然苟安,即不助予,乃令束而待命!今日请太祖高皇帝坐定此案,唐、鲁得失,岂止寻丈哉?且夫乘人之危而因以利之者不仁,孤人之势而阴诱其众者不义。亦思鲁众一退,当坚者故非唐乎?是自破卫也,以身为边也。凡我有官君子,矢事于鲁,移奉叔父,亦称二心。即以势临孤危,当为国死。今日复有以奉闽为言者,臣立斩之!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谢龙震乘势骤起,当朝厉声诘责,手批刘中藻。又指责会稽知县姚孙榘不当急上仪注。姚孙榘由此被迁授他职,而以举人殳香继任。

刘中藻孤傍无计,仓皇中离开绍兴,来到金华。朱大典以礼相待,恐人加害,派士卒护卫出境。

唐王得报后,又先后七次手敕到绍兴。并授张国维为东阁大学士,敕辅鲁王监国。张国维傲然对使臣道:“张国维只知今日江上收文武人才,行战守事为急,不知东阁大学士为何官,可即以此语报唐殿下。”

监国朝议遣给事中曹维才、职方司郎中柯夏卿为使通好闽中,不用疏奏,止叙家人叔侄礼,传鲁王话道:“叔父能大饷我师,亦协守江上,事定而后议。”

唐王在那边听得,鞭长莫及,无可奈何。

 

 

 



 

时值初冬,而草木非时而发,城内城外百花齐开。

张国维自绍兴回到江上后,驻兵瓜沥龙王堂,再次上疏请求合攻杭州。

在得到鲁王支持后,慨然订下战期,檄诸军分几路渡江。

自十月初八日开始,明军连战十日,阵阵皆捷。熊汝霖、孙嘉绩、钱肃乐、沈宸荃、郑遵谦、方端士等都亲冒矢石,身先士卒。

十四日,勒克德浑、张存仁调集兵马,渡江进攻固安。

清军舰队遮天蔽日而来。张国维与钱肃乐、王之仁率部迎击,方国安陈兵江南,严阵以待。张国维、钱肃乐从左右两翼掩杀。钱肃乐弟参将钱肃绣,人称钱八将军,挺矛奋勇争先。腹中一刀,肠子漏出不及纳入,还一手揽起肠子,一手持兵器连杀二人。前锋副将钟鼎新等持火器奋勇力斗,击死一员穿绯衣的清军大将。诸将吕宗忠、王国斌、赵天祥等各斩数十级,夺获军械无数。

勒克德浑见明军骁勇,无心恋战,传令诸路军马退回江北。诸将杀意正浓,哪肯放过,乘机追杀,歼敌数千,直杀到杭州草桥门下。

清兵有三骑回马射箭,明军先锋沈国忠、沈明俊赤身跳上江岸,用火铳击死。明军纷纷跳下战船杀上岸边。正待攻城时,不想大风雨骤至,火炮俱湿,弓矢不能发,只得收兵退回。

游击俞国荣等也乘胜斩获,直抵张家湾,大获器械。沈宸荃标下都督佥事姜克复等原来均穿红衣甲。此日恐清军防备,先将衣甲尽翻为白色。令数十名士卒诱清军白标十余骑追来,前锋以鸟铳射杀。清军见状,以六七百骑分从左右两翼夹冲。明军以火铳射击,清军败溃。明军乘胜追击,直杀过张家嘴敕塘一带,方才收兵回营。

此役明军大获全胜,被称为诸义旅江干以来战功第一。

与此同时,陈潜天、熊汝霖在下游战于牛头湾及沙埕,亦获大捷。熊汝霖麾下总兵史标等渡江埋伏戈弩,清军二十名游骑经过,被魏良等杀死。清将大怒,当即率数百骑冲阵。明军伏兵四起,戈弩齐发,先射倒擎旗纛将官一员,随后击毙清军数十。日暮时分,清军援兵百余骑赶到。熊汝霖侄熊茂芳张弓射马,连连射杀三骑。史标急发大炮,击死数十人。

于是乘此大捷,陈万良、姚志卓乘胜再次收复余杭。一时浙西义旗四起,浙西、苏、皖义兵百余支,杭州顿成一座孤城。钱肃乐疏请率兵攻平湖,再请趋海盐,由海道窥吴中,但鲁王监国没有听从。

熊汝霖也上疏道:“自小亹迄西兴六十里,臣及孙嘉绩军纔千人,何以守?朱大典军士精火器、总兵尉允昌有才略,请使军江上;张名振在石浦,请使渡曹娥;固东浙在事诸军,并宜毕济。”然而时不能用。

熊汝霖便再次渡江西进。部将魏良、黄麒、吴彪率部先登。不料清军预先设伏,六百余骑尽皆杀出。明军猝不及防,纷纷阵亡。熊汝霖督帅舟在后,见状弯弓搭箭,连射十余骑。明军舟中万箭齐发,清军伤亡百余骑,明军反败为胜。诸生钱振宗等战死。王之仁、陈潜夫军稍后退,然而犹然力拒。不久,总兵张鹏翼援兵赶到。一阵砍杀,清军溃败而退。

熊汝霖部乘胜进击,与浙西义军领袖陈万良等相为呼应。先后活动于临平、五杭、新市、双林、吴江等地,颇有斩获,最后以失援退回。

不久,鲁王监国亲自赴江上劳诸军,驻跸西兴。应张国维建议,遵汉高祖筑坛拜韩信为将故事,备物典策,筑坛冠山绝顶,拜方国安为大将军,命张国维代监国捧毂推轮。赐方国安尚方宝剑,令便宜行事,节制诸军。

一时旌旗蔽空,车马如织,清军在江北望见,也皆惊骇。

随后,进方国安为荆国公,王之仁为武宁侯,封郑遵谦为义兴伯,张鹏翼为永丰伯,吴凯为开远伯,方元科为威远伯,刘穆为威北伯,俞玉为定南伯,王鸣谦为靖江伯,谢正让为襄勤伯,陈谦为镇威伯。又封张世凤为平虏将军,邵一梓为威虏将军,张名振为富平将军,戴尔惠为义武将军,姚志卓为平原将军,裘尚姡褰新孜敢慕醭任轿鹘殴臀逡憬徽逦浣鹊取

浙江诸将皆要求唐王出师北伐。唐王便遣苏观生赴赣州募兵,以曾樱、郑芝龙留守福州司饷。他自己祭告天地祖宗,誓师西郊。以郑鸿逵为御营左先锋,出兵浙江;郑彩为御营右先锋,出兵江西。二将却行数十里,疏称候饷,逗留不进。

方国安自拜将后,屡次出击,双方互有胜负。

众帅相议道:“清军何尝不顾虑,主要在于我军不能齐心协力,所以一处进兵、一处退兵。这都是由于大将期会不信,调度不灵,致使缓急不一,各自为战。”决定约期会战。

十五日,鲁王监国再次御西兴犒军,传诏每名士兵赏银二钱,责令限期渡江,共攻杭城。众人便议定分门攻打,定以二十四日丑时,官兵义兵齐会,水陆并进。方国安、张国维渡钱塘江上游五云一带,攻正阳、钱塘等门;王之仁、熊汝霖、陈潜夫等渡下游姜家嘴一带,攻太平、艮山等门;再往下则以章正宸、孙嘉绩、钱肃乐、沈宸荃、方端士率部协攻;最下吴凯、郑遵谦等部协同作战。

二十四日五鼓,方国安偕张世凤亲率精兵五千为前锋,以张国维长河之师为后援,入西山,突进朱桥。其余王之仁等则率兵分别从范村、六和塔三处过江,直至张家山、五云山、八盘岭等处,迫近杭州府城。

不料事先走露了风声,清军大集精锐,准备背城一战以决雌雄。总督张存仁率总兵田雄,副将张杰,会同梅勒章京朱玛喇、和托、济席哈也分兵三路迎击:一路在钱塘江面截击张国维的长河援兵;一路截杀王之仁、马士英等已登陆的诸部明军;另一路迎击方国安、张世凤所统的明军前锋精锐。

方国安率兵杀到时,清军先诈败而退。方国安督兵一路深入砍杀,直追到万松岭附近。突然一声炮响,清军伏兵杀出,先前佯败的回头杀来,顿时将明军围困在内。

此时张国维所率的长河明军已被清军截杀退回。其他诸部也被清军击破,不顾前锋,竟径自扬帆逃回南岸。

明军见援兵不继,又值大风雨,弓矢不得发,一时大溃,或俘或降,剩下残兵败卒拥着方国安、张世凤突围南还。

熊汝霖另率一部由下游牛头堰渡江夹攻,颇有杀伤,孤军失援,也被击败。

此役明军死伤惨重,被俘副将十一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四十八人。自此以后,明军士气消沉,转以防守为主,再也无法组织起大规模的登陆攻城战了。



 

 



 

马士英近来颇觉劳苦功高。虽屡战败北,却多少起牵制清军部分兵力的作用。毕竟战场生死关头,不但方国安力挺他们,连熊汝霖这些原来的死对头也已谅解了他。

于是便急着想朝见监国,以实现重返政坛、再展雄风之愿。

但他们在弘光朝所犯罪行,已深入人心。鲁王监国也无法辄言赦免,便下群臣议。然而诸臣也多言马士英当诛。

熊汝霖见状,委婉地开口道:“现在不是杀马士英之时,应当让他戴罪立功。”

兵部主事黄宗羲道:“非不当杀,而是不能杀而已。春秋之义,孔子亦岂能杀陈恒①?故此不应说他不当杀呵。”熊汝霖理屈,只能是唯唯称谢。

马士英在鲁王朝内处处碰壁,便叩关求入隆武朝。唐王也列数其罪,定其为罪辅、逆辅,谕令守关将士勿纳。马士英前后七次上疏为自己辩解,唐王只是命将其疏存档,以待公论而已。

马士英怀恨在心,便与阮大铖放言隆武朝大学士黄鸣骏将来课浙中八府粮,以离间浙、闽。

不久,谢三宾被推荐起用。诸人本为旧识,自此嗅味相投,肮脏一气。

这谢三宾上次差点为王之仁所杀,后来花了一万两银子总算捡回一条命。鲁王监国时,他不肯死心,便暗中在翠山召募士卒。义军对他颇加防范,推庄元宸守宁波城,王家勤、林时跃参其军事,谢三宾不敢轻举妄动。

浙东明军屡败清军,兵势渐振,颇有中兴之象,激起了谢三宾乘机干一番事业的雄心。他见国舅张国俊外依王之仁、方国安,内结太监客凤仪、李国辅,权势颇大,便以重金贿赂,要他向鲁王监国求情,荐为礼部尚书。鲁王得国舅相劝,想想当前也正需此人粮饷助军,当即依允。不久又不通过内阁,直接任命他为东阁大学士。

庄元宸见状,便上疏道:

举兵以来,士劳于外、民殚于内,重以旱潦,将卧薪尝胆之不遑,而颇安逸乐,釜鱼幕燕,抚事增忧;则晏安何可怀也!敌在门庭,有深宫优养之心、无据鞍借箸之事;则蒙蔽何可滋也!左右之人,颇能内承色笑;则事权何可移也!五等崇锡,有若探囊;则恩赏何可滥也!殿下试念两都禾黍之悲,则居处必不安;念孝陵荆棘之惨,则对越必不安;念青官二王之辱,则抚王子,何以为情?念将士生民之困,则衣食可以坐废。

又疏言:“中旨用人之非,乃赧王之弊政。臣叨居科长,断不敢随声奉诏。”

谢三宾暗结鲁王内侍,将他奏疏屡次封还不报。

庄元宸便致书黄宗羲、林时对道:“小小朝廷,似乎惟恐不即速倾覆。区区忧愤,无事不痛心疾首。以致咳嗽缠绵,形容骨立。原得以微罪,成其山野。”愤而挂冠而去。

钱肃乐近来也屡遭方国安、谢三宾等极力排挤。方国安军夺他所部义兵食,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