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浙残明梦 >

第113章

江浙残明梦-第113章

小说: 江浙残明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阅东瀛某人著《日本外史》,说什么明将李如松入平壤后,宇喜多秀家令大同以东诸城撤守来会,诸城并听命,独小早川隆景与毛利秀包、立花宗茂弗肯曰:“吾辈竭力报国,固在今日,且明军胜而骄,易与耳。”如果侵略邻国、强占他人土地算是“报国”的话,那么这些人也真是情同禽兽了,还算是什么英雄?现在一些电脑游戏美化群贼,真是可恨可叹。

倭军南撤,朝鲜诸将除郑晔等外,黄海道防御使李时言也尾随南撤倭军之后,不敢进逼,但斩饥病落后者六十余级而已。其余都不敢出击。助防将金敬老等观望不前。柳成龙上疏请斩金敬老。李如松劝道:“其罪应死。而贼未灭,一武士亦属可惜,不如使他白衣从军。”柳成龙这才作罢。

李镒、金应瑞等先前入含逑门,及收兵时都退屯城外。夜里倭兵退去,竟然直到第二天才发现。李如松责怪他不警守,使倭兵遁去而不知。明军将领曾往来顺安与李薲相熟的,至此争言李镒非将才,独李薲可任。李如松早看不起这个逃兵之将,便移咨朝鲜王,具言其状。朝鲜王派尹斗寿至平壤,按问李镒罪,欲行军法。后来将他释放,改以李薲代李镒,拣选三千骑兵跟随李如松南下。 

 
 历史时空  
 
 中华人物  
 
 读史心得  
 
 乡土史话  
 
 
 事事关心  
 
 生活万象  
 
 国学研求  
 
 人文发展  
 
 
 传统诗词  
 
 现代诗歌  
 
 散文随笔  
 
 小说剧本  
 
 
 书生之见  
 
 评书论艺  
 
 书人书事  
 
 电子书库  
 
 
 
 
  
| 
 文章中心首页 
 | 
 历史天地 
 | 
 社会纵横 
 | 
 文学殿堂 
 | 
 书虫联盟 
 | 
 南窗论坛 
 | 
 
 
 
 您现在的位置: 玉苍山下 》》 文章中心 》》 文学殿堂 》》 小说剧本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东李西麻(8)    热      【字体:小 大】 
 
第四章 平壤大捷和碧蹄馆之战(下) 
 
作者:郭进艮    文章来源:玉苍山下    点击数:319    更新时间:2011…5…18 


(六)渡临津

   

李如松收复平壤后,慰问朝鲜孤寡,宣布德意,市井安然。又在普通门外祭奠阵亡将士,举声痛哭,悲不自胜。诸将以下,无不感动流泪。

第二天,祭箕子庙,先封其墓。又出白牌声称将出兵五十万前进,传谕一路及王京诸处。

驻军八日后,便令先锋査大受等进兵,自与李如柏、张世爵等依次进发,留游击高彻、梁心领三千军马连日修补城墙。骆尚志、吴惟忠、李芳春也留居城中养伤,所部军马改授他将代领。

他分布停当,又对朝鲜体察使柳成龙道:“大军正在朝前进兵,听说前路没有粮草。议政既为大臣,当念国事,不可畏惧劳苦,宜急行准备军粮,勿致耽误。”

柳成龙点头称是,忙与接伴使李德馨急往前路督办刍粮。

其时明军先锋已过大同江,而南筤烽火遍地不可通行。柳成龙抄间路赶在大军前面,当夜进入中和。到了黄州,已经是三更了。

当时倭兵刚退,一路荒芜,人民逃避未还,根本无法筹运粮草。柳成龙无计可施,急移文于黄海监司柳永庆,使他催运。又移文于平安道监司李元翼,调发金应瑞等麾下不堪战阵的士卒,自平壤兵搬运追随,送到黄州。又令船运输平安道三县稻谷,从青龙浦输运于黄海道。因为事先没做好准备,系临时仓促,而大军随时可到,这可苦了柳成龙等人。他们打听到永庆颇有粮储,为防倭兵掠夺散置山谷间。于是督民众急急输运,沿途这才不致乏粮。

査大受率骑兵进至开城府靑石谷。其处险阨,左右绝壁参天,中间仅通一路。数百名倭兵屯聚于此,望风奔溃,不敢交锋,明军追斩三十余级。松京倭军也遁还王京。

十九日,左协大将李如柏率军乘胜进攻开城,将个开城府团团围住。自早上到了中午,城内一直寂无人声。李如柏便令西兵驾云梯而入,方知倭军早已望风卷遁,只在城上虚张旗帜而已。李如柏整军而入,随后继续追击倭军。

李如松闻捷大喜,于二十三日亲率大军进入开城。

他看到城内士民饥馑,拨发白银一百两、米一百石令张世爵表散赈救;又另发白银百两、米百石赈松京饥民。

为重申军纪,严戒部下,他召集诸将道:“朝鲜为倭贼所催残,你们不要酒食作弊。朝鲜乃礼义之邦,敬事朝廷。百姓簟食壶浆,以迎王师。你们必须出奇计荡平倭贼,安集百姓。风闻你们当中有的干犯人妇,而朝鲜通事知我法严,且为天朝将官,不敢对我说话。你们切记,无则加勉,有则改之。吾言不再。”

诸将默然无言。李如松便指着祖承训道:“你也曾因为不马上进酒的缘故,杖罚一名地方官。以天朝将官,岂可有此事吗?”又对葛逢夏道:“你此前在义州,日以饮酒为事,此岂为将官之道吗?今后切勿如此。”二将皆叩头而退。

李如柏随即进向临津之路,望见江边约有三四千倭兵屯聚。明军不便骤进,也驻营相望之地。

不多时,有两个朝鲜妇人,带着一个孩子从倭营中出来,对通事道:“倭子将要退去,而天兵蹑其阵后,不得已驻营于此。如果天兵稍缓,则他们应当自退去。”李如柏答道:“朝廷既令我辈尽杀倭贼,勿使一人逃逸,然后让国王在京城安居,限期十年留在此处护御,我岂有稍缓之理?饶你性命不杀,速去回话。”那妇人唯唯而去。

不多时又有二十余名倭兵出来观望。明军迎前奋击,斩十二级,生擒一名。于是贾勇追进,江上倭兵便尽都溃散过江。李如柏虑其冰薄,又恐中倭贼奸计,便在江上扎营以待李如松大军。一面派人察探,发现约有倭兵一万四五千人屯于距江二十里许的山坡上。

不久,李如松亲率大军赶到。但见此时临津江冰块半融化,一片汪洋不可径渡,只得遣人督造浮桥,以便渡江。

柳成龙在军前先行,到了金郊驿,远远望见黄海道守令率吏民前来接待明朝大军,满山遍野站满了人。柳成龙便召牛峰县令李希愿到跟前问道:“你所率邑人有多少?”李希愿答道:“大概有几百人。”柳成龙随即吩咐道:“你马上率领邑人登山采葛,两天后在临津江口和我相会,不可失期。”李希愿得令而去。

过了两天,柳成龙一大早驰至德津堂,见江冰还未全部融化。上游约深半身许,下游船只无法通行。京畿道巡察使权征、水使李苹、长湍府使韩德远及倡义、秋义军千余人会集江面,尽都束手无策。柳成龙传令牛峰人纳葛网制成巨索,大数围长,可以横贯江面。又在江的南北两岸各立两根木柱,两柱间放置一横木。引巨索十五条,铺过江面,两头各结系在横木上。江面既阔远,索半沉于水,不能起来。众人摇头道:“徒费人力。”柳成龙令千余人各持短杠二三尺穿葛索,极力回转数周,互相撑起,排比如栉。于是众索紧束,高起穹隆,俨然如一座大桥。柳成龙又令割细柳铺在上面,再用草厚厚覆盖,然后在上面加些土,于是更加结实。

明军见状大喜,骑兵扬鞭驰马而过,步兵徒步或抱军器,依次过江。不多时,因渡者越来越多,绞索渐渐松驰,近水大军只能经浅滩以渡。柳成龙考虑到其时仓卒备葛不多,便将葛索增至三十条。于是重新加紧,不再松弛,这样又可以渡人了。

李如柏率军当先过江,见前面有倭兵数万骑准备遁还王京,上前奋勇追击,朝鲜防御使高彦伯也率部协攻。倭兵大溃,当阵斩获一百六十五级。

十余天内,明军所向无敌,倭军全线溃败。自平壤至开城,五百余里内,所失黄海、平安、京畿、江源四道二十二府郡县全部复归朝鲜。朝鲜王闻捷,额手加庆,率朝臣回到平壤,并为石星、宋应昌、李如松等明军将领建生祠塑像祭拜,疏奏称平壤大捷道:“其军威之盛,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

于是明、朝联军继续朝南开进,直逼王京。王京为朝鲜都会。左江原,右黄海,南全罗,东庆尚,咸镜、忠清为之犄角,颇据天险。然而官军既连战皆胜,一时竟有了轻敌之心。

   

   

   

(七)碧蹄馆之战

   

碧蹄馆是位于王京西北三十里小山丘上的一个驿馆,故址在今韩国京畿道高阳市德阳区碧蹄洞。壬辰年四月底,朝鲜王李昖率群臣出奔王京,曾路过此地暂歇就食,然后一路北逃直至平壤。不想今年在这里,又要进行一场在壬辰倭乱中可以说是最为惨烈的战争。

平壤之役以来,倭军连败皆败,明军所向无敌,渐萌轻敌之意。而明军平壤一役,实系我集中兵力击其分散;现在倭军集诸路兵力于王京,我军兵力则开始分散。而且粮饷未集,器械未备,明显地优劣势已经相互置换。经略宋应昌对此颇有清醒的认识,致书李如松道:“前者平壤倭奴虽众,犹属一支,攻之宜急。今各路军总归王京,其势大合,且去爱州道途千里,其为当慎视前犹甚。必须俟我刍粮军火器械并集充裕,然后进剿,方为万全。”

然而李如松不以为意。他率大军渡过临津后,进至坡州。为哨探前路,搜索敌情,他派遣查大受、祖承训、李宁和朝鲜防御使高彦伯率三千精骑向王京方向前进。

这时恰好协守王京南大门的倭将立花宗茂率部夜间出巡。二十五日凌晨,查大受等在高阳郡迎曙驿遇到倭军前锋加藤光泰部。两下一阵厮杀,黑暗中不利鸟铳作战,倭军败北,我军斩获六百余级。查大受见倭军不堪一击,遂贪功冒进。

谁料后面的立花宗茂闻前锋受挫,悉众而来,两军再次在碧蹄馆南的砺石岭发生厮杀。倭军死伤八十余人,立花宗茂家臣十时传卫门战死。立花宗茂铠甲上所中箭矢插如猬毛,他委黑田长政代他指挥,自己退出战场,登上小山丘休憩。

明军也伤亡不少。查大受见敌势甚大,便指挥明军往北退往碧蹄馆。

立花宗茂见状,急麾众追击。倭军分布山野,渐次逼向明军。

这边李如松继查大受之后,亲率二千明军查看地形以便拟定作战计划。抵达离王京九十里处的马山馆时,有朝鲜人报称:“倭贼已退,京畿已空。”李如松破敌心切,便命左协大将杨元留军一千驻守马山馆,自和李如柏、李如梅率一千轻骑直奔王京。行到惠阴岭,遇到高彦伯部下军官,方知查大受、高彦伯等正在碧蹄馆陷入倭军重围。

好个李如松,也不顾及自己兵少力薄,毅然率本部一千轻骑驰赴碧蹄馆。

谁料途经大石桥时,战马突失前蹄,李如松坠马跌伤左颊,当即晕死过去。众将大惊,慌忙上前抢救。良久,李如松缓缓苏醒过来,随即在众将搀扶下跨上马背,率三军继续朝前进发。

到了碧蹄馆,远远望见查大受等正在与倭军苦斗不得脱身。李如松遂指挥明军前进旷野,与倭军对阵,发射神机箭。立花宗茂不防明援军杀到,略一交锋,随即引兵稍退。于是李如松与查大受合兵一处。

立花宗茂见明军人数并不多,心胆陡壮,又开始准备进攻。他见明军都是骑兵,抬眼四望,见碧蹄馆地形狭隘,两山之麓皆为稻畦,多泥淖,顿时心生一计。于是他收集士卒,列植旗帜于砺石岭,而先遣数百名倭军摇旗呐喊鼓噪自岭而下,左右散出,直冲中坚。

査大受与高彦伯率先锋数百骑奋前迎击,当阵斩一百三十级,倭军溃退。查大受驰马回阵禀道:“贼已夺气,愿速进兵。”李如松随即与麾下精勇数十人鞭马而出,众将也与家丁数十相继驰赴,诸军分两翼而前。

立花宗茂见状,佯败示弱,率部撤退。李如松麾师追击,越战越远,竟被引入山脚的泥淖中。当他发现中计时已经来不及了,明军战马已尽都陷于泥泞,不得前进。

李如松叫声不好,正待麾军回头。此时,突然大批倭军从山后登山而阵。漫山遍野,约数万之众。皆负红白旗,张黄金伞,鬼面兽形,妆粉甚怪,剑光闪烁,旌旗蔽日。明军望见,无不心惊。 

原来坐镇王京的倭军统帅宇喜多秀家闻明军南下,即派小早川隆景、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吉川广家等率二万之众向开城方向进发,正好在这里碰到和立花宗茂交战的明军,便匿藏大众于砺石岭后。

——倭军大队根本没有撤出王京,不知那个朝鲜人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当下倭将小早川隆景坐镇山头,左右挥旗为号,倭兵前锋三千余人直逼李如松。李如松家丁指挥李有声仓促间率苍头军据大石桥持弓攒射,倭军前锋纷纷中箭,被堵在对岸而不得过桥。

小早川隆景又将令旗左右挥三下。倭将栗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