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浙残明梦 >

第108章

江浙残明梦-第108章

小说: 江浙残明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鲜王十分烦忧,恰又收到了行长的来信,略云:“王盍导我伐明。明当我兵,犹羊群放一虎,王所知也。今辽东既无明只骑,而我舟师十余万又来自西海,未知大驾将复何逃也?”

正在徨彷无计之际,忽而传来了水军连战皆捷的消息。

原来,倭军登陆席卷朝鲜之际,朝鲜军也不是一无所成的,其中战绩最突出的是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所统率的朝鲜水师。

李舜臣字汝谐,号德水,京畿道开丰人。出身儒门。少时英爽不羁,与群儿嬉戏,削木制成弓矢,游于乡里。遇见平常所看不惯的,即张“弓”欲射其目。因此有些大人很忌惮他,不敢从他门前经过。长成后,有权略,善骑射。遂放弃儒业,考取武举。抵御北虏有功,历任权管、万户及训练院奉事、司仆寺主簿等职。万历十七年(1589)任全罗道井邑县监,不久升加里浦佥使。经同乡好友柳成龙举荐,升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

倭军攻入釜山后,庆尚左水使杜泓自焚战船,逃之夭夭。

右水使元均闻讯,慑于倭军声势,也将其所统战船百余艘及火炮军器沉于海中,仅留四艘战船,自与部将李英男、李云龙等分乘所留四艘战船奔至昆阳海口,准备登陆避兵。水军万余尽皆溃散,不可收拾。

李英男谏道:“公受命为水军节度,现在弃军下陆。日后朝廷追究罪责,将何以自解?依末将之见,不如请兵于全罗道,与贼决一死战。倘若不胜,然后逃走也为时未晩呵。”

元均一听此话,如梦方醒,便派李英男往全罗道向李舜臣请援。然而李舜臣却推辞道:“各有分界,若无朝廷之命,岂敢擅自越境?”

元均又派李英男往请,如此往回凡五六次。每次李英男回来,元均都会坐在船头,翘首痛哭不已。

五月初四日,李舜臣终于率战舰八十五艘,由驻地全罗道丽水港驶出,前来庆尚道与元均会师。

七日午时,李、元所统水师抵达巨济岛玉浦海面,准备合攻玉浦港的倭军。

港内泊有倭将藤堂高虎所统战舰五十余艘。倭军见朝鲜军猝至,仓促间登船,摇橹而出,迎击于半洋。朝鲜水军来势甚猛,火筒火箭,因风齐发,当场焚毁倭战舰二十六艘。倭军他船来援,又被击沉五艘,海波尽赤。倭军溃散,纷纷登上巨济岛逃走。朝鲜水军随后又在永登浦前大败倭水军,将敌舰尽数击沉。

第二天早晨,李舜臣又在赤珍浦击沉倭水军战舰十三艘。倭军不敌,仓皇逃走。朝鲜水师大获全胜,鸣金收军,约以明日再战。

这时恰有人自西来,传言朝鲜王车驾西幸。诸将放声痛哭,于是各归本镇,向行在报捷。百官引领相贺,升李舜臣为嘉善大夫。

如此过了二十来天。夜里,李舜臣忽然梦见有一个白头老翁来到床前催促他道:“贼来了”。李舜臣蹶然惊起,随即点齐战舰二十三艘前往露梁海面与元均会师。

倭军果然来袭李舜臣战舰。李舜臣鸣鼓交战,焚破一船,追至泗川洋中。远远望见海上有一座山,百余倭兵摆成一字长蛇阵,其下有十一艘沿着海岸排列停泊。

其时早潮已退。港口水浅,战舰不得进前。李舜臣道:“此地海狭水浅,难以回旋。不如佯退引诱贼兵至海面阔处。我以巨舰回击,则可以取胜了。”元均逞意气将欲直前搏战。李舜臣道:“公不知兵,如此必败。”于是鸣螺挥旗,引退而走。

行未一里,倭兵大喜,果然争相乘船追击。既出隘口,李舜臣鸣鼔一声,诸船一齐回棹,摆列于海中,正好与倭船撞着,两者相距才数十步。

此时正好潮涨,李舜臣令龟甲船突阵而进,遇倭船连以大炮击碎。诸船一时合攻,烟焰涨天。倭船被焚毁十二艘。其余倭军在远处望见,顿足叫苦不迭。

有一楼船高数丈,上施楼橹,以红缎彩毡围其外,一员倭将坐其上指挥。也为朝鲜军大炮所击破。倭兵尽数赴水而死。

战方酣,忽有一颗流丸自倭阵射来,正好击中李舜臣左肩,贯彻至背,血流至踵。李舜臣忍痛不言,仍旧手执弓矢,督战不已。及战罢,这才令人用刀尖挑出铁丸,深入数寸。一军始知,莫不愕然。而李舜臣谈笑风生,若无其事。

追至唐浦,又有贼船二十艘列泊江岸。其中一战舰高达三、四丈,上设层楼,外垂红罗帐,四面大书黄字。有倭军将领一人,金冠锦衣,指挥群倭。

李舜臣令诸将促橹直冲。顺天府使权俊撞破敌指挥舰,并自下面仰射,倭将应弦而倒,一军称庆。其余战舰悉被焚毁。

不久,又进军唐项前洋。全罗右水使李亿祺领战船二十五艘来会。

翌日,诸军出外洋。倭兵列阵于唐项前浦。

李舜臣先遣哨船往探形势。哨船才出海口,即放报炮。诸军一时促橹,首尾连亘,鱼贯而进。至召所江,倭船二十六艘摆列港中。中有大船,上设三层板阁,外垂黑绡帐,前立靑盖。遥见帐内隐隐有侍立之状,知其为倭军首领。

战未数合,李舜臣佯败而退。层阁大船见朝鲜军退走,举帆直出。诸军夹击,乘锐击毁,倭酋中箭而死。共焚船一百余艘,斩百余级,余溺水死者甚众。

事闻于行在,举朝大喜。朝鲜王欲加李舜臣以一品,经言官劝止,仅升资宪大夫,李亿祺、元均升嘉善大夫。

倭水军主将胁坂安治闻败,悉倾精锐而来。七月初,倭水军在巨济岛一带集结,分三路杀向全罗道,企图一举歼灭朝鲜水军。

七月初六日,李舜臣率战舰出唐浦附近水域,与李亿祺会师于露梁。元均修理破船七艘先来。众人闻敌舰七十余艘自永登浦移泊见乃梁,即整船前进洋中。

初七日清晨,李舜臣率军在巨济岛发现了胁坂安治的舰队。倭军见朝鲜水师势大,回船入港。港中原有老营七十余艘,错综列阵。港口浅狭,且多隐屿,难以周旋。而倭舰列阵内洋,龟缩不出。

李舜臣便以少量兵力前往示弱诱敌。胁坂安治见状,悉众追击。朝鲜水军且战且退。次日,将倭船引到闲山岛海面,于是回船接战。

但见朝鲜水师呈鹤翼阵两边包抄而来,挥旗鸣鼔,箭炮俱发。李舜臣的厉害杀手锏龟甲船直前冲锋,当先撞沉倭军巨舰三艘。其它朝鲜战船奋勇杀敌,当场焚毁倭舰六十三艘,倭军纷纷弃舟登岸溃逃。

诸将乘胜进至安骨浦前洋。又有倭船四十余艘。内有三船,上建层楼,四周插满三曾锦旗以避弓矢,诸船鳞次列阵泊于洋中。倭兵累败,惧其直冲,前据浅港,任由你百般搦战,就是负隅顽抗而不敢出击。

七月初十日,李舜臣遂令水军上陆,两面夹击,督诸军休番迭进。

日暮时分,海雾四塞。朝鲜水军击沉了倭军旗舰日本丸,焚毁战舰四十二艘。日本水军主力几乎被尽歼,其余倭军分乘二十余艘乘夜逃遁。朝鲜军追斩一百五十余级,溺水死者不计其数。  

李舜臣海战屡屡报捷,令全朝鲜上下为之一振。朝鲜王大喜过望,特拜李舜臣为二品正宪大夫,庆尚、全罗、忠清三道水师统制使。

其时行长方据平壤,日望其国水军前来,以便水陆合势西下。不料经此一战,断其一臂。行长势孤失援,不敢深入。倭军海上交通断绝,而朝鲜南北粮道得以在海上打通。

这时朝鲜境内义兵四起。缓过气来的朝鲜军民,开始发现侵入他们领土的倭军并非不可战胜的神人,在闻听明朝援军将赴朝参战,纷纷组织起来,抗击倭军。而倭军在各方因素的作用下,也逐步失去了初时的锐气。

首举义旗的是庆尚道玄风儒生郭再佑。

四月二十一日,儒生郭再佑毁家纡难,率僮仆及乡里豪杰固守鼎津。因他每战身披红装,一马当先,人称“天降红衣将军”。他们作战勇敢,屡败倭军,使之不敢窥宜宁地界。

全罗道义兵继而蜂起。

五月,前判决事金千镒闻京城不守,以书驰告好友佥知高敬命、前宁海府使崔庆会、金堤郡守郑湛等,相约赴难,于六月初三日歃血誓师。

金千镒与崔庆会等先率本郡兵西向,传檄诸道,陆续进发。并与全罗兵使崔远合军,先趋入江都。树栅江边,为战守备。并募死士潜入城中,晓以顺逆利害。城内送款于金千镒者多达数万,还有的袭杀零倭献馘军前。

金千镒于是率艨冲四百艘沿江直进,鼓噪耀兵于杨花渡。揭榜江上,列数秀吉罪状。倭军终不敢动。朝鲜王闻讯大喜,赐号“倡义使”。

高敬命率本部义兵继而自全州北上。到了湖西,众达数千。进屯水原,军势大振,遣幕下士梁山璹等奉疏抄间道前赴行在。

到了砺山,将向尼山。闻倭兵占锦山,杀郡守,决定发兵还救。并约防御使郭嵘为左右翼,然而郭嵘官军迟迟不来。

高敬命鸣鼓督战,义兵无不冒死争先,尽焚锦山城外馆舍。又以震天雷延爇城内家舍,声势甚壮。倭军死伤惨重,负隅顽抗。

战至日暮,因孤立无援,且锦山城甚为完厚,不可猝拔,只得退师还阵。

次日郭嵘方才率兵赶来,义军士气大振。两下合兵,进至城外五里处,高敬命先遣八百骑挑战。

倭军倾巢而出,直取朝鲜官军行阵。灵岩郡守金成宪见倭军来势甚猛,策马先遁。倭贼又杀向光州、兴德两阵,郭嵘望风而溃。义军遂大溃,高敬命及幕士安瑛、从事柳彭老等皆力尽而死。长子高从厚将其父之尸收敛暂厝于山寺,然后收拾散亡,号其军曰“复仇”。

梁山璹奉命赴行在回来时,高敬命已经战死了,他于是以朝鲜王教书颁布宣谕残军,并投江都金千镒军中,继续坚持斗争。

其时光州牧使权栗也起本镇兵西行勤王,闻南原之民自焚其庐舍篱落,劫掠官仓,便移兵南原,抚定人心。

权栗抚砺士气,军威日盛。部勒诸将,皆有法度。恩威并施,号令明肃。临阵誓众,义形于色。士卒奋勇,莫不用命。

不久,权栗至全州,发道内兵万余西向,进住水原的秃城。倭将宇喜多秀家忌惮他兵势之锐,以数万兵分为三阵,联营于乌山驿等处,往来挑战。权栗坚壁固守,不与交锋。间出奇兵应敌,以挫其锐。

列郡义兵,望风响应,倭军剽掠无所得。居数日,烧营夜遁。畿内诸贼,次第入城,自此西路得通。

除了以上数支,其他如京畿道有监司沈岱起于京郊,前司谏禹性传起于江华岛,崔屹起于水原,李鲁起于高阳;庆尚道有兵使朴晋起于庆州,判官金时敏起于晋州,前掌令郑仁弘起于陕川,奉事权应铢起于永川,前佐郞金沔起于居昌,校生张士珍起于军威,僧人惟政(号松云,又号四溟山人)起于金刚山;全罗道有僧人处英起于智异山;忠湥У烙星疤岫焦僬韵堋⑸肆楣缙鹩诠荩孕芷鹩谥抑荩唤乐澜榔鹩谠荩换坪5烙猩诵菥财鹩诿钕闵剑舨懿我槔钔ⅠK起于延安;咸镜道则有郑文孚起于明川;平安道有杨德录起于平壤附近,前都事曹好益起于江东……等等。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倭军的西进,为李家将东征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三)群“星”闪烁

 

倭者何人?素称辽东骁将的祖承训,竟至一败涂地!消息传来,举朝震动。

素称天朝上国的明朝,当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石星便以集思广益为名,向天下人征集破敌良策。一时建折者章满公车,奇思怪想层出不穷。

先是太仆卿张文熙出围魏救赵之计,议集浙江、福建、南直隶、广东沿海四省兵力,渡东海直捣日本巢穴,牵其东归。

此议一出,随即被言官们的口水淹没了:动四省之兵、连十万之众以试之海上,风涛出没,只葬鱼腹,何以能“直捣”倭寇巢穴啊?

接着又跳出一个叫程鹏起的布衣,思路略有一变,可以不劳师动众,来个以夷制夷:往海外暹罗国借兵,由海道捣日本,令倭军回师自救,以解朝鲜之困。

暹罗国就是现在的泰国,实与云南徼外蛮莫及缅甸相邻。前礼部尚书于慎行闻言,不由失声笑道:“茫茫大海,不知暹罗在何方,所说征调其兵已属可笑。况且一旦让暹罗进入内地,窥我虚实,恐将是引狼入室,蹂践中华。待其来时,再议之也为时未迟。”

石星却将此议奉为奇策,当即请于万历帝,加程鹏起参将职衔,给饷召募。程鹏起不过是一个骗子而已,哪有什么暹罗兵?他召募二十名僚属,原先都是些市井无赖、杀人越货之徒,均授予指挥,充中军旗鼓等官。先入朝鲜,约会师之期,向朝鲜政府索赂数万。又到福建广东造船募兵,费饷数十万,全都独吞私囊,盘桓海上不发。结果被言官弹劾,论罢辍行。

又有人献策:可征用江南沙船沙兵。

兵科向朝廷题请,万历帝下旨派御史、总兵各一员前往征募。兵部武选司员外郎伍袁萃向石星言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