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野史 >

第766章

中华野史-第766章

小说: 中华野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清俄交涉之始。 

○第二十九节 平定漠北 

漠北有喀尔喀部者,元之后裔土谢图、车臣、札萨克图三汗之所分领也。及噶尔丹起自厄鲁特之准噶尔部,侵入喀尔喀,三汗败走,遂款关乞降于清。玄烨谕噶尔丹西归,噶尔丹不奉命,反长驱逼内蒙古东部。乃于康熙二十九年,亲将大军,逾大迹山,大败噶尔丹于乌兰布通。噶尔丹宵遁,旋上书请罪,乃班师。迨康熙三十四年,噶尔丹复入寇。明年,玄烨又亲征,溯克鲁伦河,手绘阵图,指示方略,炮殪其后可敦,大败虏众。乃亲撰铭,勒察罕拖诺山及昭莫多之山而还。惟噶尔丹仍不肯降,乃于康熙三十六年,复亲征。自宁夏进攻,噶尔丹进退无地,仰药死,所部尽降。乃归三汗于喀尔喀。自是阿尔泰山以东皆隶清之版图,并拓喀尔喀西境千余里。凡三驾而漠北平。 

○第三十节 征服西藏 

本部之西有西藏地,为唐古特后裔所领。主持宗教者,有达赖、班禅两喇嘛。其他世务,委之他喇嘛,号曰第巴。时有桑结者,为第巴,颇专恣。当康熙二十一年,五世达赖卒,桑结秘不发丧,自拥立六世达赖。他部之拉藏汗恶之,杀桑结,囚六世达赖,而立新六世达赖。西藏之喇嘛不悦拉藏汗,蒙古诸部亦不服新立之达赖喇嘛,因别选达赖喇嘛,奉之于甘肃西宁。准噶尔部之策妄拉布坦知之,乘机人西藏,袭杀拉藏汗,西藏喇嘛多应之。玄烨闻变,命十四子允禔为抚远大将军,入西藏,击退策妄拉布坦。凡通于准噶尔之喇嘛四百余人,悉行戮诛。举拉藏汗之旧臣二人,使分治前藏、后藏。迎西宁之达赖喇嘛为六世达赖,西藏遂平。实康熙五十九年也。 

○第三十一节 重讨台湾 

自台湾之郑克塽降清,汉族义民不无饮恨。适知府王珍捕私伐山木之台民二百,妄刑之,于是黄殿等因民不忍,起意抗清。以一贵朱姓,可托明裔,遂奉之。揭竿荷锄,与南路义民杜君英等,战胜游击刘得紫、副将许云游,遂入府城,大获郑氏所储之炮械铅铁等物。北路义民赖池、张岳等亦攻克诸罗,杀参将罗万仓。凡七日而全台陷。一贵乃自称中兴王,年号永和。清水师提督施世骠在厦门闻警,先发。总督觉罗满保复调南澳总兵蓝廷珍,会世骠于澎湖。以舟六百艘,捣鹿耳门,直渡鲲身,取安平镇,遂北至府城。守备陈策先下诸罗,至此与大军合。一贵势蹙,遂走湾里溪,为村民所擒,槛送京师磔杀。台湾复平。 

○第三十二节 用儒术以笼络汉族 

玄烨在位六十一年间,虽外讨内绥,兵势甚盛,然亦知汉族之不可以武治也,乃用儒术以束缚之。计其政策有六 

一、崇祀孔子,亲往释奠,并饬国子监讲求程朱性理之学,以风示汉民。 

一、举博学鸿词科,以网罗明季遗民及奇才杰士。 

一、开馆编《会典》、《字典》、《明史》、《佩文韵府》、《渊鉴类函》等书,俾士人奉为准则。 

一、巡游江南,召试名士,藉以觇察民心。 

一、开千岁宴,诏天下不论满汉官民,凡年过六十五者,皆得与宴赋诗,以示满汉一体。 

一、采鄂尔泰奏议,取士复用八股,以牢笼志士,驱策英才。自是以后,汉族始安,帝业始固。说者谓满清之命脉,全在于康熙一朝能以儒术笼络天下之人心者,非虚语也。 

○第三十三节 胤祯之疏忌骨肉 

康熙末年,宠臣明珠等擅权,政事渐紊。次子允礽虽立为太子,未几又废黜。其他之三十四人,殇者凡十五。余则各树党援,觊觎君位。妖人奸壬,乘隙而入。廷臣希冀推戴之功,亦结党相攻。长子允禔与四子胤祯、八子允禩、九子允禟、十四子允禵,势力最盛,大扰宫廷。玄烨以年耄,不能禁。既而玄烨殁,四子胤祯立。疏忌骨肉,次第加罪。允禔于玄烨时,先已获罪,至是仍幽禁。允禩、允禟、允禵等,因有要结党羽,布散流言,意图篡窃之事,谕令大学士等会议。允禩革爵,拘于宗人府;允禟革爵,发往西宁居住;允禵革爵,拘于寿皇殿旁。外此又有允礻我之革职而拘禁于家,允祹之以罪见黜,允祉之情性乖张,行事残刻,与允禩等交相党附,亦革爵拘禁云。 

○第三十四节 远征西域 

曩噶尔丹之长准噶尔部也,歼其兄僧格之族,僧格子策妄拉布坦以遁走得免。迨玄烨第三次征噶尔丹时,策妄拉布坦乘机取准噶尔部,通好于清。寻以袭取西藏故,为清军击退,乃一意抗清。雍正五年,策妄拉布坦死,子策零立,绍其遗志,屡寇西边。于是命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出北路,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出西路以征之。未几,傅尔丹一军被围而溃。诏以郡王锡保征之,亦失利。又以马尔赛为抚远大将军,败之,不肯邀击,致策零夜遁。事闻,诏斩马尔赛,锡保亦革职。岳钟琪一军,以防御追击,屡失机宜,于革职之后,拘于兵部。雍正十二年,定远大将军查郎阿与副将军张广泗,仍由西路进师,贼至辄创,准噶尔乃请和。定议以阿尔泰山为界,厄鲁特游牧不得过东,喀尔喀游牧亦不得过西。厄鲁特始平定。 

○第三十五节 西平青海 

青海有和硕特者,厄鲁特之一部也。共酋曰罗卜藏丹津,乘胤祯新立,引诱诸部作乱。驻于西宁之侍郎常寿往谕,被执。以众二十万,入寇西宁。雍正元年,命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驻西宁。以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奋威将军,参赞军务,守巴塘、里塘,扼其入藏之路。又令将军富宁安等,屯吐鲁番及噶斯泊,截其通准夷之路。罗卜藏丹津惧,归常寿请罪,不报。雍正二年,岳钟琪率军出塞,中途,见兽走,曰“此前有虏也。”急麾军进,果擒百余人。进渡哈达河,又斩千余人。降虏为言罗酋驻乌兰木呼儿,距此百六十里。岳钟琪乃率军衔枚宵进,黎明抵其帐。虏尚卧,马未衔勒,惊而皆走,擒其母妹。罗酋衣番妇衣,骑白驼走。钟琪自追三百里,至桑骆海,路尽而返。青海遂平。 

○第三十六节 文字之狱 

当玄烨之在位也,以方孝标所著之《滇黔纪闻》,谓其有大逆语,戮尸,子女发遣。以戴名世所著《南山集》中之《孑遗录》,谓其有大逆语,斩决。文字之祸,稍稍起矣。迨雍正一朝,其祸愈烈。以浙江汪景祺所作《西征随笔》,谓其讥谤玄烨,论斩,妻子发遣。吕留良选诗文,论夷夏之防,其徒严鸿逵,镂版行世。廷旨谓其悖逆,皆戮尸。留良子葆中,时为编修,亦被祸。礼部侍郎查嗣庭作《私史》,谓其诬谤国恶,下狱死,戍其族属。吴县知县陆生柟作《通鉴论》,谓其多逆语,处斩。此皆不保首领者也。余如御史谢济世注释《大学》,谓其毁谤程朱,诽讪朝廷,论斩下狱,久之,发往锡保军前效力。湖南靖州曾静,遣其徒张熙投书于川陕总督岳钟琪,劝其同谋举事。钟琪执奏,搜获传习吕留良、严鸿逵等之书。曾静据实供陈,廷旨念其迷惑,释罪,因刊《大义觉迷录》以示天下。侍讲钱名世因获诗年羹尧,谓为谄媚,诏革职,亲书“名教罪人”四字,令悬厅事以辱之。此虽首领获保,而胤祯之挫折士气,其迹已不可掩矣。 

○第三十七节 弘历之平西南苗 

胤祯登极,仅十三年即殁。第四子弘历袭位,改元乾隆。以雍正末年,贵州南部生苗恶疆吏征粮之不善,附近熟苗应之,所在蜂起,虽诏发滇、蜀、楚、粤四省兵会剿,而抚苗大臣张照与将军哈元生各怀意见,故师久无功。至是乃召张照还,以张广泗为七省经略,令哈元生以下皆受节制。于是广泗议先剿生苗,即调全黔兵集镇远,以通云贵大路,复遣将率兵攻上下九股,自率兵攻清江寨,所向克捷。嗣又分八路进剿,其遗孽窜牛皮大菁,菁内盘亘数百里,蛇螭所窟也。广泗扼菁口,布奇兵,以渐进逼,苗之饿杀及陨死者累万。乃乘威剿附近熟苗,斩获无算。于苗疆设九卫屯田,养兵戍之,贵州苗不敢复逞。未几,湖南靖州瑶、横岭苗与广西瑶同起,又令张广泗剿之。广泗乃移师而进,先后斩五千、俘五千以还。由是西南苗患略平。 

○第三十八节 收大小金川 

金川者,小金沙江之上游也。在四川西北部,有二水一曰促浸,为大金川。一曰攒拉,为小金川。康熙时,莎罗奔从征西藏有功,雍正初,授金川安抚司。莎罗奔遂自号大金川,而以旧土司泽旺为小金川。乾隆十一年,莎罗奔与泽旺构衅,致扰邻近土司,巡抚纪山奏请进剿。以张广泗征苗有功,令督川,又遣大学士纳亲往视师。旋以将相不和,贻误军事,先后诛之,更命傅恒代纳亲经略。恒至,先斩奸细之为彼内应者,又议大举进剿。莎罗奔惧,乞降。然是役也,金川之被创未深。不数年,而莎罗奔兄子郎卡,复与泽旺构衅,其扰及邻近土司亦如故。川督阿尔泰不迎机进剿,反使结婚以和解之。由是大金川郎卡之子索诺木,小金川泽旺之子僧格桑,互相联合,侵扰诸土司,势甚猖獗。乃赐阿尔泰死,以尚书桂林代之。桂林师败,匿不以闻。乃命阿桂代桂林,与定边将军温福会剿。未几,温福败于木果木,中枪死,各卡兵溃散。事闻,乃授阿桂定西将军。阿桂先复小金川,移兵攻大金川。令海兰察、额森、特海禄三路绕其后,福康安、成德、特成额三路攻其前,尽夺险要,乘胜捣逊克宗垒。索诺木窘甚,乃鸩杀僧格桑,从莎罗奔率众出寨,奉印献军门。金川悉平。 

○第三十九节 平天山北路 

准部自噶尔丹以后,三世皆枭雄,能用众。及策零既死,庶子达尔札初立,多戮族众,内乱大作。阿睦尔撤纳袭杀之,立达瓦齐。达瓦齐以阿睦尔撤纳恃功而骄,逐之。阿睦尔撤纳乃内附,备言伊犁可取状。弘历大喜,遂命班第为定北将军,阿睦尔撤纳副之,永常为定西将军,萨赖尔副之。两副将本准部渠帅,建其旧纛先进,各部皆望风迎降。达瓦齐宵遁、逾冰岭,南走回疆,投乌什城霍集斯。时霍集斯已承清将之檄,执之以献。阿睦尔撤纳遂以功领准部。弘历惩噶尔丹三世之跋扈,阴防之。阿睦尔撤纳大怒,乃举兵于天山北路,伊犁诸喇嘛蜂起应之。时大军已还,戍伊犁者仅五百余人,将军班第被围而死。弘历闻报,怒甚,乃命兆惠出西路,成衮札布出北路,合击阿睦尔撤纳。阿睦尔撤纳势蹙,遁入俄罗斯界,寻患痘死。令俄人以尸献,验之,果然。天山北路之地全平定。 

○第四十节 平天山南路 

回部者,天山之南路也。其酋有兄弟二长曰博罗尼都,所谓大和卓木也。幼曰霍集占,所谓小和卓木也。当噶尔丹策零强时,随其父拘于准噶尔。迨清军平伊犁,释大和卓木归,使统其旧部;留小和卓木于伊犁,使掌其回教。及阿睦尔撤纳变起,小和卓木率众助之。逾年,清军再定伊犁,小和卓木乃遁归,与兄议所向。兄欲听满清之指挥,小和卓木以为不如乘强邻翦灭之时,亟图自立。议既决,集士马,备粮械以待。事闻,命雅尔哈盖为将,率满汉兵万余,由吐鲁番进攻。失机,诛焉。复命兆惠、富德二将,自准部移师而南。两和卓木闻之,奔阿克苏,不纳。由是小和卓木奔叶尔羌,大和卓木奔喀尔什噶,为犄角,以防战。清军分两路攻之,回教徒不能敌,两和卓木弃城逾葱岭,遁入巴达克山,途次被杀。将军檄索之,函首军门。时乾隆二十五年也。天山南路亦平定。自是清之威势,震于葱岭以西。浩罕、阿富汗及中央亚细亚回教诸国,皆愿受满清之保护矣。 

○第四十一节 绥靖安南 

安南国之北境,与我滇、桂二省接壤。当明宣宗时,黎利蹶起,建国曰越。其孙黎灏灭占城,降老挞,统而一之。厥后分二部,莫氏王以北,黎氏王于南,对峙者六十五年。莫氏亡,阮潢据西都,曰广南,郑松拥黎氏据东京,曰大越,仍分二部。乾隆中,有阮文惠者,与弟文岳举兵灭广南,并大越,遂统一安南。黎氏之裔维祁匿于民间,密遣使来乞援。弘历命孙士毅援之,大破阮氏兵,渡富良江,入东京。文惠遁走广南,维祁得复位。惟士毅贪功,欲俘文惠,不即班师,又轻敌不设备,致为文惠所袭。兵溃,退入镇南关。维祁挈家先遁,文惠复据安南。事闻,削士毅职,以福康安代之。会安南方与暹罗构兵,恐腹背受敌,因谢罪乞降。文惠改名光平,又遣史子奉表纳贡。弘历以维祁再弃其国,并册印不能守,天厌黎氏,不能存立,又惩前次士毅之败,遂允其请,以维祁安置京师。五十五年,光平入朝,赐之冠带,光平乃受封归。 

○第四十二节 服属缅甸 

当桂王之走缅甸也,缅人执送于军前。三藩变时,其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