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中央警备团警卫纪实 >

第7章

中央警备团警卫纪实-第7章

小说: 中央警备团警卫纪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作霖、周以栗、古柏等领导同志。随后,政治保卫大队又准备保卫着苏区中央局、总前委、总司令部等首长和领导机关打第三次反“围剿”战争。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示意图1931年7月1日,蒋介石纠集了30万兵力,亲自出马任总司令,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围剿”。他们甚至还从德、日、英国请来了军事顾问,想取得“围剿”的胜利。
而当时,红军的兵力不过3万余人,并且其装备根本无法与国民党军精良的装备相比。悬殊的对比,加之大敌当前,情况异常紧张。但是,经过第一、第二次反“围剿”胜利的红军指战员,都有坚定的信心,无论形势多么艰难,有多谋善断的毛总政委和朱总司令的领导,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也势在必得。
这些日子,毛总政委、朱总司令和叶剑英总参谋长,在总司令部里,围坐在一张军用地图前,没日没夜地研究敌情,不断地听取侦察人员汇报敌人的动向,部署着打破敌“围剿”的通盘计划。
不久后,根据毛总政委的作战原则,红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避敌主力,打其弱点,乘退追歼”的作战方针,以“磨盘战术”,消灭敌人。首先绕到敌人后方,捣敌后路,由兴国县经万安境内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向东打过去,甩敌人主力于赣南,置敌于无用武之地。等敌人转回来,必然十分疲劳,再选薄弱的敌人,将其歼灭。
于是,一个粉碎敌人“围剿”的战略方针就这样产生了。
一天早晨,苏区中央局政治保卫处处长王稼祥把政治保卫大队大队长吴烈叫了过去。王稼祥对吴烈说:“毛总政委和朱总司令在总司令部召开一个有关领导同志参加的会议,你们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吴烈说:“请首长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由于接受任务突然,吴烈紧急召集政治保卫大队的队员们做好警卫准备。上午9时许,红军各军的主要领导同志都赶到,开始了会议。这个会一直开到天快黑才结束。
第二天,红军很快就整装向永丰县方向急行军,总司令部随后跟进。政治保卫大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同志随首长同行,一部分同志走在首长们的前面,以便应付突如其来的情况。
为了有利于红军,不利于敌人,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内打击敌人,红军冒着7月的盛暑天气,背着全部行装,在烈日下行军,个个汗流浃背,全都是一身汗水一身泥。大夏天,脚下的石头路,被火热的太阳一晒,脚踩上去烫得很痛,阳光烤得人喘不过气来。加之当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食不足,大家只好搞些杂粮充饥。
经过连续行军作战,红军指战员克服了种种困难,绕道千里,于7月22日晚来到了于都县以北一个叫银坑的地方。在这里毛总政委、朱总司令命令部队停下来。遵照命令,保卫大队立即占领了几个山头和路口,担任警戒。
这里是一个峡谷的底部,两旁高山耸立,一道溪水流经身旁,发出潺潺的流水声。毛总政委叫身边的工作人员把地图铺在沙滩上,点亮马灯,压着地图的纸角,首长们围着地图,又研究起敌情和地形来。经过毛总政委、朱总司令和叶参谋长等首长的研究,总司令部决定立即率红军主力向兴国县西北的高兴圩地区集中。
高兴圩这个地方,当时还没有被敌人占领。一到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群众像久别的亲人,热情地迎接红军的到来。部队一进村,一大群儿童团员组成的慰劳队就把队伍围了起来,每人拿着毛巾、扇子,一边唱着山歌小调,一边给战士们擦汗。宿营后,老人、妇女们带着鸡蛋、草鞋也前来慰问红军战士。妇女们把战士的衣服拿去洗得干干净净,补得整整齐齐。地方政府对参战的各项准备工作也做得很好,有担架队、向导队,可随时跟部队行军作战。
而此时,敌人也分成几路逼近红军,敌机不断地在空中盘旋,侦察红军的动向。总司令部一连几天紧张地开着军事会议,研究当时的形势和作战计划。敌上官云相的第四十七师和郝梦龄的五十四师驻在富田。根据侦察情报,这两个师正从北方调来不久,地形不熟,也不善于在山地作战,战斗力比较弱。
经过分析研究,毛总政委、朱总司令决定,首先突破富田这一薄弱环节,然后由西向东,朝敌人的后方联络线上横扫过去,使处于战备内线作战的红军,能够集中优势兵力寻求战役外线作战,掌握主动,使深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敌人找不到红军。等到敌人回头向北进犯的时候,必定十分疲劳,红军就可以乘机消灭部分敌人,粉碎其围攻。
不久,政治保卫大队很快就接到苏区中央局政治保卫处王稼祥处长的指示,要做好准备,整装待发,执行任务。接到命令后,政治保卫大队进行了政治动员,讲了注意事项,做了具体安排,部队立即分别准备行动。
7月31日晚,红军主力由兴国西北的高兴圩向富田开进。
8月3日,中共闽赣边特别委员会书记、军委会主席邓发同志,来到了江西苏区。根据工作和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接替了王稼祥同志政治保卫处处长的职务。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加强保卫工作的力量,在兴国县的高兴圩地区,政治保卫处进行了编制调整,下设四个科和一个政治保卫大队。秘书科科长欧阳毅,预审科科长胡底,侦察科科长钱壮飞,执行科科长张然和;政治保卫大队大队长吴烈、政委海景洲。
紧接着,政治保卫大队保卫着毛总政委、朱总司令和叶剑英参谋长等首长,按预定计划由兴国向富田开进。正当红军行动时,被敌人发觉了。敌陈诚、罗卓英挺进纵队的第十一、第十四两个主力师抢先占领了富田。红军立即改变计划,于8月4日上午返回高兴圩地区集结,另寻消灭敌人的机会。
红军只有三万余人集结在山林里隐蔽,而敌人的飞机不时地在空中侦察、轰炸。情况万分紧急,但红军却十分镇定。此时,敌十九路军蒋光鼐的第五十二、六十、六十一三个师进至崇贤;敌五路军上官云相的第四十七、五十四两个师正向良村、莲塘疾进;敌蒋鼎文的第九师到达兴国。
红军面临三面受敌。
在紧急关头,毛总政委、朱总司令果断决定:改取中间突破的战略,向东面的莲塘、良村、黄陂方向突进。
8月5日晚,政治保卫大队突然接到总司令部的命令,要求把一切能够发光的东西都要隐蔽好,发响的用具都要想办法包起来。行军时,不准讲话,不准吹号、吹口哨,不准放路标,前后联络用扎在左臂上的白毛巾作识别,碰到岔道儿一律用标兵,指示前进方向。政治保卫大队领导作了简短的动员,讲了行军注意的事项,随后又认真地检查了一下战士们的行装。不久后,他们保卫着毛总政委、朱总司令和叶剑英参谋长出发了。
8月6日天快亮的时候,红军已经翻过了高峻的大山,悄然来到了兴国县境的枫边、白石、良村一带,在林木茂密的大山里隐蔽集结。
8月7日,红军侦察人员突然送来情报,说敌上官云相的第四十七师刚刚赶到莲塘,还没有站稳脚跟。毛总政委、朱总司令决定,先打敌上官云相这个师。命令下达后,红军迅速钻出树林,奔下山冈,向莲塘疾进。经过红军的英勇奋战,这次战斗共歼灭敌上官云相第四十七师一个多旅,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给敌以重创。紧接着,红军又在良村大败敌郝梦龄的第五十四师。良村战斗结束后,毛总政委、朱总司令率红军主力继续北进,又在龙冈歼灭了敌上官云相的第四十七师和郝梦龄的第五十四师的残部。
随后,政治保卫大队保卫着总司令部继续向东疾进。8月11日晨,将驻守在宁都县境内的黄陂之敌毛炳文的第八师包围起来,打得他们落花流水。
红军主力巧妙地甩掉敌群,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斗的胜利,彻底地粉碎了敌人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

警卫第一个红都——瑞金(1)

1931年9月,红军粉碎了敌人第三次“围剿”之后,政治保卫大队保卫着总前委、总司令部和领导机关,转战到了江西瑞金的叶坪。
中央苏区人民热烈庆祝红军反“围剿”胜利
9月下旬的一天下午,从雩都通往瑞金县的崎岖小路上,一队身穿灰色红军服装的人骑着高头大马,飞驰前进着。在队伍中,有一位骑着白马,身材显得高大,脸庞显得有些清癯的中年人。他就是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后面,有一位骑着一匹枣红色大马的红军领导人,他就是红一方面军的总司令朱德同志。还有其他一些中央苏区党和红军的领导成员项英、任弼时、彭德怀、陈毅、顾作霖等人。
政治保卫大队高度警惕着周围的一切。
在苏区中央局确定于11月7日“十月革命节”召开一苏大后,以毛泽东为首的苏区中央局选定瑞金作为召开一苏大的地点。今天,他们此行去瑞金,是去考察即将召开的一苏大会址情况,并将苏区中央局和红军总部的领导机关从前线迁入瑞金,以便为在瑞金定都立国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瑞金位于风景秀丽的武夷山西侧,是一座历史名城。唐代时就置有瑞金监,五代南唐时改设瑞金县,相传建制时曾从地下挖出金子,故称瑞金。这时节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名副其实的“瑞”气“金”城。
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来到这里,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起红色政权,解放了世代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群众。
在中央苏区,瑞金被定为红色国都,有着两个重要原因:
其一,从地理条件上看,这里处于闽赣两省的交界之处,山势险要。这里距闽西重镇长汀很近,便于领导赣南闽西根据地的工作。瑞金襟闽西,倚赣南,东进可跨武夷,出长汀,入龙岩,抵海口;西行要控雩都,掣赣州;北上可以沿武夷山西侧直达赣东北苏区;南下可挥重兵进入广东。加上这里离中心城市较远,敌人未驻有重兵,敌军集聚往返很不容易。与赣南各县苏区相比,这里更为偏僻,敌人“鞭长莫及”,有利于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在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瑞金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心腹地带和红军的指挥中心。
其二,瑞金在当时县委书记邓小平的精心经营下,各方面的工作都大有起色,局势稳定,红色政权巩固,全县一片红,基础坚实可靠。
红军总前委到达瑞金后,即面临着一苏大的召开。随着一苏大召开的日期的一天天临近,大会的准备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阶段。政治保卫大队加强警卫部署和训练,准备迎接一苏大的召开。
1931年10月底的一天,毛泽东和项英等人在曾山和邓小平的陪同、引导下,再次来到瑞金叶坪村东头的一片密林里,视察一苏大会场。
此时,树林中已经新开辟出一块能容纳万余人的红军广场。广场的四周,参天的樟树环绕着,便于隐蔽和疏散。广场的西端建起了一座用竹木石块垒筑起来的检阅台,台上悬挂着彩球彩带,一条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巨大横幅悬挂在台前。从广场向西南方向再走两百米远,便是一苏大召开的会场。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经过的瑞金武阳桥
看完会场后,负责安全保卫的邓发向毛泽东汇报了保卫工作的准备情况。毛泽东向他询问了警备力量的分布、警卫点的设置以及如何应急的措施。最后,毛泽东向邓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突然出现小股敌人或反动民团的破坏,他们能阻击多久?”邓发表示:“如果敌人数量少,我们警卫部队可以就地消灭。如果敌人数量多,我们将坚持到最后!”毛泽东沉思一下,表情严肃地说:“召开一苏大,是一件大事。敌人一定会千方百计进行各种破坏活动。你们警卫部队一定要注意六百多名代表的绝对安全,不能出任何问题。搞安全保卫工作,不能光有决心,还应有切实的措施和周到的安排。既要防备敌人在明处骚扰,又要预防敌人在暗中搞破坏;既要防备地面来的敌人,还要有预防敌人进行空袭的措施。”毛泽东的这些话,对政治保卫大队等负责警卫工作的部队是一个很大的启发。
10月底的一天,政治保卫处处长邓发同志来到保卫大队大队部,对大队长吴烈和政委海景洲说:“近几天内,苏区中央局准备在瑞金召开党的代表大会,你们担任警戒,做好警卫工作,保证出席会议人员和会场的安全。要选派政治上可靠的党员和老战士担任会场的警戒。对进入会场的人员要严格检查证件。”吴烈和海景洲意识到,虽然这次会议来得比较突然,但这次会议十分重要。政治保卫大队按照邓发处长的意见,挑选了20多名党团员、老战士,担任会场的警卫工作,并由吴烈具体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