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巴黎飞鱼 >

第27章

巴黎飞鱼-第27章

小说: 巴黎飞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经过的学生。他正在等他的年轻同胞邦迪给他收拾好面试的小教室。 
张洪平提早十分钟到了教学楼,他远远避开大司泰利,磨蹭到准点,才轻轻敲开面试室的门。 
道过午安,张洪平发现自己面对教授和邦迪不太自然地坐着。谁也不说话,好像都在等谁先开口。 
大司泰利定了定神,问:“洪平,说说你选择哥伦比亚的理由,你可以为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创造何种价值?” 
“教授先生,”张洪平好像牙疼一样抽着气说:“我没特别的理由,因为每个人都有理由,我的也差不多。至于价值,我只考虑过哥伦比亚商学院对我的价值,反过来,我恐怕只是一个普通学生,尽管我是本届学生会主席,但如果这意味着某种价值的话。” 
教授难以捉摸地点点头,和故作中性姿态的邦迪对看了一眼。他费力地想了想,说:“那么,如您愿意考虑的那样,哥伦比亚大学对您的价值是什么呢?” 
“哥大有很好的教育传统和校友网络。”张洪平露出一丝笑意,“我也很想参观一下世贸大厦双子塔的遗址。” 
大司泰利的眉毛跳了一下,邦迪抢着说:“请允许我只谈交流的主题,您知道,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名校。我们当然希望派出能代表巴黎一商形象的强有力的学生去纽约。您觉得自己是我们需要的交流大使吗?” 
张洪平面有难色:“先生,我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您需要的人?您能告诉我巴黎一商在美国人眼里是什么形象吗?我要代表的又是什么形象?” 
两个美国人互相又看了一眼,大司泰利岔开话题:“在过去的八个月里,您在巴黎一商学到些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我学到文化的差异和如何处理这些差异。”张洪平还好预料到这个有可能会问的问题,早就打好了腹稿,就从大司泰利的文化差异课程捧起,“对同样的命题,不同文化的人有迥然不同的解答。在跨国公司环境中,最重要的和最值得我们在巴黎一商这样国际化的环境中学习的,就是理解和驾驭差异性,变冲突为合作,变能量消耗为能量互济……”他谀辞如潮,把教授的课堂笔记内容一口气都背出来了。 
大司泰利笑眯眯地瞧着他,吉凶难辨。 
邦迪不知其中奥妙,点头说:“面试结束了,您有问题问吗?没有就轮到下一个候选人。” 
张洪平没有问题要问,就和他们握手,告辞出门。夏克已趾高气扬地等在门外,穿了身挺括的灰色西服。张洪平和他点了点头。 
面试一个接一个,大司泰利出来喝了两次长咖啡,又接着干,干劲十足。邦迪却累坏了,还有些生气。因为有些学生摆出“你是谁”的架势。   
第九章 选谁去北美(3)   
夕阳西下,彤云密布时分,唐娜拎着电脑包,打扮得平平常常就来面试。 
大司泰利盯着她的小鼻子小眼睛看了看,说:“你想获得惟一的沃顿名额?!说说为什么我们要选择你去这个大热门?” 
“很简单,教授,因为只有我才能让骄傲的沃顿商学院不敢瞧不起我们巴黎一商。其他 
学生不可能有我这么优秀。”唐娜不慌不忙地说。 
“噢,女士,您的话太让我们吃惊了,您有论据吗?”大司泰利禁不住放肆起来,和生气得不行的邦迪相视而笑。 
“教授,我是加拿大人,但我是华裔。中国人有句老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我来面试前,了解过你们两位的情况,教授您通常只对漂亮的女人有耐心,这是校园闻名的,您太太也清楚这点,不是吗?而您,校工先生,您对女人根本就没兴趣,这从您的举止中就能判断出来。” 
唐娜的话僵住了两位面试官。他俩可能从来没遇见这样的事。 
她的话还没有完:“我不是漂亮的女人,教授,不奢望您有耐心,但您从职业化的角度出发,至少应该知道是谁在项目一开始,就脱颖而出,赢得了NEGOSIM宝座,为学校长了脸。又是谁科科拿A,是这里成绩最优秀的学员!假如您没花工夫调查,那我可以免费告诉您,这明星就是我。我不去沃顿,谁敢去?” 
唐娜挑衅地轮流扫视两个面试官。 
“我很遗憾,没有更好地了解您,女士。”大司泰利觉得有种久违的感动,很久没有人这样揪住他狠揍一样和他对话了。寂寞啊,人和人之间横亘着坚硬麻木如树皮般的隔阂。唐娜虽然犀利和不礼貌,毕竟是一个姿色平庸的女士对他作出了如泣如诉的申告。因为他只爱美女吗?哈哈! 
邦迪更无话可说,因为危险,他的同性恋倾向可能会让唐娜有理由投诉他性别歧视。 
“教授,您现在就可以作出决定,去沃顿的最佳人选就是我。我不会让您后悔的。”唐娜激昂慷慨。 
面试几乎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了,大司泰利摸摸络腮胡子,无奈地说:“女士,有五个候选人竞争沃顿,至少我们要和每个人完成面试,才能作出决定,我保证会对你的情况进行仔细了解,重点考虑,好吗?” 
“好。”唐娜这时倒通情达理,把一张自制简历放在教授面前,“谢谢教授,我同样保证会进行无休止的投诉,只要我的名字没在去沃顿的名单上。”她微笑,告辞。 
一周之后,交流学生正式名单放榜。 
首先,除一人外,人人有份去美国和少数欧洲国家交流。 
去哥伦比亚商学院的是约拿丹。张洪平因为拒绝调剂到别的商学院,所以留在巴黎。 
唐娜代表大家去沃顿交流。 
茜茜莉娅去杜克大学。 
选拔胜利完成,一切复归平静。 
将要远行的学生大多数卖家具退宿舍,闹得不亦乐乎。而加入了专业课程,决意在巴黎呆下去的大多数人还是收摄着驿动的心,照常用功。陈香墨就是心如止水的典型,和小猫咪分食三餐,努力学习市场学专业课。 
徐斌受到学院的口头警告,因为他无故旷课的次数达到了不可忍受的程度。徐斌乖乖回学校认了错,重新出现在教室里。 
他见不到茜茜莉娅,因为她切断了和他的联系,换了手机。 
他从张洪平嘴里知道,茜茜莉娅突然选择了去美国交流。 
他意识到自己丢失了一样珍贵的东西,但他随即像法国人那样耸耸肩,宽慰自己说:“C’est la vie(生活就是如此)!” 
人无时无刻不面对抉择。 
得到必定失去。失去也能得到。   
第一章 五女一男(1)   
陈香墨自从被于连·法冬莫教授纳于衣钵之下,大有认真学艺的决心。说实在的,陈香墨这人也就是爱读书,每次他自以为破釜沉舟,要吃苦受难完成什么学业,事实只是他书呆子本性发作,好像他的小猫定期要啃猫草一样,是自然的生理需要。 
其实,学不学到知识并不像他以为的那样重要,但不摆开架势学,他这种从小靠考试伸展起来的人,便会迷路。 
陈香墨当然没有意识到这些,于是他很认真地读完了于连给的参考书单上列的教科书,居然发现法冬莫教授的思路和书接近,很有脉络感,一学就懂了。 
于连和学生年龄相近,又是哈佛商学院毕业,就比较爱卖弄美国式的潇洒随意。他让大家自由组合成五六人的学习小组,没有具体条件,自己愿意就好。 
这下又碰到陈香墨的痛处,半年多来,陈香墨在商学院适应了很多新环境,惟独主动争取加入别人这一项,他怎么也勉为其难。 
因为他文科出身,商务专业能力不强,又当惯了上海滩上朝南坐的记者,自尊心强到变态的程度。只要搭学习小组时没有人主动邀请他,他怎么也开不了口问:“我可不可以加入?”怕别人勉强,更怕别人有被他拖累的腹诽。 
目前这个市场学专业班,陈香墨熟悉的人少,大家互相挥手挤眼找同伴时,陈香墨望穿秋水,也实在开不了金口。他幻想于连最后总会发现有一组人特少,那时,顺理成章他就好加入了。 
下课回家对着小猫咪咪傻坐一会儿,陈香墨对自己的优势心理惯性既无奈又敝帚自珍。无奈的是在法国没人认为他有什么缺不得,再清高下去,恐怕自己越来越边缘化;敝帚自珍的是毕竟自己习惯让人捧着奉承着过日子,无论如何还是比那些从没人疼的老外学生娇贵着点,尽管他不敢用高贵这个词。 
该怎么办?他还是没有好的答案,走一步看一步喽。 
事情自然地演进,情况没有他希望的那么好。于连压根儿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陈香墨这样的活宝,有他这样西方人做梦都梦不见的奇异心结。他一心加强市场课上和学生的互动,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沉默。 
只是偶然在一节课后,他想起来提醒学生:“大家的学习小组都分好了吧,马上我要给你们一个实战课题,为一家公司做新产品设计。”顿了顿,完全是顺口溜,他说,“有问题的话,现在可以提出来。” 
陈香墨着急地环顾四周,大家都是尘埃落定的放松表情,他绝望地想,课后看来要豁出去找人商量了。好比自己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的月饼,送给别人还要欠人情。 
忽然有一个柔和的女中音说:“于连,我们组五个都是女生,希望哪个组借个男生给我们。” 
教室里响起一阵轻笑。 
于连在讲台上做着鬼脸:“谁身体这么好?” 
轻笑变成了怪笑。 
就在这时,第一排举起一只勇敢的手,陈香墨好像一只正在努力从老壳里脱身的招潮蟹,红着脸:“教授,我还没有加入小组,”他转过头,对柔和女中音的主人,委内瑞拉女生谢拉说,“我可以加入女生组吗?” 
大家瞧着陈香墨,一阵爆笑。于连摇晃着脑袋:“香墨,你永远是迟到的那一个,为什么你还没小组?” 
谢拉有一次听壳牌公司招聘会,下了会和大家围着那人事部总监想问问题。第二个来的陈香墨一直谦让给别人先问,直到最后来的谢拉问完,他才开口。谢拉对陈香墨有好感,她告诉四个女伴这个中国人人挺好,于是大家点点头,算通过了。 
谢拉举手说:“于连,我们五个欢迎香墨加入。” 
等了等,人散了大半,陈香墨上去和谢拉打招呼,谢拉团团给他介绍组友,陈香墨眼前一阵耀眼,原来个个是本班的美女。美国学生吕蓓卡、荷兰学生茵格丽、菲律宾学生莫尼卡和德国学生玛格蕊,一个赛一个漂亮。 
陈香墨说幸会,姑娘们说欢迎。陈香墨没想到搭救自己的是这么一批美娇娘,别有一番风光在心头。 
小组并没有立刻开始运转,等着于连的课题项目。 
这天,于连迟到,按他自己的规定,一分钟罚一欧元,教授学生老少无欺。大家数到8欧元时,于连气喘吁吁进门来,没带教案,一手挥舞着一个铁锅。 
他舞动铁锅,做出摇摆舞的姿势。说:“八欧元我一分不罚了,我为你们找到了这个项目。” 
嘘声中,于连说:“你们将为法国最大的烹饪用品制造商设计新产品,这是本专业课最重要的实践课,该公司的经理层和设计师将在学期末当我们的评委,评出三项设计奖。设计是为了打开市场,你们是市场学的强手,看你们的了!” 
于连不忘约法三章:“有几点游戏规则。一、我们承诺不能泄露该公司的任何商业信息,这是我们得到他们支持的首要前提。二、万一我们的设计被该公司看好并投入生产,除奖品外,我们放弃任何相关经济权益,这是合作的条件。三、希望你们理解教学立场,学生不要直接和公司进行接触,任何联系都必须通过教授。这是对方公司的提议。如果大家能在课后签名保证遵守这些规则,那么祝贺你们顺利进入了今年的实践项目。”   
第一章 五女一男(2)   
“和五个女人一起设计锅子?”陈香墨自嘲地摇摇头,这MBA越读越有趣了。 
五朵金花对于连的锅子课题十分捧场,陈香墨肩头被人拍了拍,是个五大三粗的南美同学为谢拉递条子,上面写着:香墨,下课别走,我们小组碰头。 
陈香墨转头朝谢拉做个OK的表情,心里纳闷:这于连也太小儿科了吧?网络时代,万象 
更新,设计锅子难道不落伍?但看各国同学,比他新潮时代的人多了去了,也没人质疑,他就老实采取中国式的态度:随大流。不中听的疑问就让它烂在肚子里。 
下课后,陈香墨乖乖跟着五朵金花找空房间,竭力摆出绅士态度,抢着拖桌子,搬椅子。女生们都客气说:“香墨,你真好。谢谢。” 
菲律宾女生莫尼卡个子高高又苗条,嘴唇厚嘟嘟的,眼睛特别明亮。她一团和气地说:“锅子,姑娘们,设计锅子。我们当中谁有下厨房的经验?” 
陈香墨听到自己成了姑娘们的一员,先是自我认知有紊乱感,马上却高兴起来,大有打进敌人内部的间谍感觉。从来被太太斥为“对女人一窍不通”,也许这是个了解女人的好机会。他不由嘴角泛起微笑。 
“我有一个从毕业生那里买来的铁锅,实在不方便时,就拿它热热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