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改制 >

第15章

改制-第15章

小说: 改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困难就让,那怎么行?” 
“合伙人都说,还是经济案子好,又不费力,油水也大。” 
“如果掉进钱窝子,你不该选律师这行当,去经商好啦。” 
“唱高调谁不会唱?你怎么知道我的苦处。” 
“谁欺负你了?” 
“嗯?没谁。” 
“你以后有什么事,只管言一声,打仗冲锋不能只靠一个人,好汉还要三人帮呢。” 
“行呀,明天我要去下面取证,车的事?” 
“我给你派,行吧?要找什么人,你只管讲,兴许我能帮上点儿忙。”能为心爱的人做点儿事,他心里格外痛快。欧阳倩文听他宽慰几句,烦心事一下没了,被喜欢的男人爱,女人有被人娇宠的感觉,小女人离不开这感觉的。 
俩人吃完饭,杨启明提议散会儿步再回去,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欧阳倩文大方地挽起他的胳膊,头依在他肩上,俩人慢慢走在月光湖的小路上。 
晚风起了,吹开雾蒙蒙的天。月亮挂在枝头,扭扭捏捏摇着身子,一会儿又停下来,来回张望着什么?湖水薄薄的雪浪,闪着皎洁的光。路边的美人蕉开了,羞怯地仰望他们。月光下,杨启明看见她挺直的鼻梁,脸像一座洁白无瑕的美女雕像,杨启明紧贴她的身子,听她的心跳,她的呼吸,闻她身上的奇异香味,感受这份温馨,还有她发梢撩在脖子边的骚痒,他不想说什么,只想让脚步慢些,再慢些……   
《改制》十九(1)   
上午,杨启明召集白副总、苏清辉、秦经理开会,研究老职工医药费问题,大家谁都不吭声。 
陈凯志刚出差回来,先说开了:“退休人员要照顾,工作的人更应该鼓励,他们才是财富的创造者,去年股票一千五百万盈利,能不能先发点,给大家鼓鼓劲,我们不发,集团、市里也会想方设法拿走,再说,钱也不能只留给资本家吧?现在改制,人心涣散,内部稳定压倒一切,这是大局,是搞好改制的前提。” 
白副总仰起身子说:“企业不能光知道挣钱,像土财主,就知道攒钱,抠得要命,到解放,斗地主分浮财,什么也留不下。劳动成果要劳动人民分享,现在公务员工资不断上调,我们搞企业,总不能守着金山饿肚子吧!” 
苏清辉看看杨启明脸色,说:“群众对这次加任务有意见,我还没来得及跟杨总汇报,报销医药费我没意见,发奖金鼓劲加油,增强企业凝聚力,更有必要。” 
秦汉章说:“要发,就算去年年终奖,怎么都说得过去,那发多少?”陈凯志口气大大地说:“既然当成年终奖,那就多发点,鼓舞士气,我简单估算一下,五百万别超了。” 
秦汉章又问:“那奖金税的事?”陈凯志手一扬,又道:“你在内账处理一下,反正去年没进收入,大家落实惠,多好。下午我外出开会,具体方案杨总拍板定吧。” 
杨启明见大家意见这么统一,也不好说别的,没想到给老工人报医药费,会扯到发奖金上去,是啊,当今做大蛋糕的少有,切蛋糕的人大把,与其让别人切,不如自己先切,底下也有积极性。他表态同意大家的意见,强调要确保老职工医药费实报实销,但必须是指定的对口医院。奖金秦经理先拿个方案,控制在三百万左右,两百万保障医药费报销,事就敲定了。 
会散了,杨启明拉上窗帘,开亮灯,一个人静静呆在办公室,从柜子拿出本《伊豆的舞女》,靠在椅子上,饶有兴致地读。他没事喜欢看书,哲学、文学、传记,企业管理的书,他都看,换换脑子。最近,他读川端康成的小说。这位日本作家笔下的文字,语言轻柔秀美,男女之间情感,描写精确到位,惟妙惟肖,可以感到一颗真诚的心在跳动。 
他看着书,眼前字轻飘飘的,思想开小差,溜到欧阳倩文身上去了。昨天,与欧阳倩文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她乖巧的样子老在他眼前晃悠,过去跟李娜莎谈恋爱,从没这感觉,迷迷糊糊过来,现在人讲年轻人是糊涂的爱,中年人是纤夫的爱,老年人是迟来的爱,有几分道理。没想到几十年过去,才明白情感是什么。 
没多久,胡晓丽敲门进来。自杨启明许愿带她去北京后,她渐渐萌生自己的初恋。天天盼见到他,真见面,又支支吾吾,做贼似的,挺难为情。大前天,她在停车场遇上杨启明,杨启明叫住她,从车里掂出几个肇庆肉粽,对她说:“端午节快到了,客户送得多,吃也吃不完,送你几个尝尝吧。” 
她接过粽子,高兴得心要蹦出来,眼直愣愣望杨启明,一个劲说:“谢谢,谢谢杨总。”心里想好的话,一句也没说出来,她觉得自己嘴太笨,准备了好些话,怎么到嘴边就没了声呢?从小爸爸就说自己嘴笨,能干不会说,看来是真的。杨启明交代她听听下面关于改制、增加任务的反映,有什么议论及时向他汇报。她到各部门收集了意见,也借机探探他的口气。她见杨总在办公室,径直走进去。 
杨启明见胡晓丽进来,放下手中的书,拿支铅笔在手上,说:“你来了,坐,坐。” 
胡晓丽坐下来,问道:“杨总,你没什么事吧?” 
“没事,没事,你找我有什么事?” 
“你不是让了解一下群众的反映吗?” 
“对了,你瞧我这记性,忙得迷里吧糊的。” 
“现在公司改制,正式工怕改下岗,合同工担心换新老板被解聘,天天看报纸广告,只要有招聘的,不少人跑去应聘,还有的发了几十封求职信,准备跳槽呢。”   
《改制》十九(2)   
“有这么严重吗?” 
“当然,人心惶惶的时候,又加任务,奖金也少了,不少人都想走呢。” 
“不会吧?经理会上谁也没提过呀!” 
“他们个个在底下发牢骚,都担心下岗,谁还敢提意见呀?他们说……” 
“还说什么?” 
“他们……”胡晓丽欲言又止,她抬头望了望杨启明,见杨启明脸色严峻,怕惹他不高兴,就说,“没什么了。” 
“你怎么话只说半截呢?搞好工作,反面意见一定要听的,群众有什么意见你只管说。”杨启明拿杆铅笔,在纸上几笔画出欧阳倩文的头像。 
“那你不要记。”胡晓丽说话时,仍有些紧张,她觉得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有打小报告的嫌疑。 
“好吧,不记就不记。”杨启明把画翻过来,抬起头,铅笔轻轻敲打桌面。胡晓丽无奈,只得说:“他们说,杨总搞集权统治,一个人说了算,谁得罪他谁倒霉。” 
“谁说的!”杨启明猛然站起,“咔”的一声,铅笔杆被他用力敲在桌边折了。胡晓丽从没见过他发这么大火,难怪大家说杨总最近脾气大,少惹他。她一直认为杨总挺和蔼的,没想到会这样,看来大家说的是真的。胡晓丽脸木呆呆的,像个泥人。 
杨启明见她这副样子,心软下来,安慰她说:“对不起,我不该对你发脾气,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杨启明一说,胡晓丽更委屈,她双手捂脸,竟“嗯嗯嗯”哭起来。杨启明没办法,走到她跟前,说:“都当部长了,还跟小孩子似的,动不动就哭鼻子,我给你认错,总可以了吧?” 
胡晓丽从未听杨总当面认错,也没这样谦虚过,听到他温柔的话语,胡晓丽脸热了,千言万语要从胸中蹦出来,她抬起头,泪眼模糊望着杨启明。他递给她两张面巾纸,逗她说:“笑了,我看你笑了。” 
她伸手接过来,“扑哧”破涕为笑。她感到大哥哥的那份关怀,从小就想得到的情感,已在身边,她多想依偎在杨总怀里,说出心声,哪怕一句也行。她抹去眼泪,憋了半天只说出一句:“杨总,我可以走了吧?” 
杨启明默默望她离去,心里难受。胡晓丽来反映情况,说的真话,可自己发这么大脾气,真像大家说的,是集权独裁?这深恶痛绝的事,怎么发生在自己身上?现在自己说话灵,办事有效率,手上工作多,又辛苦又疲劳,赞扬声淹没了反面意见的声音。得听听大家的意见,看来发奖金是对的,维持基层稳定。他拉开窗户,吹进清爽的风,一只苍蝇“嗡嗡”在头上飞,街上喧嚣声也涌进来。是啊,既然开了窗,就不怕飞进几只苍蝇,更不怕来什么噪音。 
下班前,秦汉章把奖金分配方案拿来,他仔细看着,抬头问:“秦经理,苏主任加一万吧,梁声奖金也应高点儿。” 
“只要领导同意,我没意见。还有,建行贷的三千万已到账了。”秦汉章说出好消息,他最关心的是奖金分配方案能不能批准。杨启明在奖金方案上,把梁声的奖金从六万提到十万,大笔一挥签了字。账上又有了三千万,服装厂项目可以启动了。 
手机响了,他一接,耳边传来齐豫生着急的声音:“杨总,我送去的材料怎么样?要赶紧定,市里说三天不定就收回去,你好好考虑一下,抓紧办。” 
“齐总,有这么急吗?还没研究呢。” 
“当然急啦,你们国营就是赶不上个体户,别人干事从不像你这么黏糊,行就行,该拍板就拍板,你们大老爷儿们,怎么跟老娘儿们似的?” 
“好吧,我抓紧点儿。” 
“一点儿可不行,要像对付老鼠尾巴还差不多。”话筒里传来齐豫生朗朗的笑声。 
“好嘞。”他笑着把电话挂了。齐豫生拿来的材料,正放在他的大班台上。服装厂他去过多次,十分熟悉,位置优越,又面临大道,只要账算清就没问题。当晚到第二天,杨启明耐心看完所有材料,数字用计算器又核实一遍,除个别小数有错漏外,没大问题,虽有两亿的债务,利润应在六千万到一个亿,这对改制是及时雨。   
《改制》十九(3)   
当他仔细算完,伸伸懒腰,歇一会儿,许副市长又来电话,说:“小杨,你要抓紧呀,三天时间是我留出来的,千万别把鸡大腿当鸡肋扔了。” 
他回答得很干脆:“没问题,坚决按领导意见办!” 
许林君又说:“政企早分开了,这是两相情愿的事,你自己拿主意吧。” 
他又催问:“集团欠款的事怎么样?” 
许副市长说:“已帮你催过啦,放心吧!” 
他接完电话,赶紧给陈凯志打电话,询问他的意见。这次陈凯志电话听得很清楚,说:“如果核算没事,把合同签了算了,过了这村,没这店喽!”杨启明赶紧叫审计办起草合同,并告诉苏清辉,下午四点召集部门经理开会,重点是房地产公司,让他们多来几个人。 
下午会上,朱经理讲完服装厂成本利润分析,大家没一点儿反面意见,兼并裘皮服装厂的事,一下通过了。房地产公司的人高兴地说:“还是杨总关系铁,一下捡了个大便宜。” 
杨启明见大家都同意,脸上挂满笑容,总结道:“同志们,兼并服装厂,经过大家一致讨论通过了,这是大家的努力,上级领导的支持!(热烈掌声)这次一元钱兼并,凭一颗子弹,打场大胜仗,这叫做少花钱,办大事,不花钱,也能办成事!(热烈掌声)这样既增加了公司的固定资产,改制谈判桌上又增添了有分量的筹码,谁也不能小瞧了咱,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热烈掌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让我们齐心协力,去争取更大的胜利,创造更灿烂的明天!” 
他挥手止息大家的掌声,又提起新增的任务,询问大家有什么意见?底下异口同声地答道:“没有!”因为奖金已陆续发到大家手上。   
《改制》二十(1)   
杨启明两天内把与裘皮服装厂的合同定了,签约地点放在凯粤大酒店餐厅。 
晚上六点钟,杨启明与齐豫生签完合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热烈的掌声四面响起,“嘭”的一声,香槟酒喷到人的身上,人群“呜里哇啦”地叫唤,然后,大家享用公司安排的自助餐。 
齐豫生一手拿合同,一手端香槟,高兴地跟杨启明喝酒,“砰”一声脆响,两人杯子碰在一起,齐豫生说:“为加快改制步伐,为我们的合作成功,干杯!” 
“好,为改制成功,为公司大家庭全体员工的幸福,干杯!” 
“是啊,以后我们是一家人了,你只花一块钱,这么大家业都交给你,厉害呀!” 
“还不是你老兄大力支持的结果,没有你,也没有这愉快的晚上了。” 
“哪里,哪里,共同快乐吧!” 
“齐总,你真的很快乐吗?” 
“当然,不过我想问一下我的安排,你怎么考虑的?” 
“房地产公司副总,主管服装厂开发,怎么样?” 
“行,行,就依你。还有件事,我儿子要结婚,那房子?” 
“想办法给你解决,行了吧?” 
“行,行,依你杨总,就凭你够义气,咱俩得再干一杯。” 
“好!干就干。”两人又喝干杯中酒,哈哈笑着。两家公司的代表们一起吃着,喝着,愉快的话题说不完。服装厂干部员工看到自己的希望,跟上市公司攀亲戚,是天大的好事,凯粤公司也看到房地产开发的美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