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闲田 >

第1章

闲田-第1章

小说: 闲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一章
    闲田

近年来;新的作品层出不穷;反应的都是城市人的生活。很少反应农村女人的篇章;我想让人们对农村女人有所了解。我试着写了这篇作品;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农村的女人;了解她们的幸福;了解她们的痛苦;了解她们的渴望。
1
今天的小镇让人感觉有点异样,与往年大不相同。往年的今天,街上是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铺和店面里的讨价还价声络绎不绝,人声鼎沸。而今年的大年十五,大街上是冷冷清清,生意萧条。很多铺面都没有顾客,只有那些卖书包和旅游包的地方或多或少的还有一两个人光顾。店主们都围集在阶沿上沐浴着阳光;享受早春的阳光给他们带来的温暖。他们有的睡在躺椅上晒着暖暖的太阳,被和煦的春风吹着,伴着呼噜呼噜的酣声懒懒的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全然不顾旁边打牌的吵闹声。打牌分成两组:一组在打二七十。另一组在打麻将。哗啦啦的麻将声似乎给死气沉沉的大街增添了一点点的活力。偶尔有个把人进入店铺,店主们也懒得去招呼。一是怕扫了大伙的兴趣,二来是怕坏了自个儿的手气。他们的心思全在牌桌子上。他们的口号是:生意淡薄,全靠赌博。说是赌博,其实是说过了头,他们只是小打小玩,借此来打发每天都要列行公式似的开们与关们之间的漫长而无聊的时间罢了。
杨树目不斜视地在这宽敞而寂静的大街上走着,大街上的一切好像给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干系。他双眉紧锁,步履匆匆,满腹的心事写在了脸上。到了一家店面前,他停下了急急的步履,踌躇不前。站在那里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掉转了身子准备离开。此时,一个背对着大门往货架上摆弄货物的女人扭头看见了,大声地招呼着:“杨树,我家门口有门神拦着你吗?”
“没有。”
“没有?没有你为啥到了大门口都不进来。莫非是我没即时招呼你,得罪了你?”
“看你说的,你认识我众多年了,我是那么小气的人吗?”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为啥你刚才颠转了身子想走了呢?”
“小琴,你多心了,我是看你很忙,不想打搅你。”
“忙你个头,再忙你来了我就不忙了。”见小琴这么一说,杨树不得不重新转过身子走进铺子。小琴端过一条凳子放在杨树的面前:“坐吧。吃饭没有?没吃我去给你弄,我们才刚吃了。”
第一章2
    “吃过了。”
“那我去给你倒杯水吧。”
“不,我坐一会儿就走。”
“看你说的,来了连一杯水都不喝就走,这不是给我见外了吗?”杨树不再推辞。小琴走进里屋端出一杯香喷喷的茶递给杨树:“小心点,刚沏的,有点烫。”杨树接过小琴手中的茶杯吹了吹,用嘴抿了下放在桌子上。欲言又止。小琴见状问道:“找我有事?”杨树迟疑着没出声。羞于启齿的样子。小琴开玩笑:“你今天是怎么啦?羞答答的,像个姑娘似的。有什么事你就直说,你我两姊妹,有啥事情不好说的。”
杨树的脸胀得通红:“我、我…”搞了半天都没把来的目的说出来。似乎有天大的事把这个大男人给难倒了。小琴有点急了:“哎呀,有事你就快说嘛,急死我了。”小琴越是着急,杨树越是发窘,更加张不了口。小琴只好改变了说话的方式。把语气放低了说:“好了,好了,我不逼你,慢慢地说。说出来看看,我能帮忙我决不说个不字。可是你不说出来,我不知道什么事,我怎么帮你呢。”杨树鼓起勇气,似乎用尽了吃奶的力气才张开了紧闭的双唇,吐出蚊子般细小的声音:“我、我…”
“你爽快点行吗?一个大男子汉,却这么婆婆妈妈的。”
“我想给你借点钱行吗?两个孩子报名还差点钱。原想把家里的两头猪卖了给孩子交学费,可现在才刚过完年,屠夫们还没有开始杀猪,家里的猪一时还卖不出去。我想给你借点钱来挪挪,让孩子们去上学。我把猪卖后就给你拿来。你看行吗?”
“行。不就是借钱嘛,有什么行不行的。我还认为是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别人的忙我可以不帮,你的事我能不管吗?说吧,要多少?看你的样子,一个大活人差点让一泡尿给憋死了。”
小琴的开朗感染了杨树,他放开了声音说:“我原想:刚过完年,或许你要去进货,抽不出钱来。再者,新年巴节的就来给你借钱,怕给你带来晦气,触了霉头,就不好意思开口。但两个孩子要上学,而我又想不出其它更好的法子,只能硬着头皮来找你,所以才有刚才进退两难的举止。既然你说没问题,那就借六百吧,只差六百。”
“行,你等着,我进屋去给你拿。”
小琴走进后面的屋子,转眼工夫就出来了,身后跟着她的丈夫亮子。亮子手里拿着钱走向杨树。杨树望着亮子,感激地说:“不好意思,亮子兄弟,新年巴节的我又来打扰你们。”
亮子亲切地说:“看你说的,有什么打搅不打搅的,谁家没有个难处的时候。人活在世,那有不求人的。以后有事需要帮忙尽管来,只要我们能帮上的就决不会推辞。别再说好意思与世不好意思。拿去吧,这是一千元,除了学费还剩四百元,余下的钱给两个孩子制点新衣服。你们的衣服补钉加补钉的,也该换换了。不要认为我说得太夸张了,你们的衣服放进展览馆也不算为过。别太亏了自己。再说小忆都快长成大姑娘了,还穿着那些改过的衣服,男孩不像男孩,女孩不像女孩的。多不好看。你们不心疼我还心疼呢。”
杨树的眼圈装满了泪水,满满的泪水从眼角溢出了眼眶。顺着鼻梁沟往下流进了嘴角。他用舌头舔去嘴角的泪珠,又用长满老茧的手擦去脸上的泪水,再将粘满泪水的手在衣服的两襟擦了擦。然后双手接过亮子手中的钱,嗯咽着说:“谢谢你们,我杨树这辈子能有你们这样如此真心的朋友,是我杨树前生修来的福气。过些时间我卖了猪就把钱给你们送来。”
“你现在手头紧,不着急还,等梦歌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了再还也不迟。反正这些钱在我们这里也起不了多大的用场。”过了一会儿亮子又问道:“杨树,我问你,你原来承包的那几家人的土地你今年还要包来种吗?”
“要包。若不种他们的,单是我家那点土地,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还有余粮卖钱来供孩子们上学呢。为了供两个孩子上学,再苦再累,我两口子也得种他们的土地。不过今年不是承包来种,而是捡来种的。他们不要承包费,送给我们种。这些土地,我不种就没人种了,那样的话,他们还要给荒芜费。我种他们的地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不种白不种。再说了,那些土地闲放在那里没人管,杂草从生,几年后,再好的粮田也变成了荒坡草坪了。我们邻近的几个村子就是这样,多数人进城打工去了,成片的土地没人种,里面长的全是野花和杂草,大好的粮田一个个变成了草坝子,看着让人心痛。”
一旁沉默了许久的小琴说话了:“杨树,你的脑子真是个木鱼疙瘩,别人不稀奇土巴就你稀奇,别人不心痛土巴丢荒就你心痛。可是别人都知道进城去找钱,就你不知道。土地不是你家的,荒芜不荒芜那是政府的事,政府自然会想办法解决用不着你操心,你管它干啥。你只要操心好你一双儿女的事就行了。退一步说就是你想管也没能力管。还有你心痛土地,而土地却不心痛你,你为它付出了那么多,而它给你的回报却寥寥无几。你死守在这既吃不饱又饿不死的土地上,成天日晒雨淋,累死不累活,浑身上下散发着汗臭和粪臭,到头来连两个孩子的学费都成问题,值吗?何苦来着。你就不会象他们一样丢掉土巴进城去打工?摆脱你那土里土气的农民模样,难道你就一辈子都与土巴打交道,离不开土巴。”
杨树很不自信地问:“我出去能行吗?都四十出头的人了。又没有一技之长,谁会要我。”
“咋个没人要,别人能行,你为什么就不行。你是高中文化程度,身体条件又不差,好些出去打工的人条件都不如你,人家都找到了工作。你不会没人要的。今天早上我和亮子还说起过这事。我们准备下午关门后到你家去,问你想不想出去打工。我们给你联系了一个很不错的工作。”
第一章3
    “我原来也曾想过要出去打工的,但又怕出去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事做,东串串西逛逛的混一年下来,连回家的路费都挣不到,说不定到年底还要家里面拿钱去取人。另外,既使找到了事干,但能不能拿到钱还很难说,听说好多工程的老板怕工人干活中途逃跑,一时找不到人,他们就只给工人发生活费,其余的工钱要等到年底才发。守信的老板到年底会发工钱,若遇到老板不守信或者说年底老板的资金没到位,到时能给你回家的路费就算很不错了,这样的事情我听说过好多呃。我守着我的土巴翻来覆去,到年底再咋个说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收成的。俗话说:本份、本份终究有一份。”
见杨树如此的固执,小琴有点火了:“哎,你咋个好的不说,专说坏的呢。你只看到没挣到钱的,那些挣到钱的你却看不见。我给你提个人,看你还记不记得。上中学时有个叫林江的同学,外号‘两条龙’你该还记得吧?”
“你说的是两条鼻子经常流过河界,像两条长长的龙一样搭在嘴巴上面的林江?记得,你提他干嘛?他出事了吗?”杨树有些担心的问到。
小琴呵呵地笑道:“没出事,他现在是大老板了。你想不到吧?他那样流鼻搭拱的人会成大老板。说出来你都不会相信。若我不是亲眼看见,打死我也不会相信。可他现在确实是个大老板了。他出去打了几年工,在城市里结识了一些大老板,承包了几项工程,转手赚了几十万,发啦。真如老师当年说他的那样:流鼻龙要干事。”
“老板!这衣服多少钱一件?”小琴还没说完,一个顾客进来了,拿着一件衣服向小琴问价。小琴立即走过去招呼着:“三十元钱一件。”
“三十?太贵了吧?”
“三十还贵?跪起卖还差不多。你看这货的质量多好,进货价就是二十八,我是看这些天没有生意,只加了两元钱的车费把它甩脱算事,你还嫌贵?”
“十五元卖不卖?十五元我就给你要了。”
“什么?十五元。干脆我送你算了。都照你这样的买主,我们这些做生意的只有去喝西北风了。”小琴一看这个买主不是成心买东西的。就不再与她讨价还价了。走过来继续与杨树的谈话:“现在林江带着一帮子人在外面干起了拉线工作。人家不再是以前那个没有出息的两条龙了。而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大老板。昨天他来我这里玩耍,那得意洋洋的气派简直别提了。他还告诉我他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我们谈起当年的事。他向我打听你来着。我把你的情况简单地向他作了介绍。最后,他让我问问你愿不愿意去,工资的事好说,每月给你一仟二百元。生活包了。工作量也不重,就是帮他带队,管管工人的生活。工作上给他出谋划策,他说你有文化,人又踏实肯干。工地上就需要一个像你这样的人。你去吗?”
见杨树没有马上回答。小月说:“算了,现在问你也是白问。你还是回去同小月商量后再作决定吧。去还是不去,明天给个答复。明天他同我们一起到你家去听你的回音。”
杨树说:“嗯,我回去和小月商量后给你们的回话。那我走了。明天你们早点来,我在家里等你们。”
杨树边走边思忖:单靠农村种庄稼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收入,要想把两个孩子供出头,确实是很难的事。虽然把别人的土巴捡来种,但还是抵挡不着两个子女的开销。再者,他看见别的人都出去打工了,自己内心也有所动。以前他也想到过出去,苦于没有人引荐怕出去后吃亏上当。现在听到小琴的劝说和林江的邀约,终于决定同妻子商量商量,让妻子放自己出去打工,为两个上学的孩子准备费用。
晚上,小月正在灯下缝补衣服,杨树端了一条凳子坐在小月的旁边,欲言又止。小月见丈夫有话对自己说却又开不了口。不像杨树的性格。便停下手里的针线活。关心地问道:“你今天是怎么啦?没借到钱?”杨树摇了摇头,没有立即回答她。她又问道:“什么事让你变得心事重重的?有事你告诉我好吗?让我们两个一同来承担。不要这样有事藏在心里,这样会憋出病来的。”杨树见妻子问自己,不得不开口说了:“小琴借钱给我了,她不但借了,而且还多借了四百元,一共借了一仟元给我们。我现在在想,钱是借到了,两个娃娃这学期的学费算是凑到了,那只是把眼下的问题解决了。可是下学期的学费从哪里去凑呢?,下学期女儿就要上中学了,儿子呢去实习也要钱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