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换届 晋原平 >

第18章

换届 晋原平-第18章

小说: 换届 晋原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原来这样啊,不知道我们这位即将上任的大市长找你什么事情,是不是要提拔你了?”   
“哈哈,这您倒算是说对了。他一见面就跟我说,只要他当了市长,立刻就让我来接曹非的班,当金山区的一把手。”   
“好嘛,那不错啊……只是他有没有告诉你,你当一把手,那曹非怎么办?”   
“话虽然没有说,但是那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曹非是人家的铁杆嘛,这一次护驾有功,当然是要重赏的,起码还不弄个副市长什么的干干?”   
柳成荫眨眨眼,满脸堆笑地看着他说:“那……你给我说说看,他这个市长能够当上吗?”   
陈见秋也微笑着看看他:“有可能,没把握吧。而且,据我们听来的风声,市委不是把您也报上去了?所以,直到现在为止,应该说你们俩还是旗鼓相当、半斤八两吧。大家私下里议论,这里面有一个因素很关键。”   
“什么因素?”   
“这就是谁支持谁的问题。如果他支持您,您就没问题;反过来您要支持他,大概也就没啥问题了。”   
“既然这样,那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已经向省委明确表态,放弃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我会支持他吗?”   
“这个……”一向敢做敢说的陈见秋也沉吟起来,停顿了一下才坚决地说,“柳书记,我实在猜不透您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如果要我说,您是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支持他这种人的。”   
“为什么?”   
“您是聪明绝顶的人,我嘛也还不算太傻,还需要说的那么明白吗?”   
听他这么一说,柳成荫终于放下心来,会心地笑了。不过他这次把这家伙叫来,可不是为了证明这一点的,立刻严肃起来说:“好啦,咱们不说这些了,说点儿正经的吧。你大概还不知道,最近这几天,检察、公安和好多部门都起来了,这都是我分管的地方,听他们讲,金山有一个很大的矿,已经开了好些年,征地手续、矿山手续至今都没有办,是曹非一手支持的,是这样吗?”   
“只是知道个大概,具体情况……我还真不清楚……”   
“你听着,还有呢。听说有一个神秘的女人,经常在金山一带出没,专管民爆物品等等的经营,而且有人说曹非、甚至金鑫都通过她那个公司洗钱,有这样的事情吗?”   
陈见秋有点儿狼狈了:“这……我也说不清楚。金山的事其实全在曹非手里,我几乎什么都插不上手。不过我想,这个女人可能是……”   
“你呀你!平时说你是书生,你还不服气呢!”柳成荫冷笑起来,立刻打断他的话说,“好啦,到此为止,其他的我就不便说了。但是我要告诉你,许多事情靠说是不行的,关键是行动。你要记住,金山这些事情实际上已经牵扯到你和你的家了,即使为了你自己你也应该变被动为主动的。要知道他们这是一个网,而目前的关键首先是曹,只要我们在曹的问题上打开缺口,其他的一切还不都是迎刃而解吗?”   
“好吧,您让我想一想。”陈见秋说着站起来,突然感到全身发冷,再也笑不出来了。                      
《换届》晋原平       
  十六  
这是夹在北山深沟里的一个小山村。在一片绿油油平原的尽头,沿着一条狭窄的洪水沟一直向大山深处而去,两边是刀削一样齐刷刷的红土山崖,湛蓝的天穹一下变成了窄窄的一小条。在曲曲弯弯的河滩上,大大小小的乱石塞得满当当的,一洼一洼的死水泛着绿,散发出一股股难闻的气味。一条路似有似无,在河道的两边摆来摆去,最适宜走这种“路”的不是人,是那些活蹦乱跳的山羊。杨涛一边走一边叹气,真想不通他的祖先当年怎么竟会选了这么一块地方来安身立命呢。   
地势愈来愈高,两边的红土山崖也愈挨愈近,有的地方差不多就接在一起了。过了这个峪口,却豁然开朗,展开一片开阔地,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农人们掘土为窑、取石为垒,几十户人家高下错落,散落在沟沟岔岔、坡坡梁梁上。   
这就是他的家乡,一个远离闹市的独姓村。   
走了一下午,腿脚都有点儿麻了。正是傍晚的时候,家家户户鸡鸣狗叫、炊烟袅袅,落日的霞光把两边的山崖都染成了火红色。杨涛在村口站了好久,不认识似的看着,对这个生他养他的老家忽然产生了一种生疏感。   
其实,自从他有了记忆起,家乡就是这么个样子,从来就没有变化过,即使有的人家盖了新房,一般也还是原来的宅地,原来的样式,大概几百年后也还是这个样子吧。   
回了家,拜过父母,看过妻儿,歪在主屋炕上的老父亲就把他叫到身边说:   
“你还在那个什么矿上?”   
“在。”   
“带回多少钱来?”   
他低着头,不作声。   
“是不是又赌了?嫖了?喝酒花了?”   
他依旧低着头,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一辈子,他什么人都不怕,就怕这位半瘫的父亲。小的时候父亲还没有瘫,身子和他一样的高大,也是一米八几的个头,也是青石碑一样的身板,火起来就下死劲地打他,有一次把他给绑在院里的枣树上,一直把一根水牛皮做的羊鞭都打断了。   
后来,不知道怎么父亲就得了羊角风,医生们叫什么癫痫,有时候本来好好的,突然一下就口吐白沫,啪的一下倒在地上死过去了……再后来,就因为羊角风发作,从半山腰摔下来,成了现在这副样子。   
但是,杨涛还是很怕他,在父亲面前什么也不肯说。   
看他难堪的样子,娘过来了。娘永远是悄无声息的。   
“你媳妇在东屋,叫你过去呢。”   
听娘这么一说,杨涛立刻逃也似的离开了这里。   
老婆丽云是从云南讨来的,说不上俊也说不上丑,粗粗笨笨又结结实实,就像村里面常见的那些盆呀瓮呀的,虽然不如城里那些东西细致,但是正经非常实用好使。这些年来,他东奔西走吊儿郎当的,要不是有这么一个好媳妇在家里撑着,这个家也许早散了。   
走进他们俩住的东屋,看着丽云日渐粗糙的面颊,杨涛就有一种深深的负疚感。他想把这些天在矿上的变故向老婆说说,可是又觉得说也没用,就闷着头在一套结婚时打的简易沙发上坐下,一根接一根抽起烟来。   
丽云也不说话,低着头在独自玩儿一副扑克牌。   
一连抽了好几根烟,他才说:“我走这些天,村里有什么变化没有?”   
“还不是那样……对了,根柱家媳妇回来了。”   
“她不是跑了一年没个音信?”   
“根柱还以为她跟了别人,谁知道说回来就回来了。才一年不见,人倒是大变了,村里人都认不出来了。也不知道在外面做什么了,描眉画鬓,穿的那个衣服呀,比城里人还城里呢。钱可是挣下了,听说一下子带回好几万,把全村人都羡慕死了。你回来没看见根柱把旧房扒了,准备盖小二楼吗?听说这几天根柱媳妇正满村里挑漂亮闺女,准备过年带着她们一起出去发财呢。”   
根柱和他是从小耍大的,其他本事没有,却娶了一个如花似玉的漂亮女人。刚才回来的时候,他倒是看到了街边堆好的一大堆新砖,只是什么也没有想。原来根柱老婆失踪了一年,就真的发了……   
“你说说,一个女人家,怎么能够一下子挣下那么多钱呢?”   
丽云抬起头来,怔怔地看着他。   
真是马瘦毛长,英雄气短。想当年,他还是何等气派!现在一说到钱,就满心里特别不舒服,特别地憋气。哼,一个女人家,突然就失踪了一年,涂脂抹粉变了个人,一下子带回那么多钱来,那能是什么钱,还不是当“小姐”靠卖逼挣的?在社会上闯荡这么些年,这种事情他见得多了。谁叫咱农村人穷呢,米一把面一把的养个漂亮闺女不容易,长到十八九水灵起来了,大概就是专供城里面的那些个白肚皮去操吧。反正那东西又操不坏,就像哥儿们在一起常说的,既碰不了边边儿,又磕不了沿沿儿,只有大了也小不了,只有多了也少不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但是,他还是觉得憋气,这些话没法给丽云说,只好又凶凶地抽起烟来。   
又沉默了好半天,杨涛才忍不住低低地说:“不要告诉老人们,我把金山矿上的那个工作辞了。”   
丽云倒什么反应也没有,反而笑了一下:“辞了就辞了吧,反正那也不是什么好营生,担惊受怕的。今年咱们村里人倒是找到了一个好营生,不出门还挺赚钱的。”   
“什么营生?”   
“捉蝎子。”   
“捉什么蝎子,怎么捉?”   
丽云得意地笑起来:“这买卖其实真不赖,又不出门,又不占时间,等一会儿我带你出去看看就知道了。反正,就最近这一个月,我只是捎捎带带的,还赚下一百六十多块钱呢。那些年轻后生,有的已经赚下大几百了。”   
“捉下蝎子干什么用?”杨涛还是有点儿不明白。   
“我们也不知道,人家是上门收购,一斤一百块。都是些南方人,听说是大饭店什么的。”   
这次回来,杨涛本来是想从家里拿点儿钱的,看老婆这架势,他便不好开口了。   
不过,这倒是条好信息。捉蝎子既然能够赚钱,那倒贩蝎子就一定能够赚更大的钱。只是不知道这东西在咱们北方饭店有没有销路,抽时间一定找一些地方打听一下。   
人哪,还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好啊。像人家那些城里人,吃了上顿不愁下顿,这个月工资花完了,下个月就又发下来了,多好。自从离开矿上这些天,他心里就总是慌慌的,满脑子就剩下一个“钱”字了。一分钱收入也没有,杨波老婆给的那两百块钱,是他现在仅有的一点儿积蓄,那是要做买卖的惟一资本,不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动一指头的。难道自己五尺高的男子汉,真的就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地步了?   
饭熟了。娘悄无声息进屋来,看看儿子又看看媳妇,一直等他们说了好半天话,才小声说:“吃饭吧,一边吃一边说。你爹吃过了,娘把火也焖了,再热饭还得生火呢。”   
杨涛忙瞪丽云一眼,赶紧跟着娘围着灶台坐下。   
几时不见,娘更衰老了,好像还不到六十岁嘛,一头头发竟没几根黑的了。可怜的娘从来都是这样,一天到晚悄无声息地忙呀忙,从来连重话也没说过一句,更不用说打他骂他了。这一辈子,娘就没过过一天展活日子。听村里人讲,爹年轻的时候是有名的风流鬼,比他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差远了。娘一辈子生过十个娃娃,但是按照这穷苦地方的乡俗,两儿一女正好好,其他的一生下来就按在尿盆里淹死了。谁知道成人以后,姐姐嫁了比娘家更穷的一户人家,和哥哥换的亲,一直到前些年家里还碗筷不全,来了客人只能端着盆子吃饭哩。哥哥倒挺争气,长得也五大三粗,是全村出名的好劳力,谁成想后来下了煤窑,砸死了,嫂嫂也带着娃娃改嫁了。好在丽云又生了两个儿子,要不他们老杨家连香火也续不上了。只是村里学校只有一到三年级一个复式班,两个儿子从四年级就到乡里住校,这钱也就更花得流水一样了……杨涛一边吃饭,一边和丽云有一句没一句说着话,又看着她们婆媳俩收拾洗涮,一根接一根不住气地抽着烟。   
其实,在他的印象里,娘年轻的时候是很能说也很聪明的,记性特别好,会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有关尉迟恭金山把门的故事,他就是第一次从娘嘴里听说的。记得他当时不住气地问,人们既然能进去,怎么就出不来了,是尉迟恭不让他们出来吗?娘总是笑着说,你还小,等你长大就知道了。还有一次,说起本地正月十三不出门的乡俗来,他认为纯粹是迷信,娘忽然郑重地说,什么迷信,你不知道这乡俗的来历,就不要瞎说。当年杨家将七狼八虎血战金沙滩,老令公撞死李陵碑,就是正月十三,所以那怎么是迷信,那是咱们老杨家的忌日啊!吓得杨涛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   
夏天的夜黑得很晚,一直到了九点多钟,才什么也看不见了。街上响起了杂沓的脚步声,有的人站在崖顶吆喝着,满村子都滚着他的声音。说声走,丽云从门后面找出一个大塑料瓶,让杨涛拿着,自己拿了一只手电筒一样的东西和一把一尺长的细钳子,就一起跨出了家门。   
不一会儿,全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几乎都出来了,像元宵节赶会那样热闹,一起向村外的一道道山梁上涌去。所不同的是,每个人都拿着塑料瓶、手电、钳子这三样东西。那手电看起来和一般的手电筒差不多,来到土梁上一照,才发现原来发的是蓝光。说也奇怪,只要用那种很特别的手电一照,满坡上爬的蝎子就一动不动,而且清楚得和白天一样……这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