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酒家何处 >

第29章

酒家何处-第29章

小说: 酒家何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试的时候前面都轻轻松松地做完了,感觉什么都没学怎么什么都会,就郁闷地不行。一看最后一个题,写什么最熟悉的语言学家,还三十分。语言学家我没一个熟悉的啊,那怎么写?想了半天,才想到一个以前学过的吕淑湘,忽然想起还有一个王力,那都是以前学过的,再者就是老师特别推崇的黄伯荣,第一节课我还上了,所以还知道!但这没有一个是我熟悉的啊,所以把他们的生平全部讽刺了一顿。写到最后忽然想到了孔乙己,对于这个我熟悉,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孔乙己也的确是个语言学家啊,最起码人家都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这个我都不知道,能学到这种地步还不算是语言学家吗?可惜的是人家生不逢时,要是在现在肯定是个语言学家,还在哪个大学当教授呢!” 
“这个倒的确可能!” 
“况且当时还发现了一件事情,就是孔乙己说的‘偷’和‘窃’的区别,读书人偷书谓之‘窃’。当时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说表明了孔乙己迂腐,四体不勤,懒得出奇,只会偷书换酒喝。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孔乙己偷书不是为了换钱,而是为了看!” 
“怎么回事?” 
“你说吧,他到别人家抄书的时候,别人家里什么好东西没有,什么东西值钱什么东西不值钱孔乙己是傻子,不知道吗?他还没有苯到那种程度连什么东西便宜什么东西贵都不知道吧?又何必要偷这些不值钱的书呢?况且大偷也是偷,小偷也是偷,没必要在这个上面争议什么。如果他的确是偷书卖钱,那也没必要争论什么‘偷’和‘窃’的区别,他这个时候说了,是证明他是用来看的,只是家里没钱买不起书,见了书又想看,所以就小‘窃’一下。你看像这样勤学的人不成语言学家也难!” 
“那的确是。” 
“可惜当时发现太迟了,都已经写得快完了。这一伟大的发现没空往上写了,真是可惜了!还有这个垃圾辅导员,说给我自由,过了两天又改口了,还问我最近有什么进步,就她那水平,有了进步也不用让她知道,纯粹是浪费感情!还说我上通宵怎么了?你让我去上课我能不上通宵吗?到了教室睡一觉就过去了,那样多舒服,要是清醒着听他们讲课那真的是折磨。外国文学老师还不让我上课抄《吉檀迦利》,谁让她上课讲的那么慢,我不抄做什么?”在我的日记本上有这么一段故事: 
在这个春天的某一个早晨,忽然响起了辅导员的电话,让我马上去见她。 
我明白,当辅导员好久未见我的时候,就会想我的,所以电话就会想起。 
春天里阳光灿烂,万物复苏,让人总想去自由飞翔而忘了自己是不是有翅膀。 
所以我常常忘记自己还是一个学生,还是要上课的。 
其实有的时候我还会记得自己是个学生,如向父母伸出手掌,如过一个星期就会考试。 
但现在并不是属于这样的时候,所以我并不记得。 
上课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既然有人去上课,那么就有人不会去上课。 
老师的教诲像我这样蠢笨的人是听不进去的,只会发笑、睡觉,还影响老师的情绪。 
可是很多的事情就是这样,明知道不应该,但还是要做的! 
春天的日子总有些懒散,我并不想开口,我懒得说话。 
一个人要去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是很难做好的,不想说话的时候一开口就自然没有好话。 
辅导员说学校怎么怎么,所以怎么怎么,看着我的头点了点。 
辅导员说她怎么怎么,我怎么怎么,看着我的头再点了点。 
辅导员问我什么可以做到,什么不可以做到。 
我很爽快地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我再不说话就是不礼貌的表现了。 
我说了: 
凡我认为对的事情我都会去做,我认为不该做的事情我应该不会去做。 
不过偶尔的时候我也会做些不应该的事情,只不过这样的时候并不经常罢了。 
一句话:事情我只要认为我可以付出代价的,我都会去做的。 
这样的回答可谓之经典,可惜经典的东西没有人愿意去接受。 
就像每个人都希望有真理站在他那一边,但并非每个人都心甘情愿地站在真理的那一边。 
就像良药总是苦于口的,忠言总是逆于耳的。 
于是他不断追问,追问这个如何,那个如何,这个那个之外又如何。 
我告诉了她其实天下是什么事都没有的,只是某些庸人不甘寂寞地空扰罢了。 
我也告诉了她其实根本不用管这么多,只需要慢慢品味枯燥生活中的幸福罢了。 
她说她不管可我又做不到,似乎某些事情比登天还难。 
我反问我怎么能做不到,然后又说了几句她就让我走了。 
于是我每天晚上都去网吧上通宵,每天白天都去教室睡觉,风雨无阻。 
于是我成了好学生,同学们都说我改邪归正了,我也解释说偶尔良心发现了。 
一段时间之后辅导员又找我,问我上课能听进去吗。 
我说听不进去。 
听不进去在那坐什么? 
坐着也是坐着。 
还改不掉? 
恩。 
我看你是不想改吧? 
是! 
春天也有风,春天也有雨,吹面不寒的风,沾衣欲湿的雨。 
有人问我为什么抽烟,我说因为想抽烟。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抽烟,我说因为没烟了。 
朋友见我问我为什么今天看上去气色不错,我说由于今天天气不错,因为太阳很灿烂。 
朋友见我问我为什么今天看上去挺高兴的,我说由于今天天气不错,因为下起了雨。 
好久之后辅导员又找我由于我不上课,我又说了些话。 
辅导员很高兴地说:你最大的优点是诚实,什么话都敢说,敢承担责任。 
我说:只不过我骗你的时候你不知道罢了。 
她问哪里骗了她,是什么时候。 
比如刚才那一句。 
春天花会开。花开了,由于春天了。似乎许多的事情就这么简单。 
*               *              *             *
我又说:“辅导员还曾经给我说给我介绍这个,介绍那个,我一律拒绝!” 
“你为什么拒绝呢?要是不拒绝的话现在会不会好点?” 
“为什么?还有为什么吗?很简单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啊!介绍了他们有什么用?什么研究《西游记》,什么学习余秋雨?还有那个王尔祥的天干地支,还不如让我直接去死呢!别说我现在研究不出来,就一百年打死我也研究不出这东西来,因为我学的就不是这玩意啊!不过要是介绍了现在不会留级这倒是真的!反正我也没办法靠他们一辈子,现在还不让他们赏识为好,还干扰我!” 
张冬青说:“还有一到星期五和星期一那就是固定的通宵的时间,‘非典’的时候不让出去了,一到那个时候就想出去!” 
“这个学校罚款也真有意思,早上升旗不去罚五元,我们的爱国心就是这样被罚出来了!罚了不会罚,不罚得多一点或者少一点,正好五元,上一晚上通宵正好五元,那还不如上通宵去呢!况且我有一种病,感觉很奇怪的!” 
“你有什么病?感觉你好好的啊!” 
“说起来我也感觉奇怪。就是看东西的时候忽然就感觉面前的东西向额头压过来,感觉很难受,受不了。一到这个时候我就用手按着额头,马上分心去想其他的事情,这样过一会就好了。不看我上课看书看得好好的就趴到桌子上去了,就是因为桌子前排的椅子高出那么一截感觉总想往我的额头上撞!” 
“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刚开始我还以为每个人都是这样,最后问了一下别人没有这种感觉,只有我一个人是。到现在我都还不知道这是种心理疾病还是生理疾病。要是心理疾病的话那证明我以前受到过什么伤害,应该有所记忆,但我想不出来。况且是心理疾病的话肯定能抗过去,但我抗不过去。要是生理疾病的话那么肯定会有其他的相关联的反应,但是就除了这其他的都是正常的!” 
“你自己都不知道了,那我就更不知道了!” 
“反正学校不会因为我有这种病而把学校的桌子椅子换一下,这是肯定的!唉,没办法,这下我留级了,应该有很多人就高兴的!” 
“没有,大家这几天都乱了!老师上课的时候都还说了这事情,说这次留级不合理。一般留级都是提前半年打招呼,并且竟过半年的观察才可以决定留不留!”张冬青说。 
“至于老师,他们能做什么?只要没有触动教师集团的利益,他们也只会在口上说说而已!还有什么合理不合理的?再不合理现在都已经合理了!我留级了肯定有人会高兴,这一点不用怀疑,我都可以直接点出几个名字来。看你张铎整天什么事情都不做,还是中文系第一才子,还那么刁,看现在留级了吧!我留级了又怎么了?告诉你,我留级了我还姓张,而且比以前还要张!前几天有个家伙过来,看我那本抗美援朝的书,问我还看这书,我说我什么书不看,我看得要比你们多得多,只要是关于抗美援朝的我全看,见一本看一本!总感觉那场仗不该打!” 
“怎么不该打?”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重要的是在战争中恢复起来,而不是要战争。它侵略朝鲜是为了针对苏联,而不是为了你中国。美国当时为什么想不到你中国会出兵,就是因为你没出兵的道理啊!当时周恩来在接见法国记者的时候,还说不出兵,当第二天法国记者把中国出兵的消息告诉了周恩来,周恩来马上就坐在椅子上,半天不说话,过了好半天才恢复正常。当时中国为什么要出兵,还不是感觉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啊,你把别人当自家人,人家把你当自家人吗?你看针对的是苏联苏联都不动,你中国动什么动!结果毛泽东厉害,他们有原子弹,我们有手榴弹。结果是打了,打了什么后果?具体伤亡不知道,估计不会下了三十万,当时能上朝鲜战争的都是什么人?你看朝鲜战场上那么多悲壮的故事,都说明了什么?那都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啊!好在中国人多,死上那么几个不算什么,要是你把这一批人投入到建设中,那同样有多少伟大的壮举,可惜就这样死在异国的土地上,为了一个莫须有的和平!毛泽东不是说了吗?可以换回中国五十年的和平,到了现在,战争又有多少,一点没有远见力!而且越南自卫反击战又说明了什么?华盛顿在美国刚建立的时候发出了第一个‘中立政策’,你毛泽东为什么就不会呢?况且当时美国和欧洲的联系那么紧密,法国还帮助了美国打赢了独立战争,每个人都认为出兵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华盛顿却发表了一个宣言,说欧洲的事务是欧洲的事务,不是美国的事务。正是由于这样的政策,让美国有了和平的发展环境,才能让它快速发展起来。而当时你中国根本就不具备和美国开战的能力,自己都好照顾不了自己就去帮助别人,幸亏的是中国最后打赢了,输了真的是无法想像! 
“况且当时美国对中国也没什么敌对的情绪,蒋介石不是想出兵吗?美国都拒绝了。当时本来美国就不帮蒋介石,都断绝了给蒋介石的支援,但你和人家打,人家不帮能行吗?要不是朝鲜战争,台湾早就收复了!中国当时依靠苏联,相当于为苏联干活了,但到最后苏联是是什么样子?到了现在朝鲜对你中国又是什么样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如果当时没有这场战争,中国早和世界联系到了一起。你和苏联结盟了,最后被其他的国家封锁了,直到现在依旧难以消除。中国最后还是改革开放和他们联系,才发展起来了,要不是这能有这么多的问题吗?” 
“不过朝鲜战争打得的确不错!” 
“不错是不错,但付出了多高的代价?那样值得吗?就像这次的伊拉克战争一样,当开始连中央电视台这些专家级的人物都说什么美国犯了兵家是大忌,但到最后美国只能了二十一天便解决了战争。这说明了什么?就说明了你中国现在的战争思维根本不适合现代战争,还在想着什么原始冷兵器年代的战争!就这样你和人家打能打赢吗?就伊拉克来说吧,伊拉克为什么不见军队呢?因为军队没办法出啊,你从那里出来就打那里,人家不是怕你出来,就怕你不出来!出来多少打多少!要是我的话你知道我为什么时候打台湾吗?” 
“什么时候?” 
“2008!” 
“2008?那个时候不是中国北京举行奥运会吗?” 
“对!” 
“那还能打?” 
“不是能打不能打的问题,而且要的就是奥运会,就在开奥运会的时候那两个星期打!反正奥运的口号是什么?还记得吗?” 
“不记得了!” 
“好象是什么‘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反正有没有什么和平奥运,打就打了,怕什么?” 
“那不就完了吗?” 
“就要让他们知道是国家利益更重要还是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