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嫡女庶嫁 >

第73章

重生之嫡女庶嫁-第73章

小说: 重生之嫡女庶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垂眸沉吟着,心里突然一震:想来此人,必是皇族无疑!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抬头偷偷打量了一下那位“李公子”,不由得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那位李公子虽然眉目温雅,表情随和,但举手投足间却隐隐流动着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仪和贵气,再看凌朔风等人对他隐含的恭敬态度……

    恐怕这位并非什么王爷世子,贵胄郡王,八成是两位成年皇子中的一位……只是不知是谢贤妃所出的毓王,还是……凌贵妃所出的恭王!

    虽然这样想着,如筝却已经八成确定,此人应该是恭王李天祚,且不说凌家和凌妃的关系,就看这冰冷刺骨的寒风,也不是自幼多才却体弱的二皇子毓王李天祉能够承受的。

    想到这里,如筝忍不住看了看苏有容,没想到他居然和父兄的政见不同,竟是恭王党!

    她尚未来及收回目光,苏有容却像是感到了什么似的,回头和她对视了一眼,只一眼,便看出她了眼里的隐忧,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笑容。

    看着他脸上浮现出自己熟悉的那种笑容,如筝心里一颤,勉强也回了一个微笑,赶紧低头平复了一下心情,起身福了福:“诸位,现下风雪又大了几分,便请留宿敝庄吧,小女子先去安排一下。”

    四人都起身道了扰,如筝一笑便出了花厅。

    她咬着唇,苏有容的突然到访搅乱了她刚刚平复的一池心水,重生以来,她一直心心念念想的都是戒备和复仇,本是不想再嫁的,没想到世事无常,今生的不争却难挡波诡云谲的命运将她推上风口浪尖,更加没有想到的是,重生以来一直如死灰般的小女儿之心,却因苏有容的接近而生出一丝新芽,不知不觉地便深深的扎在了心上,如今想要□,便连带着心也生疼生疼……

章节目录 第88章 别情(中)

    安顿好访客的食宿,如筝回到内院;如诗等人正在屋里坐着等她;如筝大略向众人说明了情况;只说是苏有容和凌朔风带了两个朋友;因大雪阻路而来投宿,如诗看她语焉不详,知道她是有事不便言明;便也笑笑没有多问;如书年岁小也没有在意,反而是琳琅,一向好打听的她今日却也反常地安静,坐在那里暗自出神。(。mianhuatang。CC 好看的小说)

    如筝心里道了一声奇怪,却无奈自己也是心如乱麻,便也无心去想自家表姐的反常。几人又说笑着做了会儿针线,便各自回房睡下。

    第二天一早,雪停了,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映得院子里的红梅愈发精神,琳琅一早起来便吵着要在院子里摆酒赏梅,如筝无奈,只得让秋雁快去安排,好在主院后面就有一个小小的梅园,地方倒是现成的,秋雁自应了赶忙去了,如筝又想起前院的四个客人,便带了浣纱雪缨到前院准备送客。

    谁知到了前院,陆秋却回禀说是四位客人早早起来,便到庄子后面野梅林里去赏梅了,临走还给他留下了昨日捕到的猎物,如筝看着一地的狍子锦鸡什么的,哭笑不得,心说这几位爷还真是神勇,大雪封山的,居然还能打来这么多猎物……

    当下却也无法,只得嘱咐陆秋好好安排酒宴准备待客,又亲自带人去了庄子临近的几户崔家耆老的家,郑重地请他们中午作陪,只是不敢说客人里居然还有一位皇子亲王。

    午间,如筝和琳琅等人裹了厚厚的斗篷在梅园里赏梅吃酒,如筝心中有事,饮食说笑都是恹恹的,琳琅也似乎是有什么心事,一会儿笑,一会儿又现出愁色,时而还六神无主地四下张望,看的如筝一阵奇怪,反倒是如诗如书比较尽兴。

    玩闹了一会儿,如筝觉得有点冷了,便要回房加衣服,顺便让浣纱拿了各位小姐的手炉,跟着自己去换炭。

    当她裹着厚厚的狐裘再回到梅园时,眼前的场景几乎让她惊叫出声。

    只见那四个“外出赏梅”的贵客,不知什么时候摸到了梅园,现下,恭王李天祚正大咧咧地坐在刚刚如筝的位子上吃酒,对面坐着的,正是自家明显带着吵架表情的五妹,一旁一株老梅下,王三公子正和自家大姐相谈甚欢,具体谈的什么,如筝也听不懂,只觉得是十分玄妙,诗不诗,文不文的……

    再看看另一边,如筝惊恐地发现,自家那个天塌下来都能一笑而过的琳琅表姐,居然在哭,旁边是一脸尴尬手足无措的凌朔风……

    她转过头,瞪大了杏眼看着唯一一个显得比较正常的人……

    苏有容也是一头冷汗,看着她尴尬地笑了笑:“我来解释一下……”

    片刻之后,如筝才知道原来他四人在前面吃了酒,被后院梅花香气引诱,想着这样冷的天气,大概小姐们也都躲在屋里了,便来踏雪寻梅,没想到梅是寻到了,也惊了正吃酒赏梅的如诗等人,好在大盛朝男女之防不是那么严苛,这里又是户外,算不得瓜田李下之地,如诗便带着妹妹们和四人见了礼,坐下吃酒,本来还说好好的,谁知如诗刚刚走开和王公子去论梅,如书这边便不知怎的和“李公子”吵了起来,准确地说,是她一个劲儿地数落,而恭王则满脸不在乎的笑着吃酒,如书便更气,眼见要动手了,如筝才赶到,现下如书被如筝赶去一边坐着醒酒,如筝尴尬地不知该和“李公子”说些什么,只得连连道歉。

    恭王抬头看了看如筝,明白她已经识破了自己的身份,不由得心中暗自赞许苏有容眼光不错,此女子的确是个蕙质兰心的,当下说道:“无妨,在下反倒觉得五小姐真性情,有趣的很。”

    如筝见他并不怪罪,这才放下心,又招呼他们吃酒,自己暗自打量着琳琅那边,却见她早已拭去了泪痕,现下正红着脸坐在那里,唇角还带着一个诡异的微笑。

    如筝看的心肝乱颤,无意中瞟到凌朔风腰间宝剑上竟然挂着前次琳琅打的那个红方胜剑穗,才明白原来她的心上人,居然是凌家三少!

    如筝这才放下心,想到之前祖母和自己说的,凌朔风不日便要出征的事情,心里又是一颤……才明白刚刚琳琅为何哭泣。

    如筝回过神,忙叫秋雁再去备些吃食,又叫庄丁去抬了一个桌子,索性两处并做一处,几人说笑饮酒,过了一会儿,如书消了气,又蹭过来找吃食,恭王看了不由得失笑,如书柳眉一竖,开口就要责难,吓得如筝赶紧捡了一个糯米桂花圆子填到她嘴里,生生堵住了她的话。

    一回头,便对上了苏有容笑地眯起来的桃花眼……

    如筝的心没来由的乱跳了几下,赶紧低下头,咬了咬唇,又忍不住抬头看他:只见他今日穿了一件墨色窄袖的行衣,袖口和衣襟都滚了银青挑云纹的襈边,外面套了一件牙色的广袖氅衣,领口细细的白色风毛平添了几分贵气,如筝见他此时并未看着自己,而是放眼看着远方的梅花,便偷偷多看了几眼,不由得心里暗叹,虽然他的容貌在园内四个公子中并不算抢眼,但即使是恭王的矜贵威仪,凌朔风的硬朗威武和王三公子的温雅清贵,也淹没不了他那种独特的风华,那是一种让人看了,就舒心又安心的感觉。

    想到之前的种种,特别是他前不久还为自己受了那么重的伤,如筝心里不由得又酸又涨,说不出的难受,目光一垂,却又看到他腰间带着自己送的那块白玉梅花佩,当下便晃得两眼发酸,几乎要落下泪来。

    她这厢感慨着,那边苏有容却如坐针毡,刚开始被如筝审视的那种得意感,在他余光看到她一直死死盯着自己将近半盏茶的时间后,便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心虚的感觉……

    这丫头……眼神不对啊……

    他这样想着,却愈发不敢回头与她对视了,好一会儿,余光看到她总算是低下了头,苏有容才长出了一口气,恨不得伸手擦擦汗才好,来之前心里笃定的那件事,因如筝的反常表现又起了一丝犹豫,他轻叹一声,不由得忧虑自己此次所为,是否太过冲动了呢?

    院内雪景梅香虽好,可惜还是太冷了,大家又说笑一阵,恭王等四人便告辞,准备返回前院,临行时恭王还特地谢了如筝的款待,告知四人午后天略和暖些便会离开,如筝道了招待不周,便带着姐妹们与四人道别,恭王临走特地转向如书,莞尔一笑到:

    “今日得五小姐一番教训,鄙人受益匪浅,待来日京城再见,少不了还要讨教一二,望小姐仍要不吝赐教才好呀。”

    如筝是最了解自家五妹脾性的,当下忙一拉她衣角,却拉了个空,如书两步蹦到恭王面前,福了福身,唇角不自然地挑着,满脸却全是忿忿之色:“不敢不敢,小女子不过是和公子理论几句,便吃了我家二姐姐一顿排头,可是切切不敢和公子‘来日再见’了,公子好走不送,雪天路滑,千万小心不要摔了才是!”

    “李公子”看她想跳起来大骂又勉强绷着装闺秀,憋得小脸通红的样子,心里一阵好笑,当下也不说话,只是拱手道别,刚刚转出院门,便听一阵朗笑,却是渐渐去的远了。

    如书抬头,看看自家姐姐无奈又担忧的眼神,再看看旁边凌朔风等三人拼命憋笑的脸色,当下气的一跺脚:“你们可以了,亲姐表姐,表哥世兄,不帮着我胳膊肘还往外拐!”说完哼了一声,便跑回院子里了。

    大家又是一阵笑,如筝却不敢大意,偷偷拉住凌朔风:“表哥,书儿年幼无知,你们还要在那一位‘李公子’面前,帮她好好道个歉才是,莫要惹得他……”

    凌朔风微微笑了一下,压低声音在如筝耳边说到:“无妨的,殿下宽厚仁和,怎会和小书儿一般见识,怕是还觉得有趣的紧呢,表妹不必如此小心。”

    如筝听她这么说,才略放下心,又福身谢了谢他,转身却看到自家表姐略带惊讶的眼神,心里一动,怕她误会,赶紧回到了女孩子们中间。

    待凌朔风等三人也告辞离去,如筝特意落在后面,挽住琳琅的手笑道:“表姐,我刚刚托凌表哥给书儿说好话,莫惹了李公子不快呢,你可不要误会,我对凌表哥,就像对子扬表哥一般无二的!”

    琳琅听她这么说,知道自己的心事已经被她知晓,当下面色一红:“我管你和他说什么……”又一撇嘴:“别拿他和我哥哥比,差远了!”

    如筝掩口偷笑,知道她是口是心非,想想凌朔风为人,还有凌家的家训,她不由得替自家表姐高兴,心情也为之一爽。

    回到主院,琳琅刚刚又哭又笑地便觉得有些疲累,如诗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说要回房查一查书,也离开了,如筝便沉了脸色,拉着如书进了堂屋。

    刚刚坐定,如筝便屏退了丫鬟们,光留下浣纱在门口守着,拉着如书进了里屋床上坐下。

    如书看自家姐姐沉沉的面色,心里一颤,不知道自己是犯了什么大错……

    如筝看她迷迷糊糊的样子,叹了口气:“书儿,不是姐姐要说你……今日你的确是太唐突了,且不说你不知道那李公子的身份,即使他是个寻常人,你却是侯府的闺秀,怎能那样无形无状,出言讥讽人家!”

    如书看自家姐姐脸色,知道她是真的生气了,赶紧起身福了福:“二姐姐,书儿知道错了,你不要生气……”她抬头看如筝脸色稍霁,心里有觉得委屈,嗫嚅到:“也是那个李公子可恶,那般无赖……想来也不会是什么世家公子!”

    如筝看她说的笃定,似是还未得到教训,心里又好气,又好笑,当下冷哼到:“我家五小姐好眼力,一眼就能看出人家出身?”

    如书见如筝又冷了脸,赶紧依在她身边,摇了摇她手臂:“姐姐,我都知道错了,你别生气了……”

    如筝看她惹人怜爱的样子,心里一软:“书儿,不是姐姐要说你,你也不小了,女儿家矜持最为重要,不管人家是什么身份,多几分尊敬总没有错,再说,那李公子也不是真心要和你作对,不过是看你小姑娘有趣,逗你两句,你这般嘴上不饶人,碰到大度温和的,一笑也就放过了,若是遇到性情乖张之人,难免怪罪于你,到那时你又要如何?难道是像市井泼妇一般和人家针锋相对么?”

    看她似有所悟,如筝也不多说,只是叹了一声:“书儿,你我都是女子,祸福生死都由不得自己,今日之事,算是给你一个教训吧……”她转过头看着如书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今日,吃了你一顿排头那人,正是出身大盛朝最大的“世家”……他是恭王。”

    她一言出口,如书猛地瞪大了双眼,险些从床上跳起来:“姐姐,你说什么?恭王,哪个恭王?”

    如筝一把堵住他的嘴:“我的小姑奶奶,还嚷!”看如书老实了,她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