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彼岸太远 >

第63章

彼岸太远-第63章

小说: 彼岸太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眼把名字叫错了,还不得罪人呀。我在上中专的时候就弄过这事,跟一个女孩在一起打了一下午羽毛球,居然把人家的名字给搞混了,怎么猜也不对,把人家小姑娘气得不得了。所以我一般不敢到女人堆里去,不过我还真想到部队去看一看,听听女兵的故事。”

    张清:“其实我们女兵楼里也没住几个人,就住了一层,还有好几间是办公室。”

    罗杰:“哪一层住多少女兵?”

    张清:“二十三个人。”

    罗杰:“妈呀,那么多呀,那还不吓死我!当时我们班上的女生才十几个,都够我记一阵子的,你们二十多个人,还穿一样的军装,估计身材也差不了多少,想起来都觉得可怕,万一站到人群里,我把朱虹也认不出来了,那就太丢死人了。”

    朱虹:“不会那么严重吧?”

    罗杰:“真的,我这人在这方面就是缺一窍,我真的特别佩服有些人见一面就能记住人名,我跟我们科长出去办事,就常常记不住人名,还经常想,在什么环节提起了那人的名字,我这人在这方面真的是弱智。”

    朱虹:“不用怕,你去的时候给你安排个人少的时间,或者就到一个宿舍,不会让你为难的。怎么样,什么时候去一趟?”

    罗杰:“还是让我想想吧,对了,你们部队是能随便去的吗?”

    朱虹:“我们那是部队医院,对外开放,不算军事化管理,你去找人没问题。”

    罗杰:“这事还是过一阵子等我闲了再说吧。你说这刊物这么办能行吗?要是文章质量不够,拿出去还不丢人呀。”

    朱虹:“咱们十几个人就把这当成习作园地,好的汇集出来到社会上交流,一般的也就内部流传吧,估计没什么太大的困难。”

    罗杰:“不过写东西这事,要是像赶任务似的,估计出不来什么质量,写作本身就是个自由的事,要是被这么个刊物牵着,我好像很不习惯。”

    朱虹:“这个我跟时光商量了,就办成不定期的,能办多少期是多少期,自由式的,反正又不拿它挣钱。”

    罗杰:“这么说你们都搞定了,那我就只顾写稿就行了,这好办。”

    朱虹:“以后你可能还要审一下,或者作些修改,我们想让你负点责任,出点亿,你看能行吗?”

    罗杰:“这我可干不了,我最烦修改别人的东西,一不留神可能就把别人的精华改掉了,上学的时候我就不服气老师乱改我的东西,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指出来哪儿不好就行了,千万不能由别人来改,一改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朱虹:“那我们就再商量一下,你看这期就这样行吗?我回去再找陈新怡把封面设计一下,就可以成型了。”

    罗杰:“挺好,就这样吧,我没意见。”

    张清:“那你记住到我们那里去玩,再带上些作品,让我们好好欣赏欣赏。”

    罗杰:“别,你们看杂志得了,那上面的东西比我强。”

    张清:“不见得,现在的杂志上的文章都一个套路,没多少好看的东西,比起看你的文章感觉差多了,好像你的文章更生动一些。”

    朱虹:“罗杰,你看到了吗,你遇到知音了。”

    罗杰:“不敢,军队可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没准在你们的眼里我就是一个小男孩而已。”

    朱虹:“你去就知道了,你的形象之高大无与伦比。”

    罗杰:“朱小姐,你逗我玩呢,当着战友的面笑话我。”

    张清:“没有,她说的是真的,你差不多成偶像了。”

    罗杰:“这都是胡闹,我要是能成偶像,那你们的欣赏水平也未免有点那个了吧?”

    他们说了一会话,把刊物的事说定了,罗杰答应朱虹以后对这个沙龙的事多操点心,她们就告辞了。

    罗杰回来以后,他们办公室的人问他,是不是那个女兵领人来给他介绍对象,罗杰笑笑说,哪的事呀,是谈一些别的事。

    时光、朱虹和陈新怡三个人商定将刊物的名字定下来,就叫《金秋》,由陈新怡负责封面题字和图案设计。陈新怡是一个印染厂的设计人员,对美工设计很在行,他的美术字写得非常不错,图案设计的功夫就不在话下了,他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搞好了《金秋》的封面设计,并制出了彩绘封面,把刊物装帧好,就成了非常漂亮的册子了。大家都很兴奋,时光说他准备到市作协去,给几个名气大的人看看,让他们给提点意见。

    时光对市作协的几个人比较熟悉,平时好像还经常有来往,后来罗杰知道,时光给市作协的人拉过赞助,上次宝鸡市电视剧创作中心拍摄的《深山里藏着一个世界》和《红军哥哥》,时光都曾拉到过赞助,不仅是本公司的,而且还有外单位的,所以,他在市作协,包括宣传部都有认识的人,有时候听他吹牛,他说他认识所有宝鸡市的文化名人。

    时光把《金秋》试刊号还真拿给商子秦看了。商子秦因为在全国大型刊物上发表过几首诗,其中有一首《我是狼孩》还非常有名,被选进国家级大型诗歌年鉴中,他本人后来还出了一本诗集,在宝鸡市也算是一个文化名人。

    商子秦看了《金秋》以后,对时光说:“行,你们几个人有点才气,有些文章还确实不错,希望你们坚持下去,为发展宝鸡的文化事业做点努力。”

    时光当时来了劲,忙说:“商老师,要是您有空,到我们沙龙来坐坐,给我们讲讲课,提携一下年轻人。”

    商子秦答应了,他让时光去安排,他表示他一定会去的,他特别注重与年青人交流,他说他愿意与年青人交朋友,共同追求艺术的进步。

    没过多久,商子秦还真来了,罗杰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与文化名人接触,他有一种感慨,他心里一时还说不明白,他就是感觉到,名人身上总有一种自信的气质,就像一种君临天下的气魄,有一种强大的气场,在他们这些还没成功的青年人面前,举手投足之间透出一些让人敬畏的师范。

    其实商子秦并没有摆出师尊的架子,他很平和地表示,他也是文学阵线上的一名新兵,他不会对《金秋》社的青年朋友作更多的品评,他只是希望,各位能坚持下去,这毕竟是一个好的人生选择。

    商子秦给他们重点讲了《我是狼孩》的成诗过程,讲了他当年作为知青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如何把这种理解提炼成诗的技巧。最后他还告诉大家,不妨多投稿,一旦被采用,就要立刻人身权中火力投稿,以期达到给编辑部的深刻印象。

    商子秦说:“一般编辑人员要是决定采用了稿件,通常都会在文章中改动一些地方,这主要是针对新手,以说明他重视了,并显示他高于作者的水平,一般的经验是,编辑的改动并不能使作品的水平上一个台阶,因为对一个成形的作品进行改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也许一不小心就将最个人化的东西改掉了,但你们不要怕,多次投稿以后,等你们的作品在同一家刊物上发表的时候,你们就会看到,几乎就没有什么改动了,以后也不会遭到篡改。这是一咱规律现象,所以,你们最好的办法就是选准一家杂志,不停地投,给他们造成强烈而熟悉的印象。成功的一个关键地方是,绝对不允许出现错别字,不要生造词汇,年青人有一个毛病,就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达一种意思,就干脆想当然地生造一个词拿出来用,那样会让编辑产生基本功差的概念,这就很麻烦,他们以后就不再认真地看你的稿子了。笔误不要紧,他们能看出来,但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地方出现错误,那就肯定不是笔误了。至于写作风格,各人有各人的特点,也许编辑们一开始不习惯,认为水平不行,但看得多了,就能接受了,什么事情就怕重复,重复的次数多了,就形成了概念,他们对你的作品有了概念,你离成功就不远了。还有,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千万不要相信退稿时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那是一些不负责任的编辑卖弄自己水平的一种方法,你们想想,要是让你对作品进行十分之一的改动,你能做得到吗?要是用词汇不准确,你恐怕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另一个词汇去代替它,因为受水平所限,你不可能有突飞猛进的进步,进步是无形的,是积累。如果是主题或结构要改变,那几乎就是另一个东西了,所谓的改动,其实在你写这部作品时就经常在发生,因为你要整理你的灵感和思路,一旦作品成形了,就是说你自己写完之后,你认为再不好下手改变它,它就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作品了,这时候要对它进行改变,就往往是一种破坏,有时真觉得它需要改动,那就不如把它放弃了,重新再写另外的作品。所以,千万别去顺着编辑的意思去改你自己的东西,那样做是愚蠢的。举个例子,今天我要说你们这个《金秋》里的某一篇文章,比如这首《红叶的遐想》,我说这一句,就是这一行:那漫坡的红叶是谁的思念,我说为了押韵,请作者把思念这个词改动一下,比如我说出另外一个词汇,就愁绪吧,你会立刻觉得,我说的可能是另外的意思了,也可能就真没读懂你的诗,这是认识的偏差,也可能你会觉得,真就是更恰如其分了,但请注意,这是水平的差异,这里合适了,但其它地方肯定不协调了,就像在一堆石头里放进了一颗玻璃球,闪亮是够闪亮的,但绝不协调。一堆朴实的石头自有它的可受之处,它的天然玉成并不是如玻璃球这样的闪亮所能取代的。我说的这个意思,还可以理解为,别人对你的作品的立意和主要部分提出修改意见,你千万别相信,那很可能是他没有读懂,或者他根本就不喜欢这篇文章,你再改也是没有用的。比如对《遥远的童年》这篇文章,如果我说作者是不是可以对作品中的小姑娘的性格或行为再做更明晰的描写?或者作者应该写出另外一种情绪?你们想一想,真要是改了,那还是这个作品吗?增加一句话,这部部作品的语言节奏就变了,改变了情绪,说白了,你何必要写它!而且我能看出来,作者是故意要写得虚一些,让一个十分清晰的形象只在自己的心中珍藏,给人只透出一个朦胧的美好形象,这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这需要很高深的功力和胆识,而他敢这么做,让人不由得不佩服,并且写出来的文字还是能传达出一种很富有张力的美感。有人也许会觉得不过瘾,说怎么不再写清楚些?你们想必都能明白,再写那就肯定是另一个东西了,得用小说,散文已经表达了他想表达的意思了。所以说千万别信编辑的意见,轻易别动已经成形的作品,尤其别听信别人的意见来改自己的作品。我觉得让自己的作品保持自己的风格最重要。其实大家也明白这个道理,一部作品有许多人喜欢,总会有另一些人不感兴趣,还会有一些人特别喜欢,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谁也做不到,十全十美的艺术品是不存在的。所以,没必要在意作品中的疵瑕,但请注意,一定要将作品锤炼到自己无法下手改动为止,否则,你自己都觉得不成熟的东西让别人说好,说损一点,就是你们欺负编辑的智商和水平,那是非常不严肃的。最后,我要告诉大家,你们选择了文学事业,就一直做下去,不要停,那会很有意义的,这中间的心路历程,各位都有体会,这就是生活,一个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生活,可能会很艰辛,可能会很痛苦,可能一时看不到成功的路的尽头,但还请大家坚持下去,待将来回首往事时,你们会为你们的奋斗而感到自豪。”

    商子秦不愧为一大家,他以他自己的艺术体验,用平白朴实的语言讲了一些创作上的道理,同时念念不忘对后来者的鼓励,算是尽了一个师长的责任。但他拒绝对《金秋》上的文章进行点评,他说要评论一篇作品,简单地说好或者不好,一点用处都没有,所谓的评论,其实是一件十分艰难的理解过程,这个过程有时候可能比创作的过程还要复杂,现在他只是粗略地看了几篇文章,其中有几篇文章可以再细读一下,他尤其对里面的几首诗感兴趣,他说看上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总觉得有几处闪光的地方。他还说,不要迷信权威,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真挚生动的生活情趣,技巧是次要的,形式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并把握它,把它用好的形式表现出来。

    商子秦的话让罗杰很受用,他觉得他从一开始就似乎有几许这样的理念,对艺术的本质理解没出多大偏差,只是,他现在还依然没有摆脱对艺术品的高标准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