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彼岸太远 >

第137章

彼岸太远-第137章

小说: 彼岸太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鸡市也有学生上街游行,围在市政府和市委的大门口,高呼反腐败的口号,要求对一些政要进行法制监督。

    罗杰听说市上有学生闹事,拎了照相机就上街抓拍照片去了。

    到街上一看,还真把罗杰看呆了。

    宝鸡师范学院的大学生们全部出动了,在市区的几个主要干道上来回地游行,他们举着的大幅标语用粗黑的排书写成的口号式语言,看不出有多少针对性,无非是对北京同学的声援,但气势是庞大的。一开始还比较有节制,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

    但是北京那边的形势有点恶化,传来有学生绝食饿昏在天安门广场上,晚间的新闻联播上出现了混乱的画面。

    报纸上开始对这次学生运动定性为反革命活动。

    王丹他们叫嚣要在天安门广场上树起民主雕像,国务院发言人袁木出来发表形势讲话,规劝学生们停止对抗党中央,回到学校去。

    电视上的镜头在不安定地摇晃,全国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到示威游行的行列里来,上海、武汉、西安、成都等几个大城市已经有了街头打、砸、抢行为,不全是学生们干的,一些社会上的人趁机发泄对社会的不满,重拾文化大革命那一套,搞起了破坏,败坏学生们的政治动机。

    天安门广场上坐满了罢课游行的学生,一层层围坐在金水桥南边和新华门前,他们头上扎着布条,上面写着口号,一个个仿佛无望的样子,只是团结在一起,苦捱那看不见希望的结局。从电视上看,学生们都已经没有什么气力了,因为绝食的缘故,斗争的激情已没有先前那么高涨了,也许是看不到希望,也许是没有了信心。

    北京开始有流血事件发生。全国其他地方顿时乱了起来。西安市新城广场两边街道上的商店遭到了哄抢。宝鸡市红旗路上一辆军绿色轿车被人掀翻,从车里爬出来的人分辩说他们不是军人,而是供电局的抢险维修人员,那军绿色的汽车并不是军用牌照。掀车的人仔细看了车牌以后,确认不是部队的车,就又把轿车重新掀翻过来,让那些供电局的人离开。

    罗杰用照相机连拍了这个场面,他可以肯定的是,掀车闹事的人绝对不是学生,那里面一个学生都没有。

    这期间,英国的一个作家拉什迪写了一本书,在全世界范围内激起了伊斯兰教徒的抗议,经过地方公安部门的同意,回民组织了人员上街进行抗议游行。两个队伍在街上交相辉映,互相致意声援。

    罗杰看到这种游行的场面,觉得比文化大革命强多了,看上去纷涌的局面,其实有一种秩序在里头。

    这是八十年代末席卷中国的一场大运动,就是这样的局面。

    六月三日夜晚,天安门广场上的高音喇叭连续播出限令学生离开天安门广场的命令。

    几个小时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进入天安门广场。

    六四一过,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的著名播音员杜宪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据说是她播六四新闻的时候表情不对。

    传说那天夜里发生了枪战,传说子弹曾击中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汉白玉护栏,传说广场上的地面被坦克的履带轧出了印,传说那地面上曾流了很多血。

    那天夜里,杜雯正好在北京出差,她住在大栅栏附近。

    杜雯回来对罗杰说,她在那天夜里听到了枪声,一阵一阵的,好像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密。

    六月四日白天的报纸上,把这场学生运动定性为反革命暴乱。

    全国一片寂静,其他城市的学生游行自动散去了。

    不久,传说邓小平说过这样的话: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件,一定要果断,要坚决!

    写小说一般不采信报纸上的说法,宁愿相信传说,也不敢把报纸上的话拿来以讹传讹。

    多年以后,在互联网上查找“六四学潮”等字段,结果发现相关网页全部打不开,没有任何可以查阅的内容。不好说是操作电脑水平有问题,还是其他原因,人们看不到这方面的历史记载。

    这是一个仿佛不曾存在过的历史史实。

    但是,受这个事件的影响,罗杰他们厂的美国专家全部撤走了,搁下正在安装的设备工程,离开了中国。他们临走的时候说,中国此时被国际上宣布为不安全国家。

    这年的十月份,越南的领导人受邀来北京参加国庆招待会。人们才发现,打了十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也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

    报纸上很久没有报道对越反击战的事了,对那些越战中光荣的军人的歌颂也平淡下来了,罗杰听说已经有好几个北方军区的部队都悄悄地撤回来了,只留下南方军区的部队在守卫着边疆。

    这场战争的开端和相持都被渲染得轰轰烈烈,但结尾部分却悄无声息。

    罗杰知道,这场战争实际上已经结束了,战争中那些战士的血基本上白流了,至少可以说流的没多大价值了。那些参加过越战的军人在日后也都将不会再感到光荣,而那些死去的战士的坟茔,将长满野草,被人淡忘。

    这一切只缘于国际经济形势的需要。

    在东南亚区域,中央有很多焦头烂额的事要处理,不谈战争的事只能是无奈的选择。

    但是,萦绕于罗杰心头的一种思念,这时异常强烈地呈现出来,他想去告诉刘莎,不管她的生命换来的是什么,她都还是一个优秀而光荣的女兵,有人一直都记得她。不管她的对面是哪国人,哪些人最后与中国有什么关系,她所面对的,都永远是敌人,这是任何手段都不能化解开的。对于死者,她最后面对的永远都是敌人,她自己永垂不朽,她的敌人也陪伴她永存,无法改变。

    这一年罗杰够忙的。他先是研究了佛学,得出了一个不妙的结论。然后就是亲眼目睹了学生们的斗争,最后以那样的结局而告终。

    球也没的踢了,足球队的人早都散了,他这时候一门心思练习篆刻。

    郭钊和他一起练,互相切磋,罗杰的技艺提高的很快,杜雯也参加了进来。

    杜雯一般只给他们指出印章的不足之处,有时也找些古谱让他们看,等他们刻好了印,选几方印章拿去在她的书法作品上用。

    罗杰和郭钊因篆刻在市上青年书法爱好者当中逐渐有了一定的名声。

    市青少年宫里有一个青年教师,叫江海沧的,举办了一届书法篆刻学习培训班,郭钊和罗杰都参加了。在这个班上,江海沧给他们讲了长安印社的魏杰学习篆刻的经历,让他们多加研习,争取在宝鸡闹出一点名堂。

    郭钊有点动心,仿佛下了什么决心似的,而罗杰知道他自己不过就是兼蓄一些别的艺术门类的知识罢了,他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在文学创作上。

    想起来有点好笑,罗杰学了太多的艺术门类,还都是刚进入一点点,在某个时刻就停住了。为此,他反思过这种现象,这是不是表示他对事物没有持之一恒的钻研精神?表面上看,他对文学的执着是始终如一的,但他却不去发表文章,他总觉得他还没有创作出能够惊世的著作,那么,他在等什么?在等他的灵感?还是在等他的技艺的炉火纯青?

    罗杰不是很清楚,他对他的奋斗目标现在看起来已经不是那么非常执着。

    这对一个青年人来说,或许是件非常要命的事。
第五十三章
    郭钊和他的那个对象结婚了,结婚以后的郭钊没有多少业余的时间和罗杰在一起搞篆刻了,罗杰也就暂时放松了对篆刻的研习。

    杜雯终于也要和单坤结婚了。

    有一天,杜雯叫住罗杰,说是要与他谈一些问题,让他抽空安排个时间。

    罗杰就在办公室里与杜雯进行了一次长谈。这次长谈让罗杰大吃一惊,原来他以为他很善良,他尽可能地不去做伤害别人的事,但是这次,由于他对杜雯的态度,让杜雯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绝望,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那天下班以后,杜雯和罗杰到厂后门的市场上买了一些下酒的菜,拎了几瓶啤酒回到罗杰的办公室。他们边吃边说话。

    杜雯一上来就告诉罗杰说,她可能最近要结婚了。

    罗杰说:“好呀,祝贺你。”

    杜雯:“这事一点都不值得祝贺。有件事我想问你,你对我有没有那方面的意思?”

    罗杰:“我和你在一起工作,纯粹就是工作关系,我把你当朋友看,没有产生过那方面的意思。”

    杜雯:“这我知道。但是你有没有感觉到我对你有那个意思?”

    罗杰:“恕我直言,我没有感觉到,我这段时间没这方面的考虑。你能看出来,自从江华走了以后,我整个人有点消沉,除了把工作做好,别的就用看书和篆刻打发时间,我没有想别的什么事。按说我这个人对生活的感觉应该是敏感的,可是这一段时间来,我是有点迟钝了。不好意思。”

    杜雯:“那我现在告诉你,我原本看上的人是你,你会怎么想?”

    罗杰:“千万别,杜雯,你别刺激我,我现在很脆弱,求你了,看在咱们同事的份儿上,别拿我开涮。”

    杜雯:“我说的是正事,罗杰,你为我想过吗?我不可以做你的恋人吗?”

    罗杰:“真的别说的这么直白,我脸皮薄。”

    杜雯:“求你了,好好回答我,我没给你开玩笑。”

    罗杰:“你不是要和单坤结婚了吗,这个时候问我这种话,你制造矛盾呢?”

    杜雯:“今天这是咱们俩个人之间的谈话,与外人不相干。罗杰,你正面回答我。”

    罗杰:“我怎么觉得今天有点不对劲,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杜雯:“就是有,我要在结婚以前,弄明白一件事,我和你之间有没有可能?”

    罗杰:“你真的这样想?”

    杜雯:“是的。”

    罗杰:“这让我怎么说呢。杜雯,我这样说吧,从我见到你第一面开始,我对你没有产生像见到江华那样的感觉,这不是你不出色,或许是缘分不到。我能看出来你很出色,但不是每一个出色的女孩都可以让人产生要爱上的感觉,要是那样,这人还真没法活了。有一段时间,我仿佛能感到你想和我走近,但这时候江华出现了,你失去了机会。这不是你我的错,没有任何人做错什么事。这你明白。江华走了以后,我的心仿佛空了,我很痛苦,但我没想到再去用别人来填补内心的空白。其实,我可以忍受很深沉的寂寞,在这段时间里我研习了佛学,算是看穿了吧。然后又写了两部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剧本,还重点钻研了篆刻艺术。真的,我没有想感情这些事。对于你,我还是最初的印象,你很漂亮,很能干,也很活泼,你的书法造诣让我很佩服,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我说过了,并不是每个优秀的少女都能让随便一个人产生爱情。说真的,我没想过和你能怎么样。”

    杜雯:“可是我想过,而且从一开始到机关工作的时候就想了,你是我遇见到的一个让我动过心的人。”

    罗杰:“可是我不知道,我没有感受到你向我发出的爱情信号。”

    杜雯:“现在迟了吗?”

    罗杰:“杜雯:,你说呢?现在讨论这个问题还有意义吗?”

    杜雯:“我知道没有意义了,可是我想说出来,这样心里能好受一些。”

    罗杰:“我好好地听着,并记在心里。杜雯,喝点酒吧,作为朋友我不想让人因为我而难过,这是我做人的一个要求,尽管我知道我很难做到。”

    杜雯喝了一大口啤酒,接着说:“我来到机关楼上,最先遇见的就是你,你的才气吸引了我,我那时真的为能和你在一起共事而高兴。后来听说有人给你介绍对象,我当时的心里有点酸,但好在那女孩死活不同意,我以为我以后会有机会,所以就没对你说什么,其实那时我心里是有想法的,我原本想让你先说出来,可是后来我听人说,你对我没有感觉,我非常失望,但是我没有放弃,我想,在一起时间长了,也许你会有所改变。没想到这时候江华出现了,你一下子就扑上去了,弃我远去,那时候我心里真的感到了悲凉。可是我没办法,我总不能去抢,去跟江华争。后来看你跟江华在一起,你的欢乐和你的幸福真的让我即感到高兴又感到心碎。我想,只要你幸福着,我就应该为你感到高兴。可是后来江华走了,你却一下子变了,变得深沉了,我真的在旁边看着你,心里在为你担心,可是我却没有走近你,我想我不能在那种时候去打扰你,让你放下对江华的回忆,我知道那段时间的回忆对你是很有用的,没想到你却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