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天下唯卿 >

第23章

天下唯卿-第23章

小说: 天下唯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刘大人好大的口气呀,你若是真为大秦着想,这些年你在秦国加官晋爵,家宅也建了好几处,此时国难当头,你难道不应该将家宅变卖成银俩帮助朝庭赈灾以谢国恩么?”
  “嘿嘿嘿。”
  “你……好,刘某来秦时也不过孑然一身,如今国家有难,刘某愿意变卖家产,助救国难。”
  “刘兄此言极是,我耿长也愿效访刘兄,变卖宅地。哼,就是不知那些所谓世袭,所谓秦国不可动摇的根本们,是不是也有如此决心?”
  “稚口小儿,你们的意思是说我泱泱大秦,逢灾遇难时,竟然连自救的能力也没有?反倒要你们一群外臣卖房卖地?这岂不成了天大的笑话?你们置大秦于如此不堪的地步,究竟居心何在?”
  “你……血口喷人……”
  “陛下一再重申秦臣一家,你如今又将这‘外臣’二字放在嘴上,我倒要问你,你将陛下的金口玉言置于何地?”
  “你……”
  眼看两班大臣又是一番大吵,秦嘲风本就烦躁,此时更是火上浇油,猛地一拍御案,怒喝道:“住口!”
  殿下众人惊愕回头,这才不得不安静下来,只是彼此的眼神中怨怼不平还是显而易见。
  秦嘲风重重呼吸几下调整气息,才道:“眼前这赈灾的事才是重中之重,朕决定派出赈灾大使,亲往灾地安抚难民,你们自荐吧。”
  殿下众人一听此言,眼神交汇处,却都有躲闪之意。赈灾荒地,面对上万饥民,无数个不可预测的情形,搞不就是性命攸关,这差事可不是容易做的。因此大伙儿不约而同垂头黯然,选择性失聪了。
  秦嘲风冷眼环视一圈,冷笑道:“刚才不是还口口声声为大秦争执么?怎么?到了要紧关头,反倒都没了平日里伶牙俐齿的样子了?”说罢目光一扫,心下更怒,冷哼着正要说话,却听殿外太监宣“国师驾到!”他吃了一惊,抬头看去,果见白韶卿的白色身影已经朝殿内走来,众臣看着她缓缓走至殿前,只听她叩拜道:“臣愿往秦西赈灾。”
  秦嘲风大吃一惊,忍不住就想离座阻拦,好不容易才忍住了,不觉皱眉道:“不行。秦西酷热之地,国师一介弱女子,怎能去得?”
  “臣即为大秦国师,未能预测灾荒,已是有亏职守。臣愿往西行赈灾,也是想为大秦尽自己绵薄之力,聊表忠心。”
  秦嘲风依旧摇头:“不行。”
  阶下却有人说话“臣倒觉得国师前往是再合适也没有的了。”此人面白短须,正是皇后的父亲护国公。
  他一说话,立刻便有人接口“不错,臣也这么认为。国师本身便有威慑之力,向氏圣女名声在外,百姓对她也是极为推崇,有国师亲自前往,民心已然定了一半了。”
  “是啊,到时国师若能设坛求雨,那就更好了。”
  一时间,殿下四处都能听到赞同之声,这么一来,秦嘲风已经无法再驳,他心急如焚,前倾身体又问:“国师真的要去?你前些日子不是身体不适么?你可要想清楚了,那秦西,可不比安阳啊。”
  面纱下的白韶卿露出一丝无人察觉地微笑,声音也变的柔和起来:“谢陛下记挂,臣已然安好了。臣此去秦西,是为了将陛下一片爱民之心转达给天下人,天灾无眼而陛下有情,百姓们必定能够体会陛下的忧心如焚,臣将竭尽全力助他们开垦家圆,重归故土。”
  秦嘲风紧紧看着她,好一会才咬牙般吐出两个字:“准奏。”

  020 秦西
  一退朝下来,秦嘲风立刻就赶到了仙华宫,急道:“早知道这样,朕昨天就不到你这里说那些话了,吐那些苦水出来,如今却将你牵了进去。那样的地方,你怎么去得?”
  白韶卿看他心急火燎的样子,心里却微觉甜蜜,淡笑道:“护国公说的不错,臣即为国师,又是向氏圣女,和一般地大臣比起来,或许更能安抚百姓。”
  “哼。那老东西的话你也听得?”
  “陛下,你即视臣为知己,怎么居然如此不信任臣么?”
  秦嘲风一愕,忙道:“朕不是这个意思……唉,一想到你要去那么远的地方,那里可是灾民遍野,那些人衣不蔽体,面黄肌瘦的,你怎么能见!”
  白韶卿闻言倒是语气一冷:“穷人而已,有什么不能见的了。”
  秦嘲风没注意到她骤然变冷的语调,只是顾自烦恼,在房里踱步半晌,忽然道:“不行,朕要微服出京。朕和你一起去。”
  “万万不行。”
  “为什么不行?朕是一国天子,你国师有威望,朕难道没有?”
  “又乱说话了!”白韶卿看他一眼,说道:“国君擅离京城,就像上次去向山一样,是极不妥当的事,以后绝不能这样了。何况我去到秦西,还有许多事要你在京支持才行,不论赈款还是平息舆论,若是没有你,臣必定寸步难行。”
  “你打算怎么做?可别为了灾民,把自己累坏了。”秦嘲风很是担心的看着她。
  “陛下放心吧,臣会想出办法来的。”
  这半年的相处,秦嘲风对眼前这个少女的性情已是深为了解,知道她虽会动摇,可一旦决定,却是绝不反复的人,因而心里虽然担心至极,嘴里却也忍住不说了,只是这么近看着她纤长的身影,想到她要远行,只觉心里又苦又涩。
  白韶卿看他发呆,便转身将一个茶碗拿起放到他手上,道:“赈灾而已,又不是打仗,”说着垂头一顿,忽然语调轻松,笑道:“就是打仗,只要你相信我,我也去得。”
  秦嘲风看她难得流露的少女模样,再也忍耐不住,紧紧握住她手,低沉着嗓子说道:“一定要小心,要平安回来。朕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过了时候你不回来,朕就亲自去捉你。”
  “一个月怎么行?陛下说笑话吧。安抚灾民,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少说也要一年。”
  “什么??你要去一年?不行,不能去。”
  白韶卿眼中狡黠的光芒一闪:“陛下金口已开,不能反悔了。”
  秦嘲风一愣,怒道:“你……”
  白韶卿脸露淡笑,却拉着他走到一旁坐下,劝道:“陛下心系百姓,自从秦西受灾,这些日子来你哪一日过的安生了?臣不只是陛下的知己,臣还是陛下的臣子,是国师,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份,陛下信任臣,便是给予了臣最大的力量。再说此事目地达到就行,时间长短,有什么要紧呢?”
  秦嘲风听着她柔和地声音缓缓道来,便如炎热天气中迎面拂过的一阵凉风,顿觉心静平和,自知再说下去也是与事无补,只得点头叹息,想了一想,又道:“你一个人去不行的,朕让严林陪你一起去。”白韶卿自然不再反对,点头答应。
  出发的日子定在三日后,这是一个晴空万里的天气,白韶卿和严林身后是多达千人的长队,运着粮食物品等物件,秦嘲风送至城门外,叮嘱再三,这才依依不舍的挥手告别,看这条龙形长队慢慢被绿林吞没。
  越是西行,越是闷热,起初夜晚还会偶尔吹起的夜风,再过几日,便一丝也感觉不到了,队伍东西极多,所以行走缓慢,又要提防着有难民哄抢,半个月的路程倒走了四十余天,终于在一个午后,到达位于灾民最多的延宁。
  队伍在三刻以前就被告之已经到达,可是在原地等待许久,却依旧没有看到前去城内通传的侍卫回来。严林等的耐烦起来,策马自去前方询问,白韶卿坐在马车里也总是渐觉不安,此时也就让队伍跟着严林一同前行,哪知才走了一会,马蹄声车轮声几乎在同一时刻停了下来。白韶卿满心疑惑,便掀开帘子,展现在眼前的情形,却着实让她大吃一惊。
  只见严林就停在身边,而眼前的小坡道下是一个极为开阔的地界,方圆很广,一丛远山将其围在中央。放眼望去,城墙外密密匝匝的却全是难民,或躺或坐,黑压压的一片,再远处连人的身子也看不全,只有一个个脑袋,耳闻处,尽是哀声。
  在这片若大的空地中,除了哀鸣与呻吟,几乎没有人说话,天空中无数只巨大的怪鸟在上空来回盘旋,不时的发出阵阵嘶哑刺耳的叫声。
  众人面面相觑,都向更远处的城墙方向眺望,越过密密麻麻的人头,依稀可见的却是城门紧闭,城墙之上好似还有一些手持弓箭的士兵立做一排,向城下蓄劲待发。
  严林回头见白韶卿走出了马车,忙道:“国师你快回去,这里危险。”
  却哪知她不但没有退后,反而朝前几步和他并排站定,严林对她一直有几分莫名惧怕,此时看她站在身边,不由得想退开一步,可转过头来时,却见她双手紧紧交握在身前,竟似在微微颤抖,他以为她是害怕,便又催了一声,“你快回马车去吧,咱们只有千余人,可眼前的难民却是上万,要是让他们发现我们这里的这些东西,可不得了。”
  白韶卿却似根本没有说到他的话,沉默片刻,忽然道:“你带车队隐蔽在林后。”说罢她竟迈步向前走去,严林大吃一惊,慌忙朝身后示意,安排几个随从将队伍带开,转头看白韶卿已经独自走出了丈余远,他跺了跺脚,带着剩下的十数个护卫跟了上去。
  这段坡道弧度较大,因而白韶卿等人在坡上出现,坡下的众人竟无一察觉,何况众人正饿的头晕眼花,哪里还有力气去管别的事情,远看墙门还是紧闭,身边的人一个个倒下去,却是再也站不起来,此时等待他们的,除了死亡,似乎别无他途。可是,就在此时,忽然自众人身后,一曲悠扬地笛声缓缓响起,恍如天乐。
  ——————————
  总算赶出两更了,今天在外面跑了一天,好累呀,凌波还在码字的,希望今天还能再更一更,因为上了风云榜嘛。所以想多一点努力,也希望大家能看到我的努力。谢谢大家的支持。

  021 入城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山坡下远远走来一群人,走在最前方的,竟是一位身材纤长的白衣女子,长长的白纱挂到膝下,一身白袍竟似无风而动,随着她徐徐前移摆动着飘逸地姿态。她手握长笛,纤指微动,这天籁般地美妙乐曲便是自她口中轻扬而起。
  灵动的笛声中充满了似水柔情,是分别的情人离开时的密密誓言,是回荡在远行游子耳边母亲地轻声叮嘱,是儿时父亲的淳淳教诲……濒临死亡的恐惧在这轻柔地曲调下,忽然变的有些遥远,许多很久以前的事,随着它像是一点点的慢慢回想起来。
  泪眼中望出去,那白衣女子慢慢走进人群,看她走近,还能移动的灾民都不由自主地往边上让开一步,很快,在她面前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地长路。这女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人群正中,忽然停下笛声,举起长笛,朗声道:“大秦国师向氏,奉秦王之命,救助灾民!共抗天灾!”
  若大的场地,在这话音落下的同时,忽然死一般寂静,众人不敢置信地抬头看着她,这个天神一般地女子,大秦国师!竟然就是秦皇拜为国师的向氏神女!
  人群中有人忽然痛哭出声“神女,救我们!”
  “国师!救救我们!”
  “救救我们!”
  灾民们向她涌过来,看着身边人头攒动,一旁的严林紧张地心都快要跳出嗓子眼,却听白韶卿又道:“从今天开始的一年里,我会在这里陪伴大家共度难关,让我们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共建家园!”
  灾民们自受灾以来,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逃到这里后却被拒之门外,眼看着身边的人陆续死去,所有的希望都已断绝时,却忽然有人站出来宣布会和自己一起共建家圆,原来那个家,还有希望可以回去!而说出此话的,是大秦国师,是神女!这怎能不教人欣喜若狂呢!
  众人忍不住高呼万岁,却见白韶卿伸手一展,示意众人安静之后,她又道:“今天开始,每日都会施粥,你们饿的太久,要活命就要一步步来。大家不要争抢,就待在原地,宁城里地方有限,这么多人涌进去也不是办法。你们暂且忍耐几日,我会帮助大家在这里搭起帐蓬,先安心养好身体,咱们群策群力,相信人定胜天。”
  看众灾民听了这些话,果然安静了许多,白韶卿这才抬步朝城门走去,几个先行探路的侍卫自城门下走来,在严林身边说了几句话。严林皱眉道:“国师,这延宁守府不肯开城门。”
  白韶卿抬头朝城门望去,只见城门上伏着不少人头,正朝自己看来,目光一触,又都逃似的缩了回去,她打量着这高约数丈的城墙,心下暗自琢磨,没想到宁城守府居然敢不开城门,先前通报的侍卫必然已经出示了关防印信,守府也应该得到了圣旨,可他依然敢这么做,那就只有一个理由了。
  她对着城墙退开几步,沉吟片刻,将两个装扮成侍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