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赵默修魔 >

第24章

赵默修魔-第24章

小说: 赵默修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开学的时候直接带三娃去找二小的教导主任张主任。

    这个消息让赵默乐开了花,千恩万谢地挂了电话后就喜滋滋地开始在心里琢磨着那天送三娃去上学时该给三娃穿什么衣裳。

    等他晚上回家把这事和赵军一说,赵军也很高兴,不过看着三娃面无表情、巍然稳坐不动的样子就忍不住想逗他,故意撇着嘴说:“二小的教学条件好,学前班的孩子肯定都是上过幼儿园的,三娃这样的进去了能跟得上学习进度吗?”

    “那咋跟不上啊?!”赵默正蹲在橱子前面翻来覆去地倒腾三娃那几件小衣裳,听到赵军的话不乐意了,“三娃又不比别人家的孩子笨,再说不就是学前班,都是五六岁的小孩儿,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坐在炕上的三娃不置一词,继续盘着他的两条小短腿,小屁股就像是长在了那一小块儿地方。

    一个久未响起的幽幽的声音从放在他身边的*橡皮鸭子里传了出来:“主人,我认为,您真的不应该把好不容易修炼出来的一点能量都用在将我转移到这只奇怪的鸭子身上……”

    可惜,这个鸭子里传出来的抗议的声音只有三娃一个人能听到,在赵默和赵军眼里,这只是一只玩具鸭子,一直作为三娃心*的玩具而安安静静地躺在炕上。

    晚上哄着三娃睡着以后,赵默在堂屋里练他的舞,赵军则早早地就钻进西屋里去学习。虽然才刚刚开学,大多数学生都还没从暑假的状态里转变回来,赵军却已经开始了他刻苦努力的学习。

    五号的时候,二小总算是开学了。这天一大早,赵默就把三娃从被窝里拖出来,开始给他洗脸换衣裳,前天刚刚剪过的那一头软毛也都一根根梳理整齐。

    为了这档子事,赵默早上的煎饼果子也不卖了,收拾妥当后就一手牵着三娃的手,一手拎着三娃的小书包,溜溜达达地出门,沿着街道往西山那边走。

    赵军骑着自行车跟在他们身边,一会快一会慢,偶尔还撒开车把蹬两圈,显摆着他骑自行车的技术。二小和二中挨得近,都是建在西山那边,离赵默他们家所住的杨树下这一片儿倒是挺远的,平时赵军骑自行车成上下学都要半个钟头。

    三娃第一天上学这样的事对赵默来说是头等大事,因为怕去的晚了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赵默六点钟就领着三娃出了门。

    走了大半的路程以后,赵默就把三娃抱起来,说啥也不让他自己走了。三娃还小,身子骨又单薄,赵默生怕他走路走多了累着。

    等他们到二小门口的时候,已经是七点多钟了。赵军赶着上早自习,早就蹬着自行车先去了二中,剩下他俩不着急的在后面慢慢晃悠。

    过了门卫,和门卫大爷打听好地方,赵默就牵着三娃的小手往教学楼那边走。他一边走一边四处张望,看着整洁干净又宽敞的校园,心里高兴得很。三娃在这么好的学校里念书,肯定能有出息!

    他们在教导主任办公室里见到了张主任,赵默一说是高老师介绍来的,这个细长眼睛、鹅蛋脸的中年女人就点点头,从椅子上站起来,示意赵默领着孩子和她走。

    这个张主任和高老师完全不同,长了一副刻薄相,看上去就很严厉。赵默打小就最怕这种人,尤其是这还是个身份不一样的主任,一路上他大气都不敢喘,牵着三娃的手心里出了一把子汗。

    三娃一直都一声不吭地乖乖跟着赵默,感觉到他的紧张,就不动声色地攥住他的两根手指反握回去,那小小的手掌上传来的力道和坚定感让赵默的心奇异地稳了下来。

    二小里的学前班分为大班和小班,一般孩子都是五岁上学,先进小班上一年学点基础,然后再升入大班。因为有高老师的面子在,三娃直接被插进了大班里,交了学费就能直接去班里上课了。

    张主任把他们领到大班的教室,和一个年轻的女老师交代了两句,然后就回办公室去了。年轻女老师姓刘,叫刘亚,长得很秀气,有着一头又长又直的黑发,脸上还戴着一副眼镜。

    她和赵默谈了几句,自我介绍完以后就让赵默把孩子交给她。赵默放开牵着三娃的手,蹲下身,摸摸三娃的小脸蛋,嘱咐他:“三娃乖,好好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中午放学在校门口等着你二哥来接你回家,晚上大哥再来接你,好不好?”

    赵默说得殷殷切切,脸上也满是依依不舍,倒是三娃依旧是面无表情,一双大眼睛里也没什么情绪波动,一点也没有其他小孩儿那样的不舍和害怕。

    三娃定定的盯着赵默,等他的手从自己脸上移开,才抿着唇,淡淡的说了句:“嗯。”

    刘老师在旁边看得新奇,直说三娃懂事,上学一点也不哭不闹,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离开教室往校门口走的时候,赵默是一步三回头,磨蹭了半个钟头才从教学楼走到大门口。虽然以前他在外面卖煎饼果子也是整天见不到三娃,可是那和现在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以前三娃在家里呆着,有人帮忙照看着,他心里也放心,可是现在三娃是一个人在学校里念书,让他怎么放心得下!

    这一天过得很慢,对赵默来说就是一种煎熬。他干什么都是心不在焉的,老是想着三娃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相处得好不好?有没有挨欺负?会不会饿了渴了?

    因为心里想着事,他在给人找钱的时候出了好几回错,手指头还让炉子烫了一下,幸亏没起泡。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四点钟,赵默蹬着车子就往二小那边赶,一路上只听得到呼呼的风声和自己砰砰砰的心跳声。

    这时候学前班已经放学了,路上零星能碰到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和来接孩子的家长,有骑摩托车的,有骑自行车的,也有走着的。

    远远地看到校门口那个穿着蓝色上衣棕色小裤子,站得笔直的小身子时,赵默终于把他那颗心揣回了肚子里。

    “三娃!”赵默隔着老远就开始扯着嗓子叫。

    三娃在赵默刚刚出现在道口的时候就已经察觉到了,他一直站在那,凝视着逐渐接近的这个人。随着赵默渐渐清晰的身形,他冷漠中透着凶厉的眼神也渐渐柔和下来,总是面无表情的小脸蛋上竟然缓缓勾起一抹笑。

    不过这抹笑容很浅淡,也转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所以赵默并没有看到。

    赵默刹住车,停在校门口,把车子支好后就三两步跨到三娃面前,声音里满是欢喜:“三娃,大哥来接你了!”

    三娃背着小书包,脊背挺直,站得就像一株傲骨铮铮的青松。他伸出胳膊,一只小手递到赵默眼前,清脆的声音响起:“大哥!”

    “哎!”赵默接住他的手牵在自己手心里,心里暖融融的,领着他往车子边走,“咱们回家!”

    煎饼果子车上没有安上小车座,赵默怕让三娃直接坐在横梁上咯着屁股,就没有骑着车载他,而是自己推着车子,让三娃走在内侧,和自己一起慢慢走回去。

    他家里倒是有个专门给小孩子坐的车座子,能安在自行车上,两边和后面都有藤编的围栏。那个车座子前两天就被赵默装在了赵军的自行车上,为的就是每天赵军载着三娃上下学时不颠着咯着小孩儿。

    为着装这个车座子,赵军还生了半天闷气,最后在赵默的训斥下不得不接受了在他的自行车上有这么个可笑的小座子这件事。

    等他们溜达回家,已经是五点半了。赵默把三娃抱上炕,给他的小书包也放上去,然后就急急忙忙出了门,蹬着车子直奔一中。

    幸好他体力最近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好,紧赶慢赶地赶上了一中放学,到校门口的时候放学铃声还没有打响。

    赵默喘口气,抓空歇了会,然后就开始忙活着准备东西。没过一会儿,放学铃声一响,学生们涌出来,他又开始忙碌地摊起了煎饼果子。

    卖得差不多以后,赵默就迫不及待地收摊回家,一进家门就开始叫唤着:“三娃!大哥回来啦!”

    三娃正在坐在炕上,手里捧着一本图画书专注看着。听到赵默叫他,他抬起头,正看到满头大汗着掀开门帘进屋的赵默。

    “大哥。”

    赵默对他的吸引力显然远远超过图画书,三娃合上图画书扔一边,站起来往赵默怀里扑。赵默顺手接住撞进自己怀里的小身子,呵呵笑着说:“哟,咱家三娃看书呢!”

    “大哥。”三娃又叫了一声。明明没有说别的啥话,声音也冷冷淡淡的,可是赵默愣是从这句“大哥”里听出了撒娇的意味,亲昵地摩挲三娃的小脑袋,嘴上念叨着:“想大哥了吧!大哥也想你啊!想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


39第38章

 

    自从三娃开始上学以后,赵默原本忙碌的日子就过得更加充实了。每天早上先去卖煎饼果子,然后就赶回家去接三娃,把他送到学校后自己再回去。晚上也是,先蹬着车子去接了三娃放学回家,然后再火急火燎地赶去卖煎饼果子。

    小学早上八点半才开始上课,赵军他们初三却每天早上都有早自习,七点钟必须到学校。赵默嫌赵军走得太早,觉着让他早上顺路载着三娃去上学的话到那还得让三娃自个儿站在校门口等着学校开门,想想都觉得小孩儿可怜吧唧的。

    不仅是早上,晚上放学的时间小学和初中也不搭边儿,赵军他们快六点钟才放学,那时候三娃早就放学了。赵默平常就最心疼三娃,说啥也舍不得让他可怜巴巴地在大门口等上半天,所以除了中午让三娃跟着赵军一起放学上学,早上和晚上的时候都宁肯自己多跑两趟,也要去接送三娃上学。

    他的煎饼果子车前面的横梁上也装上了一个藤条编的小车座,三娃个子小,小胳膊小腿的坐在里面空间还挺宽裕,也不会挡住赵默的视线。

    由于赵默每天都接送三娃,再加上三娃是个打眼的小孩儿,所以不到半个月,二小门卫处的陈大爷、三娃他们学前班的刘老师、还有几个和三娃同班的经常来接送孩子的小孩家长都认识了赵默。刘老师还跟赵默夸了好几回三娃懂事又聪明,从来都是不哭也不闹的,就是不*说话。

    其实不用刘老师说赵默也看得出来,三娃那个小本子上写出来的字比他写得还好看,除了因为力道不足显得有点软趴趴之外,别的什么毛病都挑不出来。拼音、算数之类的也学得很好,赵默根本考不住他。

    最开始的时候赵默还专门挑着晚上吃完饭的时间给三娃辅导辅导功课,他虽然没多少文化,却不至于连学前班的知识都不懂。不过在过了两三天以后,赵默就再也不惦记着教三娃了,小孩儿自己学了文具盒上的九九乘法表,算起数来竟然比赵默还快!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一转眼,半个月就过去了。正经入了秋,地里的庄稼熟了,路上的树叶黄了,靠着田地生活的人们也该开始忙起来了。

    杨树下这一片儿的人们虽然大多不种地,靠着在县城街里面打工、做小买卖生活,但是到了秋天一样要像其他地方那样开始秋忙。他们要忙的不是地里的庄稼,而是葫芦山上的果树。

    凡是在山上有几亩山地的人家,都会种上百十棵栗树,一到秋天,栗树上挂满了刺儿球似的果实,打栗子、捡栗子、收拾栗树场,成了家家户户都要忙的活计。

    赵默家里也种了一百来棵栗子树,每年都能捡上千八百斤的栗子,在赵建全还在世的时候,这对他们家来说都是一项大收入,更别说现在整个家里只有赵默一个劳力了。

    前两天赵默还和胖婶儿打听过,据胖婶儿说,过了八月十五,用不了几天就能去打栗子了。胖婶儿家在山上的地和赵默家的挨在一起,她家不像赵默家还有一亩来的耕地,所以栗子树种的也比赵默家多,捡栗子的时候连她已经出嫁的闺女丽萍都要回来帮忙。

    一晃眼,八月十五就到了。这天一大早起来,赵默在撕日历纸的时候,看着上面那红彤彤的“中秋节”三个大字发了一会楞。

    又是一年中秋节了啊!

    赵默叹口气,把薄薄的日历纸揉成一团捏在手心里。八月十五,月圆人团圆,合家团圆的中秋节,唉!

    他回头看看排成一溜儿躺在炕上还没起来的二弟和三娃,二弟还是睡得四仰八叉的,三娃也还是睡得规规矩矩的,一大一小白皙的脸上都带着熟睡的淡淡红晕。

    这样看着,赵默突然觉得其实这样子也挺好,家里吃穿不愁,两个弟弟都健健康康,又都听话懂事,他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只要他们哥仨儿能一块相依为命的过日子,只要能好好养活二弟和三娃,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