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食色大唐 >

第38章

食色大唐-第38章

小说: 食色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探照灯和信号灯,要说这船啊!我算是尽了心了,就看它将来跑起来怎么样吧。”

……

芷清唤了船厂负责人秦伟过来:“子修,你看这船何时能用?”

秦伟在公主面前还是一本正经的,躬身行礼道:“还需要调试一个月,加上水兵训练和熟悉战舰,三个月后可形成战斗力!”

“好!”我拍了拍子修的肩膀,冲他眨眨眼:“那你可要多加把力噢!”

“噢!……”秦伟无奈的斜眼看我:“子修定不负公主所托!”

这阴人,妈的以为公主比俺大,靠,他是不晓得俺在家中的威风,那个拉风……这不是损我吗?

……

又过了三个月,火龙级首舰火龙号终于成军,试验结果令人满意,在江面大风满帆时最高时速超过了十二节,火力射击密度令人高兴,最远达到九百米,特别是在这个冷冰器时代出现的这种武器可以说是创历史纪录了。皇帝李治十分高兴,亲自观礼,并试乘了战船,对该战船评价颇高,十分满意,传达嘉赏众船工和参演水兵。同时下令再造四艘,使大唐水军战舰总数达到十艘,组建成二支舰队,一支负责海面攻击并掩护登陆,一支负责支援和登陆作战。

一年后,待四艘新舰造成下水后,大唐终于有了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蓝水海军。

孙子延断然拒绝李治提议其为水军指挥官的提议,只愿出任名誉参赞,李治也只好做罢。朝中某人心道:这小子,真滑头,只肯名则保身,而不肯当官,目前所有的所谓官职还真他妈的全是名誉的,一点不肯要权,还真是应了前皇一句话啊“子延聪慧,但若为官,则才失人亡……他很聪明,你要成全他。”

……

二支水面舰队各五艘,秦伟出任总指挥官,下面二支舰队各由张子翼(第一舰队)和我全程参与督造及演练的四管家孙大福担任,此人有勇有谋,让他干管家委屈了,秦伟对其十分欣赏,报了兵部,兵部于是下文同意孙大福出任支援舰队(第二舰队)指挥官。

轰轰烈烈的演兵开始了,十艘战舰沿黄河东至大海入海口,与早已在此建立港口基地的皇家火器第一师团汇合,开始了历时半年的水陆二军操演课目。其目的就是要加强水陆二军的相互配合,这是我给秦伟出的第一个谋议,并细细写下了一些后世两军配合的战术方案供秦伟参祥……

同时,李治与俺达成协议,水泥厂所有收入全部用来造舰,为了表达对皇帝李治的忠心,已拥有千万家财的俺又拿出了一半家财,全力支持大唐皇帝李治打造第三、第四、第五舰队,以期在三年内,再建五艘火龙级战斗舰,十艘江帆级运兵舰。

……

到了玄宗二年,第一第二舰队已完全形成战斗力,在我的提议下,提前训练第三、四、五舰队的水兵和初级指挥官,提前为再接收三支舰队做了准备,一旦新舰交付,即能上舰操作。

皇家第一火器师团满员12500人,拥有射程达二百米隧发火枪11500枝,隧发短枪1100枝,山地60前装炮64门。二支舰队装备登陆专用5000斤载重手摇船120只,一次可运送3600全幅武装士兵或64门火炮加弹药及1000炮手登陆,其与二支舰队的配合越来越纯熟,在二舰队实兵实弹登陆演练中,放下小船至士兵距岸50米方才停止炮击,这在这个时代已属了不得的事儿了。俺在秦伟快马驿报中的书信讲到演兵形势时,对训练情况大力满意。回信给予肯定,要求其加紧训练,待明年另外三支舰队到来时,争取能形成一次投送一个满编师团的能力。

此时的大唐首个海军基地,已集中了第一、第二舰队2900名水兵,第一火器师团12500名陆战队员,以及第三、第四、第五未到装备舰员4350名,全部水军实力达到了战舰25艘(15艘在建),水兵及陆战队共计19750名一线作战人员,再加上辅助维修及后勤保障一个3000人的联队,使大唐水军最终达到了我期望中的第一步:实力超过二万人,可达到对某岛国一战的水平。

要知道,此时代的造船技术还停留在小帆板上,除了大唐水军,最大的船长不超过二十米,面对最小排量600吨48米的江帆二级舰,1000吨68米的火龙级攻击舰,最大排量二千五吨108米的江帆一级大唐水军战舰,实不可并同一提。

我们的小李同志亦野心十足,已开始计划着什么时候对朝对日作战了,毕竟开疆辟土对其充满了十成的诱惑力!

……

玄宗三年夏,十七岁的大唐皇帝李治终于看到了五支舰队成军,由于工程量流水作业化,原计划再建十五艘战舰的进度得以加快,在规定时间内造成了二十艘,共计30艘,相应的,舰队实行扩编,每支舰队打乱原有编制,实行混编制,每舰队108米江帆一级2艘,48米江帆二级舰2艘,火龙级快速攻击舰2艘,共计6艘。这样一来,全部30艘战舰可装载一个满编火器师团及六十天的补给进行远程奔袭了。

该我做的我已经做完了,下面就看小治同志的能耐了。

……

三年后,大唐水军终于掀开了海外扩张之路,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第八十章  皇宫养伤(上)

今日已四更(77…80章),明日争取六更,各位朋友多多支持!

…………………………………………

行事低调的俺一向躲在最底层,不愿抛头露面,凡事自有附马府一干手下打理,日子倒也过了潇遥自在。哪知,不知怎的,俺修真的事儿还是被长安广大官老爷们知道了。不少人见我在李世民时代曾御剑飞行,请神上身之事,本以淡望,谁料,不知哪个王八蛋说我有仙药,引得我府上终日宾客迎门,搞得头大不已,只好胡乱以一丹药效稀释成二十丹的比例,从无名戒中取了二十粒,配了四百粒了事,当然,李治是少不了的,他一人独占了一百粒。

我以为这事儿告一段落了,没想到,终于发生了一件事,还是把俺推到了大唐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上。

一日傍晚,饭毕后,我在书房练功,一声极轻的脚步声引起了我的注意,声音在房外停止。修真的人耳目聪慧,一般家人和下人的脚步声是不同的,平时一听也就所有然,然而今天的脚步声却十分生疏,料想不应是我府中的人。听其声,尽管细微,但明显是一个武功深厚的人才应有的表现。我不动声色,收功端座书房的小床上,微微一笑,我看见了一根竹管伸进了书房,一股香烟飘散了进来。

我靠,使毒。

我闭住呼吸,装做从床上昏倒倒地的样子,门外人似乎一喜,轻声道:“五谷鸡鸣散,你好运气能尝到是福气,哼!”

说罢纵深跳上院墙,飞速向外略去。

我靠,你还跑,我倒要看看是哪路神仙要本大爷的命。御起飞剑,在那名杀手头顶五十米处不紧不慢的跟着。

深夜下的长安万籁寂静,只有那黑影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最后消失在一座大宅院不见。降低了高度,宅院内树木茂密,但仍十分容易的看见那身影穿到后院闪到一所大屋内不见踪迹。

看了看这院落的规模,我心中一震,终于明白这是大唐右相府!

……

回到府中,叫起六女,把今晚的事儿一说,六女十分气愤,芷清当场就是入宫见驾,我连忙止住她道:“不可,若是进宫,反倒把对方给逼急了,到时灭口杀手,来个死无对症,你又有何法?难不成入右相府抄家不成?”

“难不成就这样算了?刘飞容那杂种不能这样便宜了他!……”芷兰也怒不可遏。

“山人自有保身之计!已我今日之武功,杀他刘飞容满门岂不是小菜一碟,不过……”我嘿嘿阴笑:“我倒要看看,除了他,还有谁要我的命……”

“附耳过来……”六女凑了过来,如此……这般……

六女听罢不禁会心一笑,紫霞道:“我明儿就入宫见驾,让我们的‘病人’入宫养病!”

“还有!”我会心一笑,补充道:“再跟程飞亮打个招呼,禁军火器营也不是吃素的!刘飞容再大能奈,料他也不敢造反,只是顾忌张广其与俺联盟打披朝中平衡,故有此举……”

我想看见刘飞容见我无事的样子会是什么表情!

……

我顺利的入宫养伤,装痴呆状,对外就称虽救了回来,但伤了脑子,傻了,为保证附马爷安全,故入宫养伤。三位公主哭哭啼啼的入宫照料的场面,令百官大惑不解:是谁要害功过当代的附马爷啊?可怜刚刚享服的孙子延,遭此大祸,孙家完了……

众人叹息不以。一致奏对要求严惩凶手。心下还道:妈的,以后每月5瓶九花玉露是打了水漂了……

宫中最有名的六品医正王天和在李治的要求下亲自为我诊脉,以我的功力,装个把病当然不成问题,就这样轻易的骗过了太医,在宫中安心养起“病”来!所谓的养病场所,不过是皇宫内的一座偏院,原是芷清公主的闺院,门口除十六位侍卫轮流守卫外,偏院内全是三位公主的心腹,我诈伤的事儿给瞒得紧紧的!

同时谢绝了一切探望,静观其变。

如此在宫中过了三个月。李治见我虽有微微起色,但仍大不如前,说话不流利,还尽流哈拉子,不禁悲从中来,妈的,老子刚登基得一能人,就变成了这样,我他娘的要是知道是谁干的,诛他九族!……可怜我三个皇姐姐,守着这么一傻子,下半辈子可怎么过啊!

看完我后,一边摇头,一边失落地离开了偏殿。最后,特派了一个心灵手巧的宫女照儿过来服侍,以表心意。我无法拒绝,只好接受,虽说她是美女,不过,行动自由被限制了。

……

装傻、吃饭、拉屎、晒太阳、睡觉,然后再重复一遍,就这样又过了二个月。

妈的,刘飞容还没行动,我叉你大爷,再这样装傻下去,我怕成了真傻子了!

……

我终于想到一个合理的让我好转的理由,那就是再摔一交,变不会正常,至少也可变回不太傻,变被动为主动,嘿嘿……

附马爷在皇宫不小心又摔一交的消息传了出去,同时传出去的还有,附马爷正在好转,已能独自下地行走,记起了一些往事,李治大喜,亲自来看过,勉励一番,要我好好养病,争取早日病愈。

……

终于可以独自行动的,我心里哈哈大笑,可当着照儿的面还是一脸正经,不过,至少不流哈拉子了,让在照儿面前装了二个月傻子的俺终于舒了一口气!

一日,例行来给附马瞧病的王太医走后,我找来一根木棒拄着,装做伤没好的样子皇泉山上来回寻找,目的是找一处我行功的地方,闷在这个地方,不练功实在是浪费了。对修真之人来说,练习修真内功的时辰比较重要,但练习的场所更重要,也就是所说的能采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的地脉和日脉相聚交的场所。 我走了一个多时辰也没找到一个理想的地方,不由得有点泄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我向主峰上的龙泉顶望去,陏闷的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里是皇家祭天的龙坛呢,能成为皇家祭天的场所,一定是天地日月相聚交的地方,还得加上龙脉的源头。想到这,我精神大振地向龙泉顶攀去。 站在龙泉顶龙坛前宽阔的广场上,向下望去,整个皇宫尽收眼底,错落有秩的皇家建筑群掩映在翠树木花草的翠绿之间,宫殿顶部的琉璃瓦在阳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高大的围墙将整个皇宫分成数十个方块,然后一个四方形的高大城墙将这些方块围在其中,这就是整个皇宫的内城,皇宫内城四个方向各有一座城门,分东参门、西商门、朱雀门和玄武门。由于外城的城墙较低,站在这里看不到。

第八十一章  皇宫养伤(中)

我仔细打量一下龙坛的四周,全都是用花岗岩石铺成的平台,四周是用汉白玉石砌成围栏,石栏的条石上雕龙画凤,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无心观赏美景,继续寻找练功之处,在平台上练功显然是不行地,最好是一处僻静的场所。

在龙坛的后面,我发现了下面不远处一块突起的岩石,我的心里不由的一动,翻过围栏向下一跃,下了不到五丈的距离就到达了那块岩石上。

岩石表面是丈二左右面积的平台,四周是绿色的植被,岩石下是深达百丈悬崖峭壁,悬崖底部和波光磷磷的流天湖相连。此时夕阳西下,太阳映红了湖面,而淡淡的月亮也从远山露出了笑脸。我不由兴奋起来,这里绝对是练功的最佳场所!

我回到养生阁时照儿正在门口等我,脸上满是询问的表情。我拄着木棒装作十分疲惫的样子说:“今天心情很好,就去山上转了一圈。” 照儿有点怪罪地说:“附马爷,你现在的身体很虚弱,应该好好静养,不要做太多的运动,你看你累得一脸的汗,这样下去哪天才能养好啊!” 我心里清楚现在照儿是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