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 >

第45章

[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第45章

小说: [三国曹魏]乱世魏书洛阳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曹丕先是一愣,旋即便反应过来,眼前这人还是介意自己先前那太过冒险的作为。将不小心流露出的失落尽数藏在眼底,曹丕望着司马懿眼里映着的人影,极为轻缓地笑了一下,“好。”
  没能及时抓住曹丕眼里那一闪而逝的情绪,司马懿抬手抚了抚曹丕的眉头,以为他眉宇间的愁绪与悲伤只是自己的错觉。只是,司马懿永远也不会知道,让曹丕决心被牵扯进西凉军反叛这件事的最大原因,是司马家的安危,其他种种,不过是附带的筹谋而已。翻云覆雨间,不知蹉跎了谁的锦瑟年华,又沧桑了谁的少年心性。
  自那日在皇宫公然反对曹操晋封爵位至今已有数月,荀彧依旧每日往返于府邸与尚书台之间。偶尔在朝堂上与曹操相见,他最多不过略施一礼,并无言语。好几次曹操等着人群散去时想要私下里与荀彧谈谈,却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再或者,荀彧干脆就不让曹操有单独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每每下朝便步履匆匆地随着人群踏出了殿外,留曹操一人在原地俯仰长叹。
  仲夏里,正是凌霄花开得最盛的时节。荀彧也不记得自己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府上怎么就平白多出了这些花。不过他见那花开得如火如荼的样子甚是喜人,也就没有去管那许多,放任它开满了院中的一隅。
  这日,从尚书台回到府中,荀彧如往常一般点了一炉苏合香坐在院中的石桌边翻看着没有批完的公文。不想,墨还没有研开,就看到门僮急急忙忙跑来道:“大人,曹丞相到访,正在门外候着呢。”
  心里一惊,荀彧拿笔的手几乎要将笔杆捏断,半晌,他淡淡道:“请曹丞相回去吧,就说我今日身体抱恙,不能……”
  “哈哈哈……”
  荀彧话未说完,就听到一阵朗笑由远到近,最终停在了自己身后,“几年不见,令君怎的也跟那些小儿似的说起谎了?”
  作者有话要说:1、解释一下为什么司马当了丞相主簿就不能与二丕频繁往来了。文学掾的职责是教育曹家的下一代,所以之前司马可以名正言顺的跟曹二混在一起,但当了丞相主簿后就要负责丞相府中大小事宜,再跟曹二厮混会被人说二丕拉帮结伙,培养党羽。2、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出自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故人相见饮兰生,奈何情尽意摧残
  客套的礼数、严谨的态度,无一不彰显着荀彧出身士族大家的风范,可但凡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此刻那一举手一投足间透出的拒人千里之外的疏离感。
  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地与荀彧相对而坐,曹操见他迟迟没有开口,便率先打破沉默道:“这日子过得真快啊,孤记得,上一次和令君像这样坐下来说话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吧。”言语间,曹操不觉抬头望向了天际,目光辽远而深邃,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
  轻轻点了下头,荀彧客套道:“丞相在外为国驱驰,自是没功夫与人闲谈。”
  低笑两声,曹操冲着石桌上那堆公文扬了扬下巴,“要论尽心,当朝上下谁能出令君之右?”
  避开曹操转向自己的视线,荀彧声淡如水道:“丞相谬赞,都是些为人臣子的份内之事罢了。”
  被他这种完全不带感□彩的说辞弄得颇感无趣,曹操也不再言语,顺手拿过那堆公文翻阅起来,气氛一时陷入沉默的尴尬中。
  荀彧静静坐了一会儿,亦感无趣,索性拿过桌上温着的酒壶自斟自酌起来。佳酿倒入杯盏时发出的泠泠清响引得曹操侧目,深深吸了口气,他眯起眼想了想,不甚肯定道:“这是……百末旨酒?”
  头也不抬地倒着酒,荀彧眼里流露出不同寻常的柔软,“兰生。”抬头瞥了曹操一眼,他又补充道:“彧比较喜欢这个名字。”
  “兰生,兰生……”喃喃重复了两遍,曹操看着杯中清透的液体,不由轻叹一声道:“孤记得,奉孝生前,甚是钟爱此酒啊。”
  手上动作一滞,荀彧眼神暗了暗,没有说话。
  曹操兀自伤怀了一阵,见荀彧并无太大反应,有些尴尬地咳了一声,“说起来,令君以前并不好酒,怎的今日……”
  取过一只空盏放到他面前满上,荀彧接过曹操的话,含沙射影道:“世事无常,人心善变,何况一己之喜好?”端起酒樽轻啜一口,荀彧抬头望向脸色不太好的人,眼里带着一丝快意,“您说是吗?丞相。”
  早知道他对自己这些年的作为有了不满之意,却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曹操不禁气结,把公文一放,仰头饮尽了杯中佳酿,仍是郁闷不已。
  荀彧见他不答话,也不再多言,只一杯一杯地给曹操和自己斟着酒,消磨时间。
  日头渐渐西移,曹操终于放下酒杯,沉吟片刻,有些犹豫道:“令君,你可是在介怀那日在殿外公仁说的话?”
  猛的捏紧手中杯盏,荀彧垂眸看着杯中一晃一晃的晶莹液体,低声道:“不。”
  脸上闪过一丝愕然,曹操心里是大为疑惑,刚要继续发问,只听荀彧一字一顿道:“彧所介怀的,是丞相您的立场。”
  紧蹙着眉头,曹操重重叹了口气,将酒樽放到一边道:“数十年来,我曹某人不敢说为朝廷鞠躬尽瘁,却也是尽心尽力,长久四处征战平反,即使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顿了顿,又道:“如此,令君的介怀,孤倒当真不知从何说起了。”
  “割河内郡、东郡、钜鹿郡、广平国、赵国属地划归魏郡,以增益其地;剑履上殿,如萧何旧事,丞相只是在为朝廷效命?接下来,您还想要什么?进爵加‘九锡’,效董卓之乱?还是建立国中之国,自封为王?或者干脆来一出王莽篡汉,取帝位而代之?”荀彧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可字字句句皆如沾染了毒液一般,带着让人恐惧的寒意与尖刻。
  出人意料的,曹操听着他的话,非但没有发怒,反而生出了几分意味不明的笑意。上上下下打量了荀彧一番,他开口缓缓道:“想不到,孤在令君眼里,竟无异于那些叛臣贼子。”
  毕竟是昔日比肩进退过的人,听闻此言,荀彧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可说出的话却仍是毫不客气,“只怕有朝一日,天下人皆以为如此,到时候……”
  不等他说完,一阵笑声便从曹操口中爆发出来,兀自笑了一会儿,他猛的起身抓过荀彧的衣襟,恶声恶气道:“到时怎样?孤将死无葬身之地?然后就天下太平了?”冷笑两声,曹操又道:“荀令君,若非念及旧情,就凭你方才说的话,孤杀了你也不为过!”
  平静地望着他怒火中烧的眼睛,荀彧从容道:“杀了我又能如何?睽睽众目,悠悠众口,丞相奈之若何?丞相莫要忘了,封地再广,也是大汉的疆土;爵位再高,也是大汉的臣子,还是说,您早已不甘居于……”
  “够了!”怒喝一声,曹操手上的力道又加了几分,危险的光芒充盈在他鹰一般锐利的眼中,“你几时见过孤畏于人言?大不了,就是再多几个徐州和彭城!”
  瞳孔骤然缩紧,荀彧再也无法维持表面的淡然,记忆中那可怕的屠城画面纷纷涌现在眼前,奋力挣开曹操的手,他愤恨道:“疯子!”身体轻微的颤抖着,荀彧根本无法控制心里的恨意,脱口道:“曹孟德,你,你良心何在?苍生何辜?你竟然……咳咳……”从未与人这般针锋相对的荀彧一手撑着石桌闷闷地咳开了,后面的话也消融在了咳声之中。良久,他才止住咳,扬起因缺氧而涨红的脸,眼带怆然地望向曹操,却是再也说不出半个字。
  见状,曹操长叹一声,抓住荀彧的双肩把他按坐在石凳上,而后弯下腰,面对他道:“荀令啊荀令,你何苦逼着孤说那些气话?”见他不答话,曹操继续道:“你我相识也有二十来年了,共事时发生的那些事还历历在目,孤当真是想不明白,怎么偏偏是你荀文若要怀疑孤对汉室的忠心!”
  正对着他的眼睛,荀彧凉凉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丞相与我会有今日,丞相当真不知个中缘由吗?”
  眼里仅存的一点温度在他冷冰冰的注视下渐渐褪去,曹操从不知道,曾经那个面目如玉、眸静若水的人会无情得令自己难以直视。认命般的松开抓着荀彧肩膀的手,曹操直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的,面无表情道:“两年前,孤对那些无事生非的士阶说过‘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今日,孤便再将这话说与你荀文若听。”背过身,曹操负手而立道:“浩荡皇恩,我曹某人自问受之无愧,也请令君顾念些旧情,莫要伤了体面。”
  望着曹操已不似昔日挺拔的背影,纷杂的情绪如流水般自荀彧眼底缓缓淌过。默默专开脸,他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维持在方才的冷峻状态。暗自叹息一声,荀彧咬咬牙,道出了更为绝然的话,“丞相认为,你我之间还有旧情可言吗?”
  心头仿佛被人用刀狠狠剜了一下,曹操回过身不可置信地看向那端坐在石凳上,神色寡淡的人,竟有了欲哭无泪的感觉。他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敢相信,他的子房会对他说出这样的话。曹操讷讷望着荀彧别向一边的侧脸在渐渐昏暗的天色下变得模糊,终于忍不住惨笑出声,抬手缓慢地凭空朝他点了点,曹操连声道:“好,好,好啊……哈哈……好啊!”
  固执的不愿看他,荀彧自然没有看到曹操此刻的失魂落魄,以及他眼中渐渐化为仇恨的伤痛。
  毫无征兆的,只听一声巨响,夹杂着杯盏、竹简落地的声音,荀彧转回头冷眼看着被劈成了两半的石桌,依旧是一副漠然的样子。再抬头,曹操已收好佩剑,一言不发地向外走去,背影里透着说不出的疲惫。
  “曹公!”站起身,荀彧突然开口唤住曹操。
  听到身后传来的久违称呼,曹操几乎以为自己产生了错觉,忙不迭地停下脚步,侧耳等待着下文,生怕自己会遗漏什么。
  低头凝视着脚下的石屑和洒了一地的酒水,荀彧眉头一动,唇角扬起一个苦涩的弧度。少顷,他清淡如水的声音在岑寂中流淌而出,犹如叹息。
  荀攸赶到尚书府时,恰好与从府门口出来的曹操撞了个满怀,一连后退了几步,他才稳住身形。刚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见门口站着的人是曹操,荀攸连忙拱手行礼道:“丞相恕罪,是攸唐突了。”等了半天也不见回音,荀攸心下不免疑惑,抬头一看,才发现曹操已然登车离开。
  望着消失在远处的马车,荀攸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水,眼前倏地闪过方才曹操那双鹰眸里的一片清寒森然,背后登时便生出了一丝寒意。再看门内寂静无声的庭院,荀攸更是心惊不已,无法抑制的恐惧感在心中一点点蔓延开来。
  惴惴不安地进了府门,荀攸步履沉重地向前走着,眼睛不断向周围张望,迫切而又紧张。终于,荀攸在一片漆黑中找到了仍旧端坐在石凳上的人,胆战心惊地看着损毁的石桌和一地的狼藉,他开口轻唤道:“小叔?”
  月出东山,倾了一地银辉,给荀彧身上镀上了一层冷光。夜风忽起,将地上的纸张吹到了空中,四散飞扬,平白就带来了一股阴森可怖之感。
  狠狠打了个冷战,荀攸再也顾不得许多,快步走到荀彧身后,一手扶上他的肩膀,焦灼道:“小叔?小叔!”察觉到掌中传来的僵硬冰冷的触感,荀攸猛的缩回手,怔了怔才又小心翼翼地抚上荀彧的肩头,“文……若?”
  没有回应,唯有风声在耳畔萦绕不息,仿佛一首无休无止的悲歌,在诉说无尽的凄迷。
  铺天盖地的悲伤向荀攸席卷而来,他一动不动地呆在原地,呼吸愈发地沉重起来,却依然不能使自己冷静下来。
  曹操忽然的造访,冷峻无情的眼神,满地的狼藉,以及……了无生气的荀彧。
  一切都带着不详的气息,犹如一个巨大的漩涡般,死死困住了荀攸。
  “文若……”叹息似的一声,无痕地散在了风中。
  作者有话要说:1、百末旨酒,又名兰生,源于汉代。《汉书?礼乐志》——百末旨酒布兰生。此酒以百花酿造,再次断章取义“兰”。2、荀彧所言可参见《三国志?武帝纪》——十七年春正月,公还邺。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马超余觽梁兴等屯蓝田,使夏侯渊击平之。割河内之荡阴、朝歌、林虑,东郡之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钜鹿之廮陶、曲周、南和,广平之任城,赵之襄国、邯郸、易阳以益魏郡。
  ☆、伤神低吟苕之华,追思鬼才慕兰心
  荀攸从不知道,原来,夏夜的风也可以让人感到如此的寒冷。面对眼前突如其来的变故,半生指点疆场的军师竟是生生呆在了原地,平日里满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