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没空宅斗 >

第22章

红楼之没空宅斗-第22章

小说: 红楼之没空宅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理!太合理啦!”贾赦也知道此事一成,对他和贾琏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立刻大笑着回答王仁。

    贾琏也不是不知事的人,立刻起身对着王仁行礼:“让哥哥见笑了!来日我定会让凤哥儿风风光光的嫁到我贾家来。”

    “叫什么哥哥?今后该叫大舅兄了!”贾赦轻轻给了贾琏一个脑勺,笑斥道。

    王仁听了笑眯眯的看着贾琏:“你也别忙着行礼。我们两家本就是老亲,凤儿又是我唯一的妹妹。为了能让凤儿嫁得风光,少不得我要对婚礼指手画脚讨你的嫌了。”

    “全凭舅兄的吩咐!”贾琏再次深深施了一礼。

    那头王仁和贾琏拉近感情呢,这头贾史氏一听贾赦的话,已经缓过劲儿来要立刻搅黄这件事。结果才抬起手要说话,就被王仁用余光看见了。

    到底是当了几十年老太君的女人,比起一直绞着手中的帕子却不知该怎么应对的大贾王氏来说,临场反应还是很快的。再加上又占着辈分高的便宜,在贾家说一不二,恐怕自己今天要是不把事情彻底给钉死,贾赦还是会被贾史氏以孝道要挟,把今天的事情给抹了。

    这样想着,王仁立刻见缝插针说起了第二个条件。“这第二个条件,却是姑妈给妹妹牵线保媒的时候许下的承诺,说是老太太也同意了的,让我妹妹进门儿就管家。可是这样?”

    “是。仁哥儿,刚刚说给琏儿请封世子的……”贾史氏一听,点头承认,却立刻把话锋一转,想回到给贾琏请封世子的事情上来。

    可王仁怎么会给她这个机会?立刻就把话音接上:“那就对了。都说管家理事,我希望我妹妹进门之后,姑妈能把府里的田契地契、下人的身契、掌事的对牌、大小库房的钥匙都一并交给妹妹。否则的话,劳心又劳力,却管事不管钱,不成了大丫头了?”

    这句话一出口,可是捅了马蜂窝了。贾史氏还好,只是把脸给撂了下来,大贾王氏却是用尖利的嗓子叫了一声“不行”。

    “为什么不行?”王仁今天既然来了,就打算给王熙凤争取到最大的利益。要是能把贾家彻底摆平,那是最好不过的。要是不能,那就让王熙凤放弃“荣国府”这个烂摊子,他要撺掇贾赦带着大房独善其身!

    所以王仁说起话来是一点儿面子都没给大贾王氏留。“身为晚辈本来是不该说这话的,但是我妹妹不日就要嫁到贾家来,今后就是一家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我也顾不得许多了。

    要说之前先亲家母过世,老太太又有了春秋,府里不能没个掌事的,姑妈管家是理所应当。但后来亲家翁娶了新太太,姑妈总该把管家权交还了吧?可是没有!到底这是亲家翁袭爵的府邸,弟妹总是替大伯管家,实在是不成样子。”王仁这话就差没说大贾王氏不守妇道了。

    一听这话,贾史氏也不能端着了。她要是再不说话,王仁说大贾王氏的话就要坐实了。到时候贾政也的名声也会受牵累。

    “仁哥儿,你不知内情。原本新太太,就是邢氏进门之后,是管了一段时间的。只是她小门小户出身,闹了几个大笑话。为了合家安宁,才不得不让老二家的继续管家理事的。”贾史氏对着王仁解释,心里暗自合计:如今的王仁,凭着那不知哪里学来的旁门左道的医术,入了圣人的眼,还解了鄂省的疫症,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没什么好名声、学什么都不成的小子了。听说如今也经常陪王伴驾,万不能对王仁用身份、辈分来压制。

    王仁听了忍不住嗤笑:“既然是小门小户出身的,本就不该配给亲家翁!虽说继室的身份不该高于原配,但亲家翁身上可是有正一品的爵位呢!一品二品官员的嫡长女娶不到,次女、庶女总是配得起的!怎么就非找了这么一个六品官的女儿!而且还是个丧妇长女!”这句话基本就是在说贾史氏的给贾赦选了这么个继室是心思不正了。

    贾史氏一听王仁的话就要发火,谁知还没开口,又被王仁的后一句话给打断了:“算了,娶都娶了,说到底将来也是我妹妹的婆婆。出身再低也是一品命妇呢,我妹妹不是没教养的人!定然会好好尽孝的。”但要是邢氏故意刻薄妹妹,那就是二话了。

    王仁的话,既让贾史氏的火气发不出来,又戳了一直看不上邢氏的大贾王氏的心。要是眼神能化作实体,这两个女人恐怕已经把王仁大卸八块了。

    一旁的贾赦和贾琏父子俩都听傻了。不是说王仁是个只对医术感兴趣的医痴么?怎么说的每句话都这么给劲儿啊!

    但是不得不说,王仁的每一句话都是贾赦积压多年的心声啊!本来贾赦因为之前议亲的时候,贾史氏只是通知了一声就把事情定下了,所以对这桩婚事是心存不满的。但是如今看来,这桩亲事真是再好不过了!

    王仁根本就不在乎两个女人恨不得吃了自己的眼神,直接就和贾赦开始讨论王熙凤嫁过来之后要管家用得上的人手了。

    贾史氏也明白了,王仁今天就是来找事儿的。可是偏偏就每一件事都在理,她都反驳不了。

    不对,王熙凤虽然是明年要嫁过来,但是才十三岁啊!说好了及笄后和贾琏圆房的!年岁这么小,根本就管不了家!

    想到这里,贾史氏又恢复了笑容,慢悠悠的开口:“仁哥儿啊,你看凤丫头才十三,年轻轻的可管不住这么大个府邸,还是让你姑妈给掌掌眼,帮一把比较好。”语气里满是王仁一定会答应的自信。

    早就料到会有人在妹妹的年龄上做文章的王仁,很骄傲的抬高下巴:“我爹也怕妹妹年轻难免有疏漏。”这话让贾赦心里一沉,贾史氏和大贾王氏心中一喜。可下一句话,彻底把两拨人的心情掉了个个儿。

    “所以我求了皇后娘娘,要了两个宫里的六品掌事姑姑给妹妹。要是这样还掌不好家,那就肯定是有人故意使坏了。”

    顿了一顿,王仁又补充:“不过就算有人使坏了也不怕。使坏的人总不可能是府里的主子,顶多也就是欺负我妹妹年少的奴才罢了。既然是奴才生了为难主子的心,这种心大的奴才不要也罢!总不能为了个奴才,委屈了主子不成?所以妹妹掌家理事,凡在府内当差的奴才,身契必须交到妹妹手上。不然哪天有不长眼的人犯了错,开口就是‘我是谁谁谁的人’,那妹妹得受多少奴才的委屈啊!”

 第31章 王仁3。10

    贾赦和贾琏一想到自家的状况,还真想王仁说的一样:长辈屋里的奴才比主子的面子还要大。但是自家的丢人之处被这么大大咧咧的说出来,还是很伤面子的。所以贾赦就示意贾琏赶紧圆一下场。

    贾琏接收到贾赦的眼神,立刻对王仁笑着道:“哪里就到了舅兄说的这种地步了?”

    王仁点头回答:“我跟我爹说过这事,他也是像妹夫你这么说的。他说我杞人忧天,还说,若是真有这样的奴才,也用不着什么身契了,直接打死又能怎样?不过是牛马一样可以买卖的贱籍罢了。我一想也对,但是若能发卖不是更省事么?不然我爹还要多给妹妹配上几个手上有功夫的小子才能把他们打死。太麻烦了!”

    谈话进行到这里,整个荣庆堂的气氛,已经紧张到好像空气都要凝滞了一样。可王仁像是完全没感觉一样,又开了口:“说起来,还有一件事,却是和妹夫你息息相关了。当年先亲家母,也就是妹夫的生母去世的时候,把嫁妆封存了起来。说是等我这未来妹夫上了十二岁就给他。如今他都十四了,似乎也没得着。我就只能厚着脸,为我妹妹来开口讨要过日子的钱了。”

    这话一说出口,整个荣庆堂里的几个主子,就都沉默了。可是沉默的原因却各有不同。

    之前曾经听说大贾王氏的荣禧堂里,摆着一张八扇的慧纹屏风,可以说是当世的珍品了。贾家早几年曾在办百花会的时候显摆过一回,让到场的诰命们羡慕不已。

    有好信的人细细追查出处,却发现,这扇屏风,是当年贾琏的外家在贾琏生母出嫁的时候,为了给自己姑娘长脸面特意拿出来的传了几代的宝贝。

    这样的宝贝,除非脑子被门挤了,否则谁也不可能出手送人。那么问题来了:它既然是贾琏生母的嫁妆,为什么现在却在荣禧堂里成为了大贾王氏的摆设呢?

    王仁像是没注意屋里几个人的沉默一样,又接着说:“趁着两人还没成亲,就先把先亲家母的东西收拢一下给我的妹夫吧!”

    又转向贾琏说:“妹夫你可能不太清楚,你外公可是两朝的太傅,你的大舅和二舅也是朝廷栋梁。你也知道我和太医院的太医比较熟悉,老太傅前些日子跟着你二舅回京,大概是舟车劳顿,身子有些不大双利了,圣人好派了刘太医去诊治呢。”

    贾琏一听,整个人好像被雷劈了一样。他长到了十四岁,还是第一次听说自己是有外家的!而且听王仁话里的意思,好像是自己不清楚外家情况的事情,是圈子里所有人都清楚的。而且碍于一些什么人或者事情,所以从来没人跟自己提及外家的事情。

    不,有人提过,是自己的好二婶儿。她说,他母亲家的亲戚都死绝了。所以自己也就再没提过关于外家的事情。若不是今天自己的未来大舅兄说了出来,恐怕自己还是不会知道这些事情的!

    “什么?岳父进京了!”贾赦听了王仁的话,立刻也是和贾琏一样的表情。连贾赦这种常常在街面上行走的爷们,要不是王仁说了,都不知道自己的岳家进京了,贾史氏和大贾王氏就更不知道了。

    “是啊,我想着咱家和张家怎么也是拐着弯的亲戚,我还特地递了帖子明日前去拜访呢。”王仁心里对着贾史氏瞬间阴沉下来的脸色视而不见。你自己没脸贪了大儿媳妇的嫁妆,如今该是归还的时候了。而这些,将来都会是我妹妹妹夫的!

    “不说这些了!天色不早了,小子也要告辞了”王仁可没工夫理会这些人的内心涌起了多么大的惊涛骇浪,他只想赶紧说完赶紧走。和这帮人说话太累,有这精力还不如回去多整理几个药方呢!

    贾史氏和大贾王氏现在可没有工夫理会王仁告不告辞,光是张家回京这件事,就够让两个人心惊了。所以直到贾琏和贾赦两人一起把王仁送出门,仍然沉默着。

    王仁被贾赦和贾琏父子俩送到了大门口,却不急着走,而是转回身和父子俩又交代了几句话。

    王仁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张写好的折子,交给了贾赦:“亲家翁,这是我托请十一皇子的手下书吏,按照朝廷律法和贵府的情况,写出的乞封折子。您照着抄一遍就好。晚些时候我派个小子来,直接送到宫里去,省的迟则生变。”

    贾赦接了折子,就觉得王仁真是贴心啊。他本身只是袭了不用上朝的爵位的虚职,平日里根本用不着写折子,所以贾赦对于折子的用辞格式一类的事情,是完全不明白的。

    府里虽然也有专门在年节里,书写给圣人上请安折子的书吏,但是那些人都是二房和老太太贾史氏的人!自己说的话他们不会听!事关爵位,恐怕老太太和自己的二弟也根本不会让他们帮忙写!

    所以王仁这件事做的真是太贴心了!自己只要照着抄一遍,盖上印鉴就好了。

    见贾赦小心的收好了折子,王仁又转过来对着贾琏说:“妹夫啊,我也不跟你来虚的。你也知道,这家里恐怕也就亲家翁是对你有真心的了。

    如今你若想将来真正当家作主,唯一能借到的外力,就是你的外家!尤其是在你外家对你母亲有愧的情况下!”王仁拍拍贾琏的肩膀。

    “具体的情况你问问亲家翁吧。要知道,亲家翁能在这府里凭着他一人的微薄之力,把你护到长大,是真的不容易啊!”说完就转身告辞了。

    王仁虽然不知道贾家这些乱七八糟事情的细节,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语焉不详的给贾赦卖好啊。贾琏如今被养的和贾赦不亲近,但是到底是王熙凤的正经老公公。所以贾赦的好感度,是必须要替妹妹刷一刷的。

    王仁敢肯定,自己的这些不清不楚的话,一定会对修复父子俩的情感有帮助!

    不得不说,是太有帮助了!这头父子两人送走了王仁,贾赦着急回书房抄折子,也就没怎么注意贾琏的异样。而听了王仁的话之后,贾琏立刻就脑补出了一出宅斗大戏。

    贾琏终于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和自己一直不亲近了!终于明白什么叫“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了!终于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什么这么多年顶着纨绔好色的名号却一声不吭了!这都是为了自己啊!看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