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没空宅斗 >

第2章

红楼之没空宅斗-第2章

小说: 红楼之没空宅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看得心惊,贾史氏却不以为然。“到底是小孩子意气盛,年纪轻轻就如此心狠手毒。珠儿以后切记怀仁厚之心,才是仁义之家传家之道。我就指着你光宗耀祖呢!”

    贾珠听见长辈教导,立刻起身行礼:“是,孙儿定不负老太太的期望。”

    不到一个时辰,府内各处便传遍了“贾瑚心狠手黑不堪大用”的传言。气的贾赦在书房砸了三四个杯子。

    贾瑚像是没听见一样,在自己的院子里该做什么做什么。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多久贾史氏和二房才回京。

    发了邪火的贾瑚不管贾史氏“不必请安”的吩咐,每日里就是见不到人,也在贾史氏的院门口行礼算作请安。如此过了又有二十几日的一个晚上,一队风尘仆仆的人从西角门进了荣府直接进到贾瑚的院子,没惊动任何人。

    “请大爷的安。”为首的汉子三十岁上下,是许冲的大儿子许勇,“大爷,我们把太太和太老太太的东西都运到您的温泉庄子上了。府内的账册和太老太爷的器物书籍运到了澄江胡同的三进宅子里。如今府里只留了大件的摆件和五万两银子在老库里。”

    没错,贾瑚在料理那七十多人的当天,就派了人回京城把荣国府的库房搬干净了。无论是房契地契还是木料珠宝,都搬到张氏的陪嫁庄子和宅子里去了。留在库里的,都是以贾家现在的品级根本摆放不了的大件器物和不得变卖的御赐之物。

    “除此之外,奴才按大爷的吩咐,比对着太老太太持家时候的账本和单子,从老太太的私库里找到几箱应该是老库却错归到老太太那里的东西,也都一并运到澄江胡同了。”错归?说是错归,但是必然是贾史氏管家的时候乘着便利私自昧下的。怎么平时没看出许勇这么促狭?

    贾瑚对于贾史氏和王氏,如今就算不是当对方是死敌,但也绝对不想让这两个人过得舒坦。

    贾瑚可不希望自己回京的时候,在王氏和贾元春身上看见属于母亲的饰物,也不想在贾珠的书房里,看见自己母亲留下的书籍。

    如今的荣国府,贾瑚和贾赦的屋子、书房,全都如同雪洞一般,什么都没有。贾瑚忽然有些希望贾史氏和二房早些回京了。不知道当他们看见空空如也的屋子时,会是什么感觉?

    果然,又过了一天,贾史氏把贾赦和贾瑚叫到屋里,通知了两人自己要回京“守着国公爷临去时的屋子了此残生”,有因为希望有儿孙“承欢膝下”打算把二房一家四口带回京,好“就近照顾我这孤老婆子”。

    贾瑚虽然知道贾史氏就算回去了,也不会住在老国公之前荣养的梨香院,而是住进荣庆堂。而且还顺势让二房住进荣禧堂。

    虽然贾瑚只要开口挤兑贾政几句,以贾政的德行肯定为了名声也不会住进荣禧堂,但贾瑚懒得开口。就让他住着吧。

    爬得越高,摔下去的时候,才更疼!

    月余后,京里传来消息,说荣府内老太君亲口所说,贾赦贾瑚不孝不悌,心狠手黑,短视无知,坏了祖宗基业。贾瑚一笑,提笔给尚在京城的外公写了封信。转天外婆去了一趟荣国府,呆了小半天。出来后,那些传言没过几天就烟消云散了。

    留在京城的几房下人不时的捎回京中消息。现是二房住进荣禧堂,后是贾母要把贾赦逐出家门,再后来是来信通知荣国府的恩荫给了贾珠了。

    时间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了三年。

    在贾瑚的喂养下,贾琏虽然因为守孝不能吃荤腥,但是粗粮细做倒也把贾琏养的白净健康。这才出孝几个月的功夫,贾琏总算被贾瑚给喂的长了些肉。

    看着自家弟弟算不上圆滚滚但就是招人喜欢的小模样,贾瑚有点理解为什么现代很多父母明知道孩子太过肥胖不健康,仍然不遗余力投喂的心情了。小孩子还是胖点可爱啊!

    春节过去之后,行过除服礼的父子三人,没有急着回京城,而是又在金陵城呆了大半年。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人,没有如期回转京城,京城方面无人询问,就好像完全没有这人一样。若不是袭爵的旨意早在贾代善热孝的时候就颁下,贾赦的逾时不归,恐怕又是一桩风波。

    幸好贾赦袭的是虚职,不需要日日上朝。而且贾赦在除服后,就听从贾瑚的劝告,上了一份请罪折。从强买强卖到草菅人命等等,折子上历数了金陵贾家以荣宁二府的名义所做的不法之事。叙述了自己多年未回故里,谁知出孝后上街竟然才知道自家族人不忠不义至此,恳请圣人降罪云云。

    此时贾代善虽已亡故,贾家却也还不是原著中那种种的乱象,虽然偶有为恶,但到底两代国公的余威尚存,族人还没做出卖官鬻爵、站队夺嫡的事情。现在把这些事情翻出来,顶多是一个监管族人不力的罪名。不然晚上二十年,就绝对是抄家流放了。

    不是自己做的恶,偏偏黑锅让自己家背,贾瑚可不愿意。直接把这些人都绑了,扔进应天府里,再让贾赦上了这么道请罪折,把事情过了明路,贾瑚有九成把握圣人不但不会追究,反倒会多加安慰。

    族人中有仗着辈分大倚老卖老的,贾瑚直接把圣人的圣旨拿出来威胁一番,末了又语焉不详的告知族人,若有再犯,就分宗。

    贾瑚玩了个文字游戏,让这群人以为“再犯就分宗”是圣旨,使得金陵贾家又安分了好多年。

    其实贾瑚巴不得这群人再犯一次,这样就能光明正大的分宗了。虽然如此,贾瑚也知道这事急不来,急不来。

    整件事情尘埃落定后,贾赦除了给远在京城的贾氏族长贾敬去信一封道清事情的始末原委外,荣国府里贾史氏和二房没得到一丝消息。

    金陵贾史氏和王氏的钉子已经被贾赦拔除,为的就是让他们不能及时得到消息。

    但有件事情,可能还真就瞒不了——贾瑚,考中秀才了。

 第3章 贾瑚1。3

    七月末,一队车队低调的进了京城地界。贾赦一行人轻车简行,总算在贾史氏的生辰前回到了京城。

    先一步回京却没回贾府的许勇,一早领着三十个小子等在十里亭。一见到贾赦父子三人的车队,立刻上前行礼:“老爷,您和大爷二爷是先到庄子上休整一下,还是直接回府?”

    贾赦端着大老爷的范儿想了想,转头问刚从车里出来的贾瑚:“瑚儿,咱们回哪儿?”

    “当然是立刻回府去拜见老太太了。”

    “哥哥!哥哥!”贾瑚的话音还没落地,车厢里就扑出一个三头身小豆丁,正是贾琏。贾琏今年虚岁四岁,正是精力旺盛黏人的年纪,一刻也离不开人。“爹!回家么?”

    “对,回家。”贾赦把正要蹦下车的贾琏捞进怀里,抱住亲了一口。这可是自己的妻子拿命换来的宝贝儿子。贾赦对贾琏那叫一个百依百顺。

    一行人又上车起行。车子到了荣宁街,过了宁府到了荣国府的大门口,却见大门紧闭,门子一个全无。

    许勇上前叫门,等了好一会儿,才见一个睡眼惺忪的小子开了小门儿出来。那小子也不问是谁,开口就高声斥骂:“瞎了你们狗眼!知道这是哪么?哪家的杂碎就敢来敲国公府的大门!”

    坐在车里的贾赦一听,心里的火“腾”的就起来了:“丢人!败家!还不堵了嘴绑起来!这种人来守我贾家的门面,贾家以后不用在京城呆着了!就是王爷府的门子都没有你这么大的脸面!我贾家请不起这种大爷!”

    一听贾赦的话,许勇带来的人里,立刻上来两个小子。还不等门子再次呼喊,就直接卸了膀子下巴捆好,扔地上了。

    另有几个小子把中门打开,和两个丫头子去了二门报信。

    贾赦这才抱着自己的老儿子贾琏下了车进府。

    贾瑚落后一步,路过地上的门子时,看了一眼门子的衣服,又看了一眼碧纱。碧纱立刻点头,退后几步找贾瑚的小厮太平去了。

    门子的确是油水足的差事,但是也不会油水足到穿着几十两一匹的苏绣,戴着百十两的腰佩。更何况这嚣张的态度,纯粹是给老贾家拉仇恨值呢。要是这几年都这种人在做门子,那贾家以后也不用做人了。

    父子三人进了荣庆堂,贾史氏满院子的小丫头们一阵忙乱,才打起帘子,请三人进屋去。

    屋里正位上坐着贾史氏,身旁是贾元春,右上首是王氏。

    贾政此时已经在工部衙门上衙,贾珠也在家学读书,故而两人都没在府内。

    见到三人进屋,贾史氏的脸一阵扭曲,想来是想到了那空了的老库和雪洞似的内外书房。王氏见到三人,也是攥紧了手里的帕子,却没吩咐下人摆放跪垫让三人行礼。

    贾瑚也没在意,直接抬手,立刻有三个丫头放上跪垫,行了大礼就起身。

    “老大,你倒是还知道回来!我问你,库里的东西都哪去了?你把祖宗攒下的基业都败火光了么?”贾史氏看见三人起身,立刻发难。

    王氏也立刻接口:“大伯恐是不知道生计艰难。您败了祖宗的基业,这三年间的人情往来可都是老太太和我支撑着呢。”

    “二婶这话说的奇怪。”贾瑚一点没有给王氏留面子的心,“若是平常的时候也就罢了,可是我们贾家可是才守了三年重孝。孝中门户紧锁避讳礼尚往来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不知二婶是和谁家有人情往来?”

    “长辈说话,你插什么嘴?”贾史氏一面恨王氏不会说话,给了贾瑚言语上的把柄,一面恨贾瑚不知好歹。

    “老太太这话可不对!”贾赦一见儿子被训,立刻上来援助。“到底瑚儿也是长房嫡长孙,今后府邸的主人。这祖宗基业传下来,就是给瑚儿的,瑚儿问一问这礼尚往来的事情有问题么?”

    一句话,捅了贾史氏和王氏两个人的心窝子。

    贾瑚不耐烦和这两人扯这个,直接起身:“今日车马劳顿,我和父亲也要回去休整一下,好明天去拜访外祖父。孙儿就此告退了。”

    说完,也不等两个女人答话,贾瑚拉着贾赦贾琏就往外走。临到门口,贾瑚像是忽然想起什么高声说了一句“三从四德,夫死从子”,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荣庆堂里的瓷器又换了一波。只是这一次,一点流言蜚语也没穿出来。

    就在贾赦三人在荣庆堂见礼的一会儿功夫,许冲带着一百多个武奴武婢,领着二百多个小厮丫头子,把除了在荣庆堂当差和贴身伺候二房主子的人以外的所有下人,全都拿下交接了差事。

    贾瑚看着自己已经恢复原样的外书房,拿起舅舅从广东捎来的读书笔记开始研读。在绝对力量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谁有心思和你一点点斗,收拢几个下人的忠心?直接拿下换成自己能用的人,让你令出难行。

    当天晚上回府的贾政傻了眼。因为知道自己住着荣禧堂名不正言不顺,也没去找贾赦说道什么,反而一副“我不与大哥多计较”的大度模样。

    贾珠就没这么好的态度了。毕竟年轻气盛,外书房里的东西又被全数清出来,住的院子也变成了贾瑚的演武场。简直欺人太甚!

    贾珠直奔贾瑚的居所而去,却连正主的面都没见到,就被几个小厮架着弄回院子里。几个小厮把贾珠架回院子,也不着急离开,反而满面笑容的和贾珠说话:“二房珠大爷,我们大爷知道您一定奇怪为什么自己的书房和居所都换地方了。大爷今天歇的早,就吩咐小的来给您回个话儿。”

    贾珠一听小厮的称呼,立刻气的脸通红。什么叫二房珠大爷?自己就是这国公府的大爷!

    小厮像是没看到贾珠的表情,继续笑容可掬的说:“大爷让我们和二房珠大爷您说,让您记得什么是长幼嫡庶。您父亲二老爷虽然也是嫡子,但是到底是二房。老太爷仙去后,老爷袭了爵位,您父亲二老爷就已经是旁支了。只因为老太太还在,所以还让二老爷一家住在府里。但到底您一家是客人,主人家没在的时候也就算了,主人家回来了,万没有客人反倒占着主人的屋子不放,给主人的生活添麻烦的道理。须知道‘客随主便’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这个小厮刚说完,另一个小厮立刻接上:“对了,大爷还说,今天老爷和大爷二爷在荣庆堂给老太太行礼的时候,二房元大姑娘就坐在老太太身边,避也没避就受了三位爷们的礼。虽说是自家人,但是也由此看出,元大姑娘的规矩恐怕学的不好,连长幼尊卑都不知道。大爷希望二房珠大爷能尽到兄长的责任,别让元大姑娘出去和其他府的千金游玩时失了礼数。”

    第三个小厮也笑着上前:“还有件小事,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