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当雍正穿成林如海 >

第54章

[红楼]当雍正穿成林如海-第54章

小说: [红楼]当雍正穿成林如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的日子里,史湘云便光明正大的住到了贾家,甚至在之后的日子里还被王夫人带出去应酬。

    而王夫人所打的主意,可想而知不过是为了拖史家下水,让他们也搅进徒轩辕的计划里去,而这一点,也是贾政默认她做的。

 第81章

    林如海这边好不容易从锦衣的口中得到了消息;自然要立刻送到徒君溥的手中,只是此事事关重大;林如海虽然不能亲自前往;也总要派个信得过的人才好。

    虽然肖玉鑫和肖玉森是徒君溥派过来给林如海的侍卫,可是真要说林如海信得过的人,总不会是他们两个;而是穆风和覃小军。

    覃小军是个东北汉子;性子豪爽,行事粗中有细;见微知著,遇事能沉着应对,而穆风则更加机灵一些,素有急智,都是能办此事的,林如海想了一想,决定让他们二人一起进京,若是出了事,也好有个照应。

    进京的人选有了,林如海便要尽快的把重新修筑堤坝一事给了了,毕竟这才是当务之急的正事。

    眼见着林如海来到河南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黄河的凌讯也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在这随时可能决堤的日子里,再不赶紧把河坝的修筑工事给完成掉,就来不及了。

    想到在大清时,因为那些贪官污吏而造成的决堤,而自己则尊了皇阿玛之命前去那些决堤之处赈灾时,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们食不裹腹、甚至于因为死的人太多而产生了疫病时那绝望的脸,林如海怎么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惨剧的发生,而毫无作为的。

    林如海一边安排着人手购卖货真价实的材料,一边召来那些曾经被花钱雇来修筑黄河堤坝的工匠们,因为他们必是接触过那些假材料的人,想知道哪一段的河堤被偷工减料了,问他们肯定没错。

    前提是,能从他们的嘴里把实话说给套出来。

    不过,林如海有的是什么,压根不用担心。

    而这一次林如海要用的办法就是——人心!

    在这种需要争取时间的时候,林如海可懒得对这些工匠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他直接就把这些工匠们捉起来,然后带着一帮子百姓过来,告诉他们黄河堤坝是被偷工减料了的,而那些工匠们就在此处,然后让义愤填膺的百姓们和这群工匠关在一间屋子里。

    同时,他还告诉这群工匠自己已然捉了他们的家人,如果黄河决堤,他们的家人就身先士卒吧。

    如此一来,这群工匠果然就挺不下去了,把所有的底儿都撂了出来。

    而林如海,也如愿的捉到了河南官员们的把柄,并且也能开始重新修筑黄河堤坝了。

    其实之前林如海也能用这个计谋,而不用特意的微服私访,到处查探,但是若不查探必然会有很多事情没有办法掌握,比如徒轩辕造反一事,可不就亏得林如海的私访,才能得到消息的嘛。

    总而言之,结果是好的就行了。

    林如海组织着百姓自己修筑河坝,因为这里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就算是为了他们的未来,他们也不会偷工减料,不顾自己未来的生命安全,以及那些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房子的。

    也因此,河南这边的事务竟是出奇的顺利,而那些贪官污吏们也在林如海的顺藤摸瓜之下,一一查清。

    林如海有徒君溥所授予的便宜行事的权利,所以虽然不会直接的就把这些官吏们尽数斩杀以平民愤,却可以把他们的官服扒下,而且只斩杀两三名贪污得最厉害的来杀鸡给猴看,倒也是可以的。

    河南官场,虽然林如海不愿意直视,但总是明白的,它已经不清明了,大半数官员都已经沧落了。这一次贪污受贿的案子,使得他们大多次都落了马,但就如同国不可一日无君一样,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县令,暂时的缺上一个倒是无妨,可一旦缺得多了,这河南官场想重新挽回劣势就更加艰难了。

    为了百姓能够本分的生活,林如海在雷厉风行的令人捉拿贪官的同时,还上奏请求徒君溥为这些空置的官位重新选派能吏新员,好继续为百姓谋福祉。

    徒君溥欣然准奏,正好他登基之时除了大赦天下之外,便开了科举,如今有好些进士正等着有实职分封,也就补了这些缺口了。

    另外,徒君溥也听过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官员们在他面前嚼舌根子,说林如海让师爷、或者是当地有名望之时暂时主持百姓民生之事时,便又下了圣旨,告知当地,若这些人愿意,便直接做了当地的县令,倒也不必麻烦再另择人选了。

    与此同时,徒君溥还令去河南颁下圣旨的天使与林如海一封私信,信中言之无物,不过是一些表达这些时日未见而起的思暮,另还让他赶紧让河南这边的事儿了了,然后让他手底下信得过的人监督筑河工事,自己则早些回来了。

    林如海算了算时日,怕是东瀛的使者来了,徒君溥让自己赶回去,也许还有东瀛的原因在里面,虽不知是何缘故,林如海还是尽早的把此间事了了,让底下的官员们自己处置,然后便只带着肖玉鑫和肖玉森两兄弟,轻车简从的率先赶回了京城。

    林如海已经离开京城三个月了,此次回来除了对徒君溥的思念之外,还有对儿女的挂心。

    自从这些孩子的出生,林如海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这么长的时间,虽然知道有老圣人坐镇,而且林黛玉贵为郡主,必不会被人所欺,可是那种血浓于水的亲缘,让他对这些儿女实在是放不下心来。

    虽然一进京,必须先向帝皇复命,然后才能与儿女们一家团聚,所以林如海即便归心似箭,但他为人谨慎,为了不让人捉到把柄,就算有徒君溥宠幸,可以让他不惧这些,却也还是要走走形式的。

    只是,当林如海进了宫,欲向徒君溥复命之时,却被小太监引到了御花园中。而御花园并无妃嫔,有的只有老圣人以及徒君溥,并自己的四个儿女。

    这倒真是出了林如海的意料了。

    林如海决定动身回京城时,就已经先行抽空写了一封信,令人快马加鞭送回府了。毕竟林黛玉带着弟弟妹妹们住到了荣国府之后,那林府虽然仆从仍在,但还是要让他们重新打扫一下府邸,免得主子久不在家,下人们偷懒,临了临了的,却没个干净地方休息。

    本来林如海还特意让人备了礼物,等着呆会去荣国府接林黛玉时不至于空着双手,一点表示也没有,但没曾想徒君溥却先了一步,把林黛玉他们几个给接进宫里来了。

    不过,这也不碍什么,顶多明日再去荣国府道谢也是不迟的。

    只是,把这几个孩子接进宫里也实在太过惹眼了些,林如海一时间也想不太明白徒君溥此举所为何故。

    可不管是何缘由,林如海此时此刻也管不得这些,只忙上前向徒君溥和老圣人行了礼,想向他们报告自己在河南开封时所做的一应事务。

    这是公事,徒君溥便向老圣人告了一声罪,便带着林如海去了御书房。

    因着林如海在河南时的一举一动,肖家兄弟都早已经每隔一段时日便事无巨细的报告了上来,所以林如海也很不必详说,只大概的言语了几句便罢了。

    两人说了一阵儿私房话儿,就听林如海委婉的问道林黛玉几个孩子进宫的原因。

    却见徒君溥神色顿时开始凝重了起来,挥退了在御书房内伺候的宫女太监们之后,便与林如海低声说道:“徒轩辕怕就要在这几日开始行事了,宫内虽然也是暗潮汹涌,但到底比宫外更安全些,又有我和父皇看顾着,想必那厮也不敢乱来。”

    其实林如海的家人与徒轩辕又有何干,不过是要妨着王家人和贾政一家狗急跳墙罢了,所以林如海倒是承了徒君溥这个情。

 第82章

    无论如何;林黛玉他们被徒君溥带进了宫,暂时被养在了老圣人的宫里;林如海多多少少是有些安心的,因此并没有说旁的话;只静静的听着徒君溥的安排。

    在此事里;林如海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毕竟他前些时日还在河南;徒君溥一开始并没预料到他会这么快的赶回京城,所以并没有把他一并算在计划里头。

    倒是令林如海觉得出奇的是;徒君溥竟是开始重用起荣国府来了,甚至还在此事中给荣国府留了一席之地;等到事儿了结了;怕荣国府就又要起来了。

    不过,那贾赦与林如海交好,所以林如海倒是乐见其成的。而且贾赦膝下的贾琏看着是个风流倜傥的人物,但外交的手段不错,只要改了那花心的性子,倒是个得用的人才。

    贾琏如今休了王熙凤,而贾迎春也到了该找夫婿的年纪了,林如海想到之前贾赦曾让自己帮着寻个好人家牵牵线,之前他虽然上了心,但手中事务甚多,一时也顾不上,不过等到荣国府起来了,贾琏能再娶的人家也比之前可供选择的要好得多了,而且也不会委屈子贾迎春。

    不过,再娶的妻子的娘家很该比前妻的娘家要势弱才好,毕竟这是规矩。但林如海想着,王家很快就会获罪,如果要找比王家势弱的人家,怕只有那些同样落魄的人家才好了,可是那些再娶妻子的大多是前妻过世,比贾琏的缘故有大不同,想必也是能不与一概而论。

    但若要不被人戳脊梁骨的话,最好还是有个更名正言顺,而不致招人流言的话柄才好。

    比如,让徒君溥为其赐婚。

    这一来旁人也不会说荣国府嫌贫爱富,二来对家族而言也是极为荣耀的一件事,想必贾赦也会欢喜至极的。

    不过,最先要做的,还是先把贾琏的姻缘给寻到才好说其他的。

    但这也很容易,只要徒轩辕能除了,荣国府能起来,又有林如海亲自出马为其牵线,那么不管是权臣还是贵族都会对嫁入贾家,嫁给贾琏驱之若骛的,即使有顾忌继妻地位的人家,有林如海开口言语愿意为他们两家求指婚的圣旨的话,就越发是喜闻乐见的一件事了。

    林如海心里计较着如今得皇家看重的人家里,哪些有适龄的少年少女,面上却是认真的倾听着徒君溥的说话,然后被留着用了晚膳,又去看了林黛玉他们一会儿,才告退出了宫。

    第二日时,林如海便领着仆从并带着备好的礼物到了荣国府。

    而贾赦自昨日听说林如海加了京城之后,便知道他今日必会来见自己,因此早早就候着他了。

    贾赦原先最是个耐不住的性子,但林如海几个月不见他,这回见了才发觉他变得沉稳了许多。毕竟林如海之前还以为自己一进荣国府,没寒喧上几句,贾赦就会把自己拉进书房说话,却没曾想,贾赦虽然脸上带着焦虑不耐,仍是耐着性子的与自己寒喧说话,又言语着河南那边的情况,然后才慢慢的提及去书房叙话。

    想来,徒君溥既然要重用荣国府,必然也是要好生的调教一下贾赦的,所以有这种成果也是很正常的。

    不过,贾赦这种稳重也不过是在外头,一到了书房里他那着急担忧的模样就再也掩不住了,一个劲儿的拉着林如海的手不放,偏偏他一紧张,连话也说不出来,拉了半天的手,说的话还只停留在:“我……我……我有点担心……”上。

    林如海虽然不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可是也没有这样担搁时间的道理,因为就着被贾赦拉手的姿势,把他带到书案后面的檀木雕花椅上坐下,而自己则居高临下的问道:“你冷静一下,然后再说话。”

    贾赦自林如海给他出了许多计策之后,便对林如海很是信服,因此之故,对其是俯首帖耳,言听计从,所以得了林如海的话,他果然是放了林如海的手,自己坐在一旁意图冷静下来。

    好一会儿,贾赦方才缓缓的开口,言道:“先太子的嫡子意图要谋朝篡位,当今陛下给了我一块虎符,令我等候命令,带兵勤王。”

    “这是好事不是吗?你又有什么可担心的?”林如海也明白,贾赦是长久的不受重视,如今虽然好不容易得以当家做主人了,却因为往日在贾太君的无视和打压下过活,到现在还没真正的从自卑转为自信来,如今突然得了当今陛下的重视,还给了他一块虎符,自然有些飘飘然了。

    但在这飘飘然之下,却是还有着忐忑不安。

    这是心病,可惜没有心药,所以只能靠着别人的开导来疏解情绪了。

    贾赦能信任和依赖的人不能说多,因为只有林如海一人,所以林如海在河南时,他没有人可以依赖,只能勉强的打起精神来,自己为自己的未来谋划,但如今林如海终于回来了,他便想听听林如海的意见,免得自己一个不慎走了岔路,到哪时想要回头就难了。

    贾赦冷静下来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