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当雍正穿成林如海 >

第10章

[红楼]当雍正穿成林如海-第10章

小说: [红楼]当雍正穿成林如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贾敏在为林黛玉而感到骄傲的同时,也对贾家在同生子的药丸一起送来的那封信上所提之事,有了一点把握了。

    原来贾敏在娘家里还有两个哥哥,大哥哥贾赦降等袭了爵位,成了一品将军,可是他向来酷爱美色,是个不成器的。而二哥贾政向来性子正直,又爱读书,可惜两次考试都是名落孙山,后来父亲过世之前请了遗折,为二哥求了个职位,原是工部的员外郎,品级也不高,只六品而已。

    不过,贾政虽然算不上什么高明人物,但生的孩子倒是极好的。

    如今五个孩子,大儿子贾珠为嫡长子,性子与贾政一般爱读书,而且读书也比贾政要强些,如今已是过了殿试,只等着授官了。可惜的是他在此大喜之际大病了一场,倒是看着有些不好。不过,贾家虽然不再算是荣国府,却也是尊贵的世家,什么好药材没有?调养一些时日必是能好全了的。

    排行第二的是嫡女贾元春,原是元月初一的生辰,那可是大好的日子,也因着这个日子故取名为元春。贾太君特意的请了人来测算,都言之是个尊贵的命数。而为了不辜负这个尊贵的命数,贾太君便把她送到了宫中,初便为掌管皇后的礼职,充任女史。

    排行第三的贾宝玉可是不得了的人物,甫落胎时,就口中衔着一块通灵美玉,上头一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则是‘一除邪祟 二疗冤疾三知祸福。’由此可见日后也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另外两个一子一女则都是庶出,皆为赵姨娘的子嗣,却是不怎么出奇的。

    而贾敏的心思因为贾史氏的书信而挂落到了贾宝玉的身上了。

    这贾宝玉是贾政与其妻王氏的嫡出小儿子,只比林黛玉大了一岁,正好配得上自己的女儿。尤其贾宝玉有一块通灵宝玉,而林黛玉也不惶多让,有一金圈玉环,正是她四岁那年重病时得了高人所赐,可不正好是一对?!

    既然有了日后与贾家联姻的心思,贾敏在每日教导林黛玉的时候,便有意无意的就会把话题牵扯到贾宝玉的身上,只希望女儿能看到这个孩子的好。待林黛玉长大了,林如海为她挑选夫婿,而自己为她选定贾宝玉时,她能自然而然的力挺自己的选择。

    况且贾敏自认是为自己的女儿挑了个好人选,也就管不上什么适不适合,又合不合礼数了。

    可是她不在意,不表示别人也不在意。

    林黛玉是重生而来,哪里会不知道与她相处了几年的贾宝玉向来自恃富贵闲人,又最是看不起仕途经济,称那些读书上进的人为国之禄蠢。可是林黛玉的父亲就是个官员,而贾宝玉的父亲也是官员,这话说出来是到底是讽刺了谁呢?

    不可否认,原先林黛玉在贾家中苦闷,而贾宝玉又是个温柔小意的,贾家中也就这么一个人物能入得了眼了,所以林黛玉自然而然的就对他芳心暗许。可是得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林黛玉不说,却不表示她什么都不知道。

    林家的财产全部都被贾家握在手里,林黛玉连嫁妆都不能凑上,若是不能嫁给贾宝玉,那怕是活不下去了。

    可是贾太君虽然一意心思将林黛玉和贾宝玉凑成一对,可是贾宝玉的母亲到底是王氏,而非史氏,她看中的是她姐姐的女儿薛宝钗,所以哪里能容得下林黛玉呢?

    所以林黛玉还是死了,甚至于死后连个好名声也没留下,人人都说她是因为贾宝玉另娶她人而郁郁寡欢才病死的。这样一来,林家的名声算是彻底的没了,世人都知道林如海的女儿是个不守妇道的,还没嫁人就思了春,惦记了自己的表哥,还害病了自己。

    如此一来,林黛玉如何能不怨呢?

    可是说贾宝玉好话的是林黛玉的母亲,她也只能忍了,不敢说出什么辩驳的话来冲撞了贾敏。更何况,林黛玉本不该知道贾宝玉的那些没有担当的事迹的。

 第15章

    林黛玉不好拿话冲撞了贾敏,免得被传出去没得让人觉得她不孝的。可是旁的人却没这层顾忌,尤其那一位还是林如海派来照顾大姑娘,以防止大姑娘的性子被贾敏这个不称职的林家主母给带坏了的。

    贾敏一次两次的在大姑娘面前提起贾宝玉,身为大姑娘的奶娘的王妈妈初时还能认为是主母惦念着娘家,说起娘家兄弟的孩子倒也正常。可说的次数一多,就让人觉得有些不妥当了。

    眼见着贾敏又一次当着林黛玉的面提起这个贾宝玉,一意心思的说着他有多好,多上进,王妈妈忍了又忍,终于还是没能忍住,皱着眉头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可惜贾敏不过是看了王妈妈一眼,并不如何把这个奴才给看在眼里,转眼又自说自话起来。

    王妈妈见贾敏还不住口,不得已之下便开口了:“夫人,听您的话那位表少爷的为人是极好的?”

    “那是自然。”贾敏矜持的点了点头,但心中却很警惕,生怕对方说出什么让她不好招架的话来。

    而贾敏所料也没错,王妈妈想要的,正是让她不好招架,这样以后她才不会说这些拎不清的话来,害了姑娘。

    “听夫人的意思,想必表少爷真真是一表人才的。现如今表少爷也有七岁的年纪吧?也是该进学的时候了,不知道有没有被先生教导过男女七岁不同席的道理呢?”

    贾敏一听,脸色骤然一沉:“你这是什么意思?”

    “奴婢并无旁的想法,不过是张口就来罢了。”王妈妈笑容可掬的给贾敏福了福身,仿佛并不知晓自己把贾敏给气得脑袋都要冒出烟来似的。“奴婢的性子最是憨直,这一点老爷也是说过的,若是奴婢方才因为笨嘴拙腮的关系不小心说错了什么话,惹得夫人生了气,也还请夫人看在奴婢是老爷特意挑给大姑娘做奶妈子的份上,多多担待,恕了奴婢这一回吧。”

    见王妈妈拿林如海来压人,贾敏纵使脸色铁青,被气得够呛,但也不得不对王妈妈轻拿轻话了。

    须知道,奶妈子好歹代表了自家女儿的首页,若是被贾敏给罚了,林黛玉在这府中可不就失了面子?那往后她可还如何在这府中摆大姑娘的款儿?

    本来有贾敏这个做主母的母亲在林黛玉身后为她撑腰,按理来说是不该也不会有人腹议的,可无奈于贾敏并不受宠,而林黛玉底下还有两个庶出的妹妹,难免就会被下人们拿来分个高低,即使生下那两个庶女的姨娘同样并不受林如海宠爱也是一样,因为人心都是如此的黑暗。

    而最重要的,还是因为这个王妈妈是林如海经过千挑万选之后,配到林黛玉身边的,而且还是林家的家生奴才。

    贾敏这前就是因为把林家大半的下人换成了她从贾家带来的陪嫁们,这才触了林如海的霉头,几乎一夜之间夫妻情尽。如今好不容易才因为大姑娘在林如海心目中的地位才得到另眼相看,继而生下了嫡子,可不能再因为这件事又让林如海发恼才好。

    想到之前被软禁的日子,贾敏只觉得生不如死!

    虽然她还就是林家的主母,虽然那些下人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并不敢怠慢,虽然依然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那种不得见人的事实,那种不招夫君待见的心理落差却不是那么好受的。

    就因为之前给娘家去信诉苦之后,母亲为了给自己出气做下的一个决定,就让贾敏不敢再随意的与娘家联系。毕竟贾家的下人不经林如海的同意是不允许随意出府的,因此送信的这些活儿,都要交给林府的家生奴才来做。

    贾敏到现在还记得,在自己怀了玉儿时,本欲送信与娘家,告诉母亲和哥哥们这个好消息,同时也想让母亲为自己出谋划策,应该如何用肚子里的孩子挽回自家老爷的心的时候,那负责跑腿的林府家生奴才听说要送信到贾家时,那惊讶到近乎惊愕的表情,让贾敏每每想起来都不由得铁青着脸。

    她只觉得对方是在变相的指责质问自己,是不是要干什么对林家不利的事情!

    虽然当时那封信中除了想用腹中的孩子讨好林如海之外,并没有什么敏感的话题,但一想到那名家生奴才可能会出于谨慎,以及对贾家的戒备而转身就把信给送到老爷的案几上时,贾敏便觉得浑身的不自在,而且太过失了面子。

    最后,贾敏只能装着不舒服,又找了借口把信拿了回来,把那名林家的家生奴才给打发走了。

    直到后来,贾敏被解除了软禁,陪嫁的贾家奴才们的看管也跟着松懈了一些之后,贾敏才敢偷偷摸摸的让自己的人去送信,与贾家恢复了联系,并从母亲贾史氏的手中求来了生子的密药。

    所以,贾敏生生的忍下了这口恶气,不欲与王妈妈起了争执,只讽刺的说道:“倒是我的错了,确实不该与玉儿说这些。只是宝玉是我的侄子,出生至今却因为我在扬州的关系未能一见,如今听说他出版自然心中高兴,难免就多说了几句,没想到有些人就是看不得旁人好。”

    贾敏讽刺了几句之后,又一把揽过自己的女儿,笑道:“算了,我的玉儿也确实是个大孩子了,很该注意这些忌讳才对,我日后要小心些才好了。”

    看到贾敏避开了这个话题,又变相的承诺了以后再不会这般无视礼教这后,王妈妈心中满意于自家大姑娘的名节没有遭到损害,也就不在意贾敏对她的那些讽刺了。

    只是贾敏到底还要管家,再兼顾林黛玉的学业的话还是有些顾不上来的。因此,林如海又四处托人寻几位德才兼备的女先生来为女儿教学。只是好的女先生不是说有就能有的,所以只能暂时由贾敏照管着了。

    本来林如海还觉得让林黛玉呆在母亲身边不会出什么大问题,毕竟贾敏也不会害了自己的女儿不是?可是没想到她竟然如此的不着调,明明林黛玉已经六岁了,是知事的年纪了,可贾敏却还拼命的在林黛玉的耳边提起一个大了她一岁的表哥,这是何道理?又是何居心?

    对于王妈妈报告的那些关于贾敏的行径,林如海只觉得不可思议。虽然之后她也欢度了再不会在林黛玉的面前那个贾宝玉,可是林如海怎么可能还会轻信贾敏?怎么可能拿女儿的未来来冒险呢?

    若是林黛玉真的对那个贾宝玉上了心,日后可怎么办?

    不能再让贾敏跟自家的宝贝女儿呆在一起了,这样简直是在拿女儿的未来和名节,甚至是林家的家风开玩笑!

    林如海想了半天,最后决定要隔开她们,而理由也很容易找——教琴棋书画和刺绣烹饪的女先生不好找,也没办法亲自教给林黛玉《女诫》,可教导四书五经的先生却能轻易得的。

    女儿和儿子是不同的,儿子的启蒙先生是不能马虎了事的,但女儿的先生顶多教导她一些书里面的知识,也不求甚解。毕竟女儿可不用去考科举,去做状元。

    正好有人举荐一名姓贾名雨村的中年男子做林黛玉的先生,皮相不错,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鼻方腮。

    林如海调查了一下,这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原系湖州人氏,生于仕宦人家。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

    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做了知府可不久就因为恃才傲物,不肯逢迎上司,而被人以贪酷徇私的罪名而革职。

    林如海与他说了几回话,考教了一下对方的赏识之后,觉得他为人品德尚算可以,毕竟未曾深交,其里未知,但学识确实是不错的,又因为着急把林黛玉从贾敏身边隔离开,所以林如海很是迫不及待的把林黛玉带去拜了师。

    交了束修之后,林如海便叫林管家收拾了位于内院与外院之间的水榭,做为林黛玉学习的地方。

    对于一直被养在深闺的林黛玉来说,并不知道她的这位先生日后得了举荐重新为官之后,会做下多少件致使无辜百姓妻离子散的恶事,所以在面对贾雨村这个前辈子同样教导过她的先生自然很是尊敬。

    而贾雨村在正式教导林黛玉之后,不由得对自己这个女学生的聪慧而感到惊讶,倒是收敛了自己几分敷衍了事的心思,对着林黛玉的学业有了几分上心。

 第16章

    对于女儿的婚事,贾敏既然已经有了想法,自然就不会轻易的罢休。

    虽然才被王妈妈落了脸面,而且没过几天林黛玉也被安排去了读书,可见是有人老爷面子嚼了舌根,告了自己的刁状,才使得自己再不好与自己的宝贝女儿说一说她那位表哥的好处,贾敏只觉得扼腕。

    毕竟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