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作者:南枝 >

第196章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作者:南枝-第196章

小说: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作者:南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季衡对自己被表哥带走的事情不做解释,其他人也就不好问。

    因为季衡的特殊身份,让这些大老爷们在对待他与男人的轶闻的时候,总要保持一种谨慎态度。

    晚上赵致礼又到了姜时泽的总兵府上,因军务繁忙,姜时泽在营房里居住,故而这总兵府几乎就全交给季衡住了。

    赵致礼到时,付扬正在季衡的书房里。

    季衡对付扬说,“皇上总要知道此事,我会亲自对皇上解释,并说是我不让你对上汇报的,你就不要对皇上上书了。”

    付扬在心里有些责怪季衡太过相信许七郎以至于被他劫走之事,此时季衡这般说,他便也没法责怪了,“多谢大人体谅。”

    季衡道,“此事是我的问题,牵累大家,是我过意不去。不过正好因为此事而得之王启的所在,又有许达川能够里应外合,也是一件意外之喜。”

    付扬还想说什么,外面郎商已经在道,“大人,赵大人前来求见。”

    付扬看了一眼门口,就起身对季衡道,“大人,那卑职先下去了。”

    季衡点点头,他出去后就让了赵致礼进屋,赵致礼进了书房里来,季衡已经从椅子上起身了,赵致礼进来,他就道,“季庸,坐。”

    赵致礼盯着他看,“没事就好。”

    季衡叹道,“让你们担忧了,是我的错。”

    赵致礼说道,“只是没想到七郎会这般糊涂。”

    季衡没解释许七郎为何会带走他,此时也不解释,只是说道,“已经没什么事了,我们重归于好了。”

    赵致礼想伸手拍拍季衡的肩膀,手抬起来又收回去了,季衡便说,“坐吧,坐吧。”

    两厢坐下后,赵致礼就说,“皇上定然会知道你被七郎劫走过的事情的,不知道这件事,你要如何处理,可需要我帮忙。”

    季衡知道自己被劫走过的事情定然是纸包不住火,皇帝总会知道,就叹道,“季庸,多谢你。我会亲自写信向皇上解释此事。”

    赵致礼嘴唇动了动,当是有别的还想问,终究没问出口。

    季衡便说,“这次正好借此得知了王启的去向,也是一件好事。想来皇上能够理解。”

    赵致礼目光温润地看着季衡,他和季衡相识已经有十二三年了,人生又能有多少个十二三年,他看着季衡从一个小孩子长成了现如今的风华绝代的模样,心中不由能升起一种莫名的激动之感。

    赵致礼已经有三年未回京,自然也是这么多年没有见到过皇帝了,他这是在下东南之后,第一次问起季衡同皇帝的关系,“君卿,你同皇上,还好吗。”

    在赵致礼看来,季衡下东南来,又那般不要命地做事,简直有一种舍生忘死的感觉,而季衡其实完全不必下东南来,结合皇帝抱回了太子,季衡就离京,赵致礼不得不猜测,两人之间关系是不是出了些问题。

    赵致礼作为皇帝的臣子,季衡的朋友,问两人之间的感情问题,总是觉得不大好的,怕季衡尴尬,因季衡在以前一向是不承认他同皇帝之间关系的,而赵致礼也看得出来,那的确是皇帝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感觉。

    但这次季衡下东南来,似乎是和皇帝之间关系并不一般了。

    就以季衡那放开手脚来做事的劲头,就完全失了季衡以前在皇帝跟前的谨慎稳妥和中庸之道。

    自然,一味求谨慎稳妥中庸的人,也无法在战场上驰骋。

    赵致礼可说是看得十分明白,季衡听他这么问,愣了一下之后就微微垂了垂那长长的眼睫,道,“季庸,你以前看出皇上待我不一般过的,是不是。”

    赵致礼笑了一下,道,“从你入宫来伴读起,皇上就待你不一般。不然那时徐轩不会那般嫉妒。”

    季衡笑了一声,“不过是孩子之间的闹腾罢了。”

    赵致礼却摇头道,“君卿,其实我一直觉得你很奇怪。”

    季衡看向他,“啊?”

    赵致礼继续道,“当时在宫里伴读时我就发现了,总觉得你是以一种过于包容的态度在和我们在一起。”

    季衡有些莫名其妙,在神色上也表现了出来。

    赵致礼笑了笑,“就像是一个长辈在看着我们一样,但是你其实是年岁最小的。我总觉得你那样和我们在一起,又奇怪又可笑可爱。”

    季衡道,“你这么说,我现在想想倒也是的。我从小就被教养要恭谨有礼,跟着你们几个,不免觉得你们有些行为真是孩子气。特别是看你带着纨绔习气的时候,更觉得你是不懂事,所以要包容你。你可知我第一次见你是在哪里?”

    赵致礼哈哈笑起来,“在哪里?”

    季衡说,“记得是在城门边,你家的马车要入城,就抢了我家的道,你还用马鞭抽了我们马车上的马,让我家的马受惊,我和母亲七郎坐在马车里,吓了好大一跳。”

    赵致礼倒是一愣,想了很久,没想起来。

    季衡看他一副歉意模样,就说,“都过去了。当时我们也没受伤。只是因为此事,我不免觉得你太过纨绔。”

    赵致礼道,“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呀。只是你之后怎么倒愿意同我做起朋友来?”

    季衡说,“后来发现你直爽豪气,可以结交,自然就做朋友了,做朋友了,便更觉得你这人还不错,也就至如今了。”

    赵致礼笑道,“看来一切皆是缘分呐。”

    季衡也笑了笑。

    赵致礼却又突然说道,“其实我和徐轩皆看出皇上的确待你不一般,到后来,皇上甚至是对你情根深种了,只是看你却懵懂无知,这次你下东南来,皇上为何会放你,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

    季衡倒因他这一问略有些尴尬了,说,“我同皇上不清不楚,你倒是并没看轻我。”

    赵致礼说,“能遇到自己所爱,那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阅尽百花的风流,也抵不过真心爱慕一人。你同皇上之事,我也是看在眼里,为何要看轻你。”

    季衡低声道,“能有你这一知己,我也当知足了。这次我下东南来,倒并不是同皇上之间闹了不快,只是我并不愿意囿于京城罢了。再说东南沿海之患的确是不解决不能安心。”

    赵致礼道,“这倒的确是你的性子。只是太子之事,却是怎么回事。”

    赵致礼所知,乃是皇帝在宫外睡了姑娘以至于有了现在这个太子,他一向关注京中事,家里也会经常给他写信讲京中事,故而他也知道季衡母亲许氏经常入宫照看太子的事情。由此便以为那姑娘是与季家有关的。更有甚者,有些人怀疑皇帝是睡了季衡那个因未婚夫过世而守寡的表妹,因为这件事很不光彩,所以皇帝不愿意说皇子的母亲是谁,也不让她入宫。

    季衡却不好回答赵致礼,只是道,“此事乃是皇上的机密,我虽然知道,但是不能泄露,还请季庸你包涵。”

    赵致礼只好不再问,两人谈了很久赵致礼才离开,季衡送了他到门口才回转回去,心中却想,没想到赵致礼都看出来了,杨钦显竟然是那么早就看上他了吗。



234、第三十章

    赵致礼回到军营,其实他是早知道季衡同皇帝之间已经揭开了那层隔在两人之间的纱,但是今日听季衡那番话,便是季衡自己承认了他同皇帝之间的关系。

    听别人传言是一回事,甚至自己猜测也是一回事,但是这般听季衡亲口说起,便是另一回事了。

    赵致礼有些怅然,叹了一口气,别的事情都不愿意去想,直接躺下去睡一觉。

    季衡处理明州城官员之事,是早前已经给皇帝递了奏折的,只是皇帝的回复还没有送到,所以他那才算先斩后奏,明州城的大部分官员都被革职,所以要奏请皇帝再派人前来,但是在此之前,这里的事情却是需要人去做的,于是赵致礼就又回了明州去主持大局。

    京城。

    皇帝收到舟山所大捷的捷报的时候,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他也高兴得从椅子上站起了身来,甚至想到要给季衡加官进爵,封他为太子少保才好。

    而对明州城一众官员的处置,皇帝则又派了钦差前往,然后根据情况派新的官员前往,或者就是就地提拔。

    皇帝这份欢喜还没有过多久,几天之后,他就收到了密报,季衡被许家嫡子许达川劫持而走。

    翻看这份密报的时候,他正坐在宽大的榻上,儿子坐在他的腿间,手里拿着季衡做给他的木雕玩具在玩,嘴里咿咿呀呀地已经可以自言自语说好些词了。

    皇帝盯着那份密报看完,立马脸色铁青,甚至都忘了儿子的存在,一拳头杵在榻上小桌上,杨麒儿被他吓了一大跳,杨麒儿本不是个喜欢哭的孩子,但是自从元宵节时候病了一场,他就十分容易受惊,他被爹爹吓了一跳,就赶紧抬起头来看他,只见皇帝黑沉着脸,眼睛里甚至带着阴霾杀气,他就直接哭了起来。

    杨麒儿的哭声让皇帝回过了神来,于是赶紧搂着儿子哄起来。

    在当天下午,皇帝就下旨以谋逆罪将许家在京城的宅子围了起来,然后将许家一宅人都下了狱。

    但许家在京城的,就只有一个十一娘子,和一个小妾,因她的两个妹妹皆在不久前出了嫁,都是许氏帮忙打听到的好人家,两人都嫁得不错,许大舅将两个庶女托付给许氏,倒是对这两个女儿十分有心的,没有拿她们去换取利益,也没有将她们让太太秦氏折腾。

    十一娘子看妹妹们都嫁得不错,倒没有太过羡慕,大约她是看惯了男人的朝三暮四,真心人没有几个,故而对婚姻已经不抱希望,愿意就为那个因狎妓而死的未婚夫守寡守节,而本来在京城的两个小妾,其中一人因不甘寂寞而和马夫有了染,直接被押送回广州处置了,另一个小妾便受了惊,在宅子里踏踏实实过日子,而许家在京城的生意,暗地里大部分其实都是十一娘子在管,而许大舅看十一娘子的确堪用,便也将这里的事情大部分都交给了她。

    只是没想到,突然祸从天降,皇帝说要抄他家就抄他家,十一娘子和这个小妾以及一干丫鬟婆子仆役们都下了狱。

    在许家之祸之前,甚至连季阁老都不知此事,更遑论许氏了。

    许氏知道此事之后,便找季阁老来询问,季阁老也是一阵糊涂,完全不知道皇帝到底为何下了季氏一族谋逆的结论,之后,许氏就只好自己准备进宫去向皇帝求情和打听到底是什么事,没想到到了宫门口,拿出了一直都能直接出入宫门的令牌,这次却不管用了,宫门口的侍卫队长说皇帝下令不想见她。

    许氏大为震惊,认定许氏一族估计是在广州闯了大祸,于是急急忙忙又赶紧往家里赶。

    季阁老去求见皇帝,皇帝也是不见,只是要准备下令各地先封锁许家的产业,抓捕许家人,只是这旨意还没有下下去,他就收到了季衡发回给他的飞鸽传书。

    季衡私自写给皇帝的东西,从来不用飞鸽传书,除非是紧急的军报。这次算是着急了,才用了飞鸽传书。

    皇帝拿着季衡的那封信,知道他并没有出事,便放下了心里的担心,不过心里的郁结和愤怒却丝毫没有减少。

    季衡知道皇帝心里介意许七郎,所以在信里,每一句话都是再三斟酌的,就是怕皇帝想多了,到时候要更加迁怒许七郎。

    季衡知道许七郎当时十分之狠,甚至是想让他带上船的所有人都跟着那艘广船陪葬,在这件事情上,季衡是无法为许七郎遮掩的,其实许七郎已经从以前的那个怜悯弱小的人变成了这般不在乎人的生死,也着实让季衡诧异过,心里也有些失落。

    所以季衡写给皇帝的信,并没有着意写许七郎为何要带他走,只是写许七郎找到了季氏一族人质所在的岛屿,并且他同付扬合作救出了人质,然后轻描淡写写他在那之后同许七郎离开了明州港,在外海遇到了王启残部,因许七郎手下有人同王启的残部里的部下认识,便设计想要以去助王启为由,确定王启所在位置,到时候和朝廷军里应外合,将王启残部一举歼灭。

    且吴王第三子杨钦治在王启处,这次也可以正好将他抓捕。

    后面便也写了他此时在台州,同姜时泽和汪秉直等对之后作战的规划,最后破天荒地好好关心了一番皇帝和儿子。

    皇帝这次看信时没有儿子在身边,故而在对季衡放下了担心后,更是气得要死要活。

    从来都是发怒也不表现出来的他,这次硬是气得将书房里的那珍贵的豇豆红釉古董笔洗给砸在了地上,这笔洗他一向喜欢,这次是说砸就砸,然后那白玉蟠龙镇纸也未能幸免,被正好扔在了紫檀木的椅子上,又摔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