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传古奇术 >

第144章

传古奇术-第144章

小说: 传古奇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到早饭时间,朝歌适步向昨天那个基址走来,虽然师徒俩昨晚也留宿村里,但现在还没到。坑穴旁被农家简单围了个木栅栏,以防有人误踏。 
    朝歌闲着无事,又在四周走了走,村野清新之气昂然充沛,真让人容易生出隐居之意。 
    又过了一会,农家领着老和尚师徒走来了。 
    今天的围观者只有朝歌一个。此刻朝歌独游乡村,己经没必要换相隐藏了,一副面容脱俗冷傲,一看便知不是村陋所出,老和尚不由的多看了几眼,然后才吩咐农家主人拆去木围栏,观看结果。 
    几个人低头一看,朝阳之下照的分明,那坑中填平细土果然微微凸起一个包来。 
    当下农主人大喜,封了老和尚一个厚厚的红包。老和尚即将离去的时候,又叮嘱了农家主人一番。 
    看到结果,朝歌也本欲离去了,但一听老和尚对农家的随后叮嘱,不由心中一动。 
    那老和尚叮嘱的内容,无非是一些新房四周风水的布置事项,不懂的人听来照行就是,但在朝歌听来却有着大大不同。 
    老和尚叮嘱农家,把新房门前开的那道暗渠两岸多种高草,后面坡地多种毛竹、红枫之类。务必达到有山不见山,流水不露水,大有把整个风水原貌掩藏不露的意思。 
    这让朝歌忽然想起了法理派少女韶云布局手法,虽然法理派着重风水结合五行命理,而形势派偏倚地貌形态,但共同点是都擅于隐藏。莫不是这老和尚师徒与失踪的楚氏形势派有什么关联? 
    想探个明白,等师徒二人渐行渐远,便请问那家农户主人此二位师父的来历。 
    农主人天性淳朴,笑着奇怪:“一看你就是大城市里来,难怪不知道玄道老和尚的来历,他可是这方圆百里鼎鼎大名的风水先生,也是距这里三十多里外玄空寺的主持。不过说是主持,其实整个小庙也就他们师徒两个。 
    “小哥,你不会也是想请他看风水吧?” 
    朝歌含糊响应了几句,谢过后便不露声色尾随师徒二人而去。 
    三十里乡路走到一半的时候,绕出一片阔林,便遥遥看到远外忽地突起一片群山,山不高却树木葱茏颇具灵秀,再走一段,便能隐约看到山腰处枝盖叶掩的青瓦红墙了。想必那便是师徒所在的玄空寺。 
    立在山头一览,乍一看此寺虽小,却与环境自然融合,聚水藏风群龙环抱,是一难得的风水宝地。 
    但仔细观察了溪水的源头走向,还有近山掩盖山肌的树种分布,才发现许多有人工修裁的痕迹,而经过上百年的自然生态更迭,己经由假还真了。不禁让人对这位择选庙址的风水大师叹服不己。 
    可等到朝歌走到山门,却发现了一个奇怪之处。 
    寺院风水妙和法度,可偏偏山门右侧有一生根巨石未除,门前巨石必主宅门多生怪异凶灾。 
    虽然巨石的凸头处,被雕成一个神态可爱的小毛狮,让怪石煞气稍减,但护门的狮子向有双吉单凶之说,这幸亏是空门佛地,否则定多是非,但僧丁冷落、香火不济己成不争事实。 
    此时,那个小和尚正在清扫山门,门前青石阶上落了几只麻雀啄洗羽毛,也许是相处久了,几只麻雀对小和尚并不惧怕,你扫你的,我啄我的。 
    看似个山庙闲情,却也正应了人丁冷落,门可罗雀。 
    按理说,建寺者是位风水术造诣极高的大师级人物,可为何犯如此大的错误?看那石狮子玩态可人,凡经过寺门的香客大都忍不住摸上两摸,时间一长,狮头被磨的光滑异常。 
    朝歌也忍不住上手摸了一摸,可谁曾想手刚着上石面,那狮头竟然一声脆响裂断而落,更想不到的是,狮头断裂处露出一个空口,整尊狮子竟然是空的。 
    刚才门前一直清扫的小和尚,早把老和尚叫来了,老和尚急忙赶前目光炯炯的看了看朝歌,然后伸手从石狮断口处掏出一方檀木紫匣来。 
    想必当初工匠把石底凿穿,然后再掏空狮腹把这木匣藏入的。如此一来不但很好的隐藏此匣,而且风雨不透,虽是木匣却完好无腐。 
    老和尚捧着木匣把朝歌请入庙内,然后吩咐小和尚燃香祭祖,遂跟朝歌讲了一段庙闻。 
    原来此庙建于明末清初,祖师在寺志中留下了一个预嘱:几百年后,此石狮必为一奇士所破。后经雷电劈除,从此因缘成熟,妙果天成。 
    打开紫檀匣,其中竟是一本建寺缘起,详细记载了当时寺院的地理情状。朝歌对比一看,终于明白了这位祖师之意,这块本是难得的风水宝地,但要经过几百年的风雨冲刷,树木葱茂才能逐渐成熟。 
    看现成的风水不是难事,这位祖师竟然能在几百年前预测风水,感叹古人神乎其技的风水造诣,朝歌不禁叹为观止,更在其中悟出许风水的真髓。 
    感于这位前清大师的风水造诣,以及高深的隐藏手法,朝歌暗暗高兴,看来失踪了的形势派,似乎与这玄空寺越来越靠近了。 
    但接下来就有些问题了,老和尚说这位祖师原来竟是一位女子,而且在出家前是一位退隐归乡、高官显宦家的千金。 
    这就越来越不对了,楚家三大风水门人的后裔谨遵密旨,隐秘江湖,没可能去做什么官的,更何况大多术士家族,为了继承维护术士八字的特殊性,多不为官,因为官运一旺,对术数的擅长立时顿减。 
    接下来老和尚又说,她之所以出家,是因为一段有缘无分的感情纠葛,才顿悟红尘的。 
    至于这套风水术在祖师出家前就己经造诣不浅了,传给寺人完全是为了救苦救难的点化手段,同时大概也是这位祖师知道这几百年间小庙风水未熟、香火衰微,寺人帮衬村民选看风水,也能有个度日来源。 
    要说形势派到处都是,此道姑擅长并不见怪,而依据佛家的规矩,是不允许搞风水八字这类玄事的,可想而知那位道姑不想再操旧术,但又不能完全割舍,于是做功德的时候又多加隐藏,以免被同道耻笑,却没想到发展到后来却成了一种风格。 
    想到此,朝歌不禁越发失望了。 
    当夜果如预言,雷电交加,只不过雷电始终没有劈下之意,朝歌猛然觉醒,莫非要借助自己的火行引雷术?于是暗运术力导引雷电,一个炸雷破云而下,正把那巨石劈个正着,顷刻化作齑粉。 
    次日雨过天晴,三人合力把那个巨坑填平,此时小庙风水己绝佳天成,毫无瑕疵,不多时日必贵人云集,香火鼎盛。 
    老和尚看重朝歌,本想劝他出家,好接他的衣钵。但通过此事知道,此小庙根本留不住朝歌,便惆怅作别。 
    朝歌在小和尚的人面风水中看出异兆,原本额面有一恶痣,大大限制了悟性。可自从昨夜雷电劈石后竟然由黑转红,最后彻底消失了。 
    真是造化万妙,从此小和尚必将聪慧绝伦,似乎天生注定是玄空寺的中兴祖师啊。 
    于是朝歌便以言与老和尚相慰。此时从大殿中传来小和尚为一香客颂经祈福的唱赞,字清腔远,梵韵了然,竟全没了以前的愚钝昏迟,老和尚心中不由莲花大盛。 
    朝歌从寺里出来继续往前寻,当登上山头时,又忍不住回首环望那欲掩还露的玄空寺,反复回味风水妙境,如同一块稀世宝玉把玩不舍,最终深深吸了口气,踏步向前走去。 
    此片群山势不高、地不广,再加上朝歌术力充沛,胜出普通人脚力许多,不出半天便快要出山了。 
    立在最后一座山头眺望,斜阳暖照之下,前面一马平川宽荡辽阔,后面群秀化山鸟鸣谷幽。好一副怡人美景。 
    再往远处看,一片黑压压的密集建筑,想必是一个大县城。天己近晚,走到那个县城也正好找个地方休息了。 
    朝歌劲步下山而来,眼看就到山脚大路,无意间眼角一瞥,忽然被一座修饰豪阔的老墓惊住了。 
    看此墓碑文,土中的墓主人姓阎,应该是两百多年前清代的一个地方官。四周山木风水真真假假,假中又真,光看高超手法,的确是一位风水大师的杰作;但从手法的恶毒上看,又不像是位品正意端的大师所为。 
    因为这座古坟被葬在一真中含空的绝穴上,从山式和石头的布局上,这人故意让这家后一代的人富贵起来,然后渐渐淡去,任何一个普通风水师都会认为这是个中上的好穴。 
    但在第五代时,就是现在,这家后人中将出一巨恶之人,是绝子绝孙之象。想必这家人定是得罪了这位风水大师,所以出此恶招,设了一个如此阴损的巨毒风水。 
    但让朝歌最感兴趣的,还是这位大师的隐藏手法,竟似是形势派的嫡传。
正文 第十集 百年之约 第十章 巨毒风水
    从老墓碑文上的线索看,此墓便是出自山下那个大县城。 
    朝歌来到县上,先找了家小店住下,第二天便开始设法从本地县志上,调查这家的来历。 
    因为是清代的事,算不上久远,而且志记颇完整,经过一番查找和打探,终于了解了个大概。 
    原来这阎姓墓主,是此时县里一大恶霸家的祖坟,而他们的祖宗曾是这里的地方官,虽不是政绩卓著,也算是个不坏不好的小清官。 
    但他却办了一件出了名的冤案,把当地的一位风水术士误判问斩,罪名是风水师诱奸官宦豪绅之女。 
    经事后县志记载,诱奸之罪纯属诬告,全是此家官宦豪绅仗势所为。 
    实情是此豪绅家有一千金,虽算不上娇美,但容貌端庄贤淑,更有内才,不但诗文字画全通,更对易经玄术极有通悟。 
    一次偶然机会,结识当地颇有名气的风水师梅傲骨,据说此君不但风水造诣独特了得,常打破常规、不拘一格,且擅用障眼法把好风水隐藏起来,以免那些身怀风水术的盗墓贼破墓盗棺。 
    虽然梅君所帮肋的大多是穷人百姓,但当时风水好穴大多被有钱或是名人所占,若盗贼误认为好人家破墓而入,那穷人家的风水祖脉可就断了…… 
    因为梅君为人傲骨,从来不巴结权贵,是个稍有名气的硬君子。 
    看到这里,朝歌心中起伏,赞叹这位梅君傲骨同时,更被那“擅于隐藏”四字打动,越发肯定梅君与风水形势派的因联了。 
    还有就是那位千金小姐,与玄空寺的开山祖师的遭遇极为相似,她们又会否是同一个人呢? 
    正是这身傲骨,深深打动了这位富贵千金,他们常以切磋玄术为名,不露身分暗中来往,而千金小姐的端庄贤淑,和对风水玄术的绝顶悟性,更是渐渐俘获住了梅傲骨,从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私定终身,产下一子。 
    那千金知道家里绝对容不下穷困倔强的梅傲骨,本想把事情说明,然后与梅君远走私奔。 
    不料此事被豪绅得知大怒,仗势买通高官施压,令位小官微的阎县令就范,一定要严惩胆大妄为的梅傲骨,否则轻则丢官罢职,重则全家难逃一狱。 
    无奈之下,阎县令委曲求全,把梅傲骨定罪问新,而那位千金从此不知去向。 
    据说有人看到玄空寺的主持,与这位失踪的千金小姐极为貌以,但确实与否无人可证。 
    朝歌忽然心中雪亮,原来那玄空寺的开山祖师,的确大有来历,莫非是与术士有男女情事的当局之人? 
    可那位风水师当时身陷大狱最后被斩,又是谁做了这个巨毒坟局呢?县志中有关此事的最后一段记载中写到:这风水师尚有一兄弟,带着梅君与千金小姐的幼子从此销声匿迹,不知去向。 
    朝歌猜测着,很有可能这个兄弟的后人,多年后隐姓埋名,重回此地,设法接近县令后人,最后设此巨毒坟局。 
    以玄术泄报私仇,正因为如此,犯了风水占士的大忌,从而导致后代雕零,易术逐渐失传。 
    如果朝歌没猜错的话,这一雕零的术士家族,即便不是他要寻找的形势派传人,也一定互有关系。 
    但朝歌几乎用尽了所有办法,也没能在全县查出一个梅姓人家。 
    朝歌也知道,即便真是梅君兄弟或是其后人潜回此地,设了那巨毒风水,当然不能以真姓示人。况且设完局后也不见得再留此地。 
    朝歌只得另想办法,看能否再寻得一线希望出来。因为,如果连这里都没线索的话,恐怕其它地方就更难找了。 
    可在寻找线索的这几天下来,线索没找到,却对阎恶霸的罪行极为愤怒。 
    这阎恶霸与镇官勾结一起欺行霸市也都算了,可偏偏还有另一恶好,因为自己先后娶了几个老婆都没生养,最多生了一个女儿,于是以此为借口,几乎淫遍全镇有些姿色的女人,无论已嫁或是再婚,都逃不出他的狼爪。 
    有个别上告的,却因镇官勾结,不了了之,此后不是迁走他乡,便是忍气吞声。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