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绥水殇作者:师承重黎 >

第2章

绥水殇作者:师承重黎-第2章

小说: 绥水殇作者:师承重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周后,日本关东军派出12架轰炸机轰炸锦州,剑指张学良!
  当时,虽然全国各地的驻军都挂上了青天白日旗,但是南京国民政府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行政首脑”,政治上宁方、粤方、沪方各不统一,军事上派系林立、占地为王。
  张学良父子二人在东北的经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东北在军事力量过硬、经济发达的同时,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保密性。
  在东北易帜之前,东北军从来不知党务问题,没有侦缉、没有政训、没有情报体系,这样的空白局面面对以“中国通”著称的土肥原贤二之流简直是以卵击石。
  这次,张学良前脚刚从奉天撤到锦州,日本人的轰炸机就跟着来了。日本以昂首挺胸的前进姿态,将国际联盟的决议变成了一纸空文。
  10月12日,黑龙江省沦陷,日本推进的理由竟然是“张学良在锦州集结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将对日本权益造成损害。为了尽快解决满蒙问题,关东军有必要驱逐锦州政权。”
  杨诚一个人站在房顶上,暗暗将拳头握得死紧,心里彷佛有什么东西急于破土而出、要爆裂开来,而自己,除了安心“驻防”,还能干什么?
  驻防,防的又是谁?!
  杨诚觉得自己要爆炸了,不行,不能这样下去,他沉吟了片刻,下了房顶,步伐坚定的走向办公室。
  拿起电话,杨诚开口:“喂?我这里是山海关独立炮兵X旅X团,请帮我接汤山陆军炮兵学校。对,我找邹校长,好的,谢谢。”
  过了片刻,邹东疲惫的声音出现在话筒里:“穆白,有事啊?”
  杨诚问:“虎子哥,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
  邹东打了个哈欠:“没事,就是这几天事情多,没睡好。你有事快说啊,我这头忙着呢。”
  杨诚顿了顿,说:“虎子哥,我托你个事。”
  “你说。”
  “我想调动。”
  邹东连瞌睡虫都给惊跑了,说:“调动?你想去哪?”
  杨诚小声说:“虎子哥,我觉得窝囊的很,真的,我……”
  邹东声音冷峻了起来:“好了,别说了!”
  未等杨诚开口,邹东又说:“你的心情我理解,现在不是说这个事情的时候。这样,我安排一下这边的事情,下个月我去看你,有事当面说。”
  杨诚握着电话,沉默着。
  邹东叹了一口气,放慢了语调,说:“听话,我下个月肯定过去,啊?”
  邹东比杨诚大13岁,自从杨诚参军以来,邹东很少用这种宠溺的语气跟他说话了,杨诚虽然心里万般不甘,还是答应了。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报纸、传单满天飞,无数学生走上街头,呼吁南京政府集结部队抵抗侵略。
  迫于国内舆论压力,加上日本明显剑指锦州的动作,11月14日,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通过决议:“严令各省文武官吏若遇外侮入侵,应做正当防卫,严守疆土,与城存亡,不得放弃职守。”会上还作出了委员长蒋介石亲自率兵北上抗日的决定。
  眼看形势一片大好,杨诚接到的命令,却依然是“按兵不动”!
  邹东一直没有得空来看杨诚,但是说服了杨诚暂时不打别的小心思,静候命令。
  而命令却一直没有来,就在驻防的独立炮兵旅、骑兵旅眼巴巴的等着委员长北上时,12月15日,蒋介石通电全国,辞去国民政府主席等职。
  即日,南京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开会决议:批准蒋介石辞职申请,以林森代理国民政府主席,陈铭枢代理行政院长。同一天,张学良也获准辞去陆海空军副委员长之职,改任北平绥靖公署主任。
  此时,日本关东军已经开始进攻锦州。
  接替蒋介石的孙科、汪精卫等人慷慨激昂、雄心勃勃,一再表示要倾整个东北军之力,将日本人打回去。
  与此相对应的,是整个东北军的默默后撤,杨诚等人接到少帅命令:东北军撤出东北、进入关内。
  苦苦等着上峰决定的杨诚等人,听到这个命令,都惊呆了。离开了东北的东北军,还能叫“东北军”么?
  杨诚驻防的是山海关,不需要后撤。接到旅部电报的那晚,杨诚在屋顶上抽了整整一夜的烟,营地里一片低低的哭泣声。
  杨诚治军一向很严格,但是那一晚,他只是一个人坐在屋顶上,对于弟兄们的行为一个字也没说。
  弟兄们的亲人都在东北老家,后撤,意味着什么大家都很清楚。大帅苦心经营了这多年的东北,就这样拱手送给他人?!
  杨诚只觉得心里火烧火燎,整个人就要冒烟了。这样的兵,不当也罢!
  第二天,杨诚在电话里和邹东恳切的长谈了一次,对于表哥历年来让自己做个文职人员的愿望,杨诚第一次低头同意了。
  邹东运用八面玲珑的人脉关系,将杨诚调出东北军,杨诚由于有留学经验,接了任命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担任炮兵教官。
  1932年1月3日,日本第20师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兵不血刃、占领锦州,东三省100万平方公里随即全部沦陷。
  举国震惊,华夏大地陷入了更加激烈的风雨飘摇之中。
  在这个时候,国民党内林林总总的派系都清楚的意识到:在这个国家危难的关键时刻,站在南京政府最高点那个位置的人选,非蒋中正莫属!
  原来反蒋的派别,面对蒋介石难以撼动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得不低头。1月28日,蒋介石又一次复出了。他主持国民党临时中政会,任命汪精卫为行政院院长,孙科为立法院院长,仍由他自己担任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他的这种安排,虽表面上看起来使权力有所分散,但至关重要的军权依旧掌握在他手上。
  当天子夜,由盐泽幸一指挥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向上海发动了进攻,担任沪宁地区戍卫任务的第19路军奋勇反击,次日,日军败退租界,请英国、美国领事出面调停。
  日本政府一边发表声明威胁中国政府,一边暗暗增兵,2月3日,日军破坏停战协定再次向上海闸北发动进攻,第19路军总指挥兼淞沪警备司令蒋光鼐和军长蔡廷锴不负众望、指挥部队顽强抗击,同时向南京政府请求支援。
  南京,春寒料峭,迷蒙的雾气笼罩在紫金之巅,梅花山上一片梅香。邹东站在一株梅花树下,拉长了脸。
  杨诚走到他身前,轻轻开口:“虎子哥。”
  邹东垮着脸不理他。
  杨诚扯了扯邹东衣袖:“虎子哥。”
  邹东大怒,甩开杨诚的手,压低了嗓子说:“你还知道我是你哥?你自己说,你什么意思!”
  国民政府同意请缨抗日的张治中任第5军军长,前往上海增援。张治中请中央给予技术兵种支持,中央决定在几个学校中抽调人选,组织一个以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为首的特种部队,下辖步兵连、工兵连、炮兵连、特务连、通信连开赴上海。
  刚才的会议上,杨诚主动请缨,立即被任命为炮兵连连长。
  杨诚低着头,看着梅花树下忙忙碌碌的山蚂蚁。
  邹东说:“我好不容易把你从东北调到南京,你有留学经验,好好当你的教官,以后升了职,当个文职人员多好。你说你!”邹东气得说不出话来。
  杨诚抬起头,看着邹东,说:“虎子哥,我是个军人。”
  见邹东不理自己,杨诚继续说:“你教导过我,军人只管打仗,政治上的事情不许参与。现在打仗了,我当然要去前线。”
  邹东没想到杨诚把自己当年说的话记得一个字不漏,不由给噎住了。
  杨诚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食党国俸禄,是该为国效力的时候了。”
  邹东闭了闭眼,叹了一口气,说:“你翅膀硬了,我管不了你。”
  杨诚恳切的看着邹东,说:“打完了这一仗,赶走了日本人,我就回来任教,当个老老实实的文职人员。”
  邹东怎么会听不出杨诚语句里的小玄机,他睨着杨诚,说:“要是这一仗以后,日本人还没走呢?”
  “嗯……”
  邹东拍了拍被浓雾氲湿的袖口,往山下走去,说:“去吧去吧,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就这个穷操心的命,你自己小心!”
  杨诚快步跟上,扯着笑脸说:“虎子哥最疼我。”
  作者有话要说:  1、郭笑天于1933年登场,再耐心等一会,这个时候郭笑天还是未满18岁的小屁孩,不是成年人不许上场!
  2、你没看错,邹东是以邹作华为原型写的,考虑到对人家后人的尊重,编个名字叫“邹东”。
    
    ☆、第二章(上)

  在舅妈阿弥陀佛的诵经声中,杨诚随部队到了上海。增援部队担任左翼军,负责从江湾北端经庙行至吴淞西端的防线。
  张军长来自中央军,这次带出来的,都是委员长的嫡系。其中有不少将士是黄埔军校出身,还有一些象杨诚一样留过学、经历过特种兵训练的,可以说是政府军中的“精英分子”。
  国军武器装备虽然不及日本军,但是胜在官兵斗志高、上下团结。自从九一八事变以来,这些人哪一个都是憋了一肚子的悲愤无从发泄,所以一投入战斗,就和日军展开了血拼。
  面对中国军队的奋勇还击,日本内阁再易主将,由植田谦吉负责指挥。植田谦吉制定了中间突破、两翼合围的作战计划,指挥海陆空大军浩浩荡荡杀来,国军第19路军与第5军并肩作战、密切配合。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东临大海,南濒杭州湾,水系发达。国军利用长江三角洲水网地带的地理优势,巧妙构筑工事,协同作业、顽强抗击。
  傍晚,第5军前线指挥部,杨诚站在门口,喊了一声“报告!”
  “进来。”
  杨诚在简易的沙盘旁站定,看着抿着薄唇站在那里的张军长,张治中短短的黑发浓密,英俊的面庞上已经有了两道深深的法令纹,浓眉下的双目透着坚定的神色。
  杨诚正打量着张军长,特务连连长王卫武和步兵连连长张青也过来了。
  张军长看着三人,开口说:“有作战任务。”
  按照级别,教导总队的连队相当于营级,张军长亲自给三人下任务,大家都意识到了这次任务的重要性,都挺直了脊背。
  张军长接过参谋递过来的指挥棒,指着沙盘,说:“日军在这一带集结,应该是准备正面突破江湾、庙行一带,我让88师分两路包抄过去,19路军负责我军侧翼。”
  张军长看向三人,神色严峻,说:“我需要时间,不惜一切代价,在江湾镇拖住日军,让88师完成包围圈。”
  张青率先敬了个礼,大声说:“保证完成任务,请军座下命令吧!”
  张军长点点头,说:“教导总队战斗力强,行军速度快,是最适合的。”他看看表,“从今晚7点开始,我要至少20个小时。”
  三人立定,异口同声说:“军座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当晚7点不到,杨诚带着士兵们与原驻防江湾镇的三团进行了交接,8点,特务连负责侦查的前哨和日军交上了火。
  日军人数众多、来势凶猛,一交锋就用了重炮,打得前沿阵地尘土漫天。
  江湾镇的防线是教导总队工兵连负责构筑的,呈S形,可以有效阻挡住敌人的炮火冲锋。
  杨诚举着望远镜看着前面,眉心越拧越紧,眼前的敌人不同与前几日,火炮数量更多,装备更精锐。在日军重炮的攻击下,防御工事已经摧毁过半,这么下去,坚持不了多久敌人就要冲上来了。
  杨诚放下望远镜,喊了一声:“通讯员!”
  “到!”一个小个子士兵跑到杨诚身前,敬了个礼。
  “走,跟我去前面。”
  “是!”
  两人低着头,避开随时在身边炸开的土块和烟尘,来到了战壕前端。
  轰——的一声,一枚炮弹在附近炸开,杨诚和通讯员迅速卧倒在地。过了一会,两人拍了拍头顶和身上的土,猫着腰站了起来。
  不远处,张青也爬了起来,他嘴上斜叼着一个小烟斗,正骂骂咧咧的把烟斗上的土给拨掉。看到杨诚,张青问:“你怎么过来了?”
  这次三个连共同拒敌,由张青任总指挥,杨诚所率领的炮兵连按照张青布置位置靠后,张青和王卫武的连队位置靠前。
  杨诚弯腰钻到张青身旁,两人背抵着土,靠在战壕里。
  两人在学校时关系就不错,杨诚也不跟他说废话,直奔主题说:“看到没,日本兵来头不对。”
  张青一边倒腾小烟斗,一边说:“看出来了,我日他个仙人板板,全是重炮!”
  不等杨诚开口,张青又说:“有办法吗?我都想把他们放近了打了,这样下去防御工事就全给毁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