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五福盈门 >

第54章

五福盈门-第54章

小说: 五福盈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她也接到周公的邀请,一起去下棋了。

早晨起来,林岚果然守信,扯了个还有年货没买的借口,同刘氏说要进城去,林夕学堂里放了年假,早就想进城去玩耍,听得这话,就差躺在地上打滚了,死活要跟着姐姐一起去。

林岚无法,把几个小娃装在荷包里,又带了弟弟一起,走路到了自家小酒肆门前,拦了辆过路的马车,送了那车夫两个带在身上,预备饿了垫肚子的包子,就顺利搭了便车。

林夕从出生到如今,还是第一次进城,虽说平日也懂事乖巧,但毕竟还是孩子,一进了城,就像脱缰的野马,什么铺子都要进去看看,遇到卖糖片和面人儿那样的小摊子,简直就动不了步了。

林岚看得是又心疼又头疼,想着家里左右也无事清闲,就放任他疯玩一日吧,于是姐弟俩足足逛了两个时辰,手里提满了小吃食和玩物,几下实在不耐烦,喊了姐姐好几次,林岚才总算拉着弟弟去了点心铺子,一口气又买了两坛蜜饯,和二斤桂花糖,这才雇了马车回家。

马车到得村口,狗剩儿同几个孩子正在结了冰的小河上玩耍,林夕立时掀开窗帘大喊,“狗剩儿,我进城了,买了好多玩物。”

狗剩儿一听这话,撒腿就跑了过来,别的孩子不知道何意,但是也跟着凑热闹,一窝蜂似的聚了过来,林岚怕马车碰了他们,就要车夫停了车,拎着大包小包下了车。

以前林家穷困,别的孩子常有吃食和小玩物儿,林夕通常只是看着,心里羡慕,却懂事的回家半字不提,如今姐姐赚了银钱,家里富裕了,他也有了好吃食,好玩物,甚至比所有孩子的加一起都要多,这小子就难免显摆了起来。

林岚也没有拦着弟弟,陪着他站了好半晌,担心冻坏了五小,就邀请那些孩子回家吃糖片,于是一帮孩子又浩浩荡荡去了林家,刘氏也很欢喜看到小儿子与同窗们相处融洽,不但热了两盘肉包子,还每人分了他们五六块芝麻糖,孩子们笑眯了眼,吃得饱饱,又疯跑去院外的大树下打雪仗。

林岚帮着娘亲做了午饭,草草吃了两口,就装好食盒,送去后边小房儿,她站在门前换了两声,听的屋里没动静,就推门进去了,果然,大叔不在,她想着把食盒放下,过会儿再来,却突然听得好似哪里有水声,找了半晌,才发现,居然是那高脚凳上的茉莉花盆,刚刚浇过水的样子,水滴从花盆底部渗出去,又从凳子面儿上递到地上。

原来大叔还真是个爱花人,林岚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刚要找抹布擦去凳子上的泥水,就听屋门响了,李甲拎了只野兔进来,一见她正站在花盆旁边,立时就低了头,脸色也可疑的红了红,低声道,“来了。”

林岚上前笑道,“大叔,我以后日日给你送吃食来,你不用再去打猎了。”

李甲点头,把兔子放到门口,洗了手坐到桌边,林岚打开饭盒,拿了饭菜出来,一边看着他大口吃喝,一边问道,“大叔,你很喜欢那盆儿花?”

李甲猛然咳嗽了起来,好似听了什么羞窘之事一般,脸色涨得通红,林岚赶紧给他倒茶,见得他好了许多,还要再问,李甲却扔出一句,“食不言寝不语。”

林岚吐吐舌头,嘴上不问了,那眼神却满是兴味和猜疑,李甲三两口吃了饭菜,借口要午睡就撵了她出来。

第七十八章 过年了

林岚拎着食盒,蹲在雪地上,折了树枝,随意乱画着里却是百转千回,娘亲才三十多岁,这般当一辈子的寡妇,虽说有她们姐弟孝顺,但还是孤单了些,不过′若要改嫁,难免又有许多麻烦,罢了,还是顺其自然吧。

她想通了这事,也就扔了树枝,拎了食盒回前院,小房里,站在窗后的李甲轻轻松了口气,这丫头的目光太清亮,被她瞧着的人,总有种无所遁形之感,哪怕他历经生死,又习惯沉默,都不能在她的目光里坚持几息,这样的孩子太通透,不知将来要嫁个什么样的男子才能震得住。

时日进了腊月二十八,再有两日就到大年了,刘氏和林岚这几日累得胳膊酸软,炸麻花、蒸包子和大枣馒头,打扫屋子,拆洗被褥,忙的是团团转,好不容易这一日下午有了空闲,就推了小车,把备好的物件都装上去,嘱咐玩疯了的林夕看家,然后一去了村西北的林九爷家。

这一日正巧林大嫂和三嫂,赶过来帮着婆婆拾掇家里,人口很是齐全,听得院门外有人喊声,林大嫂就出来瞧瞧,一见得是刘氏母女,连忙帮忙推车,把她们让进来,笑道,“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家里都拾掇完了,我还想着明日就去给你们帮忙呢。”

刘氏笑道,“农家院子哪里什么值得拾掇的,岚儿帮着我,昨日就折腾完了。”

她们说着话,就各拎着一只大竹筐进了屋子,林三嫂见了,猜的必是送节礼,脸上笑得更是欢喜,高声喊道,“爹娘,快出来看看,诚嫂子上门送节礼了。”

林九爷和九奶奶在内室躲清闲,听得这话,就开门出来了,刘氏和林岚赶紧行礼,被九奶奶拉着坐到了椅子上,就道,“都是自家人,送什么节礼,你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也不容易。”

刘氏笑着摇头,“这几月多亏了九叔九婶照料我们一家,孩子三个叔叔也没少跟着受累,今年花窖进项不少,岚儿说,若是给银钱,他几个叔叔婶子,怕是不能要,就置办了一些吃食,咱们几家都分分,过年晚上也炒几个好菜吃。”

林岚笑嘻嘻去掀开一个竹筐,说道,“九奶奶,我和娘蒸了大枣馒头,还炸了麻花,这肉和骨头都是在铺子里常光顾的那家肉店买的,肥着呢,鱼也有两条,叔叔婶子们尽管做了,给弟弟妹妹补补身子。”

林三嫂看着那条肉,足足又五六斤沉,心里欢喜,一把把林岚抱在里怀里,赞道,“俺们岚儿可真是个伶俐的,你叔叔跟着你买菜两个月,比种一年田都多,三婶子还没有谢你,你倒送了好吃食来。”

林大嫂也是满脸是笑,“可不是,这丫头精怪着呢,铺子里进项也不错,咱们嫂子给吃食咱们就接着了,明年岚儿再有什么好生意,咱们跟着多出力就是。”

“大媳妇儿说得对,自己家人,是我这老婆子客套了。你们都拎一筐回去吧,老二那个放我这里,左右他这年也是要在我这里过。”九奶奶倒也不避讳老二一家之事,拉着刘氏的手,说道,“钱氏那天杀的一家,打主意打到你们孤儿寡母身上,被雷劈了就是老天爷开眼了,你们吓得狠买了吧,我和你九叔一直惦记去你们家里走走,陪个罪,但是又豁不出这张老脸,实在臊得慌。”

刘氏赶忙道,“婶子,那是钱家人的不是,同你和我九叔可没关碍,大过年的喜庆时候,咱不说这些,岚儿前日进城,还给她九爷爷买了二斤好烟叶,给您买了一斤糖霜,都放在那个稍大的竹筐里了。”

九奶奶听得她说话,果然像心里没有半丝芥蒂的样子,就去了心里的一块大石,更是欢喜,连忙装了贪财模样上前扯了那大筐放到跟前,笑道,“那我可要先收起来,若是被两个媳妇儿背回家去,我可要不回来了。”

林三嫂最是机灵,就跺了脚,嗔怪道,“娘,你是说儿媳贪财吗,那儿媳可太冤枉了,若是真贪财,就日日住到诚嫂子家去,好吃好喝,岂不是更省?”

众人哈哈笑起来,刘氏还道,“家里冷清,你们一家若是去了,饭桌可热闹多了,我是求之不得啊。”

众人说笑半晌,约好明日中午一起吃顿团圆饭,也就散去了。

林岚母女告辞出了大门,没走出几步路,就瞧得对面走来一个灰衣女子,看着极是眼熟,可惜不等她们认清,那女子就一个箭步藏到了路边大树后,刘氏猛然想起这人是谁,就要上前去说话,却被女儿拉这硬是走远了。

待进了家门,刘氏就埋怨道,“岚儿怎么这般心硬,东子和大梅小,若是将来有了后娘,就算不遭苛待,总也没有亲娘照料好。你二婶子,说实话,娘也不喜欢,但也没做出过什么太出格之事,就是那晚她兄弟上门行窃,她也是不知情的。

林岚按了母亲坐下,替她倒了一杯茶,才说道,“娘,是分是合,终究是要看二叔怎么想,咱们就是想出在熟悉,都不能参合进去,万一以后二婶子回去了,又故态萌生,那怎么办,二叔说不好,会怪你多管闲事呢。”

刘氏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刚才众人在说笑,东子和大梅两个孩子那般怯生生的趴在门缝上看着,实在太过可怜了,她还是不忍心。

林岚最是知道娘亲的软心肠,于是把林夕那些小吃食和玩物儿拾掇了几样,林夕正好回来,见得姐姐拿了他的宝贝送礼,那嘴巴撅得能挂酱油瓶了,林岚哄他说,年后中元节,带他进城看灯,这小子立时就欢喜的拎着篮子跑却九爷家。

不到半会儿再回来,果然说到,那林二嫂要求重新进门不成,就满地打滚儿要起了银子,把林家老两口气得差点犯了心疼病。

刘氏这才知道自己差点做了蠢事,拉着女儿连道,以后再也不能犯傻了。

林岚倒是乐于看到母亲如此的,笑嘻嘻拉着她去看,要送去任家的年礼,往年林老爹还在的时候,都会同村人一起上山打猎,送的年礼多是一块好些的兽皮,两串蘑菇,和一只狍子。

今年自然不能在那般,再者家里进项还好,刘氏打定心思要给女儿撑腰,于是,狠心花了五十几两买了两匹锦缎,在村里又买了一张狐狸皮,加上一对儿山鸡,这才托了林老三带着家里唯一的男丁,林夕去了任府拜年。

林岚原本也想跟去,毕竟有好些时日没有见到任杰了,但是,刘氏却是不许,马上过年,她也不好惹娘亲生气,就偷偷写了厚厚一封信,要弟弟暗度陈仓送了去。

任杰难得的居然回了一封信,虽然没有明说什么,但是字里行间还是能看出关切和想念之意,林岚把信封藏在枕头里,晚上不时在几个小娃笑嘻嘻的关注下,拿出来细细读一遍。

李甲大叔,在小房里住着很是安静,偶尔会去花窖走走,上山打猎,不时要林岚拿两张兔皮回前院,刘氏是个手巧的,听着女儿的建议,什么护膝啊,连指手套啊,都做了许多,林夕带了好,也不忘他的师傅,总是要拿回去一两幅,李甲每次都不戴,但却也小心翼翼的放在床里。

林岚看在眼里,越发觉得这事情有些趣味,但是,岁月还常,谁知道以后会如何呢,暂且看着就是了。

农人虽然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但是,却有一种独特的精明,林家这一冬种菜卖菜卖花,他们不知道进了多少银子,不过,都能招来毛贼惦记,想必定然不少,于是,有那心思活络的,就犯了嘀咕,无事就扯个借口到林家坐坐,有的还送了些家里的菜干等物,做个年礼,刘氏也不嫌弃,回些馒头包子,打发得她们乐乐呵呵的走了。

有那心思大些的,闲话时里外都要言及家里如何困难,刘氏就笑着不说话,那些人也都无法,总不能动手抢啊。

如此纷纷扰扰,大年终于来大了,因为林二嫂那一闹,林九老两口身子不舒坦,那顿午饭也没吃成,林家母子三个感慨几句,也没什么遗憾的,左右自家吃食也多,做上两个吃得更安静。

大年三十这一早晨起来,天上飘飘扬扬落了大雪,刘氏欢喜,就道,“瑞雪兆丰年,明年定然是个好年头啊。”

林夕小孩子脾气,哪里理会这些,穿了棉袄,跑出去找狗剩儿一起堆雪玩,林岚惦记她的花窖,赶去后边一看,炉子正烧的很是热乎,显见是李甲夜里起来照应了。

她就跑去说了几句话,又回去帮着娘亲包饺子,待煮熟了,不必她再去,林夕就乐颠颠的先端了一碗送去给师傅了。

饭后,娘俩拿了买好的黄纸出来,一点点剪起了纸钱,老爹过世不足一年,家里不能像别人家那般,贴春联贴窗花,反倒要准备烧祭之物,但是,想着家里的日子渐渐富足,母子三人都是健康平安,就已是再无所求了。

初升的太阳转到窗外,太阳光照进屋子里来,小儿子在研磨写着大字,女儿和母亲坐在一处做活计,安心又宁静,一年结束了,新一年马上就要来临了。

第七十九章 六年后

翠屏城的春天,照之大元其余诸城要晚得多,但是再晚也有到来的时候,山野在春风的吹拂下,渐渐穿上了绿衣,野花开始羞涩的绽放,鸟语声声,处处一片生机。

大王庄通往翠屏城的山路上,一辆青布小马车,在踢踢踏踏的前行,马车车辕上做了个十六七岁的年轻后生,一边甩着鞭子,一边小声哼着小调,极是欢快的模样。马车里一个十二三岁的清秀小丫头,低头绣着荷包,不时瞄上一眼,依靠在锦垫上小憩的少女,那少女也就十三四的年纪,但容貌却极出众,双眉如墨,唇红如樱,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