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香港做大亨 >

第267章

重生香港做大亨-第267章

小说: 重生香港做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世界的去招聘技术人才,哪里有抢劫一个国家的技术人才来得快和丰富?这是苏联几十年的家底,丰富的程度难以想象。

    苏联虽然重工业居多。但在电子行业上同样是全世界顶尖水平的,不然也发展不出卫星以及各色导弹、先进飞机这些高科技电子产品,长期与美国对峙。

    周兴盛要的就是这类的人才,他急缺啊!

    这事,周兴盛自己没有出面,而是物色了一个总经理充当代理人站在前台,他隐身幕后。

    公司是一个离岸公司,总部在香港,总经理是香港人,不过手底下办事的却是一半香港人一半外国人,以俄罗斯和美国人居多。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金钱的力量近乎无敌,为了金钱,人们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的灵魂。虽然很少有人到那种地步,但拿着丰厚的薪水和多劳多得的提成,即便是去挖祖国的墙脚,公司里的俄罗斯人不仅没有半点抗拒,反而比美国人和香港人还要积极和兴奋。

    没办法,俄罗斯人是地主,稍微拉扯出一点关系,肯定比美国人和香港人达成的交易多,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得到的提成就更高,有更多花花绿绿的美刀。

    改名“重光”的国际贸易公司在历经半个月的整改之后,立即出动。

    第一个月,重光贸易公司的贸易额就接近五百万美金,获得了大大的成功!

    而到了第二个月,贸易额更是直接突破了一千万美金,比第一个月翻了一倍,增长速度惊人。

    到了第三个月,六月底的时候,贸易额没有了第二个月之时的疯狂增速,慢了下来,但增速也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创下了一千五百万美金的高度。

    这份成绩单新鲜出炉之后,周兴盛都为之震惊。

    总贸易额虽然不是净利润,但以现在的增长速度来看,即便之后的增长速度停止了,今年全年的总贸易额突破一亿美金也不在话下。再翻看一下贸易记录,几乎每一种商品的净利润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甚至更多的商品达到了百分之三百的净利润,和抢钱没什么两样。

    根据报告分析,净利润将在总贸易额的百分之四十之上。

    换句话说,如果今年全年的总贸易额突破一亿美金,那么今年的净利润至少也有四千万美金!

    这是何等疯狂的数据?

    即便周兴盛现在百亿身家,但一年就赚回来四千万美金,四个多亿港币,一样让他震惊得无以复加,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眼花了?

    国际贸易就这么赚钱?

    周兴盛自己都有了巨大的冲动,办个毛的公司啊,专做国际贸易得了,一年就四个亿。来钱又快又轻松,没有比这更舒服的赚钱渠道了。

    当然,这股冲动最后还是被周兴盛压了回去,因为他很清醒,这只是占了苏联如今正陷入混乱的便宜罢了。等到苏联解体之后,国际贸易就远没有这么轻松,也没有这么赚钱了。相反的。办公司,做实业,虽然赚钱不快又麻烦,而且困难重重,但是细水长流,只要整个行业不淘汰。就一直有得赚。

    就在贸易这边好消息频频传来的时候,一直顺风顺水的万维网联盟筹建方面却是一波三折,坏消息不断。

    万维网联盟的筹建,的确是得到了全世界绝大部分it公司和研究机构、学校以及政府的认可,但对于全球四大总部的设立,参与者之间就扯皮不断了。

    万维网注定是要覆盖全球的,不可能只有一个总部。不论是从各国的考虑上还是从现实的资源利用来说。总部设在一个地方,参与的联盟成员国不会同意,因为太重要了;另外,要想覆盖全球,仅仅一个总部未免力有不逮。有四个总部,美洲一个、欧洲一个、亚洲两个,这就比较充沛了。

    参与者的扯皮,就是扯在这个问题上。

    美洲放一个总部。除了美国方面有不同意见之外,大部分参与者都同意。

    但对于欧洲放一个,亚洲却放两个总部这个计划,除了亚洲方面异口同声的同意之外,包括美国方面在内,全都不同意,理由也很充分。亚洲经济不发达,在互联网上面更是一片空白,放一个总部也就够了,放两个纯属浪费。

    为了这事。扯皮不断。

    印度、新加坡、菲律宾这些亚洲小国家不提,他们没资格。但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就不同了,一个是世界人口最大的国家,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已经和军事实力相匹配,影响力不容忽视,更是联合国常任五国之一;一个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产品遍布全球。

    两国方面,参与万维网联盟筹建的都是两所大学,中国方面是航空航天大学,日本是庆应大学。

    亚洲两个总部的计划,一个总部设在内地北、京,一个设在日本,香港反倒没有。倒不是看轻香港,实在是面对北、京和日本,香港的声音实在是太弱了,引用后世一个词,那就是弱爆了!

    在扯皮上,两个大学共同进退,背后的政府也是在后发力,多番斡旋。

    除了这个麻烦事之外,美国方面又出现了幺蛾子。

    美国方面认为,计算机是他们发明的,互联网也是在他们那边诞生的,所以万维网理该由他们来发明才是。现在被香港这边占了先机,而且不可挽回,掌握不了主动权,只能成为联盟之一,不甘心之下有退出不参加的打算。然后没过多久,美国国内的明尼苏达大学就宣传他们也在开发一款类似万维网的系统。

    这件事情,在业界是闹得沸沸扬扬。

    众多的麻烦事,一件接一件,最后都捅到了周兴盛面前,各个方面都希望通过他来达成各自的意愿。

    不过,周兴盛并没有去管。

    除了要求联盟之中有旭升科技以及一系列权益争取之外,周兴盛并不打算过多插手万维网。免费的,独立于任何政府与机构之外的万维网才是真正让任何人放心的万维网,也才能够真正的走向世界,一统全球。

    事实也正如他的猜想,他将万维网彻底独立,交付给蒂姆伯纳斯李以及林雪怡负责之后,尽管中间发生了这么多的麻烦事,但在一个个it巨头、各国研究机构纷纷倒向万维网之后,万维网联盟还是顺利的结成了。

    1990年6月1号,在香港,万维网联盟正式成立,英文标识是:w3c!(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重生香港做大亨第三卷 内地之行! 第五十四章 试水日本

    早在去年,也就是1989年12月的时候,日本的金融市场就暴露出了极其严重的,平均股价竟然一直持续走高,并在29号这天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的,远远超过了实业所能承受的价值。

    当时而言,世界上的金融大鳄们无一不是洞若观火,都在准备着宰这只肥猪。

    当然,这里说的金融大鳄们,并不包括巨大部分的日本人以及周兴盛这个靠投机金融起家的香港超级富豪。

    周兴盛的投机,实际上是靠着重生者的金手指,并不是他真正的具备金融方面的超强眼光。

    尽管这几年来,周兴盛在经营公司以及财务、金融、人事等等问题上不仅再也不是原来那个宅男,而且通过不断的学习,已经变成了一个合格的企业家、金融方面的高水平者;但是,金融市场向来都是瞬息万变的,谁也不能保证在金融市场上百分百能够获利,即便是世界股神巴菲特以及亚洲股神李兆基这些“股神”在内。

    亚洲股神李兆基被称为“股神”,是因为他玩并购厉害,以大搏小不说,还常常蛇吞象。

    至于巴菲特称为“世界股神”,被全球投机者所崇拜,也并不是他在金融市场上百分百的厉害,而是因为他够谨慎,有超强的自控力,常常是玩长线投资,看准一家公司的潜力而投资,然后过个几个月或者几年,该公司股票大涨,巴菲特从而大获奇利。

    像苹果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巴菲特就持有相当部分的股份,都是前期投入,后来获利。

    再翻看一下成名的金融人物,完全可以发现,所有功成名就的人,他们对于金融投资都是相当谨慎的。

    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必中!

    周兴盛现在的心态和这些人差不多,因为他已经是超级富豪了,没必要像一个赌徒似的压上全部身家去投机,不值得。

    就算有着重生者的金手指在,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金融危机或者出现牛市,周兴盛也不会再像之前两次那样压上全部身家了,或许也不会一早就出手做空或者做多。别看鸿钧老祖说什么大势不变。小势可改,周兴盛是不太相信的。

    亚马逊森林的一只小蝴蝶煽动一下翅膀,亚洲就要爆发一场暴风雨,蝴蝶效应造成的影响有多严重,是他不能够揣测的。

    万一因为他的重生,尤其是现在成为了能够影响香港乃至亚洲经济的超级富豪之后。世界大势发生了改变,历史也随之改变了,原本应该出现的经济危机没有出现,那该怎么办?

    难道要凉拌?

    要知道,如果重生后他还是一个屌、丝,或许世界大势就不会改变,然后该有的危机还是会有。但是他已经是能够影响香港乃至亚洲。未来甚至可能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超级牛人的时候,世界大势可能就会因为他而发生连锁性反应,从而彻底改变。就像李超人、比尔盖茨这等牛人,一个动作,往往牵连甚广,影响整个行业,进而波及所在国家,最后影响区域乃至世界经济。

    看看比尔盖茨吧。微软庞大到都能够对抗整个欧盟的地步,长年累月的在和欧盟扯皮打官司,然后无数的欧洲人抗议和反抗议,政府动荡,经济动荡。

    每每想到此处,周兴盛都不寒而栗。

    或许就跟人们常说的一样,越是高官显贵的人就越怕死。因为他们什么都有了,还有大把的时光要享受,早早的死了,多可惜啊?

    周兴盛现在也是这样想。有了这么多钱,老老实实的做我的实业,搞我的互联网,反正迟早都能够成为比尔盖茨这一等级的牛人,又何必冒风险去搞金融投机?

    不过,抽出一笔出来玩玩还是可以的。

    所以在下面的投资部经理霍希妍提出了公司可以适时投机日本股市的时候,周兴盛虽然不记得日本这个时候有什么经济危机,但也同意了,并且划拨了五千万美金放手霍希妍去操作,算是谨慎的投资,前期试试水。

    令周兴盛大为高兴的是,试水非常成功,29号之后,日经持续下跌。

    而在今年的三月初,在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这一法令之后,日经下跌的速度更加的快了,甚至是直线下跌,渐渐的有了泡沫经济破裂的趋势。

    周兴盛现在的经济知识水平,已经能够不少的分析一下这其中牵扯的关系了。大藏省的这份规定,其实是对于银行的一个紧箍咒。因为土地价格虚高,各大银行的资金也都放在了投资在了土地上,政府当然不能容忍这些资金随着经济危机而蒸发,所以才采取这样的措施来迫使各大银行缩紧银根。只不过,日本政府的动作未免急了点,就好像急踩刹车一样,局面立即就控制不住了,这才导致了现在这样的情况发生。

    其实,看着霍希妍收集过来的关于日本经济的报告,周兴盛立即就想到了后世的中国。

    后世的中国,其实和现在的日本非常相似,都是地产业旺盛,地价虚高,经济持续高热,政府不断的再寻求降温和调控的办法。只不过,降来降去,调来调去,反而经济越来越高热,地价也越来越高,丝毫不见效果,反倒是人民币持续贬值,老百姓感觉手上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民怨极大。

    这些高层方面的事情,周兴盛当时是不清楚,即便是现在他也不清楚。

    换做让现在的他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他也是无能为力。

    后世,政府的口号是“软着陆”,貌似应该是看到了现在的日本,有了前车之鉴。

    周兴盛现在能够清晰的看得出来,日本采取的措施是急刹车,所以日经在持续下跌,泡沫经济即将破裂。

    值得肯定的说,无论是日本的急刹车,中国的软着陆,出发点其实都是好的,只是不得其法而已。

    当然,周兴盛现在这样说,换做后世的人知道了,肯定得开骂说有本事你来,然后讽刺又是一头叫兽、公知。

    周兴盛是不会理会闲言闲语的,但他也不会掺和进这些问题之中,即便在未来中国在碰到经济过热、地价虚高等情况的时候。随人人在家中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