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儿子,你尽管说 >

第6章

儿子,你尽管说-第6章

小说: 儿子,你尽管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更有效的平静的方式。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3)
庆幸的是,无需影院的管理人员和观众干涉这些男孩,他们渐渐地进入到了应有的状态。在开演一小时以后,他们开始安安静静地观看了。当演到西蒙好朋友的母亲去世时,他们笑不出来了,当看到西蒙由于自认为这位朋友的母亲之死和自己有关系而独自去海边哭泣时,他们也开始伤感了。由于没有他们的不和谐笑声,所有的观众都被电影感动了,影院恢复了应有的气氛。
  在一座教堂  再举一个需要“恰当气氛”的场合的例子。我去出席一个专门为16岁孩子举行的宗教仪式,参加的人有几个女孩、两名男孩和两位成年女性。这项活动要求孩子们自我检验并反省自己对信仰的忠实,是一个严肃又充满私密的聚会,通过它可以唤起内心深处的积极的情感。我注意到,女孩子们都表现得很恬适,而男孩子则不然。对他们来说,能够忍住不笑出来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一旦歇斯底里地笑起来,就很难制止得住。
  如果房间再大点或人数再多些,男孩们就可能分散注意力并把我们的注意力也引开。通常,“同流”越大,它的效应就越明显。但在这个小环境里,尽管没有可以效仿的男性告诉他们“同流规则”在这里不适用,两个男孩也无法做出不恰当的表现来。我希望经过这次做礼拜让这两位男孩懂了很多事,可事实令我失望了。当大家举起手祈祷时,他们再也抑制不住一直控制着的笑声了。我觉得他们对这种场合特有经验,那就是:当感觉不太合拍时就把感觉隐藏起来。(“同流”规则。)
  以上两个例子有一个共同之处,这两种场合都是让男孩在公众场合体验并表达个人的情感。当我和教堂的负责人交谈以后,我得知各年龄段的男孩都有这样的行为。回到家中,我不但为他们也为我们成年人感到失望。当我们的文化把男孩隐瞒情感看作是理所当然的时候,我们都是输家。“男孩就要有男孩样”,我设想一种文化氛围,在其中男孩可以尽情地表现:既可以胆小也可以咄咄逼人;既可以很有礼貌也可以很粗俗;既可以清纯也可以老于世故。我进而设想出,17岁以下的男孩都非常乐意参加教堂的礼拜仪式,当着其他男孩的面,探索他们的感觉和灵魂。哦……
  如此来看,在男孩从孩童时代到青春期的过程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错在了哪里?是什么让男孩失去了体会并表达自己的感受的能力?用什么办法来教育孩子远离毒品?又如何避免“同流规则”导致他们的情感压抑?可否通过谈心或一场感人至深的电影来唤醒他们,让他们不再一笑置之?
    彼得·潘和其他迷失的孩子
  很多年来,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关心着以上提出的疑问,我们也从研究成果和文章中(居里安 1996,1999;金德伦和汤普森 2000;波拉克 1998)得到了一些答案,但是我认为首要的环节是“家长”能够主动地对这些问题自问自答。要帮助男孩从“同流原则”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家长们就必须弄清楚男孩是怎样受到“同流原则”约束的,并且要知道如何避免让这些规则植根于男孩的心中,否则我们就将继续维护着一个让孩子迷失的文化氛围。
  在詹姆斯·巴莱所作的著名的小说和电影里,彼得·潘和其他迷失的孩子们远离父母生活在“理想国”里,我们不知道这些孩子为什么不和家长在一起,只知道这些孩子是离家出走了。他们每一天都过得充满快乐,追随着他们的领袖彼得·潘一次次地冒险,他们天不怕地不怕的做法和每一次精妙的脱险构成了精彩的故事情节。
  但是他们依旧渴望得到一种典型的来自父母的童年幸福:睡觉前家长给他们讲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又了解到原来他们想拥有的还不仅仅是听故事,这些都来源于他们的记忆深处。在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背后,他们渴望着“物质和情感的双重满足”。(临睡前听故事的愿望就是包括了两者的一个典型象征。)彼得·潘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每天晚上都会离开他的伙伴,到温迪家的窗外,聆听她给她的小弟弟讲故事,听完以后他再迅速离开。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说明彼得和他的伙伴们光靠所谓的勇敢表现是不能满足内心的情感需要的。
  把温迪带到“理想国”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白天无忧无虑地玩耍,晚上还有故事伴着他们入睡……,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但是当温迪和她的弟弟因为想念妈妈而哭泣的时候,“理想国”里的孩子们也会跟着哭起来。
  我们看到,所有的孩子们都被温迪描述的幸福的家庭生活所打动,我们也明白了温迪是怎样“化解”这些孩子们的悲伤的。她讲出来的幸福感和男孩们的出走形成鲜明的对照。或许大多数男孩很早就没有了情感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迷失的男孩》这个题目起得恰如其分,因为其中的这些男孩们失去了健康的心灵和完整的家教。我相信,巴莱的这部饱含感情的作品对今天的文化环境依然是非常恰当的。
    家长在拽回迷失男孩中的作用
  在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方面,男人可以做的和女人一样好。我认为温迪和那些迷失的男孩需要的就是一位男士,假如不介意的话,可以定义一个“男妈妈”(迪纳斯丁 1976)。这也要求我们的文化环境要更加尊重男性(不仅仅是男孩),让他们更加感性化,同时也起到表率的作用。应该相信,男士是可以担当“做母亲”的角色的,而且可以做得相当好。特别之处在于男孩很乐于效仿他们心中的偶像。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4)
当我从学校毕业到研究所工作的时候,全部注意力都在文献、论文和研究工作上了,那时我的丈夫约翰就对我们幼小的孩子摩根表现了足够的“母爱”。我曾经在约翰一边做科研一边工作的时候独自照顾过我们的大孩子,这一次女儿摩根体验的是她的“男妈妈”。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紧密接触意味着什么,但是当她到了四岁时,看到了自己刚出生时的照片,照片上的她依偎在父亲怀中 ,摩根好奇地问道:“我是不是爸爸生的呀?”
  受父亲影响较多的摩根的情况或许与其他孩子有所不同。在圣经或大多数文章里都主张由母亲对孩子进行情感抚慰和培养,这是一种文化,当今的大多数媒体也是这样宣传的。
  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照顾孩子的男性(“男妈妈”)多一点,就会极大地减少暴力情形(考特伦 1998)。在本书中我更多地使用了“家长”一词,而较少用“母亲”,希望大家理解并认同我的用意。
  现在,我必须说明,当男孩用幽默来缓解紧张情绪或博得同伴的好感是十分好的方式,而且这也是他独立、自信、充满竞争力的体现。当然,该出手时就出手可以造就出了不起的人生体验,不过当好胜心居上的时候就会带来麻烦,“同流规则”就很提倡好胜心。
    男孩的情感被剥夺了
  注意一下这些短语:“男孩子哭鼻子太没出息”、“回到妈妈的怀抱里去吧”、“懦夫”、“像女孩子似的”,这些都是对表露情感的男孩常用的话语。当男孩的所作所为和习惯要求有出入时,心里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超角色”行为。典型的“超角色”行为就是违背“同流规则”。在女孩身上也会出现“超角色”行为,但是在男权主义的家庭文化氛围中,男孩的表现必须充满阳刚之气,否则就要受到惩罚。男孩当然不愿意受惩罚,所以也就避免发生“超角色”行为。因此,男孩就自然地被引导到了“同流规则”中来。
    早早被贴上了勇敢的标签
  男孩的情感障碍会导致什么后果?在第一章中提到这会引发一些生理后果,我们现在要重点讨论的是,剥夺男孩的情感会使男孩的人格扭曲。“同流规则”和整个文化环境都约束着男孩的情感,男孩的正常情感被剥夺,并且一定程度上也损坏了他们的人格组成。
  从男孩在感到恐惧或受伤害时被告知“男孩子可不兴哭鼻子”开始,他的感受就开始发生了扭曲,他会因此学会把他的感受和经历割裂开来。当男孩在生活中被那些遵从“同流规则”的人们一遍遍地强化着这种割裂时,他会觉得自己没什么弱点。而当人一再否认自己有弱点时,就会变得——什么都不怕。(制造商们大概很了解这点,在市场上推出了很多类似“大无畏”的商标……)。
  等男孩到了青春期意识到麻烦来了的时候,他在情感方面已经失去得太多了。家庭、学校、媒体以至整个文化环境让男孩从一出生就受到了综合的情感影响。关于这种社会性影响的威力,可以参看论文《未知的孩子》(斯特恩和克拉克 1989),其中讲述了两组不同的参与者,当把同一个身穿黄色衣服的婴儿抱到他们面前时分别被告知孩子是男孩或女孩,然后再分别要求他们描述一下所看到的婴儿,他们的说法非常老套:形容“女孩”看上去很“甜美”、“漂亮”、“乖巧”,而“男孩”则是“壮实”、“顽皮”。这个实验指出了人们头脑中的性别模式以及人们去维护这种模式的俗套,我们性格中的顽皮或乖巧或许就是这么形成的。
    文化环境带给男孩的:情感要藏而不露
  社会影响无处不在,它们总是把男孩的行为规范到某种期待的状态,其实这种期待就在身边人的眼中。有多少人认为男孩可以或有权利恐惧、悲伤或紧张不安呢?又有多少人认为男孩应该急性子、强壮和充满自信呢?社会条件,或者说主流文化教给男孩的是:感到弱小的时候要强壮起来;想哭的时候要强忍住;要咄咄逼人而不是温文尔雅;情感要藏而不露。很小的时候,男孩就懂得了要避免任何“女性化”的表现,特别是不能把自己的情感告诉别人。顺理成章地,这些文化规范导致了一些典型的柔性特色的消失,诸如有教养而且会表达情感。
    解读男孩的沉默
  我在做另外一个专题研究(鲍尔斯…林琦 1996)的时候偶然发现,文化对男孩情感的剥夺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本来我感兴趣的是女孩在青春期的自尊心是否是天性使然(调查结果证明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有关男孩的现象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因为数据表明男孩从儿童时代后期一直到度过青春期,其情感表达能力(无论好的还是坏的)都出现了戏剧性的降低,而女孩则不然。从事实中发现,在孩提时代男孩和女孩的情感表达是大体相当的,但到了青春期中后期,女孩的情感表达能力就凸显出强势来了。(参见本书第四章以及其他研究成果。)
  当男孩被问及例如“对女朋友和你分手有何感受?”或“爸爸妈妈一到周末就喝醉酒,还打打吵吵的,你对此有什么感受?”之类的问题时,他会沉默不语或仅仅是耸耸肩膀,这种现象似乎是司空见惯的。一般人不会把这种情感沉默看作是男孩的一种病态,觉得这很正常,习以为常了。甚至可以说,让沉默的男孩恢复正常的情感意识已经成了一个亟待攻克的难题了。
  

男孩面临的社会条件(5)
  男孩是怎样落入男子汉概念俗套的
  阳刚之气是很正面的一个概念,但是与之伴随的“俗套”长期以来成为了限制男孩情感的巨大障碍。这种被文化环境定义的男子汉俗套被认为是最适用于男孩和男人的信念和态度,“同流规则”就是其具体而严格的体现。男子汉俗套充斥于现实生活和大众文化中,男孩从中学会情感表达“规则”的例子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或大众文化中的这些俗套几乎没有受到男孩或男人们的挑战,但有时也会出些个别的俗套“另类”。许多文艺作品赞扬了女性的传统美德,而非常有头脑的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库巴·古丁斯则向传统的男子汉俗套发起了挑战。库巴·古丁斯在接受电视台专访时,眼含热泪说出了“我爱我的妻子”,后来当他获得学院奖的时候,他又一次动情地说出“感谢上帝”,“我爱我的妻子”这样的话。(他应该为他打破“同流规则”而获奖,我们需要更多这种榜样。)
  我见识到的另一个“另类”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名6岁的男孩,他的父母决定引导而不是管束这个“多愁善感”的儿子。这位男孩在接受采访(2001年4月5日)时说,当得知卢旺达的人们用不上干净的水时,他感到非常悲伤,于是用4个月的时间攒了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