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再证红楼 >

第74章

再证红楼-第74章

小说: 再证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渊!

  在京城贾府的日子按部就班的过着,或者帮凤姐算算账,或者和姐妹们谈笑,或者看看书,做做针线,日子倒也过得逍遥。但在同时,也可以说,这日子过得未免有些一成不变了。还好,黛玉倒也一直觉得自己很有事可做,倒并不觉得无聊。

  这一天午后,黛玉正倚在床上看书,紫鹃掀帘子走了进来,“姑娘,晴雯送胭脂过来了。”

  黛玉把书放下,恰好见了晴雯走进来,叹道,“真是麻烦你们了,还要月月做这些东西。”

  晴雯笑着行礼,道,“我们日日闲着也无聊,不过就能做这些闲事。只是虽是和宝二爷学的手艺,总比他不上,也不知他哪里来的这些灵巧心思。只是用惯了园子里面用花拧的,外面的再看不上了,姑娘也将就着用用。”

  黛玉沉思。

  晴雯……以前在园子里,几乎都是叫宝玉“宝玉”的。虽说宝玉大了,但晴雯自觉得身份不同,在园子里面没有长辈,总是不免脱口而出。但现在,却是叫“宝二爷”了……

  在注意到了她这样的姑娘,虽有贾母撑腰,但因为不受王夫人待见也是难免尴尬的处境之后,晴雯大概也是对自己的未来没有那么相当然的放心了吧?

  紫鹃却是早拿了胭脂盒子去收拾,听晴雯这么说,也没觉得怎么不对,笑道,“姑娘本来也用的少,你送过来的这些,倒多半便宜了我们。”

  黛玉听紫鹃开口,也回过神来,“前两天晴雯不是问有没有新鲜的花样子?把我才画的那两个拿出来,看她喜欢不喜欢。若是喜欢,就拿去好了。”

  紫鹃这才想起来,忙把那两个花样子找了出来,给了晴雯,然后见黛玉似乎无话要说了,便把晴雯送了出去,一边说道,“宝二爷不在,你们也没事做,若是有空闲,倒帮我们姑娘做两件衣服如何?”

  晴雯道,“其实宝二爷在的时候,我们也不算忙,和紫鹃姐姐不一样,我们那里丫鬟多,什么事情不是有人抢着干?紫鹃姐姐这么说了,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只是我速度慢,不要嫌弃我才好。”

  晴雯这样说,紫鹃这才觉得有些不对。虽说晴雯说的是实话,但态度却让对她颇有了解的紫鹃有些古怪。

  转头往后看去,在荷塘花样的屏风后,自家姑娘估计已经又捧起书来看了,那种淡漠的样子,真看不出来,她居然能比自己还早发现晴雯的不对。

  是的,这话其实是黛玉之前吩咐她的。

  晴雯这段时间往潇湘馆跑得挺勤快的,却又没有讨好姑娘的意思——送胭脂,这是宝玉走之前真切吩咐过的——只是来串串门一般。

  她还觉得奇怪呢,姑娘却告诉她,有机会,不妨让晴雯帮忙做些绣活。

  当时她还笑,晴雯连宝二爷房里的活计都是有一下没一下只看心情的,何况还要帮着老太太房里的活计,哪里能帮这个忙?谁知道,今儿开口一问,她非但一口就应了下来,态度还颇为平和,似乎性格有些变化的样子,真是让人奇怪。

  心里面想不明白,但紫鹃还是一边笑着说不嫌弃,一边把晴雯送了出去。在这满府的姑娘丫鬟之中,没有哪一个没有从小练出一手好绣活来,但是在熟练度上难免有区别,而灵巧的心思,或者又更多是先天决定的,这就造成了绣工有高低的状况。

  如果说在姑娘们当中,黛玉的绣工是最好最精致的,丫鬟们中就要数晴雯了。紫鹃从自家姑娘的速度上来看,觉得晴雯的速度慢些实在是很正常的,这话也说得十分真诚。

  不过,她转回来,在给黛玉沏茶的时候就不免问黛玉,晴雯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受了什么打击,性格大变了不成?

  “受打击倒未必。不过是因为心里头有事郁结,一时间化解不开,所以才这个样子罢了。”毕竟是人生的重大变故嘛。“如今宝玉不在这里,只怕那怡红院除了袭人之外,丫鬟们整天都无聊得很,不知道筹划怎么玩呢。她现在没这心思,给她点儿事情做,她也好避开来。”

  晴雯是一个丫鬟,没法自主花大量时间在自己身上的。会到潇湘馆来,也是因为黛玉性格的缘故,这里比较安静。

  黛玉看出了这一点,才提起了花样子的事情,又让紫鹃提出来,让她做一点儿事,借着给她绣花之名,晴雯就可以避开那些玩闹了。

  紫鹃听了,这才明白过来,笑道,“原来姑娘是这个意思,我还当姑娘嫌弃我和雪雁的绣工了呢。”

  黛玉微笑。

  紫鹃会说些玩笑话,这对她来说是好事。她正要说话,这时,那鹦鹉却在院子里面叫起来了,“客人来啦,客人来啦!”

  黛玉一愣,吐出口的话便变成了另一句,“这个时候能有什么客人?”

  话音未落,凤姐的笑声已经在门外响起,“妹妹却是养了只好鹦哥儿,真是聪明伶俐的紧。”

  紫鹃听了,有些慌,忙走了出去迎接,一边道,“琏二奶奶怎么来了?雪雁春纤那两个蹄子跑哪里去了,怎么也不通报一声?”

  黛玉在惊讶之下,也从床上坐起来,整了下衣裳,穿了鞋子,迎了出去。

  却听凤姐笑道,“我不过是偶尔来串串门,让她们别说的。拘什么礼呢?你这丫头却是越来越有当家丫鬟的范儿了,日后跟了你们姑娘出去,可也定是个好手。”

  话虽这么说,但这大观园建成以来,除了有事,凤姐却是从来没有自己一个人跑到她这里来过。黛玉哪里会相信这个话?

  此时凤姐已经被迎进了门来,虽觉得奇怪,但黛玉自然不会怠慢了礼数,况且凤姐身上又有身孕。等得凤姐在椅子上安坐好了,这才问她的来意。

  凤姐之前虽说只是来串门,但她素来排场极大,何况现在又有孕在身,听了黛玉的建议,身边总是带着不少人伺候的,以求尽可能让自己休息。如今就带了一个平儿过来,哪里像是全没事情的样子?

  果然,她很快就拉着黛玉坐了下来,说起了正题。

  确切的说,她是开始赞扬起了黛玉送她那幅画绣,夸起了黛玉的手艺,一边又问黛玉最近有类似的绣品没有。黛玉心中猜着她要画绣做什么,一边笑道,“那东西费神费力,时间长得很,不瞒你说——若光是为了你的生日,我也不会前几个月就想到,来弄那个呢。”

  这番话几乎把凤姐的口给完全堵住了。

  但黛玉尚且不知道她到底想要来做什么,却也不好说绝,便又接着问道,“前两月拿给你的时候,难道就没发现这绣活好不成?怎么今儿又忽然问起这个来?”

  凤姐并不说话,只是默默的看了黛玉半晌,把黛玉都看得有些莫名其妙,以为自己一切猜错的时候,她忽然笑起来,伸手越过桌子点了点黛玉的额头,“我该怎么说你好呢?你是个聪明姑娘,我话到一半,你就知道我的意思了,只是也太小心了些。你嫂子我虽爱财些,但何时真亏待你们了?罢了,我也不拐弯抹角了,实话和你说,理国公家的柳夫人之前到了我那里来,看了你那画绣,夸得不行,回去和她嫂子说了,她嫂子今上午也来看了——要知道,自大姑娘入了宫,她可是从不登我们的家门的——只说这满城闺秀竟无一人能够比得上你的。她虽未曾开口求,但总有那个意思在……”

  黛玉听了,已经大致知晓,不由得蹙眉。

  这个柳夫人的嫂子,她也知道,就是那个办了京中女学的甘夫人。听凤姐的意思,这满门中,她竟只是曾为了元春登过门?元春也曾是她的学生么?但不管怎么说,他们从无往来,也不认得,她可没有去奉承的意思。

  凤姐窥她神情,已经知晓,心下不由得有些着急,只得继续说了下去。

  “……且十二月有北静王太妃的八十寿诞,她老人家年纪也大了,身体不好,最喜欢慧纹,可惜除了家中有一件旧的,竟找不到新的了。北静王妃是那位夫人的侄女,正满京城的在找肯出让的慧纹呢,便没有,也要找个相差仿佛的,可惜之前竟没找到一幅中意的……”

  黛玉有些不悦的打断道,“我家和那北静王府素无往来,我也不认得她们。没的去奉承她们做什么?”

  北静郡王家和贾家是世交,但和林家可没有什么关系。所以黛玉说这话说得理直气壮,倒把凤姐一时间给哽住了,做声不得。

  半晌,她才笑叹道,“真是个傻姑娘。谁说是要奉承北静郡王府了?便真要做这样的事情,可也轮不到你来做。不过是老太太说起慧纹来,勾起了我的一点心思罢了。我人笨,保不定就弄错了,但也有些自己的见识,和妹妹你说说,你看看是不是这个理——那慧娘名满天下,人人都说这是天下的奇女子,绣品竟特用一个‘纹’字来形容,捧到了天上去。但我贾家原本就有三件的慧纹,若搜遍京城,上百件也是有的。一件珍品便是要费得许多功夫的东西,她慧娘不过十八岁就死了,磨练技艺也需的几年,如何能有这许多功夫?又不是日常物件,她若当真是如传闻所说,‘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怎么能有这样许多?便有这功夫,百件绣品也需得好些年了。她家里也不曾败落,闺中女儿的这等活计,又如何全部流落于外?”

  黛玉本来还在想凤姐会说什么帮助贾府这一类的话来,若是如此,她是断然不肯答应的。谁知道凤姐转了话锋,反说起慧纹的事情来,凤姐越是说,她听在耳中,就越不免觉得有些惭愧,低下了头去。

  在这方面,她却是从来没有多想过的。听得凤姐这么一说,又不得不承认有其道理。

  暂且不说为何闺中绣品轻易流落在外的问题,一件绣品,便是技艺精湛,想要绣成珍品,也要花费许多的精力与时间。那慧娘便是天纵奇才,小小年纪技艺就能和大师媲美,百件珍品要多少时间?怎会是“偶尔为之,绣来作耍”?便说贾府这最后留下的一件,就是十六扇的一副璎珞,非数月之功,怎能轻易完成?

  从“慧纹”上看,黛玉觉得,这是一个兰心蕙质的女子,故此,从来不曾考虑其中是否有所问题。但现在想来,姑且不论她本人是怎样的人,为何十八岁还不曾出嫁,且未嫁即死,凤姐说的这些话怎么也是有其道理的——她能这样名扬天下,除了才气之外,这本身……只怕也是一次成功的炒作。至少,凤姐的话里面,明确的阐述了“炒作”这个词的含义。

  有的时候,确实是光有一个“好”字没用的。如果不能为世人所知的话……

  而现在,难道说贾母和凤姐的意思,就是要借她的画绣在京城的上流社会打响她的名声?想到了这一点,不可避免的,黛玉产生了一种相当荒谬的感觉。

  她现在的身体状况良好,若是外面没什么人知道她的存在,那么自然不管怎么都好。若是外面知道了她的存在,还如同慧娘那般拥有了名气的话,贾家能够对待她的方式就只有一种了,把她永远留在贾家。而受到外界的关注的话,虽然这东西没有什么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做护身符使用。

  就现在的情况看来,这反而是……贾母保护她的手段了。在衡量了各方面的状况以后,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吗?

  难怪,凤姐的话中会有怨她“不识好人心”的意味在呢。

  作者有话要说:经过了年终最后的忙碌,终于到了新的一年的开始了。祝大家元旦快乐!

  第八十四章

  凤姐明示暗示之下,黛玉也明白过来了。贾母也是有这个意思的,让她传出一些画绣去赚取名声。这也是容易的事,只要有有身份的贵妇来求,就应了便是。这样,不说她这个寄居在贾府的表小姐能够受到多少关注,作为一种交际的方式,只要有心,她也能编织出一张不错的关系网来。

  如果说,凤姐索要画绣纯粹是为了贾府的交际,黛玉自然是不会答应,但在这个目的之外,还包含了老人家关爱后辈的一片拳拳之心,就由不得黛玉不仔细思量一番了。

  不说别的,凤姐这样的帮助,在王夫人那里只怕就要被记上一笔的,但她本人却似乎并不在意。这也是一份人情呢。

  想来想去,黛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样复杂的状况了。

  若是同意吧,她心里实在是不愿意。便不说她自己的心意问题,把画绣当作一种扬名的手段的话,这就偏离了她的本意了,偏离的心境会绣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呢?

  但若是不同意吧……

  老人家应该是享福的年龄了,但为了这个贾府,却不得不一直操着心。而因为她的身份境遇,老太太更是一直在和王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