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C形包围 >

第20章

C形包围-第20章

小说: C形包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把政治、军事和其他所有要素联系起来看,美国及其率领的西方军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的战争,本质上就是一场充满宗教和文明冲突意味的〃新十字军东征〃(布什在伊拉克战争之初曾脱口而出这句话)。双方对阵的每一个〃战士〃背后,都站着无形的文明、信仰。绵延几百年的十字军东征无功而返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种〃文明〃和灵魂层面上的战争只有血腥杀戮而没有最后征服的结果。抛开种种遮掩可以看出,今天两个战场上战争的实质正是无形的灵魂与信仰之战,武器只不过是双方的战场〃道具〃。 近代史上西方靠着武器的先进几乎占领了全世界,而正是因为遭遇到〃灵魂〃阵地的阻击,西方军事力量始终无法完成在*文明地区的征服。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美军和北约联军,虽然在现代化武器系统上先进于伊拉克反美武装、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好几代,但却不能战胜对手,还导致美军和北约联军目前在正规军事战场,由最初的攻势渐渐转为守势和防不胜防。
  在〃精神〃这个根本原因之外,是军事上的其他基本规律在起作用。首先,美国和北约联军没有遵循〃兵贵胜不贵久〃的古训,劳师远征陷入持久战,以致师老兵疲。美国和北约联军昂贵而庞大的武器系统,对于分散且平民化的对手无所用之,其对国力耗损巨大的弱点却暴露出来,而后者无此顾虑,一个失血的巨人和一个健康的小孩捉迷藏,谁能玩到最后?由于阿富汗苦寒贫瘠,美国和北约联军无法因粮于敌,必须自备后勤,这就给对方以可趁之机,反成软肋。其次,美军和北约联军为维和而来,而伊拉克反美武装、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皆以战争为生存常态,前者以生为要,后者视死如归。双方的意志力谁更持久不用比较即可分出。前者必须经常轮换,而后者可以祖祖辈辈打下去。谁更适应战场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适者生存〃的规律在这里意外地发挥着作用。有这样一个数据:今年塔利班通过鸦片贸易获利5亿美元左右……这可是在全世界封堵下完成的。这就是塔利班〃生命力〃顽强的证明。一方面是美军和北约联军后勤不济,一方面却是自己的自给自足。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节、即将打破苏军纪录:美国还将在阿富汗挺多久?(3)
现在看,美军和北约联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当时都犯下了同一个战略错误:只有击溃,没有歼灭。这等于只捣毁了〃老鼠窝〃,而把〃老鼠〃赶了出去。在〃精神〃的凝聚下,这些〃老鼠〃又重新集合并繁殖发展,卷土重来。但这也是一个无法避免的战略错误:美国和北约联军的强大军事力量,并不是为这种〃隐形敌人〃准备的,正如高射炮可以*但不能消灭蚊子一样。新任美军驻伊拉克司令已经意识到只凭军事手段无法解决问题,而我认为,美国人很快也将意识到阿富汗战争可能更麻烦。
  跳出对阵的双方看,伊拉克战争也好,阿富汗战争也好,其实都是直接服务于美国全球大战略的〃战略性战争〃。前者是出于拔除俄罗斯国际政治据点,控制石油打压欧元的所谓〃大中东计划〃,后者则是为了提供驻军中亚的接口,以推动北约东扩,挤压、肢解俄罗斯的大战略目的。从这一宏观视角解读,不难判断美国下一步的战略动向:由于伊拉克战争已经部分完成战略目的和应对金融危机的急需,美军将在几年内逐步撤出,但将留下重返机制;而在阿富汗,尽管局势恶化,美军不仅不会撤出,还会大力加强。这是因为随着俄罗斯的迅猛复兴,美国已重新把俄罗斯确定为主要战略对手,今后一切战略的核心,都将围绕俄罗斯来设计,格鲁吉亚冲突和目前打压石油价格的举措已经把这一趋势展现出来。作为主要角力的舞台,中亚和东欧的战略地位将日益凸显,因此阿富汗的反恐大旗,不仅不会因为塔利班的反扑而倒下去,反而会因此更高的竖起。奥巴马还没有上台,就宣布将增兵阿富汗4000人。这点兵力对于眼前的战争形势只不过杯水车薪,但这是一个政治信号。美国可能已经知道,它在军事上赢不了塔利班。但美国的着眼点本来也不在塔利班,它要的只是阿富汗战争为它提供的政治和地理的〃战略支点〃,以〃项庄舞剑〃。如果只是单纯的美国和北约联军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战争,8年的时间不算短,再有4年阿富汗战争的时间就超将过越南战争,有着惨痛教训和商人化实用主义的美国,在金融危机的当口不会不考虑撤军问题。但出于扼制苏联复活,策应独联体加入北约,统领北约和欧洲的美国大战略考虑,美国决不会推倒自己千辛万苦垒起来的阿富汗……中亚……东欧……北约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尽管它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正走在当年苏联折戟沉沙的老路上。
  由于美俄战略较量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决出胜负的事,可以肯定的说,美国和北约联军的阿富汗战争还要继续打下去。最近美国准备把北约联军后勤基地转移到中亚的考虑,就证明了这一点。美国可以从伊拉克的泥潭里拔出自己的一条腿,但还将在阿富汗滚烫的釜底上咬着牙坚持。美国到底能站多久?喜欢说变革的年轻的美国新总统也许会给世界一个说法。
  

第六节、2009年:世界军事主舞台不在中东而在中亚
导读:
  这是一篇全景展望式的文章,发于2009年初的上海《第一财经日报》上。其时,中东战争正打得热火朝天,但是作者却断言本年度世界军事舞台不在中东,中东现在的一切都是在拉开大幕,真正的舞台在中亚。就像拳击比赛,重量级选手上场之前,先有几个轻量级的选手上场活跃一下气氛一样。而今已临岁尾,作者的预言已可以印证:俄美几个回合过后,美国已宣布放弃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而俄罗斯也同时宣布撤销部署瞄准美国反导基地的导弹。这些举措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比中东那种血火硝烟深刻得多。
  同一时间,北约最高司令警告说:北约可能与俄罗斯在北极发生战争;而俄罗斯立即修订军事学说,毫不含糊地说要首先使用核武器,而且只要是自己的朋友请求,俄罗斯将毫不犹豫地使用军队。
  两个小孩打架没有多少人担心,要是两只老虎怒目而视并且跃跃欲试,那人们会是什么感觉?
  中东和中亚的情势类此。
  以色列与哈马斯打得起劲,还发起了地面战。可以说以色列拉开了2009年的世界军事大幕。但遗憾的是,这一年的军事主角,却不会是它。随着以色列开始地面战,这场以搜寻哈马斯战术导弹为目的的战争,也就接近尾声了。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以色列害怕打持久战。而地面战最容易导致持久战。在对哈马斯和真主党的前两次地面战中,以色列都吃了亏。所以,以军以坦克扩大一下空中轰炸效果,吓唬一下哈马斯,撞撞、压压,就得赶紧走。不然,哈马斯就会从废墟中钻出来,其他外援的武器或基地组织也可能会钻出来,那以色列军就难以脱身了。别看以色列人说的硬气,不打服哈马斯不撤军。兵法讲〃合于利则行,不合于利则止。它的坦克在加沙转一圈就得回去。由于哈马斯军事反击能力有限,更由于巴勒斯坦人的分裂,哈马斯不会追击。以军一走,战事就结束,以后就转向外交扯皮。连带地,2009年世界军事开幕式同时结束。俄罗斯有军事专家说,这场战争会引发世界大战,日本有军事评论员也说会引发第五次中东战争。我认为都不会。首先,以色列没有挑起地区乃至世界大战的意图,这也是美英支持它的原因。美国政府交接在即,新中东政策正在酝酿之中,美国不允许、以色列也不会此时搅局。以色列此战就是要把哈马斯手上的导弹摧毁掉,免得它用来轰击以色列的核设施和核武器库,这是致命的危险。它并不想将战火扩大到其他地方。而以色列在中东的主要对手之一的叙利亚,既无战胜以色列的实力,更无和以开战的打算。伊朗和美国及西方的问题还在纠缠中,对以色列加倍提防,虽然嘴上强硬,但实际上更不愿意主动招惹以色列。叙、伊不打,谁会动手?以色列正是看到中东无人管,国际上还有人支持自己这一点,所以,放手大打哈马斯,其猛烈和血腥程度为历次中东冲突所罕见。正是由于没有外力介入,所以此战来得快,去的也快。
  南亚,印度对巴基斯坦气势汹汹,剑拔弩张。但我断定,它不敢打。别看它装的跟真的一样,中国特使去调解它还故意不接待。其实,真放开了它,它也就泄气了。原因很简单:双方都是核国家,不会最后分输赢的。再说,打巴基斯坦师出无名。孟买是恐怖分子干的,怎么能让巴基斯坦政府负责呢?印度强行开战,只能对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釜底抽薪。巴军再也顾不上帮美军打塔利班了,所以美国不同意印度打。印度敢不给美国面子吗?印度的战略是在大国间搞战略投机,和美国闹翻,不符合这一战略。这是第二层意思。第三,它还要看看邻居干不干。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印度应会三思。总之,印度就是摆个样子给它的老百姓看看而已,平息一下公众的怒气,然后找个台阶下。 所以,印度那边也不是2009年的主要军事舞台。
  真正的军事舞台在阿富汗。这是由美国的既定战略决定的。奥巴马还没上台,其对外战争政策已露端倪:那就是从伊拉克撤军,向阿富汗增兵。从拔掉俄罗斯世界战略据点的意义上说,美军在伊拉克已经完成使命,但中亚事关美国和北约战略全局。美国的既定目标,是成为世界帝国。为此,必须首先包围和削弱当今军事实力最强,最有成为超级大国潜力的俄罗斯。美国近年来的颜色革命、再中亚国家驻军、北约东扩、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俄格冲突引发俄西对抗等,都是美国大战略下合乎逻辑的展开。这个过程刚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美国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把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等拉入北约,彻底肢解独联体,然后继续围裹俄罗斯。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就是为它的中亚战略提供接口的。如果我们回顾一下21世纪的短短8年可以看到,正是以反恐为名的阿富汗战争,使美军进入了中亚;而上述的一切变化,正是始于美军进入中亚之后。2008年俄罗斯全球发飙,战略轰炸机和航空母舰全球巡航,还跑到美国后院演习,闹得世界上〃冷〃风嗖嗖。美国政府更替,但设计国家利益方面,是不会有大的调整的。双方在中亚的较量将继续。而这一背景,决定了阿富汗的战事还将继续。
  阿富汗来说,最近两年来,塔利班反击力度空前,占领了阿富汗大部分地区,迫使总统派出特使和他们谈判。2008年底竟连续焚烧北约联军后勤转运站数百辆军车,现在又逼近首都喀布尔。这种形势,也迫使美国必须考虑在新政府上台后在阿富汗有所行动,压制塔利班的气焰,鼓舞联军的士气。这就是美军宣布近期向阿富汗增兵的原因。鉴于此,我预料阿富汗在2009年会有较大规模的战事。阿富汗已经打成了持久战。美国的攻势赢不了战争,但会让这场战略拉锯战再多几个回合。
  至于中亚,由于俄罗斯在格鲁吉亚战争中的凶悍表现,某些小国直接向俄罗斯发起战争行动的可能性可以排除。当同样是因为俄罗斯的凶悍,将加剧这些国家的离心力,从而加剧政治层面的暗斗。军事是政治的继续,不是炮火硝烟的代名词。所以,尽管没有刀光剑影,但依然扣人心弦。
  中亚之外最吸引人的要数索马里国际舰队搜剿海盗。对于世界军事格局,这只能算是个花边新闻。因为索马里海盗的根源在于其国内政治经济局势,各国去再多的军舰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索马里不是世界战略要地,故大国政治家不会在这里花心思,此话题因此将很快失去新闻价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