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80后职场新鲜人生存手册 >

第11章

80后职场新鲜人生存手册-第11章

小说: 80后职场新鲜人生存手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大山大学刚毕业的时候,父亲拍着他的肩膀说:“相信你一定可以战胜困难的。”那时是1997年的夏天,他的母亲刚刚去世,他的父亲也因为一场意外的事故病倒在床上,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何大山感觉自己好像挑起了千斤重担一样。因为他是自费生,毕业后工作也是自己找的,在单位里也是低人一等。但是,他没有气馁,在父亲的鼓励下,他每天早出晚归,渐渐赢得了老板的信任。
  有一次,公司安排他到东北一个城市去联系几家经销商,路途遥远,从无一点业务经验的他真是无从下手。此时,又是他的父亲——那个正病倒在床上的老人,鼓励他:“相信你一定可以战胜困难的。”因此,他拜托一位友人照看自己的父亲,然后轻装出发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何大山不停地奔波忙碌,费尽心思地向一些目标客户介绍自己公司的产品。因此,他赢得了别人的信任,顺利地完成了公司交代给了他的任务。回到家后,他的父亲病也好了,可以自己照料自己了,而他也凭自己的勇气和刻苦工作的精神获得了老板的赏识,成为了一名区域经理。现在,他已经走出了那家公司,自己开创了一番事业。
  生活中遇到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们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不同的困难,这些困难也向我们提出了不同的挑战。对于一个懂得心理平衡的人,就会依靠自身的优势与强项去战胜困难。
  人生如战场,试想一下,如果你身临战场,当你遇到困难和敌人时就赶紧后退,其后果如何?把事情做好,把困难解决掉,这不也是一种“作战”吗?因此,当你在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碰到困难时,一是做给别人看——要让别人知道你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一个胆小鬼。即使你做事失败了,你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勇气也会得到他人的赞赏;如果你顺利地克服困难,这就更加向他人证实了你的能力!
  二是做给自己看——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顺心如意。碰到点儿困难,其实并不可怕,要把困难当成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与磨练。也许你不一定能解决所有的困难,但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你在智慧、经验、心志、胸怀等各方面都会有所收获,会对你日后面对困难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你至少学会了如何应付。如果你顺利地克服了困难,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你所积累的经验和信心将是你一生当中最可贵的财富。
  “攻击是最好的防御”。这是一条军事原则,而且它不仅仅适用在战场上。所以,在面对困难时只要你不回避而是面对它们,它们就不会成为大问题。轻轻地触摸蓟草,它会刺伤你;大胆地握住它,它的刺就碎落了。
  吕剑刚毕业就进入一家进行公共关系咨询的公司担任一名底层的推销员。他虽然喜欢这份工作,但是却希望把其范围扩大一些,他最感兴趣的是对人的研究。在经过几年学校里对理论的研究之后,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有些人不能和周围人和睦相处的原因,但是对他来说最大的障碍是缺乏演讲的经验,而无法将自己的发现公开表达出来。
  有天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自己的这个大心愿。他知道,自己惟一的演讲经验,不过是在推销汇报会上对那一小群推销员讲话。所以,每当他想到自己要面对一大群听众时,就吓得讲不出话来。他绝不相信自己会讲好一篇演讲词,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他想道:我为什么可以神态自若地对着我的推销员讲话呢?于是他躺在床上,重新找出并且抓住自己对一小群人讲话的那种自信和成功心情的细节。接下去他就想像自己正在对着很多听众发表人际关系的演讲,同时心里仍保持着自己面对一小群听众时的那种泰然自若和自信的心情。他在心中想到应该怎么站,自己就可以感觉到脚踏地板上的压力。同样,随着他想的,他可以看到听众脸上的表情,也可以听到他们的掌声。他活生生地看到自己做了一次成功的演讲。
  这时,似乎是有什么东西在脑子里跳动一样,他感到兴高采烈。也就在这一瞬间,他相信自己可以办到这件事了。他已经把过去的那种成功及自信的感觉,搅和到想像的未来事业的画面中。对他来说,那种成功的感觉是如此强烈,以致使他产生“一定能办到”的感觉。他已经得到了我们在这章中所说的成功的心理,而且从这一刻起,这种心理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他。虽然当时他还看不出自己有什么道路可走,而且看起来自己的梦想似乎也不太可能实现,但是仅仅过了3年,他的这个梦就变成了现实,而且几乎和他想像中的一模一样。
  现在,他已经成为人际关系问题的权威,经常在一夜之间就赚进几千元。上海已有200多家公司花钱请他去对职工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训练,并对症下药地开导职工们。而他的著作已经成为这一学科的经典之作。所有这一切,都来自他幻想中的一个画面,以及那种成功的心理。
  对喜欢规避责任的人来说,困难则成了最好的挡箭牌。你也许听过许多人把失败原因归咎于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对这些人来说,假如他们真正上了大学,他们仍能为自己找出许多理由。而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则不会如此,他们会想办法去克服困难,而不是找借口去规避困难。
  

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2)
因此,一些心理学家告诫,如果你面临真正的危机关头,就需要产生大量的兴奋感。兴奋感在危急关头会带来很多好处,然而如果你过分地估计了危险或困难,如果你对错误的、歪曲的或不真实的信息作出反应,你就可能产生过度的兴奋。由于威胁远远不像你估计的那样严重,所以这些兴奋感就得不到适当的利用,不能通过创造性行为将不利因素排除掉,于是,它们就留在内心深处,封存起来,成为“烦躁心理”。极度的过量兴奋对你的表现有害无益,因为由此产生的过度兴奋是极不适当的。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遇到不幸的威胁时,认真而仔细地考虑一下,糟糕的情况可能是什么?正视这种不幸,找到充分的理由使自己相信,这毕竟不是那么可怕的灾难。”这种理由总是存在的,因为在最坏的情况下,在个人身上发生的一切绝不会重要到影响世界的程度。你坚持面对最坏的可能性,怀着真诚的信心去对自己说:“不管怎样,这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你的忧虑已减少到一个非常小的程度。也许你需要把这个过程重复几次,但是到最后,如果你面对最坏的情况也不退缩,你的忧虑就已经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喜悦心情。
  因此,初涉职场的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一定要鼓励自己:“相信我一定会战胜困难的。”然后,就应该鼓足勇气去面对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困难里不断地磨炼出自己的人格。这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走入职场后挑战自我的一种秘密武器。
  当然,当我们在工作中面临困难时,也要学会从以下三点来开导鼓励自己去面对困难,挑战自我。
    1。 每个难题都会过去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没有人一生一帆风顺,任何人都会遭逢厄运。可是烦恼一定会有结束的时候,难题总会随时间推移而解决,我们要顽强努力地去寻找解决的办法。
    2。 每个难题都有转机
  任何问题都隐含着创造的可能。问题的产生是成功的发端和动力。问题的产生总是为某一些人创造机会,一个人的困难可能就是另一个机会,所以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转机。
    3。 每个难题都会对你产生影响
  你能够控制自己的反应,却不能够控制潮流的趋势和避免厄运,但是你能够决定自己的态度。你的反应是关键所在,它可以使你变得坚强或软弱,因此,你要学会鼓励自己去面对困难,解决难题。
  每个人在工作中不可能不遇到困难,甚至是大的灾难。问题是,当有的人面临困难时,他们无所畏惧、百折不挠,将困难视为生活的一种考验,并使之转化为一种积极有利的因素;而有些人遇到困难,首先会畏惧退缩,为之折服,并且抱怨,他们把工作中的困难当做是一种无法逾越的障碍,甚至是人生的一种不幸。一个不成熟的人随时可以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看成是缺陷、是障碍,然后期望自己能受到特别的待遇。成熟的人则不然,他们先认清自己的不同处,然后看是要接受它们,或是加以改进。
  因此,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鼓励自己,“相信我,一定可以战胜困难”,也暗暗地叮咛自己:“要在乎困难,这也许是一种幸运的开始。”那么,我们将会以自己的勇气和信心去跨越初涉职场的第一道坎。
  

学会在压力中突破自己
  工作中的压力,是突破自己的一种机遇,我们千万不可逃避它。
  生活中很多人对幸福的评价常以生活中的压力大小来决定。他们认为有压力是不幸福的,觉得事情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没有任何压力的。其实这是不完全正确的。如果我们有压力就认为一定是生活中出了差错,到最后我们就会将过量的精力放在感叹我们的命运上,然后对自己说:“如果我能消除我的压力,一切就会变得很完美。”
  那是悲观者的怨语,而乐观者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会将压力看成是一种机会。如果你曾经面临过一个很严重的压力,并且突破了它,你很快便能发现压力是帮助自己提高生活技能和社会经验的一种助力器。
  因此,刚刚踏入职场的朋友们一定要切记:工作中的压力,是突破自己的一种机遇,我们千万不可逃避它。
  其实,在工作中,必须拥有压力才能督促职员们去自动自发地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否则,压力一旦取消了,公司里正常的工作秩序恐怕根本无法维持。
  简单的例子莫过于我们宁愿承担心理压力也要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分钟去做。不只是对那些令人不快的、不想去做的事情是如此,即使对那些我们愿意去做,有必要去做,做完后感到充实、感到有价值的事也同样如此。
  许多毕业后刚刚踏入职场的新人都无法相信压力可以是一种隐藏的机会,他们总认为压力就是痛苦和不幸的原因。其实压力和痛苦能使我们走向成熟,为日后的事业奠定基础。另外,压力和痛苦促使我们思考,考虑改变工作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李一民毕业后进入一家报社担任记者,每天忙忙碌碌地寻找新闻线索,感觉压力很大,却又找不到真正的头绪。每周,记者部主任安排的采访任务都无法正常完成,有一阵子,他都萌生了辞职的想法,但是想想现在社会上涌现了那么多的大学毕业生,而工作的机会也没有增加多少,因此,他调解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想把自己的工作思路理清楚,结果,因为工作经验的缺乏,他还是无法理清自己的工作思路,经一位朋友提醒,他决定向单位里一位老同事请教一下。为此,他把对方约了出来,两个人聚到一起吃了一顿饭,在饭桌上,他很虚心地向对方请教了一番,经对方点拨,他才把握到了工作中的重点,了解到一些采访过程中的技巧和诀窍,因此,步入了正常的工作状态。
  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平凡的或是伟大的、顺利的或是坎坷的、自愿的或是被迫的……许多人对自己的处境,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不满意,因而心理不平衡,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必须要有一种面对现实的态度,然后对症下药,争取找到一种好的解决方法。
  许多人毕业后进入职场,工作压力稍微大一些就常常抱怨社会不公,环境不好,生活没劲;抱怨自己的条件不好,自己得到的太少。可我们是否注意到了那些生活充实、有所贡献的人们所处的环境、所具备的条件原本也是不如意的呢?
  毕业后,我们最重要的是树立一份良好的心态,珍惜自己目前的工作环境,学会在工作中面对目前的压力,针对自己工作的状况下手,理智地寻求对策,争取变压力为动力,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彻底剔除自己身上的一些浮躁轻率的成分,脚踏实地地沿着人生中规划好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这才会为自己的职场人生开创出更广阔的天地。
  为什么有许多人总感到自己没办法?主要是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有一个因循守旧、消极被动的习惯,把境遇的作用看得过于重要,总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