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名著电子书 > 炒股的智慧 >

第17章

炒股的智慧-第17章

小说: 炒股的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意,其它银行抢着做。
  所有的疯狂都有梦醒时分。随着沼泽地一块又一块投入市场,新进的资金不够支撑土地价格的不断飚
升,那些财力不够雄厚的炒手首先被贷款压垮投降,银行只好收回土地到市场拍卖,这些土地又带给市场
新的压力。转眼之间,银行对买地者要求远超10% 的定金。人们不再讨论只升不跌的佛罗里达地产。当
然,新的买主即刻消失,只余下一间又一间倒闭的银行。笔者也曾在80 年代末加入售卖佛罗里达地
产的行列。有一天接到一个电话,一位女士在30 年前用5000 美元买了块地,她想把土地脱手。我告诉
她大约能卖7500 美元。她说算上利息,她亏大了,不肯卖。差了半个世纪,佛罗里达的地产似乎没有
变样。
  以下再讲个发生在近期的故事。
80 年代的科威特股疯

80 年代的科威特股疯是现代金融史上的大笑话。1976 年和1977 年间,科威特的股票市场如同晚
期癌症病人般萎靡不振。政府使用售卖石油的巨额收入来维持股市,以政府的名义大量收购股票。卖石
油的钞票来得容易,政府希望没有一个国民因为在股市亏钱而对政府心怀不满。真正的股疯开始于1980 

LiGuoHui 制作…53 



《炒股的智慧》

年。在民众看到政府如同保证股民炒股只赚不赔时,他们开始如苍蝇闻到臭肉一样涌进股市。由于官方
的证券交易所只列有90 只股票,投机活动大多集中在店头市……或称非官方交易所,它坐落在往日拍卖骆
驼的旧房子内。科威特的一个金融旧谷使得股疯成为不可避免。在科威特,股票投资者可以用远期兑现支
票来购买股票。从法律上说,支票拥有者可以随时要求付款,而不是依照支票上5 亩蚁秩掌冢?但这样做
违反了阿拉伯人的“诚信”,几乎没有人是这么干的。但到1980 年为止,科威特还未有破产的案例。
自然,投机者看到股票价格每个月以10% 、20% ,甚至高达50% 的速度上升,虽然银行账户上没有钱,
他们还是开出无期兑现的支票购买股票,他们知道支票到期时能够把股票卖掉兑现,政府不会让他们亏钱
的。这个凭空出现的购买力如同把汽油浇到火中,股市冲天而起。投资股票的投资公司一家家地开张,
还有专门投资这些投资股票的投资公司的投资公司。他们都列到店头市场交易,每家投资公司的价格都升
到远超其本身的资产价值。疯狂的最高潮是1981 年初,有些股票每月升幅超过100% 。科威特的股市总
值从50 亿美元膨胀到1000 亿美元。场外交易的店头市场中的很多股票甚至不是在科威特登记注册的。
它们的注册地有些在巴林,有些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些公司不受科威特法律管辖,一半的公司甚至没
有年度报告。从法律上讲,只有科威特的国民才能够买科威特的股票,附近巴勒斯坦、埃及、巴基斯坦等
地的投机客就通过科威特的人头进入科威特股市。科威特是波斯湾各国的金融中心,股疯难免传染到附近
区域。附近有个叫沙介的地方,当地发了石油财的财主们决定发展房地产。不幸沙漠边上的房子无人问
津,空空的大楼让他们愁死了。科威特的股市给了他们灵感。他们把其中一家旅馆改建成医院,以“海湾
医学中心”的响亮名字将这些房地产上市。这些新股立即得到2600 倍的超额订购。整整一个星期,每
天都有一两架飞机将订购单送到“海湾医学中心”的发股商……沙介银行。由于订购单太多,沙价银行聘请
了40 位埃及的学校教师帮忙登记。“海湾医学中心”的股票在科威特的店头市场升了800% 。对那些瞠
目结舌的西方金融专家,科威特人会教导他们:“别用你们的眼光来看我们的股市,这里的情况和你们不
一样,我们有自己的特色,政府不会让股市崩盘。” 有八位自称为“轻骑兵”的年轻人共开了550 亿美
元的空头远期兑现支票。其中一位叫佳欣木太华的邮局职员,才二十几岁,一个人就开了140 亿美元支
票。他的弟弟拉吉木太华从不登记开出多少支票,最后发现它的空头数目达34 亿美元。气球终于在1982 
年胀到顶,刺穿气球的针头有三只:第一只是由于石油价格的下跌,科威特1982 年的石油收入只有1980 
年的1/4 。第二是新的财政部长表明政府不可能继续支持这病态的股价。终于,1982 年8 月20 日,一
位忐忑不安的佳欣木太华的支票持有人在支票兑现期之前要求付款。虽然这不合习俗,但完全合法。结果
不难想像,佳欣根本就没有这个钱。气球即刻爆炸,九天之间,千百位投机客在空头支票面前举手投降,
股市崩溃。上述“海湾医学中心”的股价跌了98% ,只剩发行价的1/6 。9 月,科威特财政部要求所有这
类可疑支票全部清账,总数达900 亿美元,远超科威特的全部外汇储备。

中国的“疯”故事

上面的故事都是外国的,中国有没有类似的疯故事呢?佛罗里达的地产疯有没有让大家想起中国几年
前的地产疯?我1998 年2 月在福州时,看到路边尽是一幢幢空空的大楼,电视报道说中国的现房供应
过剩要用十五年来吸引。我不知十五年是否太长?就算五年吧!如果这些地产开发商不是用国家资本,有
几位能撑上五年?可惜这些地产商据说大多是用国家资本,亏了算国家的。真让我难过!这可是老百姓的
血汗钱。七八年前,我在美国读到中国的邮票疯。一张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的邮票
被炒到4000 元人民币。清朝的大龙邮票被炒到上百万我不奇怪,因为全世界仅存一枚。而毛主席和林副
主席检阅红卫兵的邮票我自己都用过,那是文革期间最流行的邮票之一,4000 元是当年普通职工一年以
上的工资。如果不是期待比你更傻的傻瓜会用比4000 元更高的价钱让你脱套,你会买这张邮票吗?为什
么不去箱子底下找找旧信封,或许你会找到好几张这样的邮票。

  第二节“疯”故事解剖

  与上述故事类似的疯案无日无之,大小程度不同罢了。读者们或许要问:这类的故事很刺激,也很
好玩,吃饱饭后聊大天是好材料,和炒股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读到这里,想像不出这些故事的含意,你
还要多多培养自己的悟性。但若你闻到了铜腥味,那你在炒股行大有潜力。

LiGuoHui 制作…54 



《炒股的智慧》

每个故事,都是气球从吹胀到胀破的过程,时间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但所有的气球都一
样。气球吹胀的初期,气球后面一定有一动人的故事,提供给人们无穷的想像。发财的希望,促使投资
大众开始投入。如果是股票,表现就是成交量增加,股票价格升高。随着股价的升高,它吸引更多人的
注意。有些人忍不住了,将升值的股票脱手获利,另一些股民乘反调入市。每一个更高的波浪都带动更
多的贪婪心理,吸引更多的股民加入。股票将节节升高,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升势。在气球破碎之前,通
常是疯狂到极点的时候,股票可能在几天内暴涨一倍或更多,股友开始盲目入货,生怕明天的狂升失去
自己的份。

第二章第二节“股票的运动正常”那一小段便描述了全过程。细细品味一下气球的吹胀到胀破的过
程及其间民众的心理过程,你对怎样炒股会有全新的认识。

“疯”的特性

以下让我们总结一下“疯”的特性:

1、可信的想法、概念或产品,能提供快速的增长,带来巨额的财富。

2、社会游资甚多,或通过某些方式“创造”出游资。一时这些资金集中在某个领域,必定带来滚
雪球效应。

3、这个想法必须具备即简单又复杂的特性。简单到普通民众能“觉”得是好主意,但必须复杂到
很难用事实证明其对错。否则气球吹不起来。

4、有人赚到钱!没有什么比轻松和快速来钱更能吸引普通民众,它传染的速度远超过瘟疫。

5、气球胀到一定地步,有“专家”背书:这气球会继续胀。这些“专家”通常是偶像人物,代表
智慧、权威、依赖。民众相信自己在模仿成功人士。

6、气球胀的时间比常人想像得更久。最初指出气球会破的人随着气球的不断胀大而被嘲笑。
  给读者们一个作业:把上述的三个故事用“疯的六大特性”总结一下。

让我们分析一下90 年代初中国的股疯。

90 年代初,中国经历了第一次股疯,股票涨了几十倍。深发展面值1 元的股票被炒到80 多元。
豫园商场100 元面值的股票,1992 年5 月涨到10500 元。今天回过头来,我们感叹股市的神秘莫测,
其实它也一样有迹可循:

1、股票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是新概念。

2、社会的游资很多,很多人是用国家资本炒股。当时游资也没有什么宣泄的渠道,形成“十亿人
民九亿股”的局面。

3、股票这玩艺既简单又复杂。一般老百姓都知道股票,但股票真正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规律?
知道的人大概就不多了。

4、有人赚到钱。当初刚开始发行股票时,大家都有疑虑。常是领导动员大家“支持祖国的股票事
业”。一旦民众听到5000 元变成50000 元的故事,股市开始沸腾。

5、人人都说股票不会跌,国家会支持,中国的国情和他国有别,街头巷尾的“炒股专家”都认为
股票会不断升。

6、最初认为股市“疯”了的人被嘲笑为没胆量、傻瓜。几年前的地产“疯”也有类似特性,请
读者们自己归纳一下。下一个“疯”是什么?谁也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它一定还具备同样的特性。
  “疯”故事新编
  让我编一个“长生不老疯”的故事。
  2050 年,永生集团赵主席宣布通过多年研究,发明了返老还童药“一灵散”。据研究所的钱教授
通过科学鉴定,“一灵散”具有某种什么素,可以和人体的什么酸发生反应,去除细胞的什么基。这个
基导致了人体细胞的老化。随着这种基的不断减少,细胞越变越年轻。
  开始老百姓都觉得好笑:“又过来一位卖假药的!”但很快永生集团又宣布美国的孙博士通过高分子
实验,证实了这个科学过程。同时赵主席宣布此药已开始申请美国专利。在公司公布的资料中,有几十
位服用过“一灵敏”的人现身说法:自从服了该药,他们皱纹减少,皮肤弹性增加,体质明显变好。以

LiGuoHui 制作…55 



《炒股的智慧》
LiGuoHui 制作 … 56 … 
前走路困难的九十老翁,今天已能慢跑,且有照片为证。栩栩 如生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反正药并不贵, 
开始有人试试,味道也不错,公司的业绩开始上升。据公司公布的财务资料, “一灵散”的销售额以每
季度 500%的速度上升。永生集团的股票开始活跃。 一年以后,永生股票的价格已从每股 1 元升到 8 
元。这时报上登出赵主席和已退休的前李副 委员长合照的相片,还附有李前副委员长的现身说法:自从
服了“一灵散” ,体力大增,精力 旺盛。持有同样说法及有照片为证的有著名的周影星、吴大导演、郑
歌唱家、王院士,他们 都是人所共知的知名人物。股票在一星期内由 8 元升到 15 元。这时“一灵散” 
成为大家谈论 的焦点。炒股票的不拥有永生股简直就被认为跟不上潮流。“一灵散”成为送礼佳品。永生
股票升到 30 元。
  两个月后赵主席宣布:欧、美、日本已开始考虑“一灵散”专利,永生集团准备在全世界开 设分公
司,将“一灵散”这一将造福人类的发明推向全球。永生股票狂升到 80 元。虽然有报 道说赵主席不断
将自己的股票脱手,但他说是为“一灵散”走向全球准备资金。 著名的股票评论家古博士在电视发表
看法:永生股票有升值到 1000 元的潜力,他看好后市。 这时人人都争当永生集团的股东,股价升到 200 
元。
  看到永生集团的“一灵散”有如此强的吸引力,永进集团宣布推出“二味膏” 。它通过七位生 物化
学教授的多年研究,具有减缓细胞衰老的功能。永进集团的股价攀升。永发集团宣布推 出能提高智商、
增强记忆的“三仙素”。电视里有林同学为证。林同学考了三年大学不取,自 从和了“三仙素”,一击就
中,现在交通大学就读。永发集团的股价大涨。
  有一天,专利局突然宣布“一灵散”的专利暂不批准,因为科学证据不足。这时永生股票已 升到 400 
元,消息见报当天,股价由 400 元跌到 300 元!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